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标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类上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类上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B类上会是指该基金下属的B类项目经过评审、初审、复审等流程,最终被确定进入上会环节,争取获得资助的机会。
B类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重要资助类别,其主要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领域,旨在支持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高质量研究项目。
B类上会是整个项目申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专家组成的终
审委员会对该项目进行评审和讨论,综合考虑项目的学术价值、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团队的实力等方面的因素,最终决定是否资助该项目。
上会的目的是保证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确保优秀的研究项目能够得到资助,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国家自然基金上会标准

国家自然基金上会标准
国家自然基金上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科学目的,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2.研究价值:项目的研究成果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能够对科学界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3.研究团队:项目的研究团队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经验,能够胜任该项目的科研工作。
4.研究条件:项目的研究条件必须是先进的、完备的,能够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5.技术路线:项目的技术路线必须是可行的、先进的,能够保证研究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
6.预期成果:项目的预期成果必须是明确的、可衡量的,能够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应用做出重要贡献。
7.预算合理:项目的预算必须是合理的、透明的,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在申请国家自然基金时,申请人需要根据上述标准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评估,以确保其申请的项目符合基金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评审专家也会根据上述标准对申请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以确定哪些项目可以获得资助并进入下一步的研究阶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评审(会评)基本情况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评审(会评)基本情况介绍本文转载自:锐动源本人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项目的会评。
以下是有关会评的一些基本情况,供科研界同行们参考。
①分组情况每个科学处分成若干个小组,取决于申请书的数量和预先分配的名额,每个小组约16 名专家,负责大约十几个领域,个别热的领域可能有两名专家分别负责。
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网络评审是分成领域进行评审的,同一领域的基金申请书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送给相同的一批专家进行审稿。
在最后上会评审阶段,也是在同领域内部竞争,不同领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
这对于非常热闹的领域来说,竞争就非常激烈,对于某些不大“热闹”的领域来说,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
因此,选题和相应的领域非常重要。
如果要提高命中率,选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领域很重要。
②上会评审资格所有的项目根据网络评审意见自动分级,根据每一个项目的评审意见,赋予A、B、C、D 的评审结果对应的分值,也赋予“资助”和“不资助”相应的分值,比如,优先资助4 分,资助3 分,不予资助-3 分,最后按照公式自动计算每一个项目的得分。
申请书的网络评审意见至少为3 份,最多4 份。
大体上,排名前12%的为A 类项目,12%~35%的为B类项目,其他为C 类项目。
原则上,A 类项目为必须资助,除非有特殊情况,后面介绍。
B 类项目大约有一半多一点的项目可以资助,C 类项目不参与会评,自动不予资助。
项目分级和是否上会讨论,由计算机自动给出,并没有人为干预。
会评的重点就是决定哪些A 类项目有异常,哪些B 类项目应该得到资助。
解读:是否上会完全取决于网络评审的好坏,一般情况下,不上会的项目评审意见绝大多数是3 个不予资助,如果一个项目有3位专家判为不予资助,基本上问题较多。
个别项目的网络评审意见为C 类,但是如果有两名知名学者独立提出复议,也可以进入会评,这种项目称为非共识项目,我们评审组没有遇到非共识项目。
国自科上会标准

国自科上会标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根据网络评审意见自动分级,根据每一
个项目的评审意见,给予相应分值。
最后按照公式自动计算每一个项目的得分,给出项目分级和是否上会讨论的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
1. 面上项目:总分大于分的项目上会,上会率一般为30%;综合分大于分
的项目可以通过,上会项目的通过率一般为70%。
2. 青年项目:总分大于5分的项目上会,上会率一般为30%;综合分大于
分的项目可以通过,上会项目的通过率一般为70%。
此外,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符合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和学科领域,研究方法和技术必须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申请项目的申请人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研究任务。
申请项目的研究成果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国自然会评季会评专家、评审方式、上会的标准计算方法……

国自然会评季会评专家、评审方式、上会的标准计算方法……2022年国家自然基金正在会评中,针对会评大家关心问题,会评专家都有哪些人?会评时是怎么评审的?上会的标准方法?阐述如下(文章来自“天天老师说科研“)。
一、会评专家都有哪些人?最近总有朋友在后台询问会评专家都有哪些人,本文为再次重发,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会评专家主要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所的知名教授、长江、杰青,甚至还有个别学科处能邀请到院士参加会评。
其次,由于回避制度,当年申请优青、杰青、重点、面上、地区、青年项目以及其他类别项目的申请人一般不会被邀请参加会评,从而避免因利益相关而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的会评结果。
由于去年的新政里有吸收青年学者参与会评的报道,就看今年这个政策是否落地执行了。
第三,还是由于回避制度,一般参加会评的专家,不会参与本单位上会本子的讨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四,每个学科处根据申请规模大小在依托单位邀请的专家人数不一。
比如一些比较传统的大的学科处,在原985高校可能邀请不止一位专家,但是最多2-3位,据往年公布的专家名单来看,通常是2位。
从整个基金委来看,一个大的依托单位邀请的会评专家分散到各个学院和各个专业那可就多了去了,整个没有具体的数据,不过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其实每年大家最关注的应该是自己是不是上会了,上会了是不是通过了。
所以,每年就有很多人打听各种消息。
会评之后很快就能在官网上查询到公布的评专家的名单,估计一部分消息可能就由此产生。
很多基友得到的消息有时候和结果大相径庭,这主要是本单位的或者其他单位的专家不一定能记得谁是谁。
因为本单位回避,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本单位自己关注的申请人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外单位申请人的信息。
太多了,专家自己都记不清了,所以,有时候会张冠李戴,不记得,记不清,忘记了的情况都有。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会评专家在参会之前都会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所有与会信息不得向外披露。
现在各行各业的各种会议及类似活动都有签署保密协议的环节,而且执行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数理部上会标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数理部上会标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数理部上会标准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直在支持着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
其中,数学与物理学科作为数理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部的上会标准备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准备着申请,希望能够获得基金的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数理部上会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需要了解目前数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数学与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领域,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
在数学领域,数值计算、微分方程、概率论与统计等方向一直备受重视。
而在物理学领域,量子力学、相对论、凝聚态物理等诸多领域也是研究的热点。
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将直接影响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部的上会标准。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重点在了解了数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一领域的支持重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直致力于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
在数理部,基金的支持重点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基础理论的支持,包括数学与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二是对前沿技术的支持,涉及到计算方法、模拟实验等方面;三是对跨学科交叉的支持,比如数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研究。
这些支持重点将直接影响到数理部的上会标准。
3. 上会标准的评估要求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数理部的上会标准,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估其具体的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评审上会时,一般会从研究方案的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实力、学术水平的高低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数理部来说,还会更加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应用。
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部的项目时,需要充分符合这些上会标准,提高评审的通过率。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数理部上会标准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认为,科研人员首先要有坚定的研究信念和对科学的热爱。
国青年基金五人上会规则

国青年基金五人上会规则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青年基金的背景和意义
2.五人上会规则的具体内容
3.五人上会规则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正文
【青年基金的背景和意义】
青年基金,全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基金。
该基金旨在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启动资金,以鼓励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原创性、创新性的研究,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储备人才。
青年基金自设立以来,已经为众多青年科学家提供了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
【五人上会规则的具体内容】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青年基金的评审规则进行了调整,实行“五人上会”的新规。
具体来说,新的评审规则要求每个青年基金项目必须经过五名评审专家的评审,只有获得至少三名专家的认可,项目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评审。
这一规则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年基金项目的评审质量,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而更好地选拔出优秀的科研项目。
【五人上会规则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五人上会规则的实施,对于青年基金的评审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新的评审规则增加了评审的严格性,有利于筛选出真正具有创新性和科学价值的项目。
其次,五人上会规则有助于减少评审中的个人主观因
素,提高评审的公正性,使得优秀的科研项目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
然而,另一方面,五人上会规则也可能增加了评审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对评审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五人上会规则对于青年基金的评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上会通过率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上会通过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越来越重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科技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青年科学家来说意义重大。
然而,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上会通过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上会通过率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可以通过深入评估和分析来了解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一、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概况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重要支持项目,旨在鼓励和培养青年科学家的科研能力。
申请者通常要求为3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领域。
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年科学家向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提交申请,希望得到支持和认可。
然而,由于项目的有限性,导致通过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二、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标准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标准非常严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评审专家会对申请者提交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评估,看其是否符合科学研究的前沿,是否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
2. 申请者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成果:评审专家会关注申请者的研究背景、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这些都是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
3. 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申请者需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研究计划,并且证明其在科学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三、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上会通过率的影响因素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上会通过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申请人的个人能力和水平:申请者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影响上会通过率最直接的因素。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出色的研究计划往往会受到评审专家的青睐。
2. 申请的研究内容和课题的选择:研究内容的选择和课题的确定关乎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合适的研究内容会增加通过率。
3. 评审专家的学术背景和偏好:不同的评审专家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偏好,这也会影响他们对申请者的评定和决策。
四、个人观点和建议在我看来,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上会通过率并不是唯一衡量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标准(最新修改)
经常看到版上很多人问几A几B能否中等话题,很多人根据经验确实说的很有道理!
有幸某日和基金委XXX主任用餐,
(当然,他不一定认识我,因为俺是个普通学生,但桌上几位老板是极熟)
照例谈到基金问题,上会标准简单概况如下(实际和所在学部有点关系,至于什么优先啊,其它评价等暂不讨论):
不需要上会的:
5A,4A+1B,无需讨论,
4A+1C,3A+2B,基本无需讨论,90%都给了,没给的只有那些确实有原则性问题的,或某些坚决不支持的其它原因!
上会的主要是:
3A+B+C,
2A+3B,
1A+4B,
5B
2A+2B+C,
极少量3A+2C和4B+C,1A+3B+1C的,看学科和学部吧,低于上面标准的,基本都不会上会讨论!直接毙了!
以上仅供参考,不代表官方!只愿大家心里有个数,别瞎猜了!
总而言之,国基还算相对公平的,几乎没有那个真正有才的被冤枉了!
呵呵!可能的话本话题置顶某段时间或者加精,省的朋友们猜测了!
打这么多字,可以算做经验资源贴了吧?最好版主能帮忙改一下!哈哈
看到大家后面留言有误解的,其实上会也仅仅就是上会,上会了的不是都能中啊,朋友们!上会后资助的比例大概在30-40%左右吧,比起申请的前期相当于更高级别的竞赛,把那些前期打算碰运气,进来走过场的过滤了一下啊!能不能中具体看学科,本子质量,研究方向,学部,会评专家的意见等,不会出现某个学科很多,某些重要学科函评整体不高就没有本子了的不均衡现象。
但这并不是说本子上会不重要,尤其是你连续几年上会都没有被批的情况,会评专家也会尽量在新的一次里给你机会,以免确实是被遗漏的,说白了就是再不给他们也不好意思了!
因为要综合考虑到研究方向和多方面因素,所以就会出现同样是3A+B+C的情况,有人中了有人没中,更有甚者,可能1A+3B+C都中了,而3A+B+C不中的情况,并非是某人走关系等大家想想的黑幕,因为是人评的,可能或多或少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但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稍微牛点的人根本不在乎那点屁钱,往年都是三四十万的样子,说实话那点钱狗屁不是,只有青椒们把那追求的和神马似的,稍微有点屁大能力的普通教授,随便不搞个横向项目没有好几十万,花钱的时候还管的少,省心省神。
让他们去舍脸为国基那点屁钱,怎么可能?大牌都是玩几百万几千万的重大项目和973,863,这个攻关那个支撑计划等,没有到这里来瞎掺合的!这也就是设了那些什么计划之类的,国基这边反倒清净不少,也主要是留给那些正在上升期的各种青椒,所以人的因素很少了。
出现1A+3B+C都中了,而3A+B+C不中的情况主要是学科方向的问题,不能因为某个方向较好发文章,大家评审都打的高,而另外一些方向不怎么好,尤其是影响银子不可能高的那些重要方向,整体分数比
较低就不提供资金了。
所以冷门学科的评价即便弱点,也中的机会很大,这样也避免了大家一股脑的都做一个东西,最后某些重要学科却畸形发展。
最后,朋友们继续努力了,付出总有回报,是金子哪里都会闪光,总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工作是被人认可的!
整理后面部分帖子啊!
1)以上只针对五个评审意见的那种,
三个或者个别四个的那种不在上面的讨论范围!
呵呵!
但是大概不会变,上下浮动一下还是有可能!
即便按照上面上会的那个标准,标书多的也是惊人,
为了减低会评专家的工作强度,4A的那种基本都不讨论了!
更低标准的也不讨论了!
2)有人问是否有5A的本子,
回答:实际上多了去了!
还是不少的,整个申请中比例大概1%左右,具体不太了解!
牛人的牛方向,牛课题,用实力说话的还是有的,
每个专家都不是瞎子,太好的本子自己都不敢给B,
只能给A了!
当然,此外,牛人的熟人都很多,全给A的肯定不少,
如果本子和能力各方面都很强的人,没有人敢给B的,
即使给B,更牛的人是可以通过某些途径知道谁打B的,
本子大家公认超级优秀的那种,别人都给A,你给B的话圈内的人马上会都知道你人品不咋的!没有人会傻到这么做的!
3)另外,基金委的人智商都是正常的,别以为他们都脑残,他们几乎都是高学历,至少比故宫那群白痴强了很多!
某个方向谁做的好,谁在国际上什么水平,那些工作人员几乎全都清楚,
至少不会差很远,根本不会出现“很牛的认为很差,很差的认为很牛”的严重错误!
国内二流的人别人记不住,实在太多,别人记不过来,一流的人都打那么多年的交道了怎么可能不知道?牛人谁拿了什么项目他们都能背的出来个大概!
超级牛逼实力说话的本子,轻易给B的人连基金委的工作人员都会认为评审的人看不出好坏,水平不过如此,受到严重鄙视!将来会怎么看?
综合来看,国基相对还是公平的,只要你做的好,他们马上就会知道,(他们也知道小木虫,科学网等科研的主流媒体)你一年灌两篇Sciecnce文章,保证他们近年主动会邀请你提出承担大项目的!牛人都是一步步混上去的,没有天生的牛人,你就算泰斗的弟子,哪怕是亲儿子,但连个像样的文章都没有,其它成果也啥都没有,结果是不可能有大项目给你,关系只在一定程度上管用,所谓死猫扶不上树,没有人敢给你那个大项目的!
所以,只要你做的好,一点点认真做,如果Sciecnce有点远的话也没关系,毕竟现在国内达到那个水平的人基本没有,所以每年能在所在专业的顶级杂志上发表几个文章,如化学的Ang.Chem X和JACS,物理的PRL,材料的Acta Mater,生物的略低于NCS,基金委是不会怀疑你的水平的,慢慢自己就牛起来了,自然水到渠成!最后,希望大家不要每天抱怨,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把自己搞成国际牛人,哪怕他什么牛鬼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