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模板

最新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模板
最新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模板

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模板

化学中有很多专用化学名称及化学符号,而历年高考阅卷中,对专用化学名称及符号的书写要求非常严格,错写或乱写一律不得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供大家参考。

#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1#

综合多年高考媒体报道可以得知,大部分地区已在多年前就实现了电脑阅卷,多人审卷的模式。

例如,媒体采访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有关负责人得知,在上海高考阅卷中,以作文阅卷为例,首先从时间上,电脑设置了评阅一篇作文的最低时间高于90秒,如果老师没有看够这个时间,屏幕上不会出现下一篇作文;其次一篇作文必须经过两位老师评阅,电脑随机派送作文,评阅同一篇作文的两位老师分属不同的房间,每个考生作文最终得分至少经过2人评卷、2次检查,最后如果两位老师的打分出现较大偏差,这篇作文还将进入中心组讨论。也就是说,一篇作文最多会经过4次评阅和3次检查。不仅如此,近年来,上海市教委更是还多次邀请家长代表视察阅卷现场,对高考阅卷工作进行监督。

再如,自2010年起,北京考试院就对阅卷老师的资格做出了严格要求,高校的阅卷老师必须是博士学历,这意味着在读的研究生不能参与阅卷评卷。

高考阅卷工作牵涉到每年近千万考生的命运,需要更多透明公正的监督方式。但高考考生也应该端正心态,从自己做起,把自己该做的复习与准备做好,用扎实的基础应对高考的检验。

#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2#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9年河南省高考化学阅卷工作,下面是本人在阅卷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高考改卷是流水作业,每人只改一道题,我改的是第28题。28题是一道电化学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对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利用守恒法的一些计算以及对电解前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这原本不是一道非常难的题,但是得分率不高。得满分的考生只有一万多,大约占考生总人数的1/50,得零分人数比得满分的略低一点。

造成学生不得分或得不了满分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点:

1.电极名称写错。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和电解池中的阴阳极分不清;二是审题马虎,比如,第一个空格里,问的是电源的哪个极,有学生却答“阴极”,答非所问。

2.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错误。大致分四种情况:一是根本不会写;二是记不住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三是不注意配平反应方程式;四是离子符号书写得模棱两可等。

3.计算错误。电化学中的计算基本都是围绕电子守恒的计算,只要学生真正理解电解原理,一步一步细心计算,虽然费时,但还是可以算出来的。只不过,在考场上学生的神经高度紧张,而这道题计算起来的确有点费事儿,所以导致本题中的第(3)、(4)小题得分率特别低。在此,我顺便提醒考生,如果你的计算能力较差,那么可以放弃;如果你的思路很清晰且计算能力不错,还是平心静气算出来,因为难一点

的计算,答案往往是一个范围,即允许误差的存在,所以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4.文字叙述题因表述错误而丢分。文字叙述,是本题中最难改的一道题,因为考生叙述的结果五花八门,什么样的说法都有,所以导致改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费时、费力甚至把握不住判分的标准,阅卷速度也非常慢。比如:“电解”这个词有的同学因笔误写个“电角”,把“解”字的右半部分给丢掉;电解的实质为“电解水”却答成“电离水”;答非所问,结论与原因相矛盾等,导致本题出现一些考生本人都想不到的丢分情况。

针对阅卷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我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高考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四项:

1.严格要求,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化学中有很多专用化学名称及化学符号,而历年高考阅卷中,对专用化学名称及符号的书写要求非常严格,错写或乱写一律不得分。专用化学名称及化学符号的书写规范,我认为是化学教师从高一开始的每一堂课都应强调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初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去不该失去的分数。所以,一定要强调规范化,尤其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2.提高选题水平和质量,立足于精练和专题训练。

在练习的时候,要正确选题。选题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

(2)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

(3)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

(4)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

(5)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强化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3.注意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及化学用语的书写能力。答题时要答出关键性化学表达用语。

高考评卷主观题实行网上阅卷,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外,评卷速度对评卷任务的完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评卷老师在阅卷中往往只看要点,尤其是看一些关键步骤,有则给分,没有就不给分。所以,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简明扼要,答出要点;其次要答出技巧,最好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叙述简明等。比如,2009高考第28题第(5)小题一定要强调“酸、碱性”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再简述其是否发生变化的原因,少一项就要扣分。

4.夯实基础,调整心态,注意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试技巧。

通过老师们的交流和对试题的分析以及同学们试卷上的作答情况,给我的又一启示是:基础知识都是各学科考察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丢分最多的也是基础知识,高考试题中,难题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基础,不要过早地进行综合训练。

有很多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每场正式的考试都不能发挥正常的

水平。我认为,这主要是考试心态的问题。像2009年高考第29题,很多学生审题不清,看不清前后的对应关系就下笔做题;再如2009年高考第30题,很多同学将有机物的结构写错(多氢原子或少氢原子)。这样丢分实在太可惜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考试时太紧张,致使本来会做的也变成不会做的了。

高考是对考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测试,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测试。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他们从容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想也是老师们在高三复习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化学组黄艳娟)

# 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3#

很荣幸的,本人被挑选成为2005年高考语文阅卷人员。本来以为高考阅卷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兴奋、好奇、光荣。可是这一次hb 省的高考阅卷组织者真是很失败。首先,昨天下午的动员大会很失败。让所有的老师都到某师范大学的一处教学楼开动员大会,由于地点没有安排好以至于改卷老师占据了整个5楼,在大厅里面群集议论闲聊,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严重影响了师生的正常教学秩序。后来重新安排地点后,由于没有人组织领导,很多老师仍然找不到地方,于是三三两两散去,只有少数人坚持到6点,终于开完了会。

今天早上为了不迟到,我7点就起床,可是到现在(10:17),还处在试评阶段。大家费力的踊跃的讨论,2个并列组长只是深入群众辩论交流。但是当组员提倡可否共同分析,拟厨评分细则时,组长以答案不可能穷尽为理由推脱,又将标答和评卷标准重复了一遍。可是,什么

才是“正确”,如何才算“合理”?一个漫画题,理解本来就多种多样,而且本题出的本身就不够严密,将2棵小树并列置于一幅图中,以致误导了很多考生将两者比较,引出内因和外因的寓意——而此寓意严格参照标答的话,0分!

作为听说很多老师由于住宿条件差而没有睡好,今天早上在这里干耗着还真是不如回去休息。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改卷十分公平。就主观题而言,一般要经过2评,就是2个老师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共同改一份卷子,误差不能超过2分(我们那题总分4分),然后取平均值。如果超过的,要送到组长那里进行3评。还有一个更严格的规定就是每几百份或者1千份将把你自己改过

的卷子重新打回来(随机)让你改,看前后两次是否给分一样。上面还对每人无效分的比例做了严格规定。

总的来说,对广大考生应该是十分有利的,十分公平的。只是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组织的更好。

# 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4#

去年是四川首次自主命题,对阅卷教师要求很严。阅卷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一把尺子量到底,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能给分就给分,尽量少扣分;要求阅卷细致,仔细复查,基本做到消除误差和出错。

1、表明化学专用术语的汉字写错不给分

考生在答卷时书写出现了很多错别字,是造成失分的一个原因,

如坩埚、过滤、蒸馏、苯、溶解、分馏、萃取、碘、蓝色等化学专用术语只要写错就计为零分。

2、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提高

无机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化学式书写错误、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均计零分。

去年理综二卷化学试题抽样调查平均分是33.9,难度系数为0.565,去年是0.65。

(1)小题

(2)小题

(3)小题

(4)小题

26题

0.32

0.48

0.52

0.34

27题

0.92

0.76

0.76

0.33

28题

0.76

0.84

0.82

0.31

29题

0.60

0.70

0.123

0.36

从上表可以看出:26题(实验题),得分率不高,说明考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低;也说明在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不够,所以考试时语言叙述、逻辑搭配成问题。27题(无机推断题)的第(4)小题是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所需要的反应物、产物都已经在前面推出,但得分率较低,说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仍然是今后教学的重点。28题(有机推断)这道题的问题仍然是学生存在的老问题:结构简式不能正确书写、遗漏小分子等。而结构式错误或漏写均计零分,此题(3)、(4)小题是书写有机方程式,每题3分,未配平可得2分。29题第(3)小题计算甲烷为原料合成氨的体积,得分率相当低,只有0.123,说明学生不会读图,处理数据不严密。75%没注意氢气的来源,没读懂线索图等原因导致不能正确得出答案,而尿素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阅卷时给出了6种可行答案。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一种都写不出来。这说明有机化学常见原子

成键方式不熟悉:如碳原子能形成四根共价键、氮原子形成三根共价键、氢原子形成一根共价键、氧原子形成二根共价键。根据这个原则考生完成试题上要求的写出两种含有碳氧双键的尿素的同分异构体应该是很容易的。

综上所述,去年的考生试卷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如下:1、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按要求做答,答非所问。 2、语言表达不严密,逻辑思维能力差。

3、基础不扎实,教材不熟悉,

4、主干知识的复习不到位。

#2021年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5#

综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题目并不难,但从去年的阅卷情况来看,有不少考生在一些很容易的题目上丢了分。我相信,对于很大一部分考生来说,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那些基础知识点,而是没有认真审题,这样丢分是非常可惜的。

可以在考场上,考生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匆匆浏览题目,一定得花时间认真审题,它是最关键的,是得分的前提条件。毫不夸张地说,审对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解题过程注意规范。

由于答题过程不规范而导致的丢分很冤枉。从去年的阅卷情况看,一些考生还是无法避免化学用语不规范的问题,比如没有区分字母符号的大小写,反应式中漏掉了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加热符号,方程式中的可逆符号误写成箭头等等;有的考生在文字表达上不准确,比如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出现这样的错别字是不得分的,这样白白丢分多冤枉啊!

还有的考生可能为了图快,书写潦草,上笔连着下笔,影响阅卷速度,而且容易引起歧义,导致误判。所以答题时应尽量书写规范、清晰,那样才可能得高分。学会对知识点的迁移现在的试题越来越灵活了。去年一道开放式化学题,要求考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结果阅卷时我发现很多试卷都是空白的,我感到很惋惜。其实,这类题目得分相对容易,因为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按照评分标准,只要考生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给分。如果今年还出现类似题目,考生可按照自己平时所学,大胆地写上答案,写上了就可能得分,空着是绝对不会得分的。

此外,考生在平时可适当关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因为有部分试题和现实结合极其密切。比如去年就考了一道和“苏丹红一号”有关的题目,如果考生对此有所了解,可以更好地答题。

考生拿到试卷后,千万别争分夺秒地答题,而应该利用5分钟的看题时间,把大概了解。理科综合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试题组成,按照难易程划分,每科都有容易题、稍难题、难题。考生答题时,不一定要按照试题顺序作答,可以本部解决,然后主攻稍题,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难题。不过我建议广大考生不要太追求完美,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几道难题上,有时候要舍得放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