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理解(App)习题参考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试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大自然的语言?
A. 动物的叫声
B. 植物的生长
C. 人类的语言
D. 季节的变化
答案:C
2. 根据大自然的语言,哪种现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A. 雪花纷飞
B. 落叶满地
C. 燕子归来
D. 果实累累
答案:C
二、填空题
1. 根据大自然的语言,_________(填入动物名称)的迁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答案:大雁
2. 植物的_________(填入植物部位)在冬季枯萎,是大自然告诉我们冬季的信号。
答案:叶子
三、简答题
1. 描述一下大自然中,动物如何通过行为来传递信息。
答案:动物通过不同的行为来传递信息,如鸟类的鸣叫、狼的嚎叫、
蜜蜂的舞蹈等,这些行为都是它们之间交流的方式。
2. 举例说明大自然中植物如何通过变化来传递季节的信息。
答案:植物通过开花、结果、落叶等变化来传递季节的信息。
春天,
植物开始发芽开花;夏天,植物茂盛生长;秋天,植物开始落叶;冬天,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四、论述题
1. 请谈谈你对大自然的语言的理解,并说明它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答案: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自然界通过各种现象和变化传递信息的方式。
这些信息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农民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
情况来决定播种和收获的时间;气象学家通过观察云彩和风向来预测
天气变化。
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3)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概述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无数的信息。
通过观察大自然,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有关生命、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并探讨如何从中获得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各种自然现象来传达信息。
例如,动物的行为、植物的生长、地壳的变动等都是大自然语言的一部分。
通过仔细观察和解读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物种的习性、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
语言阅读的重要性语言阅读是理解大自然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正确的阅读和解释,我们才能获取到大自然中隐藏的答案。
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大自然的语言,可能会给生物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学会正确地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和记录要正确地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我们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大自然可以通过去户外进行,例如观察动物、植物和地貌等。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各个方面。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细节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是阅读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动物的行为模式来了解它们的习性,通过分析植物的生长情况来了解其生命周期。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和图表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
推理和解释在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推理和解释。
通过推理和解释,我们可以从观察和数据分析中推断出更深层次的信息。
例如,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和栖息地,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的食物链关系;通过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力,我们可以解释它们的分布范围。
推理和解释需要基于科学的知识和逻辑来进行,以确保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和保护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通过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可以为生物和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做出贡献。
文本挖掘试卷题目及参考答案

《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理解》课堂小测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NLP的全称是自然语言理解。
(×)2.语料库设计必须是动态的。
(×)3.构建语料库时只收集军事方面的文本,这体现了系统的语料库。
(×)4.中文分词结果中我们一般使用”/V”标记来表示动词的词性。
(√)5.“喜欢不喜欢”可以拆分为“喜欢/不/喜欢”,这属于切分原则。
(√)6.句法分析的任务就是识别句子的句法结构。
(√)7.模型的熵评测方法属于短语结构分析的内部评测方法。
(×)8.语义分析中,诸如主语、宾语等语法关系实际上都是表层结构上的概念。
(√)9.词典中词条本身的定义作为判断其语义的条件,这属于基于义类辞典的消歧。
(×)10.语义角色标注一般是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11.词袋模型的一个应用例子是朴素贝叶斯模型。
(√)12.多项式分布属于判别式模型。
(×)13.VSM模型一般用于判别式分类模型中,如支持向量机。
(√)14.“的、地、得、了”这些词对确定新闻主题没有帮助,称为停用词。
(√)15.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熵也就越大,把它搞清楚所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16.一个词的信息量越大,TF-IDF值越大。
(√)17.出现频率相同的一个词,越分散在多篇文档中,其平均出现次数越小,第二项越大,TF-IDF值越大。
(×)18.在信息检索中,使用最多的权重是词频。
(×)19.余弦相似度计算中,两个向量的夹角越小表示越相似。
(√)20.把句子的语义基于它所含有的词和词组的意义之上,这属于词汇分解学派理论。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利用计算机系统从大量文档中找到符合用户需要的相关信息,这是指(B)A. 机器翻译B. 信息检索C. 自动文摘D. 问答系统2.解决解决词典中同义信息的组织问题的词汇知识库是(C)A. CLKBB. PDTC. WordNetD. HowNet3.对非0事件无条件削减某一固定的出现次数值,节留出来的概率均分给0概率事件。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5《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点拨: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理解并概括什么是“物候”。
回答本题时,注意一定要使用全面、准确又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体会本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回答本题,一定在熟读课文、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思考回答。
第1小题是要求学生明白1-3段的说明思路,因此要着重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以及内容上的逻辑联系。
第2小题是要求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因此要了解说明顺序主要的分类: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此外,还要了解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以及辨别技巧。
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点拨:本题设置是引导同学们掌握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逻辑学】自然语言论证及归纳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UNIT 6 ⾃自然语⾔言论证及归纳逻辑练习题1.在普通逻辑考试前,甲、⼄乙、丙三⼈人进⾏行行了了预测:(1)如果甲及格,那么⼄乙也将及格;(2)丙不不及格;(3)⼄乙不不及格,但是甲及格了了;(4)丙及格并且有⼈人不不及格。
结果显示,上述预测只有⼀一项是真的,请问甲是否及格了了?写出推导过程。
p:甲及格 q:⼄乙及格 r:丙及格1.p→q2.﹁r3.﹁q∧p4.r∧(﹁p∨﹁q)分析:(1)和(3)是⽭矛盾的,由排中律律知(1)、(3)之中必有⼀一真,⼜又由题⼲干知,(1)(2)(3)(4)只有⼀一项是真的,则剩下的(2)和(4)为假,也即(2)(4)的否定为真。
①﹁﹁r pr.②﹁(r∧(﹁p∨﹁q)) pr.③r ①(DN)④r→﹁(﹁p∨﹁q)②(¬∧-)⑤﹁(﹁p∨﹁q)③④(∨—)⑥p ⑤(¬v-)由6知,甲及格了了。
2.在⼀一项读书活动的调查中发现:(1)喜欢《诗经》的读者不不喜欢《尚书》;(2)不不喜欢《礼记》的读者喜欢《尚书》;(3)喜欢《礼记》的读者不不喜欢《周易易》。
请问,由此可⻅见,喜欢《周易易》的读者是否喜欢《诗经》?写出推导过程。
J:喜欢《诗经》 S:喜欢《尚书》L:喜欢《礼记》 Z:喜欢《周易易》1.JES2.﹁LAS3.LEZ由(1)(2)和三段论基本规则知(4)JE﹁L由(4)换质推理理知(5)JE﹁L←→JAL由(5)(3)和三段论基本规则知ZEJ,即“喜欢《周易易》的读者不不喜欢《诗经》”。
3.甲、⼄乙、丙、丁争夺⼀一名围棋赛冠军,已知下列列A、B、C三种说法中,有且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A:冠军或是甲或是⼄乙。
B:如果冠军不不是丙,那么冠军也不不是丁。
C:冠军不不是甲。
问:谁夺得冠军?请写出推导过程。
p:甲是冠军 q:⼄乙是冠军 r:丙是冠军 s:丁是冠军A:p∨qB:﹁r→﹁sC:﹁p假设C为假,即﹁p为假,那么﹁﹁p为真,也即p为真,那么可以得到p∨q为真且﹁r→﹁s 也为真,也即,B和A都为真。
国开电大人工智能导论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题目、
智能助手是以()为导向的聊天机器人?
·选项、
任务
过程
行业
目标
【答案】
任务
·题目、
语音识别:完成语音到()的转换。
·选项、
图像
文本
视频
以上所有
【答案】
文本
·题目、
通常一个聊天机器人由哪几个模块组成?()
·选项、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自然语言生成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语音合成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自然语言生成、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自然语言生成、语音合成
【答案】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自然语言生成、语音合成
·题目、
语音合成是()。
自然语言处理试题与答案--最全

自然语言处理试题与答案--最全1. 试题Question 1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Question 2NLP 的主要任务有哪些?Question 3在 NLP 中,什么是词性标注(Part-of-Speech Tagging)?Question 4Question 5什么是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Question 6NLP 中常用的文本分类方法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种。
Question 7简述词向量(Word Embedding)的作用和常用模型。
Question 8请解释一下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什么,并介绍一种常用的机器翻译方法。
Question 9什么是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提供一个情感分析的例子。
Question 10在 NLP 中,什么是文本生成(Text Generation)?2. 答案Answer 1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研究计算机和人类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它涉及如何让计算机处理、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
Answer 2Answer 3词性标注(Part-of-Speech Tagging)是将一个句子中的单词按照它们的词性进行标注的任务。
例如,在一个英文句子中,词性标注会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进行标记。
Answer 4Answer 5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是指识别文本中特定类别的命名实体,如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等。
例如,在一段文本中,命名实体识别可以将"约翰是美国人"中的"约翰"识别为人名。
Answer 6NLP 中常用的文本分类方法包括: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深度研究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一)阅读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 ) (2)( ) (3)(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9.揣摩本文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针对第二段回答问题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G = ({A, S}, {0,1}, S, P) P: S A
NLPR, CASIA
0A0 | 1A1 0A0 | 1A1 | ε
2004-3-6
9
NLPR
第三章习题解答
3-2. 有以下文法:G = ({S,B,C},{a,b,c},P, S),其中: P: S → aSBC | abC bB → bb cC → cc 求 L(G)=? CB → BC bC → bc
x
p(x) 证明: H( p, q) = H( p) + D( p || q) = H( p) + ∑ p(x) log q(x) x∈X
= −∑ p(x) log p(x) + ∑ p(x)(logp(x) − logq(x))
x∈X x∈X
= −∑ p( x) logq( x)
x∈X
NLPR, CASIA
p ( x) D( p || q) = ∑ p( x) log q ( x) x∈X
NLPR, CASIA
2004-3-6
6
NLPR
第二章习题解答
2-3. 举例说明(任意找两个分布 p 和 q ),KL 距离是不对 称的,即 D(p || q) ≠ D(q || p)。 (略)
NLPR, CASIA
NLPR, CASIA 2004-3-6
10
NLPR
第三章习题解答
3-3. 设文法 G 由如下规则定义: S → AB A → Aa|bB B → a|Sb 给出下列句子形式的派生树: (1)baabaab (2)bBABb 解: (1) A A b B a b
NLPR, CASIA
S B a A B a
H ( X ) = − ∑ p( x) log 2 p( x)
x∈X
NLPR, CASIA
2004-3-6
5
NLPR
第二章习题解答
2-2. 任意取另外一段文字,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计算字符分布 的概率,然后计算两段文字中字符分布的 KL 距离。 解:设两段文字字符的概率分布分别为 p(x) 和 q(x),其 KL (Kullback-Leibler) 距离(相对熵)为:
2004-3-6
7பைடு நூலகம்
NLPR
第二章习题解答
2-4. 设 X ~ p(x),q(x) 为用于近似 p(x) 的一个概率分布,则 p(x) 与 q(x) 的交叉熵定义为 H(p, q) = H(p) + D(p || q)。 请证明:
H ( p , q ) = − ∑ p ( x ) log q ( x )
NLPR, CASIA 2004-3-6
3
NLPR
第一章习题解答
1-3. 思考一下,如果用计算机编译技术中程序设计语言的某一 句法分析方法直接解析普通的英文句子,会存在什么问 题? (1) 句法结构的歧义问题 (2) 句法规则的合法性,例如,LR分析方法,LR表中出 现冲突项目。 (3) 异常处理 1-4. 思考一下,你的大脑理解一个英文句子的基本过程。 (略)
NLPR, CASIA
2004-3-6
2
NLPR
第一章习题解答
1-2. 试比较汉语和英文句子中地点状语位置的差异。 (1) 汉语句子中的地点状语一般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而 英语句子中的地点状语一般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如:我在北京大学学习。 I am studying in Peking University. (2) 地点状语是偏正短语时,汉语中一般范围大的在前 (左)面,范围越小、越具体的修饰词离中心词越近,英 文中正好相反。 如:他在三层左边那个屋子里的桌子上放了一本书。 He put a book on the desk in the left room of the third floor.
自然语言理解
( App)
宗成庆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cqzong@ /English/cip/cqzong.htm
No.95, Zhongguancun East Road Beijing 100080, China Tel. No.: +86-10-6255 4263
2004-3-6
8
NLPR
第三章习题解答
3-1. 构造上下文无关文法用以产生: (a) 有相同数目的 0 和 1 的所有 0, 1 符号串。 (b) {a1a2…anan…a2a1|ai∈{0,1}, 1≤ i ≤n}。 解: (a) G = ({A, B, S}, {0,1}, S, P) P: S 0B | 1A A 0S |1AA| 0 B 1S |0BB| 1
NLPR
第一章习题解答
1-1. 说明如下句子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 (1)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a) 光阴似箭。 (b) 时间苍蝇喜欢箭。 (2) He drew one card. (a) 他画一张卡片。 (3) 咬死猎人的狗。 (a) 一只狗把猎人咬死了。 (b) ××把猎人的狗咬死。 (b) 他拉一张纸牌。
解: S ⇒ aSBC ⇒ aaSBCBC ⇒ aaabCBCBC ⇒ a3bCBCBC ⇒ a3bBCCBC ⇒ a3bbCCBC ⇒ a3bbCBCC ⇒a3bbBCCC ⇒ a3bbbCCC ⇒ a3b3cCC ⇒a3b3ccC ⇒a3b3c3 …… L(G) = {anbncn | n ≥ 1}
12
NLPR
Thanks
谢谢!
NLPR, CASIA
2004-3-6
13
NLPR, CASIA 2004-3-6
4
NLPR
第二章习题解答
2-1. 任意摘录一段文字,统计这段文字中所有字符的相对频 率。假设这些相对频率就是这些字符的概率,请计算其 分布的熵。 解:设 X 是字符集,字符 x 的概率分布为 p(x) = P(X = x),x ∈ X。X 的熵 H(X) 为:
2004-3-6
(2) 略 b B a
11
S
NLPR
第三章习题解答
3-4. 写一个程序模拟一个确定性的 PDA。 参阅 PDA 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 3-5. 写一个程序以正则文法 G 作为输入,构造 G 相应的有限 自动机。 参阅由正则文法构造有限自动机的一般步骤。
NLPR, CASIA
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