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然地理
湖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湖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湖南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为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地理环境1.1 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东经107°46′~114°14′,北纬24°38′~30°08′之间。
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靠贵州,北与湖北、重庆相连。
全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
1.2 地形地貌湖南地形地貌复杂,以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为主。
山地主要分布在省内西南部,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丘陵占30%;盆地和平原占25%。
其中,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等市的部分地区为湘中丘陵盆地,湖南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这里。
1.3 气候环境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温多变,秋雨较多。
年均气温15.5~17.5℃,年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
二、自然资源2.1 土地资源湖南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各具特色,为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水资源湖南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有长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等。
全省水资源总量约247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2300立方米。
2.3 矿产资源湖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
主要矿产有煤炭、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汞矿、磷矿、铝土矿等。
其中,煤炭资源储量约100亿吨,铁矿资源储量约10亿吨,铜矿资源储量约400万吨。
2.4 生物资源湖南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
全省森林覆盖率约55%,拥有银杏、红豆杉、水杉等珍稀植物。
野生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等。
湖南还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拥有杜仲、厚朴、黄连等名贵中药材。
2.5 旅游资源湖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张家界、岳阳楼、洞庭湖、韶山等著名景点。
其中,张家界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峰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湖南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湖南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涉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现象和过程。
在湖南高二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湖南高二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自然地理部分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地理条件多样。
湖南的地形以山地、丘陵地带和平原为主要特征。
山地和丘陵地带在湖南的西北部和南部广泛分布,如连绵起伏的云贵高原和岭南丘陵。
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洞庭湖平原和湘江平原。
湖南的气候也较为复杂。
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湿冷,夏季炎热多雨。
中部和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多雨。
湖南的气候特点对农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地质构造方面,湖南属于我国的岩溶地带,具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岳阳楼和张家界的天门山等著名景点就是岩溶地貌的代表。
2. 人文地理部分湖南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省。
湖南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遗迹。
湖南是毛泽东的故乡,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在湖南有着重要的地位。
岳阳楼、岳麓书院、长沙楼等文化古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湖南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稻米是湖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湖南还以茶叶、烟草、丝绸和水果产业为主要支柱。
此外,湖南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如煤炭、铅锌、锰矿和稀土等。
湖南的交通发达,拥有广泛的公路、铁路和水运网络。
湘江是湖南重要的航运通道,而长沙则是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3. 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南也面临一些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水污染、土壤退化和空气污染。
湘江、洞庭湖等水体受到农业和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这对生态系统和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同时,湖南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大量的农田被城市用地取代,耕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加强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湖南未来发展的关键。
此外,湖南也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城市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都对湖南的空气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湖南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湖南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
而湖南高考地理考试占据着很重要的分值比例,因此对于湖南的考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点十分关键。
下面将就湖南高考地理考试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供考生参考学习。
一、自然地理1. 湖南的地理位置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向东濒临东海,向南连接珠江口,向北毗邻陕西等省区,向西与湖北等省接壤。
地理位置决定了湖南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
2. 湖南的气候特点湖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以湿热为主。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潮湿。
湖南地处南北过渡带,同时受到太平洋季风和欧亚大陆季风影响,气候多变。
3. 湖南的地形地貌湖南地形以盆地、山地、丘陵为主。
例如,湘江中游盆地、江南丘陵等。
湘江贯穿湖南,是湖南的重要水系。
4. 湖南的水系湖南水系发达,主要有湖泊、江河等。
代表性的湖泊有洞庭湖、太湖等;代表性的江河有湘江、资江等。
湖泊和江河的分布特点对湖南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人文地理1. 湖南的人口分布湖南人口数量庞大,分布相对集中。
大城市如长沙、株洲等人口较多,而山区和边远地区的人口较少。
人口分布与湖南地形和经济发展条件有关。
2. 湖南的经济发展湖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粮食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同时,湖南的工业也相对发达,主要有煤炭、冶金、汽车制造等。
湖南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工业的双重支撑。
3. 湖南的旅游资源湖南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有张家界、岳阳楼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有岳麓山、凤凰古城等。
湖南的旅游资源给湖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湖南的交通和交通建设湖南的交通发展较为完善,交通干线较多。
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等。
湖南的交通建设对于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湖南的环境问题湖南存在着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问题。
湖南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高考湖南地理知识点

高考湖南地理知识点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南地区,东南临太平洋,西北接四川、贵州,北界河南、湖北,东邻江西。
湖南省地理上具有多样性,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和水系。
本文将从湖南地理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特色三个方面介绍湖南的地理知识点。
一、湖南的自然环境湖南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山地地貌较为突出。
湘西的西南山地是湖南最高的山脉,主峰乃至五指峰,海拔达2168米。
另外,湘中的南岳衡山也是湖南省的著名山峰,被誉为南山之尊。
湖南省还拥有著名的洞庭湖和瞿塘峡等水系,洞庭湖位于湖南省长株潭平原中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瞿塘峡则是长江下游的一段峡谷,风景独特,因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而闻名于世。
二、湖南的人文景观湖南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是湖南的风景名胜,如岳阳楼、岳阳天下闻名、平江古城和韶山等。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城西北岳阳楼岳阳楼,是中国古代名楼之一,俯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平江古城是湖南省建筑的瑰宝,这个古老而迷人的小城保留着悠久的历史风貌,是湖南最有魅力的古城之一。
韶山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朝圣。
此外,湖南也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如苗族、土家族和瑶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保留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习俗,游客可以在湖南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交融和多元化的风貌。
三、湖南的经济特色湖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众多国内外企业的首选投资目的地。
湖南省自古以来就以农产品丰富而闻名,茶叶、柑橘、茶油和红米等湖南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
此外,湖南还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湖南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特色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的地理地位。
湖南作为一个美丽的省份,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高考湖南地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湖南地理必考知识点为了帮助考生全面复习湖南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湖南地理高考重点内容,包括湖南地理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点,湖南的天气气候,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湖南的经济发展等。
以下是详细内容:I. 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点湖南位于中国中南部,东临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邻贵州,北濒长江,地跨东经109°37'~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
湖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温度在16-18℃,降水量丰富。
II. 湖南的天气气候湖南的气候受到季风和地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湖南夏季降雨多集中在五月至八月,冬季降雪较少。
湖南的气候特点对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
III. 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湖南地处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等,湖泊较多,其中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农业、能源开发和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IV. 湖南的经济发展湖南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其中,农业以水稻种植和茶叶种植为主要特色;工业方面,湖南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要支柱;旅游业以湖南的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址吸引着大量游客。
V. 总结湖南地理知识的复习对于参加湖南地理高考的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点,天气气候,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努力学习,顺利应对湖南地理高考。
湖南版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湖南版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自然地理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中南地理枢纽。
它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
1. 地理位置湖南东邻江西省、浙江省,南接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靠重庆市、贵州省,北濒河南省、湖北省。
由于地处中南地区,湖南成为连接华南与华中、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地形地貌湖南地形分布不均匀,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山区集中在湘西和湘南,包括岳麓山、衡山等著名山脉;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和湘东,如岳阳楼附近的岳阳丘陵。
还有一些平原和盆地,如洞庭湖平原和潇湘盆地。
3. 水文地质湖南是水源丰富的省份,有众多湖泊和河流。
最著名的湖泊是洞庭湖,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湖南的地理标志之一。
湖南境内还有湘江、资江、沅江等重要河流,它们贯穿全省,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二、人文地理除了自然地理,湖南的人文地理也有许多独特之处,主要包括人口分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1. 人口分布湖南是中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分布不均衡。
人口主要集中在湖南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如长沙、衡阳、株洲等城市。
而湖南的西部和北部山区人口相对较少。
2. 民族文化湖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主要民族有汉族、苗族、侗族等。
湘菜是湖南著名的传统菜系,代表着湖南人的独特口味和饮食文化。
3. 经济发展湖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有很好的发展。
农业以稻谷、红薯、茶叶等为主要产业;工业方面,湖南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汽车制造等为主要产业;服务业方面,旅游业、金融业和高技术产业也有较快发展。
总结:湖南版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可以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来讨论。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分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
湖南是一个地理特点丰富的省份,既有山区和丘陵,也有湖泊和河流,同时还有多元的人口分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经济方面,湖南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有良好发展。
湖南地形地貌全国各省中最齐全

湖南地形地貌全国各省中最齐全湖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的省份。
湖南的地形地貌非常多样,拥有全国各省中最齐全的地貌类型。
以下是湖南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山脉湖南地处南岭、武陵山脉和大庾岭等山脉的交汇地带,山脉密集、地势复杂。
南岭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山势险峻,风景秀丽。
武陵山脉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山脉之一,山高路险,有许多风景名胜。
高原湖南拥有一些较为广阔的高原地区,如云贵高原的延伸,其中湘西地区海拔较高,地形相对平坦,适合农业发展。
此外,湖南的湘南高原地区也是湖南的重要地形特点之一,地势较为平坦,是湖南农业的重要产区。
平原湖南的湘江流经全省,形成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带。
湘江平原是湖南最主要的平原地带,其中湘潭、岳阳、常德等地区是湖南的经济中心。
此外,湖南还有一些小型平原地区,如洞庭湖平原和鄂豫皖平原,在农业和旅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湖南是中国较为湖泊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许多著名的湖泊。
其中最著名的是洞庭湖,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交界处。
洞庭湖周围的湖滨地区风景秀丽,是湖南省的旅游胜地之一。
溪流湖南是溪流众多的省份之一,溪流密布的地区有很多。
湘江和资江是湖南省主要的溪流,它们流经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为该省的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湘西地区也有许多溪流汇入湘江,形成了美丽的溪谷风光。
总之,湖南地形地貌的丰富多样性使其成为全国各省中最齐全的地貌类型之一。
湖南的山脉、高原、平原、湖泊和溪流等地貌特征赋予该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
对于旅游、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湖南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湖南湖南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的地理知识点,下面我将对湖南的自然、人文地理和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一、自然地理湖南地处亚洲大陆中部,其北界以洞庭湖为主要界限,南部与广东、广西相接壤,西部和湖北、贵州相邻。
湖南境内地形多样,由海拔100多米的平原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地均有分布。
最高峰是横山,海拔2117米。
湖南省是溪流密布、湖泊众多的地区之一。
全省面积约21.18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7.74万平方千米,约占省域面积的36.3%。
湖南的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共有98个湖泊和众多河流,其中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湖南省的正中心,地位十分重要。
二、人文地理湖南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
这里既有古老的文化遗址,也拥有众多的民间建筑、传统习俗等文化风貌。
湖南的文化地标是岳阳楼、岳麓山、长沙市民广场、板仓古镇等。
湖南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包括鼓舞、火把、跳神、踩高跷等传统节日和庆典。
湖南的庆典活动以鼓舞、龙舞、狮舞、踩高跷、花灯、烟花和龙舟竞渡为主要形式。
三、地形和气候湖南是区域性气候中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峰期是6-8月份,平均气温在30度左右。
冬季气候寒冷多雨,但不是很严酷。
春季气候温暖多雨,属于适宜的旅游季节。
湖南地形复杂,地面起伏较大。
整个省份主要由四个自然地区组成:东南部为丘陵山地,中部为盆地和低山丘陵,西南部为嶂壁山地,北部为高原和低山丘陵。
湖南省山地、平地、盆地各占三分之一,因此根据不同地形景观,湖南的气候也不同。
四、景观介绍湖南的旅游景点众多,其中以黄花机场、凤凰县、张家界等景点最为有名,景点介绍如下:1、黄花机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发展,是湖南省的大型民用国际机场,是湖南的交通枢纽,周围景色秀美,环境优美。
2、凤凰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属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迷人而充满活力的地方,年复一年吸引着众多游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度—18度,四季变化明显
b.降水分布概况:降水丰沛。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b.治理措施:主要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
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湘江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②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五强溪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七、文化业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并逐步成为湖南省经济支柱产业。电视湘军在国内外、行业内外都颇具影响力;湖南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基地
八、走向世界的湖南
1、湖南在全国的地位
湖南幅员辽阔,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旅游胜地”的美誉,湖南大力推动工业化、农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逐步加快湖南的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上游水平
2、湖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实现人地和谐
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3、气候资源
①主要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
②对农业的影响:湖南有适合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雨热同期的利于作物的生长
4、水资源:
①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湖南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湖南省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位于亚热带。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一个自治州,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14个市、州,除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是吉首,其余的行政中心与省辖市同名,分别是:长沙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a.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
①国道:首都放射线:106、107国道;南北向207、209;东西向:319、320、322
②主要高速公路:沪昆、杭瑞、衡昆、长常、常张、长永、京珠、长潭
2、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重要的铁路枢纽
①湖南省的铁路纵横交错
南北向铁路有京广线、洛湛线、焦柳线以及武广客运专线
东西向铁路有石长线、浙赣-湘黔线、湘桂线、渝怀线
4、气候主要特征
湖南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概况: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东、南、西洞庭湖组成
洞庭湖平原农业发达,有“洞庭湖米乡”美称
面积缩减:围湖造田,泥沙入湖治理措施:退耕还湖还草还林,植树造林
a.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对调节长江水量起着很重要作用,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2、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
①民族组成:以汉族为主,分布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
②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农村多、城市少。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等山区,其余分散杂居在全省各地
③湖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苗族的“色彩斑斓布”,土家族的吊脚楼、赶年、摆手舞,苗族的赶秋节和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等
2、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内容与意义
①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内容:实施以三个城市的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保等建设为重点,融合三个城市要素,实现立方体交通绿化带相连接,形成以三大城市为核心,周边中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网状城市群
②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意义:长株潭一体化有利于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辐射并带动全省加快发展
2、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地理分布特征: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株洲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岳阳、衡阳、益阳、郴州
3、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方向: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
四、交通运输
1、主要公路
五、旅游
1、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岳阳楼-洞庭湖(岳阳)、武陵源(张家界)、韶山(衡阳)、德夯(湘西)、崀山(邵阳)、猛洞河(湘西)、桃花源(常德)、岳麓山(长沙)、新化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娄底)
2、湖南精品旅游品牌
三大国际旅游品牌:一是以张家界为龙头的自然生态旅游品牌;二是以韶山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品牌;三是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
湖南区域旅游品牌:南岳宗教文化、凤凰民俗文化、岳麓书院湖湘文化、崀山地貌景观、猛洞河和东江生态漂流、马王堆古汉文化、岳阳楼楚文化等
六、城镇与商业
1、湖南城镇分布的特点
湖南省城市大多沿交通线分布,特别是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枝柳铁路的沿线是湖南省重要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湖南省城市沿铁路分布,大致构成“H”形格局。湖南东线地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且密度大,湖南西线地区人口稀疏,城市分散且密度小
④生物灾害: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
三、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湖南自然资源类型齐全;总量较丰富;分布不均
2、土地资源:
①主要特点:土地资源问题丰富,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
②分布: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以湘西、湘南为多;耕地集中于湘北、湘东、湘中的河谷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湘西、湘南耕地较少,以旱地为主;草地集中于湘南山区
二、农业
1、湖南农业生产的概况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湖南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稻谷、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2、湖南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②铁路枢纽:株洲、长沙、怀化、衡阳、娄底。株洲是湖南最大的铁路枢纽;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
3、主要航空港
初步形成了以长沙、张家界、常德三大机场为核心的航空网络
4、主要港口
初步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大干流为主,沟通全省,通达长江的航道网。长沙市的霞凝新港,岳阳的城陵矶港是湖南省的重要港口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水系及洞庭湖为湖南提供了较广的水面,养殖淡水鱼类,湖南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故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三、工业
1、工业生产的概况及重要的工业部门:
①工业体系完整、规模初具、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支柱
②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
5、矿产资源:
①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锑都”-锡矿山,水三口-铅锌矿,“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
②非金属之乡:萤石、重金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湖南人文地理
一、人口和民族
1、人口概况与人口问题:
湖南省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老龄化进程加快。湖南省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
7、湖南的自然灾害
①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②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
③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变化大。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兴修水利;修筑堤防;植树造林,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