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试题之新陈代谢练习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生物新陈代谢(含解析)

生物新陈代谢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过程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D.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2.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察前,需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原因是湿润的棉花中有水,便于鱼的气体交换以维持鱼的生命活动。
B.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据此判断,②所示的血管是毛细血管,②所示的血管是静脉。
C.血液在标号②所示血管中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②所示血管中呈单行通过. D.血液在②中流速最慢的原因是流到鱼尾的血液较少,所以流速慢。
3.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B.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D.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一个人生病发烧以后会逐渐消瘦,原因是()A.人体只合成新的组成物质B.人体只氧化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C.人体合成新的组成物质大于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D.人体合成新的组成物质小于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5.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N,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2C.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D.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6.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元的过程属于同化作用B.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维持水盐平衡的重要途径C.植物在白天进行同化作用,晚上进行异化作用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异化作用7.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也不一样,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属于自养的是()A.仙人球B.海带C.葫芦藓D.酵母菌8.下列生物的代谢属于异养厌氧型的是()A.紫菜B.蝗虫C.肠道中的大肠杆菌D.蘑菇9.两年半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增强了体质。
生物的新陈代谢 会考题汇总

第三章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会考题)一.选择题1.下列能够促使过氧化氢酶水解的是: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2.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A.新鲜猪肝 B.煮熟猪肝 C.铁钉 D.生锈铁钉3.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鸡肝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的气泡多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的气泡少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4 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说明酶具有A.专一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高效性5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可去除细胞壁的是A.蛋白酶 B.纤维素酶 C.盐酸 D.淀粉酶6一份淀粉酶能使一百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
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A.高效性和多样性B.高效性和专一性C.专一性和多样性D.稳定性和高效性二.简答题1.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
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
②将步骤1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
③将步骤2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 )。
④在20、30、40、50、60、70、80℃等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 的水解。
(2)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 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 。
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 。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2.科学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得同一种酶的活性,并根据所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如下。
初中科学重点100题(生物的新陈代谢)

初中科学重点100题(生物的新陈代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下列表述肺的是()A.B.C.D.2.某同学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此实验说明小麦生长需要()A.水B.空气C.有机物D.无机盐3.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A.丁→丙→乙→甲B.甲→丙→乙→丁C.丁→乙→丙→甲D.甲→乙→丙→丁4.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土豆B.菠菜C.鸡蛋D.面包5.下列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则不能B.动物通过吃东西获得营养物质,植物自身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C.呼吸作用时,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D.动物能快速运动,植物不能快速运动6.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原因是A.可加快水分蒸腾B.可减少水分散失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D.利于氧气逸出叶片7.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 B.B C.C D.D8.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
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B.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膈顶上升C.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发烧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D.丁图是某条食物链上生物含有毒物质的相对数量关系,这条食物链是丙→甲→乙→丁9.下列对人体排泄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A.排泄的物质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尿酸的尿素等B.二氧化碳、尿酸和尿素来自有机物的分解C.排便、排尿、排汗和呼出二氧化碳等活动都属于排泄D.细胞代谢的废物必须及时地排出体外10.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乙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乙转为状态甲D.气孔甲→乙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植物体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11.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专题整合训练人体的新陈代谢新版济南版

专题整合训练 人体的新陈代谢专题一 泌尿系统与肾单位1.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专题二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2.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 肾小体 。
经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 大分子蛋白质 。
(2)经过①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 尿素 等基本被清除。
(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 扩散 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处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 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内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
(4)B 比A 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 血浆 运输。
专题三 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比较3.导学号16244114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O 、P 、Q 分别代表的物质是(A ) 原√A.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B.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D.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专题四皮肤的结构与功能4.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C )A.能够分泌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人体起到重要保护作用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D.真皮内的生发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专题五与尿液、汗液的形成有关的坐标题、图表题5.导学号16244115(2016·福建漳州模拟)下图曲线表示甲、乙两人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其中①②③表示肾单位结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B )A.甲①发生了病变B.乙②内的液体是原尿C.甲③处具有滤过作用D.乙④内的液体含有葡萄糖专题六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综合联系6.导学号16244116(2016·山东潍坊中考)人体中的各种细胞需要不断地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必须及时排出,这是细胞生存的基础。
各地2024年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物的新陈代谢1、(2024杭州—4).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短暂贮存食物B. 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C. 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D. 胃壁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2、(2024杭州—8).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学管内血液流淌方向。
血液重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血管是()A. 甲和乙B. 甲和丁 C. 丙和丁 D. 乙和丙3、(2024宁波—11).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A. 标注①B. 标注② C. 标注③ D. 标注④4、(2024台州—8)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25H2205N4Mg ,推想叶绿素中的()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B.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汲取的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汲取的5、(2024湖州—11).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B. 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C. 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汲取来的D. 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6、(2024湖州—14).取4支干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簇新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
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
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视察发觉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
这一试验可以说明()A.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B. 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须要相宜的温度D.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须要相宜的pH7、(2024嘉兴—14).小明在“视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淌”试验中,视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淌状况。
【单元突破】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的新陈代谢专题整合复习卷(二)

专题整合复习卷(二)人体的新陈代谢时间:45分钟㊀满分:100分题㊀序一二三总㊀分结分人核分人得㊀分一㊁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㊀㊀).A.人体的生长发育开始于受精卵B .胎儿通过胎盘㊁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C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D.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2.下面是张华为妈妈设计的几份午餐食谱,你认为最合理的是(㊀㊀).A.大虾㊁牛肉㊁鸡蛋B .芹菜㊁排骨㊁馒头C .米饭㊁白菜㊁芹菜D.肥肉㊁冬瓜㊁面包3.下列消化液中,对淀粉㊁蛋白质㊁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㊀㊀).A.唾液和胃液B .肠液和胰液C .胆汁和胰液D.胃液和肠液4.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哪些腺体分泌的?(㊀㊀).①唾液腺㊀②胃腺㊀③肝脏㊀④肠腺㊀⑤胰腺A.②④⑤B .①④⑤C .③④⑤D.①③⑤5.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 ㊁b ㊁c 分别表示淀粉㊁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㊀㊀).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 表示大肠,是a ㊁b ㊁c 被吸收的主要场所6.在试管内加入2m L 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 X 消化液 1m L ,充分振荡后,置于37ħ的温水中5m i n ,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 X 消化液 的成分最可能是(㊀㊀).A.唾液㊁胃液㊁肠液B .胃液㊁胆汁C .胰液㊁肠液㊁胆汁D.胃液㊁胰液7.小明在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37ħ温水中10m i n,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要得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比较哪两支试管?(㊀㊀).A.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乙和丁8.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㊀㊀).A.外界气体ң食管ң肺B .肺ң气管ң口腔ң外界C .外界气体ң气管ң肺D.肺ң气管ң鼻腔ң外界9.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㊀㊀).A.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B .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扩大C .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缩小D.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10.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㊀㊀).A.二氧化碳B .氧气C .葡萄糖D.尿素11.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㊀㊀).吸入的空气:O 221%,C O 20.03%,N 278%,稀有气体0.94%,较少的水汽㊀呼出的气体:O 216%,C O 24%,N 278%,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占总气体的体积分数B .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C .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12.如左下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图乙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㊀㊀).A.①血管为体静脉B .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C .③血管为肺动脉D.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㊀㊀㊀㊀13.右上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 到c 的过程表示(㊀㊀).A.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B .呼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C .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D.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14.小黄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就医,通过验血发现其血液中(㊀㊀).A.红细胞增多B .白细胞增多C .血小板增多D.血红蛋白增多15.右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Ⅰ㊁Ⅱ㊁Ⅲ㊁Ⅳ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Ⅲ表示组织细胞B .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Ⅰ表示肺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Ⅲ表示肾单位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Ⅰ表示小肠16.血液流经人体哪一器官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㊀㊀).A.心脏B.肾脏C.肝脏D.肺17.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㊀㊀).A.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B.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D.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消化道壁处的毛细血管18.右下图是人体甲㊁乙㊁丁三种不同的血管及其附近组织丙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组织丙可能位于肺或肌肉,则有关甲㊁丁内血液中气体含量比较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㊀㊀).A.若组织丙位于肺,则丁内的O2含量大于甲B.若组织丙位于肺,则丁内的C O2含量大于甲C.若组织丙位于肌肉,则丁内的O2含量小于甲D.若组织丙位于肌肉,则丁内的C O2含量大于甲19.人体内C O2扩散的方向是(㊀㊀).A.静脉血ң组织细胞ң肺泡B.组织细胞ң静脉血ң肺泡C.肺泡ң静脉血ң组织细胞D.肺泡ң组织细胞ң静脉血20.人体内无机盐含量主要通过泌尿系统调节,此外,通过汗液也可以排出部分无机盐.盛夏高温环境中,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㊀㊀). A.可乐B.葡萄糖溶液C.淡盐水D.牛奶21.肾小球㊁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㊀㊀).A.原尿㊁动脉血㊁尿液B.动脉血㊁原尿㊁尿液C.静脉血㊁原尿㊁尿液D.动脉血㊁尿液㊁原尿2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㊀㊀).A.尿素和尿酸B.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血细胞和葡萄糖D.血细胞㊁尿素和尿酸23.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㊀㊀).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二㊁识图分析题(共36分)24.(12分)右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㊁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1)曲线甲代表的是㊀㊀㊀㊀的消化过程,其最终被消化为㊀㊀㊀㊀.(2)曲线乙代表的是㊀㊀㊀㊀的消化过程.(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㊀]㊀,胰腺分泌的胰液从㊀处进入消化道.(4)若从某部位抽取内容物化验,发现送检物中含有淀粉㊁蛋白质㊁脂肪㊁麦芽糖和开始消化的蛋白质,则送检物可能抽取于[㊀]㊀㊀㊀㊀.25.(12分)人体不断地将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组织细胞,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右下图是与之相关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内物质运输主要是通过[㊀]㊀㊀㊀㊀系统来完成的.(2)食物中的蛋白质最先在消化系统的㊀㊀㊀㊀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分解成㊀㊀㊀㊀才能被人体吸收.(3)富含氧气的动脉血,由肺部血管汇集成[㊀]㊀㊀㊀㊀流回心脏;再由[㊀]㊀㊀㊀㊀泵入[5]主动脉,运输到各组织器官.(4)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主要经过结构[㊀]㊀㊀㊀㊀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产生原尿,再经肾小管的㊀作用浓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26.(12分)右图中A㊁B㊁C㊁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㊁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1)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㊀㊀㊀㊀㊀㊀的变化曲线,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㊀㊀㊀㊀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㊀㊀㊀㊀血变为㊀㊀㊀㊀血.(2)若a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则C段血管最可能为㊀㊀㊀㊀毛细血管,原因是㊀.(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球的㊀和肾小管的㊀㊀㊀㊀有关.三㊁实验探究题(共18分)27.小丽用某品牌的洗衣粉洗衣服时,发现温水效果比冷水效果好,于是想探究其中原因.她仔细阅读该洗衣粉包装袋上的说明,发现其成分中含有蛋白酶,联想有关酶的知识,按下列步骤进行了探究:①取六只相同的烧杯,各倒入500m L不同温度的清水,加入2g洗衣粉;②每只烧杯中放入大小相同涂有均匀蛋白膜的胶片;③观察㊁记录胶片上蛋白膜消失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号123456清水温度/ħ253035404550胶片上蛋白膜消失时间/m i n151274815根据实验回答:(1)小丽研究的课题是 ㊀㊀㊀㊀对蛋白酶活性强弱的影响 .(2)探究中小丽是通过㊀㊀㊀㊀来判断蛋白酶活性强弱的.(3)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㊀㊀㊀㊀.(4)人体中含有蛋白酶的消化液是㊀㊀㊀㊀.(至少写出两种)(5)在实验装置㊁材料和实验条件的选配上,要注意除了㊀㊀㊀㊀条件不同外,其他实验因素要保持相同.(6)通过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㊀.专题整合复习卷(二)1.C㊀2.B㊀3.B㊀4.B㊀5.A㊀6.C㊀7.B㊀8.D 9.D㊀10.A㊀11.C㊀12.B㊀13.D㊀14.B㊀15.B 16.D㊀17.D㊀18.B㊀19.B㊀20.C㊀21.B㊀22.B 23.A24.(1)淀粉㊀葡萄糖㊀(2)蛋白质(3)D㊀小肠㊀D(小肠)㊀(4)C㊀胃25.(1)乙㊀血液循环(循环)㊀(2)胃㊀氨基酸㊀(3)2肺静脉㊀7㊀左心室㊀(4)8㊀肾小球㊀重吸收26.(1)氧气含量㊀分离(迅速分离)㊀动脉㊀静脉㊀(2)肺部㊀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大㊀(3)滤过(作用)㊀重吸收(作用)27.(1)温度㊀(2)蛋白膜消失的时间(3)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或水污染) (4)胃液㊁胰液和肠液㊀(5)温度(6)在水温40ħ时,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最好;水温过高㊁过低均影响其效果。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试题之植物新陈代谢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试题之植物新陈代谢【—初一之植物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26.植物的茎是发育而来的,其之所以能生长,是由于芽顶的组织。
27.植物通过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通过作用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通过作用,形成拉力,促使根、茎中的水分上升,同时带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通过向上输送。
28.双子叶植物的茎里面有形成层,它的细胞向内分裂形成,向外分裂形成。
29.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这些元素主要通过根来吸收。
因此有人说,为了给植物补充“营养物质”我们应该在土壤中施加N、P、K等肥料越多越好。
你认为此观点正确吗?答。
因为30.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与,其生成物是和氧气。
31.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一方面能使植物与外界之间进行,一方面把体内的一部分水分通过散发到空气中去。
32.图示是表示人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图。
如果1表示一个生理活动的过程,它的名称应是。
2是一种物质的名称,你认为最合适的是,它是通过人的而产生的。
3应该是。
33.导管的作用是,有的乔木的树干可高达100多米,这里使水在导管中上升一直到叶的动力来自于。
34.从水的利用角度来说,植物根毛细胞吸收的大部分水是通过散失的,只有一小部分作为的原料。
35.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相同”、“不同”)的,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间,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相同”、“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提倡合理、科学的施肥。
总结: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生物的代谢与能量代谢测试题

生物的代谢与能量代谢测试题生物的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一组关于生物的代谢与能量代谢的测试题,旨在检验您对这一领域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B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C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D 新陈代谢是先进行物质代谢,后进行能量代谢2、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 糖类B 脂肪C ATPD 蛋白质3、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 ATP 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三个阶段都产生大量 ATP4、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是对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B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C 无氧呼吸不需要酶的参与D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 ATP5、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 H和 ATPB O₂和糖类C CO₂和HD 酶和 ATP6、叶绿体中色素的作用是()A 吸收光能B 转化光能C 储存光能D 以上都是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以用于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呼吸作用C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光合作用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独立的过程8、下列生物中,同化作用属于自养型,异化作用属于需氧型的是()A 蘑菇B 蛔虫C 小麦D 乳酸菌9、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转移。
下列关于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部转移到 ATP 中C 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全部储存在有机物中D 物质合成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储存,物质分解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释放10、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调节,错误的是()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对新陈代谢有调节作用B 激素调节是新陈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C 细胞内酶的活性调节是新陈代谢调节的基础D 新陈代谢的调节不存在负反馈调节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试题之新陈代谢练习题
【—初一之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9.下列不属于新陈代谢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B、机器人工作需要消耗能量
C、剧烈运动后出汗
D、微生物使落叶腐烂
10.人生、三七等药用植物只能在阴暗处才能长得好,这主要是(
)非生物因素影响。
A、空气
B、阳光
C、温度
D、水
11.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水稻与螟虫的关系分别是()A、竞争和竞争
B、合作与竞争
C、合作与捕食
D、竞争和捕食
12.由于长期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很多生物的形态结构都会产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牲征下列哪一种动物不具备适应特征()A、蜻蜓
B、竹节虫
C、变色龙
D、枯叶蝶
1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
B、大气圈下层,水圈的上层和整个岩石圈
C、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14.生态因素是指()
A、阳光、温度、水、空气
B、影响这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
C、土壤中的非生物
D、与这种生物有关的其它生物
15.热带雨林中生物种类繁多,这主要因为下列哪项生态因素较好。
(
)A、温度和水分
B、阳光和水分
C、阳光和温度
D、空气和水分
16.实验法研究生物现象的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
)个变量。
A、
1B、
2
C、3
D、4
1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总结: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