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区别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污水已进入反应池,在曝气搅拌的作用下立即和全池混合,曝气池内各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完全一样,不像推流式的前后段有明显的区别,当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因为瞬时完全混合,曝气池混合液的组成变化较小,故完全混合法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大。
1、进水水质:浓度、成分比例、是否含毒害的工业废水;2、温度:进水温度、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温度;3、酸碱度:进水pH值、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pH值;4、处理水量:进水水量、回流水量;5、污泥浓度: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回流污泥、剩余污泥等浓度;6、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工艺形式:常规活性污泥法、AAO活性污泥法、CASS、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污泥法等等;7、溶解氧水平:厌氧、缺氧、好氧等;8、主要设备的工况情况;9、在线仪表和中央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10、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行力度。
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溶解氧——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2—4mg/L)。
水温——维持在15~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微生物生长缓慢。
营养料——细菌的化学组成实验式为C5H7O2N,霉菌为C10H17O6原生动物为C7H14O3N,所以在培养微生物时,可按菌体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给营养。
微生物赖以生活的主要外界营养为碳和氮,此外,还需要微量的钾,镁,铁,维生素等。
碳源--异氧菌利用有机碳源,自氧菌利用无机碳源。
氮源--无机氮(NH3及NH4+)和有机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
一般比例关系:BOD:N:P=100:5:1好氧生物处理:BOD5=500——1000mg/l比较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作流程优点:BOD和SS去除率高,可达90%-95%,适于处理要求高,水质稳的废水. 缺点:对水质变化适应差;实际需氧前大后小,使前段氧少,后段氧余;曝气池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基建费高. 改进: 阶段曝气:克服前段氧少,后段氧余缺点,曝气池容积减少30%.完全混合:承受冲击负荷强,适应工业废水特点,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负荷高,需氧均匀,动力省;但连续出水时,水质不理想,污泥膨胀.延时曝气:低负荷运行,池容积大,耗时长,积污水和污泥处理于一体,污泥氧化彻底,脱水迅速,无臭,水质稳定,受低温影响小.但池容积大,曝气量大,部分污泥老化.适于处理要求高,不便于污泥处理的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 废水→初沉池→二沉池→生物滤池→出水生物膜法工作流程 2.生物膜法优点★生物膜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无污泥膨胀,运转管理方便;★生物膜中生物相丰富,生物种群呈一定分布;★有高营养级别微生物存在,产能多,剩余污泥少;★自然通风供氧,省能耗. 缺点★运行灵活性差,难以人为控制; ★载体比表面积小,设备容积负荷小,空间效率低; ★处理效率差,BOD去除率约80%左右,出水BOD 28mg/l(活性污泥法BOD >90%,出水14mg/l).。
污水处理的两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两种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效地处理污水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还可以回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两种常见方法: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物和沉淀物与水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除砂除油:该方法通过不同尺寸的网格或沉沙池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沙石和油脂分离出来。
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2. 沉淀:沉淀是利用离心分离或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物和沉淀物在污水中沉积下来。
常用的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降槽。
通过适当的控制沉淀时间和沉淀剂的添加,能够有效地将悬浮物和污水中的一些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去除。
3.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活性炭等)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悬浮物、细菌等微生物。
过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处理方法,常用于水厂的预处理过程。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处理。
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适宜的温度、通氧和通气等条件,促使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在适宜的环境下,利用附着在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对负荷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3. 植物净化法:植物净化法是利用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生物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常见的植物净化法包括湿地净化和人工植物净化池。
植物净化法不仅能够降解有机物,还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总结: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已成为重要的环保课题。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作为两大主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处理机制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重点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效率、工艺特性及其应用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概述(一)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活性污泥为生物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自身成分及无害气体等。
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主要由微生物组成,通过吸附、分解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稳定性,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好。
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一)处理效率在处理效率方面,活性污泥法因其高浓度的微生物群体和良好的传质条件,通常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然而,生物膜法在处理某些特定污染物时,如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其优势更为明显。
(二)工艺特性在工艺特性方面,活性污泥法需要较高的氧气供应和较频繁的排放与回流操作,导致其运行成本较高。
然而,其运行灵活性较强,便于调整操作参数以适应不同进水条件。
相比之下,生物膜法的挂膜、养膜等过程相对复杂,但一旦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后,其运行稳定性较好,对水质波动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此外,生物膜法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有利于提高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三)应用环境在应用环境方面,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
而生物膜法则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或重金属的废水等。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间歇性排放的污水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作为两种主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具优势和局限性。
污水处理的各个生物处理法优缺点比较

污水处理的各个生物处理法优缺点比较更新时间:09-10-20 16:49生物法处理污水的技术分为:好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自然净化处理技术.1 好氧处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首先于20 世初在英国出现, 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该方法自1914年在英国曼切斯特市建成汗水试验厂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它已成为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主体,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污泥膨胀,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研究,在供氧方式,运转条件,反应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开发了多种活性污泥法新工艺,使得活性污泥法朝着高效,节能的方面发展.以下是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的新工艺: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简称OD)氧化沟是20世纪60年代初荷兰的pasveer 首先研究开发的,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是pasveer于1954年在荷兰的Voorshoten建造的.氧化沟是将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等处理过程集于一体,间歇运行,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汗水和工业汗水的处理工程中.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点,在控制适宜的条件下,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共,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取得脱氮效果,同时使得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氧化沟以其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和良好的处理效果等优点正在我国不少工程项目中采用,近几十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沟已以突破只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局限.概括的讲氧化沟有单沟,双沟,三沟,多沟同心和多沟串连等多种布置互形式;有将二沉池与氧化沟分建或合建的;有连续进水或交替进水;有转刷曝气机,转盘曝气机或泵型,倒伞型表面曝气机进行充氧搅拌的氧化沟等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写为SBR),又称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在运行中采用间接操作的形式,每一个反应池是一批批地处理废水,因此而得名.70年代末期美国教授R.L.lrvine等人为解决连续污水处理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首次提出,并于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采用SBR工艺进行汗水处理得论著.继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技术人员陆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研究得深入,人们对该工艺的机理和优越性有了全新的认识.1980年在美国车家环保局的资助下,印第安纳州Culver城投建了世界上第一个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我国第一座应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的SBR处理系统于1985年投入使用,此后陆续在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领域得以推广使用,同时,在全国也掀起了研究SBR 的热潮,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SBR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城市污水,工业污水(主要有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工业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废水和营养元素的废水.SB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的反应机理和污染物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只是在运行操作不同.SBR是在单一的反应器内,在时间上进行各种目的的不同操作,故称之为时间序列上的废水处理工艺,它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SBR工艺的一个完整操作周期有五个阶段: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期和闲置期.SBR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反应和沉淀两道工序放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扩大了反应器的功能,SBR是一个间歇运行的汗水处理工艺,运行时期的有序性,使它具有不同于传统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的一些特性.1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2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3运行操作灵活,效果稳定;4脱氮除磷效果好;5有效防止污泥膨胀;6耐冲击负荷;传统的SBR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进水流量较大时,对反应系统需调节,会增大投资.生物膜法:厌氧处理: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自然净化处理:稳定塘、废水土地处理系统稳定塘: 氧化塘是经过设计施工的、具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处理塘,又称稳定塘、生物塘。
第十四章 生物膜法

2.处理水回流 高负荷生物滤池运行中,多用处理水回流,其优点:(1)
增大水力负荷,促进生物膜的脱落,防止滤池堵塞;(2) 稀释进水,降低有机负荷,防止浓度冲击; (3)可向生物滤池连续接种,促进生物膜生长; (4)增加进水的溶解氧,减少臭味; (5)防止滤池孳生蚊蝇。 一般认为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应考虑出水回流: (1)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 (2)水量很小,无法维持水力负荷在最小经验值以上时; (3)废水中某种污染物在高浓度时可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四、生物滤池系统的设计计算
1. 滤池类型和流程的选择 目前,大多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当废水含悬浮物较多,
采用碎石滤料时,为防止滤池堵塞,通常设置初次沉淀池。塔 式生物滤池一般是单级的,可以考虑多层进水。回流式生物滤 池有单级的,也有采用二级滤池串联流程的。 2.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常用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法。设计负荷 一般通过试验确定。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运行试验,可以确定 合适的设计负荷。当没有条件进行试验时,也可以参考国内外 已有的生产经验,选定设计参数。但必须注意废水性质、气候 条件、滤池深度、滤料性质等不得相差太远。
生物转盘在实际应用上有各种构造型式,最常见是多级转盘串联,以延长处 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但级数一般不超过四级,级数过多,处理效率提高不 大。根据圆盘数量及平面位置,可以采用单轴多级或多轴多级形式。
生物转盘的盘片直径一般为1~3m,最大的达到4.0m。过大时可能导致转盘 边缘的剪切力过大。盘片间距(净距)一般为20~30mm,原水浓度高时,应 取上限,以免生物膜堵塞。盘片厚度一般为1~5mm,视盘材而定。转盘转速 通常为0.8~3.0r/min,边缘线速度为10~20m/min为宜。
3.旋转布水器计算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污水处理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污水处理工程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
该方法主要包括接触氧化、曝气和沉淀等步骤。
优点如下:1. 成熟技术: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经过数十年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2. 处理效果好: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COD、BOD、NH3-N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 操作管理简单: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维护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和管理措施。
4. 投资成本较低:相比较其他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投资成本较低,容易实施推广。
然而,活性污泥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这些污泥的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资源的工作。
2. 操作难度:活性污泥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特别是有时需要根据水质变化进行调整,操作难度较大。
三、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处理废水的新型技术。
根据不同的固定载体,主要有固定床生物膜、填料式生物膜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形式。
该方法的优点如下:1. 性能稳定:生物膜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变化。
2. 污泥产生少:相对于活性污泥法而言,生物膜法在污泥产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膨胀问题。
3. 占地面积小:生物膜法可以使设备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区域。
然而,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不足:1. 运营维护难度大:生物膜法对操作管理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和维护,否则长时间运行会有膜堵塞、破损等问题。
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通过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它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环境。
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生化处理方法。
它利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通过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在处理过程中,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去除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搅拌和通气等操作,促使微生物与有机物质进行接触和反应。
微生物在有机物质的作用下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最后,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将微生物和沉淀物与处理后的水体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活性污泥法具有高效、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
2. 固定化生物膜法:固定化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处理方法。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和附着物质组成的薄膜,可以附着在固定的支撑材料上。
在处理过程中,污水通过生物膜时,有机污染物会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
同时,生物膜还能提供氧气和养分,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降解效率高、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它适合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工业废水。
3. 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法是一种利用生物滤料进行污水生化处理的方法。
生物滤料是一种具有大量微生物附着面的材料,如河砂、鹅卵石等。
在处理过程中,污水通过生物滤料时,有机污染物会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
同时,生物滤料还能提供氧气和养分,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生物滤池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它适合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小型污水处理厂。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污水生化处理的技术,如厌氧消化、厌氧氨氧化和脱氮除磷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随着生物制药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生物制药废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生物制药废水的特点生物制药废水的主要特点是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生物制剂残留物。
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目前,生物制药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的是生物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污水中添加适量的微生物,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代谢和生长,从而将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转化为无机物和微生物体。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对进水水质的适应性差,处理过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来处理污水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其缺点是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维护费用高等。
3.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污水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厌氧处理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对进水水质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其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等。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的技术选择不同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有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工艺需要考虑进水水质、处理效率、运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生物制药废水,可以选择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进行处理;对于氮、磷等营养元素浓度较高的生物制药废水,可以选择厌氧处理法进行处理。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工艺的组合,如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组合、活性污泥法与厌氧处理法的组合等,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工程课后资料参考
1.曝气生物滤池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区别?
①生物接触氧化xx曝气生物滤池简单。
②生物接触氧化没有反冲洗,但是一般都设置从沉淀池回流污泥的设备。
③曝气生物滤池截留污泥的效果要好,时间长了可能会堵塞填料缝隙;而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采用尼龙填料缝隙比较大,在调试初期截留污泥的能力不强,后期生物膜成熟,进行新老更替。
④曝气生物滤池所需要的气水比一般10-6: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所需气水比在20-30:1以上。
⑤曝气生物滤池一般用在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上,生物滤池可以COD降到30-50以下;生物接触氧化的填料是固定的,经常用于二级生化系统,出水COD能降到80-100左右水平。
2.污水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的优缺点比较?
1)好氧的优点:
①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
②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
③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
好氧的缺点:
即为以下厌氧的优点的对立面。
2)厌氧的优点:
①应用范围广;②能源需求少故运行费用低,且能产生大量能源
(CH4);③剩余污泥量少,易处理;④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小;⑤厌氧菌种便于二次启动;⑥耐冲击负荷能力强;⑦规模灵活。
厌氧的缺点:
①处理效果不彻底②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难以控制③启动时间长④N、P 去除率低⑤管理较为复杂
3.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
活性污泥法优点。
①效率高,效果好;②适用范围广;③方法成熟活性污泥法缺点:
①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②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工艺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这势必要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③活性污泥法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进行污泥无害化处理,增加了投资。
生物膜法优点:
①生物膜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管理方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②微生物世代时间较长,且生物相对更为丰富、稳定,产生的剩余污泥少。
③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
生物膜法缺点:
①生物膜载体增加了系统的投资;②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处理效率比活性污泥法低;③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操作伸缩性差。
4.两级厌氧消化与两相厌氧消化的比较?
两级厌氧消化:
是根据消化过程沼气产生的规律进行设计,目的是节省污泥加温与搅拌所需的能量。
两相厌氧消化:
是根据消化机理进行设计,目的是使各相消化池具有更适合于消化过程三个阶段各自的菌种群生长繁殖的环境。
1.造纸废水处理流程?
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废水→筛网→调节→沉淀或气浮→A/O或接触氧化→二沉池→排放
A/O(缺氧—好氧)处理工艺,通过缺氧段的微生物选择作用,只是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吸附在微生物体的有机物则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
2.乳品工业废水处理流程?
采用H/O工艺处理流(用水解—好氧生化)
进水→调节池→水解池→预曝池→H/O池→沉淀池→出水
3.啤酒废水处理流程?
啤酒污水→格栅→污水提升泵→水力筛→调节池→UASB反应器→CASS池→处理水
xx:
去除大杂质
污水提升泵:
将污水提升至水力
调节xx:
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
UASB反应器:
进行厌氧消化,降低有机物浓度
CASSxx:
进行好氧处理并把剩余污泥收集到集泥井中。
选择理由:
该处理工艺具有结构紧凑简洁,运行控制灵活,抗冲击负荷,污泥量小等特点。
为啤酒工业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纺织废水处理流程?
废水→格栅井→调节池→混凝沉淀池→酸化水解池→好氧生物处理→二沉池→化学氧化池→出水
调节xx:
主要作用为调节水质,保证后续处理负荷稳定
混凝沉淀池:
通过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助凝剂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主要可去除废水的色度
酸化水解xx:
其主要目的是对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和不溶性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低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提高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二沉池:
其主要是将脱落的生物膜与排放水系分离
化学氧化xx:
其主要目的是对难以脱色的印染废水,通过化学氧化去除色度,并小幅度的降低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