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幕墙介绍及施工方法

石材幕墙介绍及施工方法
石材幕墙介绍及施工方法

石材幕墙介绍及施工方法

一.概述

不同品种的天然石材内部均具有数量、大小各异的空隙,石材表面或底部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这些空隙渗透到石材内部,形成难以去除的水斑、白华、锈迹和污渍。本级分类指采用喷涂、刷涂等方式涂布在石材表面或背面的液态防护产品,从而防止石材病变现象的发生。组成这类防护材料的主要物质多为硅类(如硅氧烷)或氟树脂材料,前者价格较为低廉,但防水、防污、耐紫外线性能均不及后者。

二.分类

2.1 按组成产品的分散剂种类可分为水剂型和溶剂型。

2.2 按功能可分为:

防水型—能阻止水及水性污染物渗入石材的防护剂。

防油型-- 能阻止油及油性污染物渗入石材的防护剂。

2.3 按使用部位可分为:

饰面型—用于干挂石材(六面)、湿贴石材装饰面(含四个侧面)的防护剂。

底面型—用于粘贴石材地面的防护剂。

2.4 按保护层型式分渗透型防护剂和密封型防护剂。

三.不同类型石材防护产品的功能及区别

3.1 水剂型

主流产品有三大类产品,即有机硅类、丙烯酸氟化物类和氟硅类。环保性能较好,但渗透性较差,不耐强碱,使用寿命不如溶剂型防护剂。

3.2 溶剂型

主流产品有三大类产品,即有机硅类,纯氟类和氟硅类。该类产品渗透性强,耐紫外线老化性一般情况下均优于水剂型防护剂,使用寿命长,但应考虑其环保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在耐污性方面,纯氟类较氟硅类略胜一筹,而耐侯性则氟硅类稍优于纯氟类。

3.3 渗透型

能渗入到石材微小缝隙中,沉积于石材毛细孔内部的微小颗粒间,或附者于石材表面下的个体矿物分子上,在基材内部形成一个防护层,表面不成膜。通过改变天然石材表面的张力,不但可防止水、油和污染物进入石材,而且可防止因吸附基层内部及缝隙中的水分而产生的色渍、锈斑和白华现象。由于不封闭石材孔隙,保持了石材的透气性。由于表面不成膜,涂抹后基本不改变石材外观(颜色、光泽)及

质感,广泛用于天然石材和混凝土等材料,保持基材的原貌。

3.4 密封型

在石材表面形成一层易磨损的防护层将石材微孔密封,防止水、油和污染物从石材毛细渗入。密封成膜型防护剂一般价格均较便宜,但易发粘、老化、变黄。表面膜层虽可提高石材表面的光亮度,但易磨损,若用于地面易出现刮痕和脚印,故需经常保养。部分密封型防护剂会堵塞石材表面毛细孔,透气性差,石材内部湿气不能释放,会缩短石材寿命。不宜用做地面石材表面密封,一般只用于表面或底面的单面密封,不用做六面密封。

四.执行标准

4.1 产品标准

JC/T 973 -2005 《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等

五.石材防护的性能特点:

1、经防护处理后,防护剂渗入石材内部,形成深层保护层,使石材免受污染,防止产生锈斑等。而在石材表面会达到防污、防水的作用,即使被污染,污物也只是浮在表面,便于清洗。

2、石材表面不发生任何色差变化,不会出现脱落现象。

3、收缩率明显降低,能防止石材在低温下( -10 C—-45 C)破裂。

4、能防止石材的天然风化、盐水蚀化等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气候对石材造成的影响,和一般石材相比,经防护处理后的石材使用寿命成倍延长。

5、防护剂不会对石材表面造成损坏,而且使石材有很好的透气性,不会风化、氧化,并增加光泽度。

6、利用特殊的防护剂,还可达到增强或加深石材颜色的效果。

7、所谓防护,只是为了延长污渍渗透到石材内部的时间,并不能完全防止污渍渗透进入,只有延长了渗透时间,才能给保洁人员去保洁的时间,也就达到了防护的目的了

石材幕墙施工方法和新技术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