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含答案)3.2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B.雾凇的形成C.云海的形成D.白雾的消散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应该是固态或液态4.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而断B.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所以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D.在﹣265℃时,氢气是固态5.在标准大气压下,由下图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钨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铜球掉在铁水中不会熔化B.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C.在﹣265℃时氮是固态D.﹣40℃的气温是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的6.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A.a、b、c肯定都是晶体B.a、b、c的熔点相同C.c比a熔点的低D.a比b的熔点高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9.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的冬捕场景中,被捕上来的鱼过一会儿表面上会结出一层薄薄的冰,这一现象称为。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变化,物质就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3.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________、________、都是晶体.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5.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继续________.7.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________℃.8.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的状态,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9.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而使油污的缘故.10.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信息一:.信息二:.12.夏天喝饮料加些冰块,是利用冰_________时_________而使饮料温度降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多选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1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多选15.奈的熔点是℃,则当奈的温度处于℃时,它A.一定在熔化着B.可能在凝固着C.吸热就熔化D.放热就凝固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B.铸造车间里,铁水烧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C.夏天卖海货的人,在泡膜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让水结冰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17.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钨铜铝锡固态酒精固态氢熔点/℃-39 3410 1080 660 232 -117 -259A.在-265℃时,氢是固态 B.可用铝锅炼铜C.-50℃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 D.选钨丝做灯丝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1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20.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2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2.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洒盐,这是为了A.洒盐后,使冰变成冰水混合物而熔化B、盐可使冰的熔点升高C.盐可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可使冰的熔点降低23.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4.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象,试回答:1海波从℃开始加热,最高温度达到℃.2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min.3海波熔化过程经历时间 min,熔点℃,凝固点℃.4从图象中看出海波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25.根据如图回答:1反应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和图.2图线中线段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图线中线段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3把A和C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假设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将先熔化,在温度降低过程中, 先凝固.26.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这种方法叫做法,目的是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2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熔化和凝固 练习(有答案) (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熔化和凝固  练习(有答案) (1)

5.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为60℃C.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D.该物质在B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2.如图所示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以下是小轩同学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B.物体第6min时刻比第4min时刻内能小C.水的比热容小于冰的比热容D.图象中EF段是错误,因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测不出温度,故绘不出气体的图象3.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4.纯铁的熔点是1535℃,则1535℃的铁()A.是固态B.是液态C.是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是非晶体B.该物体的熔点为80℃C.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D.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6.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7.下图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8.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图像是()A.B.C.D.9.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10.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环境下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逐渐降低二、多选题11.下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温度一直升高C.停止吸热,温度不变D.熔化持续了12min三、填空题12.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2.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熔点/℃-391064108315353410A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海波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6min~12min内,海波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第15min时海波处于液态6.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7.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金属A汞B铯C铷D钾熔点/℃39293963A.A B.B8.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

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有些冰雕作品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水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水会逐渐形成冰雕作品,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凝华吸热D.凝华放热10.用如图甲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对相等质量的固体M、N 加热。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是放热的一组是()A.熔化、液化、汽化B.熔化、汽化、升华C.凝固、液化、凝华D.升华、汽化、凝华【答案】C【解析】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

对照各选项,都是放热的一组是C,选填C。

【考点】物态变化条件2.在玻璃、海波、铁、蜡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海波、铁,玻璃蜡【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

海波、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玻璃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非晶体。

【考点】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3.下表是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掉入钢水(高温熔化后的液态钢)中不会熔化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用钨制作,因为钨的熔点高C.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的气温D.表中物质的沸点都可用水银温度计测得【答案】B【解析】A、金和钢都是金属,都是晶体.钢水的温度至少1515℃,金的熔点是1064℃,1515℃高于金的熔点,当金掉入钢水中金熔化,不符合题意;B、钨是金属晶体,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所以用钨做灯丝,符合题意;C、水银是金属晶体,水银的熔点是-39℃,水银在-40℃时,水银凝固,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不符合题意;D、水银温度计只能测量高于-39℃的温度并且低于357℃,所以只能测量酒精的沸点、萘的沸点,不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故选B。

【考点】熔化,温度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4.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答案】B【解析】A——晶体熔化图像;B——晶体凝固图像;C——非晶体熔化图像;D——非晶体凝固图像【考点】熔化和凝固图像5.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吸热或放热现象.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答案】C【解析】当烧杯中有一半水结成冰时,其温度为0℃,小瓶内水的温度降到0℃时不能向外放热,所以不能凝固。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答案】B【解析】解: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D、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答案】B【解析】解: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通过观察发现降温时水缸中的水( )A.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 B.是从中央开始凝固的C.是从缸底开始凝固的 D.是同时开始凝固的【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水结成冰后,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ρ=m可知,体积会V变大,水缸的容积不变,所以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

故选:A。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一块铁放在炉子上烧红了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C.玻璃杯被打碎D.一瓶水,越喝越少2.关于熔化和凝固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熔化和凝固是互逆的过程B.发生熔化和凝固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C.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都保持不变D.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

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A.需要吸热B.必须放热C.不一定吸热D.不能确定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A.B.C.D.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7.如图所示,把装有﹣4℃碎冰的大试管放入装有﹣4℃碎冰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试管内的冰()A. 熔化一小部分B. 全部熔化C. 不会熔化D. 温度高于0℃8.如图甲所示为小松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变化,物质就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3.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________、________、都是晶体.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 ,继续________ .
7.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________℃.
8.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的状态,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
9.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好.这是由于水
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
的缘故.
10.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
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
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夏天喝饮料加些冰块,是利用冰_________时_________而使饮料温度降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
(多选)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 .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 .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D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1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一个凝固过程
B .一个熔化过程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
(多选)15.萘的熔点是80.5℃,则当萘的温度处于80.5℃时,它( )
A.一定在熔化着
B.可能在凝固着
C.吸热就熔化
D.放热就凝固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B .铸造车间里,铁水烧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
C .夏天卖海货的人,在泡膜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让水结冰
D .“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17.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在-265℃时,氢是固态
B .可用铝锅炼铜
C .-50℃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
D .选钨丝做灯丝
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1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熔点是48℃ B 、海波在BC 段没有吸热 C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 、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0.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A .酒精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2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2.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洒盐,这是为了()
A.洒盐后,使冰变成冰水混合物而熔化B、盐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可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23.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4.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象,试回答:
(1)海波从℃开始加热,最高温度达到℃.
(2)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min.
(3)海波熔化过程经历时间min,
熔点℃,凝固点℃.
(4)从图象中看出海波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25.根据如图回答:
(1)反应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和图.
(2)图线中线段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图线中线段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3)把A和C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假设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将先熔化,在温度降低过程中,
先凝固.
26.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这种
方法叫做法,目的是。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2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
℃,该
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