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儿子共成长
我与儿子共读书共成长

亲子沟通:习惯养成我与儿子共读书,共成长青州市王坟镇亓荣希望小学:褚翠萍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已经五岁,明年就该上小学了。
别看孩子还小,可有时说出的话却已俨然一个小大人了,让人惊喜不已。
望着孩子乖巧的样子,做妈妈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到现在才真正感觉到这几年付出的心血没白费,也真正体会到了多读书的好处。
“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做母亲的心愿,但对孩子来说“成龙”的确不容易,除了本身的天赋之外,还得受到良好的教育。
“养不教,父之过”做父母的的确责任重大。
丈夫是一个军人,身在外地,每年的探亲假虽然也不算太少,但养育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我的身上,回忆这几年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可谓五味杂陈,不是一个“难”字了得。
初为人母,幸福而又迷茫,虽然早早买下《育儿大全》并精心研读,面对可爱的幼子却觉得所学知识很难运用自如,还得面对陈旧陋习的挑战,为此还和婆婆起过争执,现在想来真觉好笑,大家都是出于对孩子无私的爱啊!这些年来,我觉得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教育好孩子。
古人说得好“教子如攻玉”,我们知道加工玉石除了要有技巧之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我现在是深有体会。
这几年来,为了教育好孩子,儿童读物读多了,满脑子里都是儿歌、童话故事,我曾戏谑地对丈夫说,自己童年没读多少东西,现在全补上了,自己也有种返老还童的感觉了。
去年放暑假,家里有事很忙,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就把笔记本电脑拿出来,让他自己玩,心想,让他早接触点新鲜知识也没多少坏处,没注意善加引导,小家伙一下子迷上了游戏,每天一起床就讨要电脑,晚上困了也不愿睡觉,有时候吃饭也要守着电脑,我一看坏了,这么大的小屁孩就迷恋这个,这还了得?现在不制止,大了还不得翻天,电视上媒体上的教训还少吗?我只好放下所有的事情来教育他,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么大的孩子,大道理听不懂,小道理又不爱听,闹腾起来让人手忙脚乱,打骂犹如火上浇油,耐下性子来哄他又恃宠而骄,真是苦不堪言。
白天还好说,带他到野外去散散步,转移注意力就行了,到了晚上有他感兴趣的少儿节目,还能看会儿电视,更多的是讨要电脑来玩游戏,我只好买来各种各样的书籍,如《听妈妈讲故事》、《喜羊羊与灰太狼》、《安徒生童话》、《睡前故事》等等应有尽有,好不容易等他睡着了,自己还得起来忙家务,没有亲身的经历是很难体会其中的艰辛的。
我和孩子共成长征文

我和孩子共成长征文篇一:我与孩子共成长我与孩子共成长招远市卫东学校三年级周小雲家长姓名:周洪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
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教育她不要乱扔垃圾,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于是即使身边没有垃圾袋或垃圾箱,就将垃圾放入自己的口袋或包中,这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
孩子也因此在这方面养成了好习惯,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片纸屑她也不会随便扔在地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朋友对话”,读书的种种好处,我们大家很早就知道。
可我总有些不以为然,每每都是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很少读书,即使有时间,也是去看看电视、上上网,很难静下心来去认真读一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蕴。
自从我的孩子上了小学,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和乐趣。
孩子上一年级时,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孩子每天晚上的语文作业就是读一两个故事给家长听,然后跟家长交流。
孩子很认真,每次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篇文章要经常读两三遍,一开始我觉得有点烦,但看到孩子这么认真,我也挺感动,于是耐下心来陪孩子读。
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文章常常能博得孩子的共鸣,仿佛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认识了五彩缤纷、广大无比的世界,同时认识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而儿童文学作品的纯净透彻、奇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深地吸引了我,让人神往。
我给孩子买了杨红樱和曹文轩等一些知名儿童作家的儿童作品,跟孩子一起阅读,纯美活泼的文笔和对儿童的生动刻画,我能从中了解更多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
渐渐的,我慢慢喜欢上了和孩子一起读书,而我和孩子交流的话题也明显地多了起来。
读书时我们不一定是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读,更多时候我们喜欢端两个小板凳坐在自家的阳台上,和着花草的淡淡香气,感受来自书的馨香和一份亲情的美好。
孩子在慢慢长大,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决定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总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孩子提供一些意见,最后的决定权始终掌握在孩子的手里。
我与儿子共成长心得

我与儿子共成长心得“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具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具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进展有着决定性的妨碍。
每一具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
父母的责任算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可以自然健壮地成长。
特别需要“专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说句实在话,在亲孩子还在他母亲的腹中的时候,我多次在我的大脑中描摹过他的样子,刚出生时的,幼儿时的,青年时的,少年时的......在他的身上,寄予着我的希翼。
再说句实话,亲孩子出生时,除了激动与高兴,事实上我也是一具还没成熟的孩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许多东西都要学习。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知道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这些年,我对亲孩子的教育从未放松过,即使如今,他成为了一具大学生,这种教育也未停止过。
从亲孩子呱呱坠地到如今长成一具二十几岁的优秀的大学生,我只能这么说,我教育亲孩子成长,亲孩子也让我成长,我们爷俩能够说是一起长大的,他由一具婴儿长成少年,我从一具新手的爸爸长成今天的亲孩子口中的老爸。
个中酸甜苦辣,惟独过来人才干真正理解个中味道。
亲孩子的教育,能够说是从胎儿时就开始了,听音乐什么的,只是也没见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明显别同的地点。
至于那些教育孩子成材的书籍也是亲孩子未出生就开始研究的,没方法,谁让咱手生,第一次当爸爸,做家长,没经验呢。
假如让我说一说亲孩子二十多年的成长中,我有什么好的办法手段谈别上,但也是有一些能够谈一谈的。
第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要重视早教,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孩子一出生,就在学习,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怎么教育好自己孩子,既是对家长品格的检验,也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更是为社会做好树德树人的工程添砖加瓦。
对子女从小就培养善学、爱学、勤学的适应,以幸免陷入因少知而迷、因别知而盲、因无知而乱的困境。
孩子的教育是从他有自我意识就要开始的,而且是随时随地的有目的的教育。
别要小时候,觉得孩子还小,说点错话,做点错事,都以小来解释。
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作文【篇一:《我与孩子共成长》育儿经验征文】《我与孩子共成长》育儿经验征文玩中学,学中玩周仁莉对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就是学习。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一种天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作为家长的我们,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他们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的。
我就一直认为孩子参加适当的游戏,既可以促进机体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
家长应当充当孩子的玩伴,与孩子共同参与健康而有意义的游戏。
在游戏中家长既要指导孩子游戏,又要发挥家庭游戏的教育作用,能促进家长与孩子的进一步交流,培养亲情。
我的儿子很好动,唯一能让他安静一会儿的是我们母子俩玩牌。
这是我们家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了。
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因为孩子还很小,所以我从扑克牌中只选取了1——10的十张牌,然后把它打乱,抽掉一张牌,让儿子默看一遍,说出被我藏掉的牌是几。
在这个游戏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记忆力,又要求孩子对数字顺序非常熟悉,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寻到被抽掉的牌,这也是促进了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为了让他更喜欢做这个游戏,做家长的我偶而还是要输给他几次的,以此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兴趣。
这个游戏有一个优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牌可以越来越多,接着可以是两种颜色的牌共取二十张,让他说出少了哪个种类的牌,数字是几,熟练以后还可以增加玩牌的速度,这对孩子的记忆力的培养是一个不错的游戏项目。
父母参加孩子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很快乐的,孩子从中可以体验亲情,得到欢乐和满足。
孩子在父母面前无拘无束地说和玩,其效果必定很好。
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内容随时可以作为游戏的题材。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篇二:我和孩子共成长】我和孩子共成长2006年1月23日,儿子降生了,他那胖嘟嘟的小脸、一抹淡淡而轻挑的眉毛、一弯粉粉的小嘴唇,还有他那晶莹剔透的小指甲着实惹人喜爱。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作文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作文【篇一: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和孩子一起成长八年前当女儿第一声啼哭响起,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同众多父母一样,我也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
作为父母,我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家庭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就学做一名合格的家长,为她提供一个和谐、健康、尊重,文明的温馨家庭,让她在幸福中快乐成长。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培养她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就尽量不插手。
现每周的家务小达人,她既会为干完一件家务感到高兴,也会为新学一项本领感到自豪。
可千成别小瞧了这位一年级的小姑娘哦,我要偶尔装弱者,她还会是个好帮手。
在学习上,教育孩子当天的事当天完,要有时间观念。
开学初跟她一起制定一张月学习作息表,并根据完成的情况,设置不等的奖励,每月为奖励她会努力完成,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
放学回家首要事情就是完成作业,家长可陪伴方式,但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让她坐在你视线可达处,你们可看自己的书干自己的活,偶尔偷瞄一下她是否坐姿端正、握笔正确,你千万不要坐身旁盯着,让她觉得作业是要跟家长共同完成的。
检查作业一定要仔细,发现错误先让她自查;纠正作业时观察情绪,如果一个生字抄写不好,一次她改,两次她听,但第三次她就不耐烦了,那就先放一放,跟老师打个小报告,求助老师帮指出,第二天她自觉会改进。
发现孩子知识未掌握或掌握薄弱,可寓教于娱乐。
想些小游戏,如口算可以用玩牌代替;语文可让她当回你的小老师;或自开小灶,出模拟题,用类似题形加强练习。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怎么办?家长要加以鼓励,找出孩子的靓点,也可以跟老师沟通,做点小弊,课堂上适当表扬下,重塑她的自信心。
在阅读上,要持之以恒,形式多样化。
刚开始选她喜欢的童话故事,先读一读,再找出动画视频让孩子看一看,陪孩子分角色演一演,最后再对故事进行变一变,让孩子发挥想像对故事进行继编、改编,你会得到益外收获的哦!现在除绘本外我会选各方面的让她接触,作文、日记、小故事,这些注音版的让她自己看;地理、历史这些难的我会临睡前读给她听,每天她最盼望的事就是早点上床。
我与儿子共成长感悟

我与儿子共成长感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开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
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
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说句实在话,在儿子还在他母亲的腹中的时候,我屡次在我的大脑中描摹过他的模样,刚出生时的,少儿时的,少年时的,青年时的......在他的身上,寄托着我的希望。
再说句实话,儿子出生时,除了兴奋与快乐,其实我也是一个还没成熟的孩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许多东西都要学习。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年,我对儿子的教育从未放松过,即便现在,他成为了一个大学生,这种教育也未停止过。
从儿子呱呱坠地到现在长成一个二十几岁的优秀的大学生,我只能这么说,我教育儿子成长,儿子也让我成长,我们爷俩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他由一个婴儿长成青年,我从一个新手的爸爸长成今天的儿子口中的老爸。
个中酸甜苦辣,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正理解个中滋味。
儿子的教育,可以说是从胎儿时就开始了,听音乐什么的,不过也没见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明显不同的地方。
至于那些教育孩子成材的书籍也是儿子未出生就开始研究的,没规定,谁让咱手生,第一次当爸爸,做家长,没经验呢。
假如让我说一说儿子二十多年的成长中,我有什么好的方法手段谈不上,但也是有一些可以谈一谈的。
第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要重视早教,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小孩一出生,就在学习,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孩子,既是对家长品行的检验,也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更是为社会做好树德树人的工程添砖加瓦。
对子女从小就培养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以避免陷入因少知而迷、因不知而盲、因无知而乱的窘境。
孩子的教育是从他有自我意识就要开始的,而且是随时随地的有目的的教育。
不要小时候,觉得孩子还小,说点错话,做点错事,都以小来解释。
这样,等孩子到了十几岁,再去教育,孩子的许多本性已经形成,教育就显得晚了。
陪孩子共成长心得体会6篇

陪孩子共成长心得体会6篇陪孩子共成长心得体会篇1一个毛毛虫幻化为蝴蝶,期间它把自己封闭在厚厚的蚕茧里,但等时机。
在黑暗的时空隧道里,在封闭的自闭环境里,它几乎无所作为。
先前的汲取与积累,若干的消化与嬗变,都只是一场准备。
在别人看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一切都还遥远。
它的梦显得那么遥远几乎愚不可及。
但是终于有一天它破茧而出,拍翅而飞了,挥动着一副几乎透明的幼嫩翅膀,在灿烂的阳光下,和着美丽的旋律,划着一条美丽的弧线,歌唱它的新生。
育之于人生,就犹如这场蝶变之路。
有过懵懂无知,有过一知半解,有过醍醐灌顶,有过黑暗与焦灼,然后漫长的等待,最后终于重见天日,凤凰涅槃,在春天中御风高飞!但是,也有胎死腹中的个案。
由于外在的严酷的气候,许多生命没有躲过一波又一波的打击;由于内在的储备不足,历练不够,许多生命能量很快消耗殆尽,蜡炬成灰。
更有甚者,再过量的知识灌输下,在习惯性的求同思维作用下,在日复一日的激烈而乏味的竞争下,教育已经不是人生的幸福而是孩子们躲不过的磨难,他们憎恶学校和老师,他们蔑视说教和虚伪,厌恶学习,终于有一天开始拼死反击,以另一种形式叛逆我们的谆谆教诲,成为我们的掘墓人。
他们的存在一再提醒我们,教育并不是纯粹的一壶美酒,过量的或非科学的饮用可能也会蜕变为一剂难以下咽的毒药啊。
适度的教育是享受,过度的教育是难受;适度的教育是幸福的前提,过度的教育是灾难的伏笔;适度的教育是浓度适中的醇酒,而过度的教育无异于饮鸩止渴!陪孩子共成长心得体会篇2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身子女,全家六口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真的是异常宝贝。
伴随而来的是孩子自理能力差、自私、不懂分享、任性等等不良行为。
带了几届小班,感觉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弱了,比如到了吃饭时间,有点小朋友自己拿着调羹开吃了,有的就荡着手看着老师,还有的嘴里喊着:老师我不会。
天啊,小班的孩子竟然一半是要大人喂饭的。
通过和爸爸妈妈们的交流,我了解到确实很多孩子在家都是喂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孩子自己吃的太脏了,到处都是饭,有的说不喂就不肯吃,甚至还有妈妈说:我们家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自己没有吃过饭,都是奶奶喂的。
与儿子共成长

我们都 有责任 ,因为 夏锐受 了伤 ,所 以我 和王 朋应 该赔偿。
并及 时将 夏锐送 到专家 那里进 行 口腔 清理 消炎 ,并
约好 补牙 时间。 那天全 程的 费用 ,我 都积极 地 替夏 锐交上 了。 因为涉及 补牙 费用 ,校 方请 3位 家长去 谈理 赔
事宜 。校方 的意 见是 :夏锐 的治疗 费 ,由我和王 朋 家长 共 同分 担。 我 当即表态 :没 问题 。但王 朋 父亲
用钱 做算 术题 。有 时他 在具体 场景 中用 到的数 学思
说 成 语 比赛
这是 从说 动 物 名 、水 果名 开始 ,
到说 动 画片名 、西游记人 物后 发展过来 的 ,起 因是
他想 展示一 下在学校 里学 到 的成 语 ,结 果他 的成语
词汇 量增加 了不少 。 因为 他想赢 得 比赛 ,总 在不 知
这事 吗, 7 ” 我说 ,3个孩 子本 来就 是玩 乐 ,又不 是故 意打 架 ,咱们大 人好好协 商一 起给夏锐 补好 牙 ,让 孩 子 们吸取教 训 ,他们 以后还 要继续做好朋友 呢。 那 天晚上 ,儿子 回到 家 ,儿 子和 夏锐 及 其 父母 。
不悦 ,他说 他 的孩子没 有直接撞 夏锐 ,他们 不应 当 赔偿。
对 ,我坚定 地对j L T - - 点头 肯定 ,为过 失买 单受 罚 ,这 是基本 的做人 品德 。记 往 ,做 人 ,首先 要做
一
个有责任感 的人 }
与 儿 子 共 成 长
T 知不 觉 中 ,儿 子 已 经是 一年 级 的小 学 生
维让 我大吃一惊 。
生活 中常有一些零零 碎碎 的时间 ,比如等吃饭 、
不觉 中记 下我们说过 的成语 。 背唐 诗 比赛 这是他 最 近 比较 热哀 的项 目。 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儿子共成长
又是一年“晒书日”,我独自搬着大大小小的书到阳台上,春风掠过书页,送来阵阵墨香,沉醉在书香的世界里,与儿子一起晒书的过往便历历呈现在眼前……
儿子自小酷爱读书,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他很珍爱读过的书,怕书时间长了会生虫、发霉,上小学的时候就自己定了一个“晒书日”,跟世界读书日同一天。
那时,每年的“晒书日”,我都会和儿子一起搬出阅读过的各种书籍到阳台上吹春风、晒太阳。
如今,儿子已经上大四了,我们也好几年没有共同晒书了,但那一本本书中有我们共同的回忆,有我们共同成长的印记。
拿起儿子读过的画报,我的思绪又飘到了跟儿子一起阅读的日子。
从儿子牙牙学语起,我们就同读一本书。
从《幼儿画报》到《儿童文学》,再到《十万个为什么》;从《格林童话故事》到《哈里.波特》,再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就像一座彩虹桥,将我们母子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大量的中外名著阅读开阔了儿子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儿子的智力发展,增强了儿子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提升了儿子的功课学习能力。
小学六年,儿子一直是班上学习的佼佼者,成绩出众。
好多朋友问过我是怎么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说实话,我真的没有刻意去引导他,我和儿子之间到底是谁引导的谁都很难说清。
我平时工作忙,所以平时并比怎么读书,儿子的出生改变了这一切。
起先读书是为了给孩子催眠,后来读书是为了讲故事是哄孩子入睡,再后来就是儿子要读书我陪他,我有意识的和儿子同读一本书,以便随时指导,共同探讨。
渐渐地,我们都迷上了读书。
自从儿子上初中后,我们的步调就几乎不统一了。
每天晚饭后,儿子写作业,我忙家务,然后我们会抓住这难得的时间,各自看自己喜欢的书,这是我们忙碌的一天里优雅的小插曲。
有时候,儿子看我看得挺有味,就会好奇地问我,书里讲了些什么,我便先透露点书中有趣的内容,再卖卖关子。
有时,我看儿子看书看得入迷傻笑,就故意问他书里的故事,他会得意地一点一点地讲述给我听,有好几本书,都是儿子给我讲着看的。
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睡觉的时间到了,而儿子还沉浸在书中,不愿睡觉,撒娇的央求我再看最后两页,就两页。
我也是只好满足他,让他继续与书中情节同步,多陶醉一会。
迪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人们走向智慧的彼岸。
阅读他们,可以拓宽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引导孩子明理,教会孩子做人;阅读他们,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再让孩子无目的的读了,于是我征求孩子的意见,根据学校提供的书目,和他共同制定了读书计划。
此后,我和孩子共同阅读了《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汤姆叔叔的小屋》、《童年》等十多部书籍,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也填补了我小时候没书看的遗憾。
我们共同领略了世界名著的魅力,我们为书中人物的幸福而欢笑,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悲伤。
这些我小时候只听过名字,没有看过的书,如今成了我和孩子共同的精神食粮。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书籍的熏陶下思想不断成熟,自制力不断增强,我自己也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有了一块心灵的栖息之地,更促进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和孩子在欢笑和汗水中共同成长,共沐书香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