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适应症

合集下载

永久性起搏器的适应症

永久性起搏器的适应症
I 级 如前所述的窦房结功能障碍或AVBI级适 应症。 II a 级 无 II b级 药物难治的,有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伴 有显著的PR间期延长,血流动力学研究已 表明起搏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善。
状的扩张型心肌病。
01
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其症 状由药物治疗所致。
02
有症状的缺血性心肌病。
03
III 级
心脏移植后的起搏 适应症
律失常/变时性功能不全以及其
他永久起搏的I级适应症。

II a 级
无法治愈的有症状的缓慢性心
I 级
II b 级
01
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变时性功
02
能不全,虽然短暂,但可能持续数
03
月而需要介入。
04
III 级
05
心脏移植后的无症状的缓慢性心律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永久性起搏器的适应症
汇报日期
汇报人姓名
I 级
. 不论下列任意一种状况的III度AVB;不任
阻滞的解剖水平: 假设是由AVB引起的心动过缓症状,经药
物治疗仍有心动过缓症状者 停博期>3.0秒或清醒时逸博心率<40bpm,
但无症状。
成人获得性AVB永久性起搏的指征
颈动脉窦过敏和神经调停综
合症的永久起搏适应症
由颈动脉刺激引起的复发性晕厥;
最小的颈动脉压迫导致心室停搏>
秒,且此时并无其他抑制SAN
或AVN传导的治疗。
I 级
II A 级
无明显刺激,伴过度心脏抑制 反应的复发性晕厥。
晕厥病因不明,而且在电生理 检测中发现或AA发SAN功能或 房室传导明显异常。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功 能和电池情况,遵循医生的建 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
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
1 节律控制
2 适应能力
起搏器可以准确控制心脏的节律,解决心 脏节律异常问题。
根据患者的需要,起搏器可以自动调整信 号频率和强度,提高适应能力。
3 生活质量
4 心脏保护
通过恢复心脏正常功能,起搏器可以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更智能化
2
应用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使起 搏器能够更加智能化地调节心脏节律。
3
更小巧
将起搏器体积减小,提高植入手术便 捷性和患者舒适度。
更耐用
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更换电池的频率, 减少对患者的困扰。
运动员
运动员的心脏节律要求高,起搏器可以帮助 控制心率,提高运动表现。
其他病症
还可以用于病毒感染、心脏手术等情况下的 心脏功能恢复。
心脏起搏器的种类
单腔起搏器
只向心脏的一个腔 室发送信号,适用 于仅需改善心脏一 侧功能的病例。
双腔起搏器
分别向心脏的两个 腔室发送信号,可 以更准确地模拟正 常心脏的工作,适 用于双侧心脏功能 不全的病例。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心脏起搏器的定义和原理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纠正心脏节律异常的问题。它通过向心脏 发送电信号来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和使用情况
心脏病患者
适用于患有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的患者, 可以帮助调节心脏节律。
老年人
老年人心脏功能衰竭严重时,起搏器可以提 供心脏支持,改善生活质量。
胸腔式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于胸腔 内,适用于需要长 期起搏支持的病例。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

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

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一、公认的起搏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与缓慢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的症状。

1)心动过缓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如头晕、黑朦、心力衰竭和晕厥等症状。

2)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而必须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发作者。

(2)房室传导阻滞(AVB):主要取决于有无症状与阻滞部位。

1)有症状的II度以上AVB,不论阻滞部位和类型(莫氏I或II型)。

2)无症状的II度以上AVB,但心室率<40次/分,或证实心脏停搏>3s。

3)由高度AVB诱发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而需药物治疗者。

4)三分支传导阻滞。

(3)其他1)颈动脉窦过敏:明确反复晕厥或轻压颈动脉窦引起>3s心脏停搏。

2)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3)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通过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

二、有争议的起搏适应证(1)SSS患者心率<40次/分,无症状或未证实与症状有关。

(2)无症状的II度I型AVB、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或以下水平或无症状的II度II型者。

(3)无症状的III度AVB,心室率>40次/分。

三、非起搏器适应证(1)SSS患者证实其症状与心动过缓无关。

(2)I度AVB。

(3)无症状的II度I型AVB、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上。

(4)单纯分支阻滞或无症状的分支阻滞伴I度AVB。

以上指标根据2012年美国心血管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律协会重新制定的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指南总结而成,当然指南并未涵盖所有的临床情况。

就某一个具体患者而言,安装永久心脏起搏的手术指征并非总是明确的。

通常,不可逆性、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主要指征。

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一、适应症:(一)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或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如药物过量或中毒、电解质失衡、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或导管消融术后等)。

(二)保护性起搏,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需做外科手术、心导管手术、电转复等手术及操作者。

(三)反复发作的阿-斯综合征(Adam-Stokes syndrome)者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之前以及起搏器依赖患者更换起搏器前的过渡性治疗。

(四)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用药物及电复律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或药物诱发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给予起搏或超速起搏终止心律失常,达到治疗目的。

二、术前准备(一)药品消毒用聚维酮碘或碘酊,70%乙醇溶液,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

(二)器械:穿刺针及静脉穿刺鞘:双极临时起搏导管,临时起搏器。

(三)急救装置:心电监护仪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和氧气、气管插管等。

(四)知情同意:向患者说明手术中需与医师配合的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其他:备皮,建立静脉通路。

三、手术方法(一)静脉途径:常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以动脉为标志很易定位,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

右侧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的静脉入路,该入路是进右室最直接的路径,并能稳定固定导线的位置。

(二)穿刺方法:6F或7F穿刺针穿刺静脉,进入静脉后回血通畅,将导引钢丝送入血管腔内,撤除穿刺针。

经导引钢丝送入静脉鞘管,退出导引钢丝后,起搏电极导管经鞘管推送,进入15-20cm或右心房后,气囊充气1.0-1.5ml,电极导管可顺血流导向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若应用不带气囊的临时起搏电极,应在X线透视下把电极定位于右室。

(三)电极导管定位与固定:心电图可指导电极导管的定位。

记录到巨大QRS波时表示导管穿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依起搏图形QRS波方向调整电极位置直至出现稳定的起搏图型。

心脏起搏器在窦性心律不齐治疗中的作用与适应症

心脏起搏器在窦性心律不齐治疗中的作用与适应症

心脏起搏器在窦性心律不齐治疗中的作用与适应症引言: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窦房结节律不稳定,导致心脏搏动的节律不规律。

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原理、适应症以及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心脏起搏器的原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能够通过电刺激心脏起搏细胞,使其产生有效搏动的医疗设备。

其主要由起搏器发生器、导线和电极组成。

起搏器发生器负责产生电刺激信号,导线将信号传输至心脏,电极则负责将信号传递给心脏起搏细胞。

二、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1. 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当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窦性心律不齐时,心脏起搏器可作为治疗手段。

适应症包括窦房结功能完全丧失、窦房结功能不全或窦房结性心动过缓等。

2.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是指窦房结激动不能正常传导至心房,导致心律不齐。

心脏起搏器可通过电刺激心房起搏细胞,恢复正常的心律。

3. 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当心房颤动伴有缓慢的心室率时,心脏起搏器可通过提供稳定的心室起搏信号,维持正常的心室搏动。

4. 心室传导阻滞:心室传导阻滞是指心室激动不能正常传导,导致心律不齐。

心脏起搏器可通过电刺激心室起搏细胞,恢复正常的心律。

三、心脏起搏器的治疗效果心脏起搏器在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提供稳定的起搏信号,心脏起搏器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心脏起搏器治疗窦性心律不齐的成功率高达90%以上。

此外,心脏起搏器还可以预防心脏骤停和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四、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与调试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是一种常规的外科手术。

植入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埋入起搏器发生器,并通过导线将其连接至心脏。

术后,医生会对起搏器进行调试,以确保其能够提供适当的起搏信号。

调试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心脏起搏器-V1

心脏起搏器-V1

心脏起搏器-V1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来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

它能够在心脏跳动的时候为其提供电刺激,以保持稳定的心跳节律。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一些重要信息。

1.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心脏起搏器是一个小型的医疗设备,在外部通过手术置入患者的胸部。

它通过电极与患者的心脏连接,可以感知心脏跳动的节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脉冲,以维持正常的心律。

2.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心脏起搏器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心律失常:如果您的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导致身体不适,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您使用心脏起搏器。

- 心室停顿:如果您的心脏在跳动时出现过长的停顿,可能会导致心慌或昏厥。

心脏起搏器可以在这些情况下帮助您的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

- 心脏衰竭:某些患有心脏衰竭的患者可能会受益于心脏起搏器。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起搏器可以协助心脏进行更有效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3. 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的使用:在使用心脏起搏器时,请确保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说明。

这包括定期检查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更换电池等。

- 电磁干扰:某些设备和环境可能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例如手机、微波炉和金属探测器等。

请避免将这些设备靠近心脏起搏器,以免影响其功能。

- 身体活动: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进行身体活动,例如跑步、游泳和高尔夫球等。

但某些激烈的活动,如跳伞和赛车等,可能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在进行任何新的身体活动时,请咨询医生的建议。

4. 心脏起搏器的风险和并发症尽管心脏起搏器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这些包括:- 感染:由于手术导管置入皮下组织,可能会引起感染,导致患者需要进行额外的治疗和药物治疗。

- 电解质紊乱:心脏起搏器在电解质不平衡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不适。

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调整心脏起搏器来解决。

- 感觉异常: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电极或心脏起搏器本身的不适。

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任何干预,但如果患者感觉不适应该咨询医生。

起搏器的历史与适应症(一)2024

起搏器的历史与适应症(一)2024

起搏器的历史与适应症(一)引言概述: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通过电刺激来调节心脏的节律和心室收缩,旨在帮助心脏患者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

本文将介绍起搏器的历史背景以及适应症方面的内容。

正文:1. 起搏器的历史- 马昆先生的贡献: 20世纪初,美国医生马昆首次使用外部电刺激来治疗心脏病患者。

- Early型起搏器: 20世纪50年代,史上第一款率先被使用的起搏器,为患者提供周期性的心脏刺激。

- 传导系统改进: 20世纪60年代,起搏器的设计工艺逐渐改进,使得对心脏的刺激更加精准。

2. 起搏器的适应症- 心房颤动: 起搏器能够通过恒定的心室刺激来帮助管理心房颤动导致的心脏节律紊乱。

- 心脏病患者: 起搏器可以帮助心脏病患者维持正常的心室收缩率,缓解症状。

- 心脏传导阻滞: 患有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通过起搏器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 突发性心脏停搏: 起搏器可以为患者提供紧急的心脏刺激,以防止心脏停搏导致的严重后果。

- 心脏衰竭: 在某些心脏衰竭病例中,起搏器可以提供心脏刺激以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患者的病情。

3. 起搏器的使用限制- 约束活动: 患有起搏器的患者需要注意一些活动,如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 额外手术风险: 安装起搏器需要进行手术,这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 资金和技术限制: 由于起搏器是一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因此在某些地区和经济条件下,起搏器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4. 起搏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单腔起搏器: 仅在心房或心室中提供电刺激信号的起搏器。

- 双腔起搏器: 能同时在心房和心室中提供电刺激信号的起搏器。

- 传感器起搏器: 根据患者的运动、呼吸等参数来自动调整起搏器的工作模式。

- 工作原理: 起搏器通过电极将电刺激信号传递至心脏肌肉,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和收缩。

5. 起搏器的监测和维护- 定期检查: 患有起搏器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起搏器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 电池更换: 起搏器使用一定时间后,电池可能耗尽,需要进行电池更换手术。

临床临时起搏器起搏适应症、方式及设置要点

临床临时起搏器起搏适应症、方式及设置要点

临床临时起搏器起搏适应症、方式及设置要点急诊床旁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通常永久起搏适应证都是急诊临时心脏起搏的潜在指征,主要包括有症状或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动过缓,如二度II 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或窦性停搏等,也可用于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超速抑制。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方式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方式目前主要有经胸壁起搏与经静脉右心起搏。

症状严重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危急时刻,可以先经胸壁心脏起搏,再过渡到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

急诊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首选穿刺部位首选右侧颈内静脉,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少,导线最容易置入。

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深静脉穿刺,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经静脉临时起搏导线及特点包括6F 普通电极导管和5F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普通导管硬度适中,操控性强,需要一定的导管操作技巧。

球囊漂浮导管头端能很自然地随血流通过三尖瓣,床旁安置进入心室容易;导线软,不易损伤心脏,但是导线头端如不能放置在心尖部则容易脱位。

临时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起搏频率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右心室起搏取50~80 次/min 是比较适当的;对于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70~90 次/min 甚至更高是合理;超速抑制在患者基础心率上增加10~20 次/min以上。

临时起搏器起搏阈值和感知设置电极在心室内,感知阈值通常高于 2 mV,设置感知 2 mV 足以滤掉其他干扰,适合绝大多数情况。

起搏输出5 V 或10 mA 通常足够大并不会损伤心肌,因此急诊经静脉临时起搏器的默认参数(输出 5 V 或10 mA,感知2 mV)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

设置原则:起搏输出常规建议是起搏阈值的 2 倍以上,一般心室起搏电流3~5 mA 或电压3~6 V;感知设置为感知阈值的一半以下,一般为1~3 mV。

急诊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并发症床旁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相关并发症和导线相关并发症两类:- 穿刺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感染、血管损伤、血栓形成、气胸等,建议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人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植入型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主要是“症状型心动过缓”。

所谓症状型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重要器官及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特别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晕厥发作,近似晕厥,黑蒙等,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体力活动耐量下降及频发室性早搏。

以下情况是心脏起搏器的适应征:
1、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朦,头晕,活动耐量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及由于心动过缓而引起的明显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3、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永久性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伴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重度疲乏无力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这些症状被明确证明与心动过缓有关。

6、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又不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7、虽无症状但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搏间歇大于秒者。

8、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终止时有大于秒的心室停搏者。

9、双束支阻滞伴有间歇性完全性阻滞或晕厥发作者。


10、双束支及三分支阻滞伴有Ⅱ度Ⅱ型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者。

11、急性心肌梗塞后出现持续的不可恢复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者。

12、心内手术及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经临时起搏持续3-4周的无恢复迹象者。

13、原位心脏移植后,供心出现明显窦房结功能低下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

14、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的心脏抑制型反应具有临床症状起搏有效。

但对血管抑制型引
起的症状起搏治疗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