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治疗乳牙龋病临床效果评价
非创伤性充填治疗技术在儿童龋病的临床评价

p i . th o d e e t o p v n i g n o rl n e t l ai si ep mep r d an I a g o f c s n r e t a d c u o i g d n a r n t r e o . s e n t c e h i i
M/ o Y n J a g Zh mi Du Bi g a ig in i n n T e Fr t e p e s i lo o h n, a g o g 5 8 0 h is P o l ’ Ho p t fF s a Gu n d n 2 0 0 S a
a c p e a a ma i r soai e te c e t t t u tc e tr tv mme .C onc us on ART s a i a t d fr c idr n a a is wi o v nin e a d wih u h r r m l i i n de meho o h l en de t c re t c n e e c n t o t l l h
M e ho s 4 r r lr - e r l hl r n we e f ld i ta mai et r t ete t d 1 7 p i y moa so 4 7 y a sod c i e r e n a u t rso ai mme Haf y a , n e r a d t e r a— ma f d l i r c v r m. l e r o e y a , n - woy a s1t e , e c n i o ffl g n o s q e tc r s w r e o d d d r g t e r vst r t o d t n o l n s a d c n e u n a i e e r c r e u i e ii h i ii e n h .Re u t S c e s rt ff i g wa 5 , 3 8 , 9 5 s l s u c s he o l n s 9 % 8 . % 6 . % i
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龋的效果评价

如表1数据所 示,对 比 两 组 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可 知,观 察 组>对照组,犘 值小于0.05。 2.2 患儿配合情况
如表2数据 所 示,观 察 组 的 患 儿 配 合 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犘 值小于0.05。 2.3 牙齿功能与外观恢复正常时间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11.25±1.12)天牙齿功能与外观 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牙齿功能和外观在治疗后(16.31± 2.10)天恢复正常,犘 值小于0.05(狋=15.03,犘=0.01)。 3 讨论
小儿牙 科 疾 病 中,乳 牙 龋 是 发 病 率 相 对 较 高 的 一 种 疾 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患病后龋齿会短时间被腐蚀,儿童由 于无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最佳治疗时机容易被错过,乳牙 龋会引发疼痛等不良症状[1],损害牙体,降低咀嚼功能,不仅 如此,被损坏的龋齿牙冠会对患儿的舌部、唇部进行刺激[2], 将口腔组织损 坏,负 面 影 响 较 多。总 之,乳 牙 龋 需 要 及 时 展 开治疗,否则会严重降低牙齿的健康程度。高强度玻璃离子 具有很好的抗压性和耐磨性[3],本文作者为了分析其应用在 小儿乳牙龋治疗中的效果,选取患儿共100例作为此次的研 究对象,具体研究及结果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1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 本组50例患儿都接受低 速涡轮转修复技术治疗。利用低速涡轮转将龋洞内部的病 变组织彻底清除,再清洗龋洞,之后吹干,实施隔湿操作,龋 洞用玻璃 水 门 汀 填 充,按 照 填 充硬 固修 复打 磨 的 流 程 操 作,对咬合关系加以调整,嘱咐家长监督患儿治疗一小时内 不得咀嚼食物。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治疗乳牙龋病临床效果评价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治疗乳牙龋病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无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6~8岁儿童龋病患者,220乳磨牙。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左侧实验组ART技术修复,右侧对照组常规车针备洞修复。
两组均采用玻璃离子充填。
1年后随访,对充填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1年后随访到84名儿童,共188颗牙齿。
实验组成功率为73.4%,对照组成功率为75.5%。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ART技术与常规车针修复技术在治疗乳牙龋病方面效果相同。
【关键词】乳牙;龋齿;ART【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82-02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是微创去腐技术的一种,以手动器械去除龋坏牙体组织,并用粘结性的充填材料充填窝洞,方法简单,没有涡轮机的噪音,患儿易于配合。
高强度玻璃离子材料既固有粘结性又释放氟离子,起到防龋的作用,是ART技术的主要充填材料[1]。
本文对乳磨牙应用ART技术或常规涡轮机备洞技术充填一年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以期评估ART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1.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100例6~8岁儿童龋病患者,均无明显牙科畏惧症表现,且左右同一牙位的乳磨牙龋坏程度相似。
最终纳入标准的乳磨牙有220颗:牙合面单面龋洞,中龋到深龋,无牙髓炎、根尖炎症状,无露髓症状,手动器械可进入。
1.2 方法为了减少干扰因素,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同一个体、同一牙位的患牙,左侧设为实验组,右侧设为对照组。
1年后随访,对充填情况进行评价。
1.2.1实验组采用ART技术修复。
隔湿患牙,用锐利挖匙去除龋坏组织及无基釉,清洁干燥窝洞后,充填FX-Ⅱ型玻璃离子(日本),调牙合,涂布凡士林。
1.2.2对照组常规车针去腐备洞后,充填FX-Ⅱ型玻璃离子,调牙合,涂布凡士林。
基层医院ART技术治疗儿童龋齿临床应用分析

但牙体折裂 ;: 5充填物存在 ( 大部分或所有修复物丧失 )6 ;:
充填物不存在 , 已应用其他修 复物充填 ;: 物不 存在 , 7充填 牙 齿 己缺 失 ;: 能诊 断 。 8不
A T技术是一种无任何 令人恐 惧的 口腔操作程序 , R 特 别 易 被 儿 童 接受 。Mcoad 【】 对 乳 牙进 展 龋 研 究 中发 dnl 等 l 在 现, 只有 采 用 手 用器 械 去 除 龋 坏组 织 , 对牙 造 成 的损 伤和 引 起病人的疼痛最低 ,同时还认为不必去除所有的龋坏牙本 质。通过 2年的临床结果观察 , 充填效果是满意 的, 2年的 玻璃离于保留率达 7 .5 45 %。K m t [] o a u2用玻璃离子粘固剂 s 封闭窝沟后每 6个月评价 1 , 次 结果发现 , 年后仍有较高 3 的保 留率 7 . 出现 8 03 %, 例充填物折裂 , 2例牙 体折 裂而充 填 物 存 在 ,7例 充 填 物脱 落 , 未 发 现 有 牙髓 症 状 出现 , 1 但 无 明显继发性龋。鉴于此 , 笔者认为 : ) ( 玻璃离子于与牙釉质 1 和牙本质发生化学结合 , 提供 良好 的洞缘密合性; ) ( 由于病 2 例选择时严格筛选的病例大多为浅 、 中龋 , 尽管玻璃 离子在 凝 固过程 中 ,材料可 能引起牙髓感觉敏感 ,4 2 h后完全凝 固 , 不 会 出现 这种 反 应 , 以研 究 中 出现 的牙 髓症 状 较 少 就 所 [】 3由于玻璃离 子在其 固化后能缓慢 地从材料 中释放 3;() 氟, 以预 防和阻止龋病 ; ) ( 玻璃离子与银汞合金相 比, 4 其抗 磨 、 压性 差 , 面 有磨 损 , 至边 缘 缺 损 。 因此 , 性 能有 抗 表 甚 其
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疗效观察

13 统计 学方法 .
2 结 果
采用 SS 1. PS 10统计软件 。数 据
比较 用 t 检验 。P .5 ≤00 为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治疗过 程 中 A T组患 儿 合作 3 R 6例 ( 18 ) 8.% , 对 照组 合 作 2 3例 (4 8 ) 两 组 相 比 , <00 。 5. % , P .5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0卷第 l O期
非 创伤 性修 复技 术 治疗儿 童乳 牙龋病 疗 效 观 察
刘海波
(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河北秦皇岛0 60 ) 600
摘要: 目的
评 估 非 创 伤性 修 复 治 疗 ( R ) 术 治 疗 儿 童乳 牙 龋 病 的疗 效 。方 法 AT技
去除腐质过 程 中对 牙本 质和 牙髓 的刺 激 ¨ 】 。在本
无瘘管形成; ⑤排除牙髓及根尖周病变; ⑥龋洞位于 观察 中 ,R A T组 因无创 伤 及 明显 疼 痛 , 易 取 得 患 更 颊面、合 牙 面或 颊牙 面 , 台 龋坏范 围不超 过牙 床 面的 2 儿 的配合 。A T技 术所 采 用 的有 黏 结 性 的 玻 璃离 / R 3 。将患儿 随机 分 为 A T组 4 R 4例 和对 照 组 4 2例 , 子材料凝 固收缩性小 , 复体边缘 密合度 高 , 修 生物 相 各 14颗患 牙 。 0 容性 好 , 髓 刺 激 性 小 , 料 与 牙齿 间 的 黏 附 力 对牙 材 12 治疗 方 法 及评 价 A T组清 洁 牙 面 , A T . R 用 R 强 ; 中的氟 离子可 以缓慢 释 出 , 其 与周 围牙 本质 中的 专用 器械 扩大 龋 洞 人 口, 除腐 质 , 温 水 清 洗 窝 羟基 进行交换 , 祛 用 增强 了牙本 质 的抗龋 能力 , 减少 了牙 洞, 处理 窝洞及 咬牙 面 , 合 近髓 的深洞用 D cl 护牙 齿 与材料 的微 间隙 , ya保 边缘 封闭效果好 , 提高 了充填 治 】并 髓 。调合玻 璃离子粉 液 , 填 , 整成 形 , 查 咬牙 疗 的成功率 , 有抑 制牙 本质 过 敏 的作 用 。本 观 充 修 检 合 关系, 在修复体上涂凡士林。对照组使用高速涡轮 机钻, 常规 制备洞 型 , 除腐 质 , 温水 清洗 窝洞 , 去 用 银 汞合 金充填 。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5-27T02:31:22.12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5期作者:杨蕾[导读] 目的:研究儿童乳牙龋齿患儿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效果杨蕾沂源县南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沂源县南麻卫生院)山东淄博256100【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乳牙龋齿患儿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效果。
方法:自2021年10月起,至2022年1月,共有54例儿童牙龋齿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的对照组及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修复时间及V AS评分。
结果:实验组修复时间及V 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术,不仅仅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带给患儿的疼痛感也较低。
【关键词】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儿童乳牙龋齿;前言龋齿是含糖食物,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主要有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及放线菌等发酵产酸主要是乳酸,从牙齿表面结构的薄弱处开始,逐渐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1]。
发生在小儿及婴幼儿时期的乳牙的龋病通称为儿童龋齿,主要有奶瓶龋、环状龋[2]。
本文主要研究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21年10月起,至2022年1月,共有54例儿童牙龋齿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及实验组27例,对照组中有男童12例,女童15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00±0.06)岁;实验组中有男童14例,女童13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50±0.05)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修复治疗,首先确定龋齿所在位置及程度,对龋齿损坏部分进行彻底清洁,隔湿操作,并且保持龋齿干燥,填充进合适的材料,调整咬颌后随即进行打磨、抛光及定型。
儿童龋损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对 9 3例 17颗 乳 牙 龋 洞 , 用 6 采
AR 技 术 修 复 , F 玻 璃 离 子 水 门 汀 充填 , T 用 X 1年后 随访 复查 ; 其 中 2 对 3例 同 时 用 AR 技 术 修 复 第 1 磨 牙 3 颗 , T 恒 1 2年 根据疗效标准乳牙龋损评判成功 13 , 功率为 8.3 , 败 2 4颗 成 56 % 失 4颗 , 1. 7 ; 牙 评 判 成 功 2 颗 , 占 43% 恒 6 A RT 技术 是一 种 较 好 的治 疗 早 期 龋 损 的方 法 , 面 洞 效 果 优 于 复 面 洞 , 单 成 功 率 为 8. 7 , 败 3 , 1 . 3 。结论 38 % 失 颗 占 6 1
比较 轻 巧 , 作 中没 有 噪声 , 少 了牙 科 畏 惧 症 的产 操 减 生, 易取得 患儿 的合 作 。 科畏 惧是 指对 牙科 诊治 过程 牙 或某 些环 节 的害怕 [。其 产生 的原 因 往往 与 以往不 良 3 ] 的牙 科就 诊经 历有 关 , 旦产 生终 身 难 以 消除 。AR 一 T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9 . 3例 患 儿 中 , 4 男 3例 , 5 女 0
例, 年龄 4 2岁 。乳磨 牙单 面洞 1 1 , 厶面浅 或 ~1 0 颗 邻牙 中龋 6 6颗 ; 牙单 面洞 2 颗 , 厶面 中龋 6 。 恒 5 邻牙 颗
1 2 材 料 与 器械 . F X玻 璃 离子 水 门 汀粉 、 、 液 口镜 、
20 0 4年 1 0月 , 我们对 门诊就 诊 的 9 3例儿 童龋 损患
者 采 用 非 创 伤 性 修 复 (ta mai rso ai rc— aru t etrt e t t c v a
me tAR 技 术 治疗 , n , T) 获得 了理想 效果 。 报告 如下 。 现
无创伤修复乳牙龋65例临床分析

观 察 组 术 中合 作 率 为 9 .l ,对 照 组 术 中 合 作 率 为 2 % 3
6 . % ,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O ) 术 后 1 46 2 两 P .1 ; 2个
月疗 效 评 价 , 观 察 组 成 功 率 为 8 .9 ,对 照 组 成 功 率 为 76 %
多采用低 速 涡 轮钻 去 除龋 坏组 织 充填法 , 由于治 疗 过 程 中所 产 生 的疼痛 不 适 以及低 速 牙钻 时 的 噪音 , 可使 儿 童产 生 高度
后充 填 窝 洞并 修 复 成 形 , 最后 检 查 黯关 系 , 修 复 体 上 涂 凡 在 士林 。嘱患 儿 1h内禁饮 食 。 照组 采用 低 速 涡轮 钻技 术 : 对 采 用低 速 涡轮 钻 去除 龋洞 内的软 龋 、 败组 织 及 脱钙 的无 基 釉 腐
质 , 可 能保 留接近 髓 腔 的 牙本 质 , 免 穿 髓 , 洗 干净 后 , 尽 避 冲
的一种 安全 、 有效 的方 法 , 得 临床推 广 。 值 【 键词】 齿 ; 牙 ; 关 龋 乳 无创伤 修 复 ; 儿 小
【 中图分 类号】R 8 73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6 4 4 2 ( 0 2)7( ) 0 4 — 2 1 7 — 7 1 2 1 0 b一 2 2 0
7 .l ,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见 表 1 23 % 两 P .5 。 。
表 1 两组术中合作及术后疗效 比较 ( 】 %)
本组共 10例 , 5 3 男 6例 , 7 女 4例 , 年龄 3 7岁 , 均 48 ;  ̄ 平 . 岁 共 计 龋 洞 2 6颗 , 中单 面 8 4 其 2颗 , 双面 1 2颗 , 面 6 0 复 2颗 。 所 有 龋 洞 洞 口均 > 1mm, 允 许 最 小 的 挖 器 进 入 , 损 未影 能 龋 响到 牙髓 . 无牙 髓暴 露 , 无可 疑 牙髓 炎史 l 3 l 患 儿 随机 分 为 。将 观察 组 和 对 照组 各 6 5例 . 两组 患 儿 的性 别 、 龄 、 齿 颗数 年 龋 及分 类 等 基本 资料 经 统 计学 处理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0 ) 具 有可 比性 。 .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治疗乳牙龋病临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6-06-24T15:34:47.1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作者:闫智奇颜学民(通讯作者)叶梅
[导读]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是微创去腐技术的一种。
闫智奇颜学民(通讯作者)叶梅
(江宁区妇幼保健所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目的:评价无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6~8岁儿童龋病患者,220乳磨牙。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左侧实验组ART技术修复,右侧对照组常规车针备洞修复。
两组均采用玻璃离子充填。
1年后随访,对充填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1年后随访到84名儿童,共188颗牙齿。
实验组成功率为73.4%,对照组成功率为75.5%。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ART技术与常规车针修复技术在治疗乳牙龋病方面效果相同。
【关键词】乳牙;龋齿;ART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82-02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是微创去腐技术的一种,以手动器械去除龋坏牙体组织,并用粘结性的充填材料充填窝洞,方法简单,没有涡轮机的噪音,患儿易于配合。
高强度玻璃离子材料既固有粘结性又释放氟离子,起到防龋的作用,是ART技术的主要充填材料[1]。
本文对乳磨牙应用ART技术或常规涡轮机备洞技术充填一年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以期评估ART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1.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100例6~8岁儿童龋病患者,均无明显牙科畏惧症表现,且左右同一牙位的乳磨牙龋坏程度相似。
最终纳入标准的乳磨牙有220颗:牙合面单面龋洞,中龋到深龋,无牙髓炎、根尖炎症状,无露髓症状,手动器械可进入。
1.2 方法
为了减少干扰因素,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同一个体、同一牙位的患牙,左侧设为实验组,右侧设为对照组。
1年后随访,对充填情况进行评价。
1.2.1实验组采用ART技术修复。
隔湿患牙,用锐利挖匙去除龋坏组织及无基釉,清洁干燥窝洞后,充填FX-Ⅱ型玻璃离子(日本),调牙合,涂布凡士林。
1.2.2对照组常规车针去腐备洞后,充填FX-Ⅱ型玻璃离子,调牙合,涂布凡士林。
1.2.3评价标准[2] 为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评价计分均由笔者本人完成。
0:充填物存在、完好;
1:充填物的边缘轻微缺损,不需要重补;
2:充填物存在,表面轻微磨耗(<0.5mm)不需要重补;
3:充填物存在,边缘缺损,需重补;
4:充填物存在,磨耗(0.5mm~1.0mm)需重补;
5:边缘缺损或磨耗,绝大部分或全部脱落,需重新充填治疗;
6:充填物不存在,已做其他治疗;
7:牙齿缺失。
0、1、2计为成功,其余计为失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
2.结果
1年后复查充填体情况,随访到84名儿童,共188颗牙齿。
实验组成功77颗,失败17颗,成功率81.9%。
对照组成功80例,失败14例,成功率85.1%。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χ2=0.348,P>0.05)。
3.讨论
我国儿童乳牙的患龋率较高,而充填率却较低,主要原因有牙科医疗服务不足、家长对乳牙龋不重视、患儿有牙科畏惧症而不愿意治疗等[3]。
ART技术充分体现了最低限度的干预、最少程度的损伤、最少限度的龋洞预备、尽可能多的保存牙体组织的现代预防和牙体修复的新概念。
因其操作简便无创伤,治疗过程无明显疼痛,易取得患儿的合作,培养医患间的信任,减少牙科畏惧症的产生,尤其适合儿童龋齿的充填治疗[4]。
FX玻璃离子水门汀是WHO推荐的ART技术充填材料之一[5-6]。
其不但具有较强的黏结性和良好的边缘封闭性,并能缓慢持续地释放氟离子,影响细菌生长,促进牙釉质和牙本质再矿化,有效预防和阻止继发龋的发生。
本实验结果显示:ART技术修复乳磨牙龋病,1年复查充填成功率为81.9%,与常规车针修复(85.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实验样本量略小,因此结果还有待长期的临床验证影响ART修复成功的因素很多,如龋洞大小、龋坏组织去除程度、玻璃离子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口腔操作中隔湿以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7-8]。
ART技术主要采用手动器械,便于携带,因此将其应用于社区或学校的口腔保健,尤其是对偏远地区儿童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静,陈增力,刘继延等.不同去龋技术在乳牙龋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4):668-671..
[2]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Or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Manual for the atr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pproach to control dental caries.Geneva:1997.
[3] 王亚林,秦锐,陈亚明等.江苏省托幼机构小班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8):96-98.
[4] 吴林雪,杨李俊,程进强.学龄前儿童对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乳牙龋的配合程度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4,20(5):482.
[5] 许艳.儿童龋损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07,19(2):269-270.
[6] 周香.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91-93.
[7] 韩爱军,王小华,常志敏.乳磨牙龋病非创伤性充填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07,21(1):103-104.
[8] 王雯,王尚一.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