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
方案设计深度

建筑方案设计图纸深度3.0.1 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1. 设计说明书;2. 设计图纸;3. 透视图或鸟瞰图。
必要时还应有建筑模型。
3.0.2 设计说明书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计划任务书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立项批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合资协议书批文等;2)红线图或土地使用批准文件;3)城市规划、人防等部门对建筑提供的设计要求;4)建设单位签发的设计委托书及使用要求;5)可作为设计依据的其它有关文件。
2.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范围:简述建筑地点及其周围环境、交通条件以及建筑用地的有关情况,如用地大小、形状及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供水、供电、供气,绿化,朝向等情况。
3. 方案设计所依据的技术准则,如建筑类别、防火等级、抗震烈度、人防等级的确定和建筑及装修标准等。
4. 设计构思和方案特点。
包括功能分区,交通组织,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自然环境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利用,日照、自然通风、采光,建筑空间的处理,立面造型,结构选型和柱网选择等。
5. 垂直交通设施。
包括自动扶梯和电梯的选型、数量及功能划分。
6. 关于节能措施方面的必要说明,特殊情况下还要对音响、温、湿度等作专门说明。
7. 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及参数,如建筑总面积和各功能分区的面积,层高和建筑总高度。
其它如住宅中的户型、户室比、每户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不同标准的客房间数、床位数等。
3.0.3 设计图纸1. 平面图(主要使用层平面);1)底层平面及其他主要使用层平面的总尺寸、柱网尺寸或开间、进深尺寸(可用比例尺表示);2)功能分区和主要房间的名称(少数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可以用室内布置代替房间名称)。
必要时要画标准间或功能特殊建筑中的主要功能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3)要反映各种出入口及水平和垂直交通的关系。
室内车库还要画出停车位和行车路线;4)要反映结构受力体系中承重墙、柱网、剪力墙等位置关系;5)注明主要楼层、地面、屋面的标高关系;6)剖面位置及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目录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总则 1~22. 一般要求 33. 城市设计 44. 总平面 5~115. 建筑 12~206. 结构 21~337. 电气 34~388. 电讯 39~409. 给水排水 41~47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8~5311. 热能动力 54~5812. 人防 59~66二、附录(一)条文说明67~72(二)附件 731.工程项目技术指标总表填写说明732.图纸封面格式74-753.图纸格式76-77(三)电子数据标准格式78-87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二、附录1 总则1.1 为加强对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全面、直观反映城市规划内容,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结合深圳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的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部分)的施工图设计。
1.3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建筑工程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1.4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和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地区和本市的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中注明图集名称。
重复利用其它工程的图纸或采用其他地区的标准图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要求。
1.5各专业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则应参照本规定深度要求,将其编入设计文件中。
1.6 施工图设计1.6.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根据相关部门规定可不进行初步设计审查的项目)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纸及工程预算书(当合同有要求时)等。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1224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衡宇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平面图1.应表示的内容1)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2)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计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形等)3)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要紧建筑物与用地界限(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4)拟建要紧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和地形复杂时要紧道路、广场的操纵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表达的标准性1)线型要求参见《衡宇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3)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依照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4)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那么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1)一样原那么:各类表现性的表达手腕不得阻碍各项规定内容的标准性表达2)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能够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
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
3)色彩:一样没必要要。
需要时,能够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
4)切忌把总图看成份析图利用,而利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
方案的各类特性应该由各类分析图表达。
设计说明、分析图类1.应表示的内容1)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2)设计背景:场地及周边环境现状、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3)设计目标:通过对设计背景的分析,提出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要紧矛盾(能够包括几个方面)4)策略手腕:也确实是解决矛盾的方式。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方案设计部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方案设计部分)2016年11月2 方案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对于涉及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人防等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相应的专门内容;2 总平面图以及相关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燃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2.3.3条);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3 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设计图纸。
2.1.3 装配式建筑技术策划文件。
1技术策划报告,包括技术策划依据和要求、标准化设计要求、建筑结构体系、建筑围护系统、建筑内装体系、设备管线等内容;2技术配置表,装配式结构技术选用及技术要点;3经济性评估,包括项目规模、成本、质量、效率等内容;4预制构件生产策划,包括构件厂选择、构件制作及运输方案,经济性评估等。
2.2 设计说明书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抗震设防烈度、区域位置等;4 简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环境协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要求。
当城市规划等部门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5 简述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包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室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应按其规定执行。
工程设计中的设计阶段与出图深度

聪笪丝_凰工程设计中的设计阶段与出图深度。
高鹏(河南焦作华诚冶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174)脯要】本文对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设计阶段的划分、设计说明的编制、初步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施工图设计的设计深度和关于施工配合以及验收,以供同行借鏊参考。
瞎键词工程设计;编制;施工深度;配合工程设计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
企业无论是在新建、扩建、改建工艺流程上,还是对原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改造,都需要设计人员首先对其进行工程设计。
以下从氧化铝生产流程工艺没计方面,对设计阶段与出图深度等进行阐如1设计阶段的划分以及设计文件编制原则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溺十工作程序。
各阶段的t95t文件应是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罐肿差错。
2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说明书l}£及初步设计图纸:2l初步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Z”设计总说明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包括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包括选址报告及环境评价报告)、经有关规划部门和建筑管理部门批准的方案文件;建设场地的气象、地理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用设施、交通运输条件;规划、用地、交通、消防、环保、劳动、环卫、绿化、卫生、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资料。
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工程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分期建设情况:承担设计的范围和分工。
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定的情况: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能源消耗、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原则;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4)总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建筑占地面积等指标;总概算及单项建筑工程概算、三大材料的总消耗量: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总消耗量与单位消耗量;其他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分析。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施工图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施工图编制深度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施工图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本文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图编制深度,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
所有建筑工程单位和设计单位都应严格遵守本规定的规定。
二、工程施工图编制深度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最终成果,也是实现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
施工图设计应当详细、准确、完整、合理,不应含糊、模糊、疏漏和矛盾。
(一)施工图编制原则1、施工图应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施工图中表述的、未在设计方案中体现的要求,须经有关设计人员的审批才能实现。
2、施工图应包括建筑工程的所有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3、施工图应重视施工图的细节,并且应确保施工图的正确性和连续性。
(二)施工图的主要内容1、施工图的构成:施工图应包括建筑结构图、建筑设备图、布置图、剖面图、明细图、构造图、雨水处理图、排水图等。
2、施工图的细节:施工图应准确反映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设备使用,并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应在施工图中注明具体施工方法、材料等细节问题。
3、施工图的详细标注和表述:施工图中应详细标注建筑物中的所有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材料、品牌、型号等信息。
4、施工图的图示:施工图中应包括建筑物的所有截面图,以及建筑物的平面图,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示建筑物的整体结构。
(三)施工图编制深度1、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图应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安装、建筑装饰等所有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同时在施工图中详细标注建筑物的材料、工艺等。
2、特殊建筑工程:如桥梁、隧道等建筑,施工图应包括桥梁纵断面、横断面、剖面、梁模和模板等,同时应标明各个主要结构材料的来源、品种、数量等。
3、大型建筑工程:如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建筑,施工图应详细标注建筑物内部各种设施的布置、通道位置、灯光设计等信息,并有图示说明。
4、复杂的建筑工程:如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大型酒店等建筑,施工图中应包括详细的空气调节、消防系统、声学处理等工程。
建筑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规定条文

建筑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规定条文1 平面图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
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沟等的位置;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的面积,宜单独成图;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8)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9)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补充说明]平面图绘制的内容和深度1 平面图的绘制应充分反映工程的主要特征。
平面图应绘制出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高度范围内水平剖切后俯视所见的结构构件,建筑构造的全部内容,并应表示定位轴线、标高、尺寸、剖切线。
所剖切到的结构构件—墙、柱,建筑构配件-门窗洞口、通风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应用粗实线表示。
没有剖切到、但俯视能见到的建筑设备、固定家具、卫生器具、中庭、天窗、平台、地沟、地坑、楼梯、电梯、阳台、雨篷、踏步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采光井、重要设备、标高变化部位、变形篷等,用细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仰视能见到的挑台、挑檐、天窗等本层平面上部的建筑、结构构件需要表示的部分可以用细虚线表示。
2 每层平面都应标注房间名称,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上下方向、起步方向应以本层为基准),变形缝位置、汽车、自行车停车位、车道的车流方向和坡向.当地下层有人防工程时,应标注人防工程有关的构筑物,功能房间(应同时注明平战结合的用途名称)等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目录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总则1~22. 一般要求 33. 城市设计 44. 总平面5~115. 建筑12~206. 结构21~337. 电气34~388. 电讯39~409. 给水排水41~47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8~5311. 热能动力54~5812. 人防59~66二、附录(一)条文说明67~72 (二)附件731.工程项目技术指标总表填写说明732.图纸封面格式74-753.图纸格式76-77 (三)电子数据标准格式78-871 总则1.1 为加强对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全面、直观反映城市规划内容,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结合深圳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的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部分)的施工图设计。
1.3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建筑工程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1.4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和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地区和本市的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中注明图集名称。
重复利用其它工程的图纸或采用其他地区的标准图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要求。
1.5各专业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则应参照本规定深度要求,将其编入设计文件中。
1.6 施工图设计1.6.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根据相关部门规定可不进行初步设计审查的项目)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纸及工程预算书(当合同有要求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注:下列信息并不全面,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平面图1.应表示的内容1)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2)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3)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4)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3)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4)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1)一般原则:各种表现性的表达手段不得影响各项规定内容的规范性表达2)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可以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
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
3)色彩:一般不必要。
需要时,可以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
4)切忌把总图当作分析图使用,而使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
方案的各种特性应该由各种分析图表达。
设计说明、分析图类1.应表示的内容1)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2)设计背景:场地及周边环境现状、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3)设计目标:通过对设计背景的分析,提出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以包含几个方面)4)策略手段:也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包含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
5)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建筑结构体系、细部构造等。
2.表达方法1)针对性:突出设计特点,强调设计优势;2)逻辑性:清晰反映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的设计逻辑;3)清晰性:简短文字与简明图示结合;不同问题分开表达,切勿混淆;4)控制性:根据表达内容的信息量大小和重要性,严格控制文字和图示的尺寸和形态5)多样性:综合采用总平、平面、立面、剖面、透视、轴测、模型照片、实景图片、徒手草图、图形符号、文字等载体平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 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两道尺寸2) 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3)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4)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5)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6)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7)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卫生间布置各洁具,各房间布置家具)8)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9) 与室外场地相接的平面图,应表达周边环境10)楼层平面应表达其下一层平面的屋顶等,但注意不要在多个平面图上重复表达。
2. 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3) 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多于一层的平面图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4) 建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如需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则应以虚线绘制。
5) 正确表达结构关系,区别表达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6) 楼梯、台阶箭头标注:以该层主要标高为起点3.表达的表现性1)配景2)色彩:多用于表达功能分区立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2)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3)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4)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5)当设计深度达到时,可用文字标注建筑各部分采用的材料、色彩以及做法2. 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平面形状曲折的建筑物,可绘制展开立面图、展开室内立面图。
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的建筑物,可分段展开绘制立面图、室内立面图,但均应在图名后加注“展开”二字。
3)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号编注立面图名称(如:①~⑩立面图)。
无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朝向确定名称(如:南立面图)。
4)在建筑物立面图上,相同的门窗、阳台、外檐装修、构造做法等可在局部重点表示,绘出其完整图形,其余部分只画轮廓线3. 表达的表现性2)配景:立面图宜有周边环境和人的行为的整体表达,但要以不遮挡立面设计特点为前提3)阴影:选择最具表现力的投影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宜呈半透明,注意避免遮蔽图形线条而影响规范性表达。
4)色彩:多表达对象真实的色彩立面的表达应符合结构的逻辑性应与剖面、平面一一对应剖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剖切部位,应根据图纸的用途或设计深度,在平面图上选择能反映全貌、构造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剖切。
2)建筑剖面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构配件3)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儿墙)的总高度;4)若遇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明最高点的标高;5) 画室内立面时,相应部位的墙体、楼地面的剖切面宜有所表示。
6) 剖面编号、比例或比例尺。
2. 表达的规范性1) 剖切号可以转折,注意规范性;用2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图9.3.2-3)时,应在图名后注明“展开”字样。
2) 正确反映结构关系,尤其是梁、女儿墙、楼梯的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部分3)注意室内外高差的线条表达和相应标高标注4)不要画加粗的可见部分轮廓线,会被误认为是剖切面3. 表达的表现性1) 建议剖面图画上人的行为和家具、植物等配景,表现力将增强很多2)体现设计特点的内容,例如:空间组织、功能分区、日照、通风、视线等(一般情况下,建议用专门的分析图表达)3)色彩:多用于表达功能分区透视图、轴测图和模型照片1. 应表示的内容1)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和其他环境要素的总体关系2)建筑形态(形状、体量、材料作法、色彩等)3)体现设计特点的建筑内外主要空间和场景,如:主要室外场地、主要入口附近、建筑内部有特色的空间以及空间中人的典型行为2.表达的规范性1) 准确的透视关系2) 与总平面、平立剖面等图纸的准确对应3. 表达的表现性1)各图传达的信息要有典型性、互补性,避免重复表现2)透视图视点:固定(焦点透视)、移动(散点透视)灭点:一个(平行透视)、两个(成角透视)、三个(倾斜透视)焦点透视(包含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特点: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适用范围:表现相机定点“拍摄”般的视觉效果,西方传统绘画常用。
在当代建筑透视图中应用广泛。
散点透视特点: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适用范围:表现对象沿某一方向(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多个连续场景,如同不断移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一系列片断,中国传统绘画常用。
在当代建筑透视图中应用相对较少。
一点透视特点:一个灭点,与视线垂直的立面不变形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内在空间感,适合具有“通道”、“烟囱”性质的空间,比如街道、檐廊、室内走道、房间、天井、中庭、高塔内部等拓展:当表现的对象没有对外开敞的“观察口”时,使用“剖切”或“分解”法,作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特点:两个灭点,两点连线多为水平线(平视)或铅垂线(俯仰视),与其连线垂直的另一方向无灭点。
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外在体量感,使用较广泛。
三点透视特点:三个灭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多为俯仰视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动势,尤其强调竖向的势态。
多用于多层、高层建筑3)轴测图适合表现建筑形态。
可包含:正等测(图9.5.1-1)/正二测(图9.5.1-2)/正面斜等测和正面斜二测(图9.5.1-3)/水平斜等测和水平斜二测(图9.5.1-4)。
3)轴测图《轴测图分类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节选2 轴测图的实际应用2.1 正等测图给建筑三个可见面以同样的表达,没有缩比,便于使用30度60度三角板绘制,常被采用.正等测图较斜轴测图看起来显得更真实自然,但此类图中建筑或物体的立面和平面无法反映实形,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如图6,采用正等测图形式,屋顶与侧墙被移走,室内空间及陈设一览无余(这种类型又称剖视轴测图). 2.2 正面斜二等测图(简称斜二测图)建筑的立面在图中不变形,作图简便,使用广泛.如图7.2.3 水平斜等测图由于水平投影不变形,所以图中的圆形!四边形等几何形是根据实际大小而来,均不变形,易于绘制,如图8.2.4 轴测图的其它形式及应用(1)分解轴测图(又称分割轴测图).在此类图中,将垂直和水平体量通过使用虚线或细投影线伸展开,对于小的结构组成部分和大的建筑元素,分解轴测图都颇具表现力.图9为分解正面斜二等测图,为了同时表现投影的各个方面,通过拉伸将不同的设计元素独立出来,这样可看见楼梯间的关系和内部细节.(2)展开轴测图.展开轴测图的概念经常用于两层或多层建筑,如图10,楼层平面从建筑壳中脱离出来,帮助形象化地理解所有楼层的上下关系以及与外部形式的联系.(3)仰视轴测图(又称虫视轴测图).观者从下往上仔细观察建筑,有助于全面理解一个设计的结构秩序.此方法最初被19世纪的奥古斯特#乔尔西创造并运用.这类图会很好地表现天花或挑檐底面与墙体的关系,不利之处是它有时难以解读[3].如图11的仰视正等测图,清楚地表现了楼板!梁!柱及通风管道的相互位置关系.(4)俯视轴测图(又称鸟瞰轴测图).观者的位置高于建筑的顶面,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大多情况下都采用这种形式,如图6~图10.(5)仰视与俯视结合.即在一幅图中,同时有仰视和俯视,使观者同时理解建筑的形式!组织和设计的几何构成全貌.此外,轴测图的形式还有透明轴测图!组装与分解轴测图、多视点轴测组合图、混合轴测图等类型,在建筑设计竞赛中或为了表达某特殊的设计意图时,设计者常会采用这些在实际工程上不常用的形式来作图以达到特殊的图面效果和增加感染力.工程实践证明,轴测图虽不具备透视图的渐变特性,模拟真实视觉感受,但由于具有保持真实尺度、细部和三维信息的优势,成为验证与说明建筑空间和三维关系的上佳工具.4)模型照片适合表现建筑整体形态、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也可辅助表现局部透视场景5)光影效果(白天、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