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恰当地解决邮票的数量问题,如求当邮票数为a时,张数的数量。

2.能够通过计算器实现对邮票数量的快速求解。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如购买邮票、邮寄信件等。

二、教学重点1.掌握求解邮票数量问题的方法;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解决邮票张数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计算器快速求解邮票数量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针对学生的三级教学法,先给予学生概念的介绍与运用范围的明确。

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探讨邮票数量的计算方式,等到体会到通过对相应的邮票数量进行乘法运算即可求出对应的张数。

3.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计算器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对电脑上计算器的操作过程,了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邮票数量的快速求解。

4.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邮票数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习惯对邮票数量的精确计算方式,并增加实践操作的锻炼。

五、教学流程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有相同邮票数量但张数不同的情况。

2.通过演示,教授乘法运算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运用乘法规则计算邮票数量,培养学生对于邮票数量计算结果的敏感性。

3.通过计算器演示,再次提醒学生邮票数量的快速求解方式。

4.通过实验与操作,增加学生对邮票数量计算的敏感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5.评价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授课计划。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可以对邮票数量的计算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乘法规则对邮票数量进行敏捷的计算,而通过电脑上的计算器演示,学生也更加自信地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邮票数量的快速解决。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邮票数量的计算,而且能够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也是在铸就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学生。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邮票的计数方法,了解邮票的规格和张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邮票的计数方法,理解邮票规格和张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邮票的规格和张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1. 理解邮票的规格2. 掌握邮票的计数方法3. 理解邮票规格和张数之间的关系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启发式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邮票的规格和张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具体教学过程:1. Class IntroductionGood morning student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the number of stamps. Can anyone tell me what a stamp is for?2. RevisionAsk the students to recall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previous class, and ask them to explai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ir own words.3. IntroductionStart the lesson by introducing stamps as a method of sending mail. Discus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tamps available and their uses.4. Explanation of stamp sizesExplain that stamps come in different sizes and how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sizes. Show examples of different sized stamps, and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what they see.5. Counting stampsAsk students how they can count stamps. Discuss different methods of counting stamps.6.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mp sizes and quantityExplain that the size of the stamp determines how many stamps are needed to send a piece of mail. Discuss t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udents and provide examples.7. Practice problemsProvide students with practice problems to help them get 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of counting stamps of different sizes.8. ConclusionSummarize what the students have learned in the lesson, and ask them to share their own experience with stamps.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tinue learning about stamps and other methods of sending mail.六、教学评估:通过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邮票计数的兴趣。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邮票的张数计算,通过具体的邮票张数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将围绕如何利用除法求解邮票张数问题,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邮票张数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在邮票张数计算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2. 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除法在邮票张数计算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邮票实物或图片2. 教学PPT3. 白板和笔4.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邮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张数问题。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具体的邮票张数问题,引入除法在邮票张数计算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邮票张数问题,让学生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具体的邮票张数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讲解除法在邮票张数计算中的应用,强化学生的理解。

6. 课堂练习:通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在邮票张数计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1. 邮票张数的基本概念2. 除法在邮票张数计算中的应用3.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4. 邮票张数问题的求解步骤作业设计1.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邮票张数问题,进行求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邮票张数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邮票的张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邮票的张数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邮票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学生将学会使用专业术语描述和计算邮票的数量和价值。

3.学生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定义和描述邮票的概念和功能。

2.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术语描述和计算邮票的数量和价值。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相关概念和技巧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邮票数量和价值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黑板、彩色粉笔、邮票模型、幻灯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引入:教师展示一些邮票图片,让学生猜测邮票的用途和购买方式。

2.复习: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一些有关图形的知识,以便铺垫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邮票的概念,并围绕用途、种类、面值等方面展开详细解释。

2.教师使用邮票模型示范给学生解释邮票的组成:版别、图案、字号、单位价值等。

步骤三:练习与讨论(2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枚邮票进行观察,并记录下邮票的相关信息,如版别、图案、字号、面值等。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并与全班进行讨论,比较各个小组的观察结果。

3.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关于邮票数量和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班级互动中解答这些问题。

步骤四: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邮票的数量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如面值高的邮票数量少、面值低的邮票数量多等。

步骤五:综合应用(20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有关邮票数量和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计算和解答。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交流答案并与全班共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邮票数量和价值关系的理解。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邮票或利用互联网找到有关邮票的信息,并记录下相关的数量和价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教案

邮票的张数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教材上的情境图,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学会解模型为ax±x=b的方程。

能力目标: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质疑、反思等良好的习惯。

2、学情分析《邮票的张数》是学生认识方程、用简易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后,用较复杂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课时。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较难理解,并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

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为后面学习“相遇问题”、“工程问题”和用方程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个未知量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有序思考的能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

A.五年级的男生有80人,女生有X人,共有学生156人。

B.淘气准备了4个笔记本,每个X元,他一共花了20元。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请把掌声送给最棒的自己!)2、谈话交流: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平时非常喜欢集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老师整理和收集的邮票,请大家欣赏。

课件展示介绍邮票的起源——黑便士以及梅兰竹菊、十二生肖、奥运吉祥物的相关邮票等。

淘气姐弟俩也是集邮爱好者,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他们收集邮票的张数(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图。

(停顿10秒)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姐姐有多少邮票?生:弟弟有多少邮票?生:姐弟俩各有多少张邮票?生:姐姐比弟弟的邮票多多少张?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有水平,下面,我们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来研究一下姐弟俩各有多少张邮票?(直接在黑板上写问题)活动2【导入】二、启思导疑、新课探究1、你能尝试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应该先做什么?生:找出等量关系师: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请你在导学案上进行表示。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围绕“邮票的张数”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整数乘除法计算邮票的总张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学生在理解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如何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避免常见的计算错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模型、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邮票模型,引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整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计算邮票的总张数。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结: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板书邮票的张数2. 板书内容:整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邮票总张数的步骤。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到类似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整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以“邮票的张数”为主题,通过整数乘除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期望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在“邮票的张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如何将整数乘除法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二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避免常见的计算错误。

《邮票的张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邮票的张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份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它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10张邮票,我们要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得到2张。这里的2就是分数2/5,表示每个人得到的邮票张数占总数的五分之二。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有所欠缺。他们有时候知道应该用什么数学知识来解决,但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的解题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模型,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我感到欣慰的是,大多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理解并运用分数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也提醒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层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数的意义和分数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邮票的分配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实际分配一定数量邮票,通过操作体验分数的基本原理。
-分数的简单运算:学会分数的加减运算,并能应用于解决邮票分配问题。
-举例:如果有5张邮票,每张等分为4部分,如何表示取出其中的7个部分,并计算剩余的部分。
-解决实际问题:将分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邮票的收集和分配。
-举例:一个集邮爱好者有若干张邮票,他想要将邮票按照一定比例分给朋友,如何计算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
我还注意到,在分数运算的教学中,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这让我反思,可能需要设计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分数的运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授本节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七章的第一节《邮票的张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邮票的张数的计算方法。

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让他们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规则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接着,我会引入邮票的张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计算邮票的总张数。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邮票的张数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计算邮票的总张数。

2.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邮票的总张数的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一开始,向学生展示一些邮票,引起他们的兴趣,并提问他们:“你们知道一张邮票有多少张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邮票的张数的概念。

2. 讲解:接着,我会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讲解邮票的张数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图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邮票的总张数的方法。

3. 练习:在讲解完邮票的张数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邮票的总张数。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计算邮票的总张数的能力。

4. 应用:我会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邮票的张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板书。

板书的设计将会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邮票的总张数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会解“ax±bx=c”类型的方程。

2.学生会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会解“ax±bx=c”类型的方程。

难点:找到复杂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方程。

2x=11.6 9+x=13 6x=24 x-5=15.3
2.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方程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1)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姐姐的邮票张数+____=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一弟弟的邮票张数____。

(2)画图分析:
(3)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弟弟有z张邮票,姐姐有____张邮票。

x+______=180
______=180
X=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姐比弟弟多90张。

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____。

三、过关检测
1.解方程。

3x+0.2x=2.56 7.5x+3. 5x=11 6y=11.4
4. 2x-2.7x=4.5 10x-6x=12.8 4m-m= 42.6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解方程,同时可以指名板演,订正时重点看学生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等。

2.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

(1)学校开展“环保周”活动,小华和小军共回收废电池210节。

小华回收的是小军的2倍。

请你算一算他们二人各自回收废电池多少节。

答案:设小军回收废电池z节,则小华回收了2z节。

x+2x=210
x= 70
2x=140
答:小华和小军分别回收废电池140节、70节。

(2)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答案:设陆地面积为z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2. 4x亿平方千米。

x+2.4x=5.1x=1.5
海洋面积:2.4x=2.4×1.5=3.6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3)食堂买来白菜和萝卜共360千克,白菜比萝卜的2倍还多30千克。

食堂买白菜和萝卜各多少千克?
答案:设买萝卜x千克。

x+2x+30= 360 x=110
白菜:360-110=250(千克)
答:食堂买白菜250千克,萝卜110千克。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小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