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验收应检查哪些内容

基槽验收应检查哪些内容
基槽验收应检查哪些内容

基槽验收应检查哪些内容

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验槽时一般

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

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

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

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

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

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

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

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

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

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

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

有进行处理;

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 推迟验槽的情况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

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

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

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5 浅基础的验槽:

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

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

(20ft)的基坑定

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

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一般情况下,除质控填土外,填土不宜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

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因此浅基础的验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5.1 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

5.2 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

5.3 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有差异;

5.4 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

5.5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5.6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

5.7 填土的识别:

5.7.1 土内无杂物,但也无节理面、层理、孔隙等原状结构;

5.7.2 局部土体颜色与槽内其它部位不同,有可能是在颜色较浅部位的填土颜色较

深,也可能是深色部位填土的颜色较浅;

5.7.3 包含物与其它部位不同,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主要表现在钙质结核的含量与

其它部位的明显差异上;

5.7.4 土内含有木炭屑、煤渣、砖瓦陶瓷碎片、碎石屑等人类活动遗迹(尤其

是木炭

屑应仔细辫认);

5.7.5 土内含有孔隙、白色菌丝体等原生产物,仿佛是原状土,但孔隙大而乱,排列

无规则,土质松散

5.7.6 以粗粒土为主要场地,主要表现在矿物成分与其它部位有所差异,粒径差异明

显,充填物的不同等;

5.7.8 所含钙质结核是否光洁,是否为次生或再搬运所致。

5.8 新近沉积土的识别

新近沉积土具有承载力低、变形大、有湿陷性等特点(在大部分情况下,其力学性

质不如沉积时间10 年以上的素填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有较大

的危害。但在勘察工作中,由于孔内取土的限制,有时不能全部辨认出,在基础验槽时应

特别加以注意。

①堆积环境:主要存在于土、岩丘的坡脚和斜坡后缘,冲沟两侧及沟口处的洪积扇

和山前坡积地带,河道拐弯处的内侧,河漫滩及低阶地,山间凹地的表部,平原上被淹埋

的池沼洼地和冲沟内。

②颜色:一般表现为灰黄、黄褐、棕褐,常相杂或相间。

③结构:土质不均、松散,大孔排列杂乱。常混有岩性不一的土块,多虫孔和植物

根孔。锹挖容易。

④包含物:常含有机质,斑状或条带状氧化铁;有的混砂、砾或岩石碎屑;有的混

有砖瓦陶瓷碎片或朽木片等人类活动的遗物,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钙质粉末。在深色土

中,白色物呈菌丝状或条纹状分布;在浅色土中,白色物呈星点状分布,有时混钙质结

核,呈零星分布。

5.9

地基基础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

水进入槽内,槽内水应及时排出,使基槽保持无水状态,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

5.10 严禁局部超挖后用虚土回填。

5.11 本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冻深为0.40m,因此基础埋深从自然地面起不得小于

0.40m。

5.12 当建筑场地为耕地(草地)时,一般耕土深度在0.6~0.7m之间,因此基础埋深

不得小于0.70m。.

6 深基础的验槽

就建筑物来说,深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大于其整体宽度且超过5m的基础(包括桩

基、沉井、沉管、管柱架等形式)。本文深基础指当基坑深度超过5m(含5m)时所对应

的基础。

当用深基础时,一般情况下出现填土的可能性不大,此时应着重查明下列情况:6.1 基槽开挖后,地质情况与原提供地质报告是否相符。

6.2 场地内是否有新近沉积土。

6.3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6.4 边坡是否稳定。

6.5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

6.6

地基基础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

水进入槽内,槽内水应及时排出,使基槽保持无水状态,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

6.7 严禁局部超挖后用虚土回填。

.

7 复合地基(人工地基)的验槽

复合地基是指采用人工处理后的,基础不与地基土发生直接作用或仅发生部分

直接

作用的地基,与天然地基相对应。包括用换土垫层、强夯法、各种预压法(先期固结)、

灌浆法、振冲桩法、挤密桩法处理等

复合地基的验槽,应在地基处理之前或之间、之后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7.1 对换土垫层,应在进行垫层施工之前进行,根据基坑深度的不同,分别按深、

浅基础的验槽进行。经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7.2 对各种复合桩基,应在施工之中进行。主要为查明桩端是否达到预定的地层。

7.4 对各种采用预压法、压密、挤密、振密的复合地基,主要是用试验方法(室内

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来确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8 桩基的验槽.

对桩基的验槽,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8.1

机械成孔的桩基,应在施工中进行。干施工时,应判明桩端是否进入预定的桩端持

力层;泥浆钻进时,应从井口返浆中,获取新带上的岩屑,仔细判断,认真判明是否已达

到预定的桩端持力层。

8.2 人工成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进行。

8.2.1 对摩擦桩,应主要检验桩长。

8.2.2 对端承桩,应主要查明桩端进入持力层长度、桩端直径。

8.2.3 在混凝土浇灌之前,应清净桩底松散岩土和桩壁松动岩土

8.2.4 检验桩身的垂直度。

8.2.5 对大直径桩,特别是以端承为主的大直径桩,必须作到每桩必验。检验的重点

是桩端进入持和层的深度、桩端直径等。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

2d,砂

土不宜小于1.5d,碎石土类不宜小于1d;季节冻土和膨胀土,应超过大气影

响急剧深度并

通过抗拨稳定性验算,且不得小于4 倍桩径及1 倍扩大端直径,最小深度应大于1.5m。对

岩面较为平整且上覆土层较厚的嵌岩桩,嵌岩深度宜采用0.2d 或不小于

0.2m。

桩进入液化层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粘性

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类不宜小于1.5d,碎石土类不宜小于1d,且对碎石土、砾、

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土尚不应小于500mm,对其它非岩类土尚不应小于1.5m。

9 施工勘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勘察和监测:

9.1 基槽开挖后,岩土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

9.2 在地基处理及深基坑开挖施工中;

9.3 地基中溶洞或土洞、地裂缝较发育,应查明并提出处理建议;

9.4 施工中出现有边坡失稳危险

9.5 场地内有湿陷性、膨胀性、土岩组合岩土等特殊性岩土时

9.6 对湿陷性岩土场地,尚应对建筑物周围3~5m范围内进行探查和处理。

10 局部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

10.1 验槽时,基槽内常有填土出现,处理时,应根据填土的范围、厚度和周围岩土

性质分别对待。

10.1.1

当填土面积、厚度较大时,一般不建议用灰土进行局部处理,尤其是周围岩土的力

学性质较差时,因灰土的力学性质与周围岩土的力学性质差异太大,极易引起建筑物的不

均匀沉降而对建筑物造成损坏(具体情况,可根据与灰土垫层处于同一位置的岩土的压缩

特性、建筑物的抗变形能力等通过计算沉降量确定。灰土的压缩模量可取

Es=30MPa)。

此时,宜用砂石、碎石垫层等柔性垫层或素填土进行处理;或在局部用灰土处理后,再全

部作300 至500 厚的相同材料的垫层进行处理。

10.1.2 基槽内有小面积、且深度不大的填土时,可用灰土或素土进行处理。

10.2

当基槽内有水井时,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把填土清到底并逐步放台处理。对与废弃的

水井,可以对主要压缩层内采用换土处理后用过梁跨过;仍可使用或仍需使用的水井,且

水位变化幅度在坚硬岩土层内时,可用加大基础面积、改变局部基础形式的方法,并用梁

跨过。

10.3 对于扰动土,无论是被压密的还是已被剪切坡坏的(俗称橡皮土),均应全部

清除,用换填法进行处理。

10.4

对经过长时间压密的老路基应全部清除,老建(构)筑物的三七灰土基础、毛石基

础及坚硬垫层,原则上应全部清除,若不能全部清除的,按土岩组合地基处理。

10.5

当机械施工时,对硬塑――坚硬状松散粘性土和粗粒土,应预留300mm左右用人

工开挖,对含水量较高(可塑以下)的粘性土和粉土,应最少预留500mm用人工开挖,

严禁基槽土被扰动。

10.6

冬季施工,当基槽施工完毕后当天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的,本地区应虚铺200――400mm厚的粘性土以防被冻。若出现基槽岩土被冻的情况,所有冻土应全部清

除,换填处理。

10.7 被雨、雪及其它水浸泡的粘性土地基,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换填处理。

10.8 基底为粘性土时,应禁被曝晒。若因被曝晒而龟裂的槽底岩土,应全部

清除。

10.9 若在安全距离之内有老建筑物,当未采取支护措施时,基槽应分段施工。

11 本地区特殊性岩土应采取的地基和防水措施

当基础持力层为特殊性岩土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11.1 膨胀岩土

对膨胀类岩土,本区大气影响深度为5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为2.25m,因此,较

重要的建筑物,当未采地基和措施时,基础埋深不得小于2.25m(自然地面下)。

11.1.1 以宽散水为主要防治措施时,散水宽度在Ⅰ级场地为2m,在Ⅱ级场地为3m

时,基础埋深可取1m。

11.1.2

一般建筑物,在平坦场地上的Ⅰ级膨胀性岩土,可铺设厚度不小于300mm的碎石、砂石等柔性垫层,其宽度不应小于基础宽度,且两宜采用与垫层相同的材料回填,并

做好防水处理。

11.1.3

散水下宜设100~300mm厚的灰土垫层,宽度不应小于1.2m,且外缘应超出散水宽

度300mm,坡度不小于0.03~0.05。“

11.1.4 一般不采用外廊式结构。当使用外廊式结构时,应采用悬挑式结构,不得采

用外柱。

11.1.5 临时水池、淋灰池、搅拌站、防洪沟等距基础外墙净距不得小于10m,临时

生活设施、临时建筑物距基础外墙不得少于15m。

11.1.6 上、下水管道应采取防水措施,且距基础外墙距离不得小于3m。

11.1.7

散水外宜种植草坪,4m内可选用低矮的、蒸腾量小的植物(如花木、果树、松、

柏等针叶树木)。若周围有蒸腾量大的阔叶树木和速生树种,应设置灰土隔离沟,沟与建

筑物距离不得小于5m。

11.1.8 基础施工宜使用分段快速法。严禁曝晒、淋雨。

11.1.9 平整后的场地,在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坡度不得小于0.02。11.2 土岩组合地基

对于土岩组合地基,当岩间土间距小于2m,且为硬塑、坚硬的粘性土和密实的砂

土、碎石土时,可用基础梁跨过;当岩石间的土力学性质较差时,应采用基础下加桩或墩

的形式处理。对于直接出露的岩石(大块孤石),应凿去顶部的一部分,在基础下用厚度

不小于300mm的柔性垫层处理。

11.3 湿陷性岩土

对于湿陷性岩土,应采取下列措施以免地基受到破坏。

11.3.1

各级湿陷性岩土地基上的乙类建筑,必须进行地基处理;Ⅰ级湿陷性岩土上的丙类

建筑可不处理地基,但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当地基内的总湿陷量不大于5cm

时,各类建筑均可按非湿陷性地基进行设计。

11.3.2

建筑物周围必须做散水,其横向坡度不得小于0.05m外檐应高于平整后的场地;散

水宽度,当檐高在8m以下时,应为1~1.5m,檐高在8m以上时,每增高4m,可增宽

25cm,但宽度一般不大于2.5m;散水与墙体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水。

11.3.2

建筑物周围6m内,场地平整后的坡度不得小于0.02;6m以外不得小于0.005。未

采取排水措施或用路面排水时,整个场地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005。;94n 11.3.3 各类埋地管道、排水管道距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乙类建筑丙类建筑丁类建筑.

Ⅰ级场地5m4mPii

Ⅱ级场地6~7m5m5m

11.3.4

自重湿陷性岩土,专场表面宜设置15~30cm百厚的灰土垫层;散水应采用现浇混凝

土,且应设置15~30cm厚的灰土垫层,垫层外缘应超出散水50cm。

11.3.5

施基槽内严禁进水。防洪沟、水池、淋灰池距建筑物基础外墙,Ⅰ级场地不得小于

12m,Ⅱ级场地不得小于25m;搅拌站距基础不得小于10m,并做好防水措施;给水管道

与墙的距离,Ⅰ级场地不宜小于7m,Ⅱ级场地不宜小于10m;Ⅰ级场地,取土坑距基槽

不得小于12m,Ⅱ级场地不宜小于25m。

11.3.6 槽内挖出的土宜在槽边堆成土堤,距槽边距离不宜小于1m。

11.4 污染土

污染土是指地基土由于受到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渣、废液的渗入,引起地

基土发生化学变化,使其物理、力学性质均发生了不利变化,或(且)有可能对建(构)

筑物基础产生不利的影响。污染土在本区也有出现。

11.4.1 污染土的防治与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对可能受污染的场地,当土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将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防止污

染物侵入场地的措施,如隔离污染源、消除污染物等。

2 对已污染的场地,当污染土强度降低,或对基础和建筑物相邻构件具有腐蚀性等

其它有害影响时,应按污染等级分别进行处理。

3 对污染土进行处理时,应考虑污染作用的发展趋势。

3 污染土场地完成建设或整治后,应定期监测污染源的污染扩散、场地内的土和污

染物的相互作用发展等情况。

11.4.2 污染土的防治处理措施

1 换土措施,将已被污染的土清除,换填未污染土,或采用耐污染的砂或砾作回填

材料,并对挖出来的污染土及时处理。

2 采用桩基或水泥搅拌桩等加固以穿透污染层,且应对混凝土桩身采取防护措施。

3.在金属结构物的表面用涂料层与腐蚀介质隔离的方法进行防护。

4.采取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腐蚀介质泄漏到地基中去,使地基土的腐蚀减少到最低

限度。

5.根据土质情况,采取适用的地基加固措施和防止再次污染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范本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2002年8月第一章 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一方面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就建设工程程序、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队伍建设、组织管理、科学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等诸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使建设工程质量在法制建设的轨道上得到不断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并建成了一大批适用、安全、经济、质量上乘的建设项目,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有关规章制度得不到实施,致使一些时期、一些地区、一部分工程质量低劣,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综观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状况有过几次比较大的起伏。 第一次,1958年以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大跃进”,在极左思想严重干扰下,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有关工程质量的规章制度遭到破坏,有的被明令废除。工程建设不讲基建程序,搞“快速施工”,“放卫星”,呈现瞎指挥和盲目蛮干的局面。在此时期,因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严重。对此,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云同志主持召开工程质量现场会,强调必须恢复和建立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制度,这对于遏制当时工程建设事故频繁发生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工程建设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建委狠抓工程质量,要求建设工程战线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全国大打工程质量翻身仗,使新时期的工程质量得到恢复性的发展。 第三次,1979年以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量农村建设队伍通入建设市场,这批人员业务素质较差,在施工中忽视操作规程,导致工程下滑,不少工程留下严重质量隐患。面对全国严峻的工程质量形势,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陆续采取果断措施,对质量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开展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并提出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使全国工程质量好转并呈稳步上升趋势,合格率逐年提高,重大工程倒塌事故减少,贯彻治理整顿方针取得预期效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处于“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提出“质量兴业”的重要方针,工程建设坚持高质量严要求,许多大中型建设项目,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建设过程中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工程质量提高较快,有的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就全国建设领域而言,工程质量仍存在整体水平较差的状况。 近几年来,针对工程质量现状,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工程质量要治差”的方针和政策。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忽视工程质量,建设市混乱,执法监督不严,腐败现象严重,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根治。 第一节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发展已经过一个世纪,系统地考察历史,每20年,质量管理会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在工业生产发展初期,可以说操作者本身就是质量管理者,一个工人或几个工人负责加工制造整个产品,实际上每一个工人都产品质量的控制者。这是19世纪末所谓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阶段。 第二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是由一个建筑物(房屋或构筑物)或是一组建筑物的组合。这些建筑物竣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 1. 范围 1.1 本管理为进一步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适应NOSA五星管理体系的要求,控制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某电厂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所有标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内容和方法。 1.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NOSA E星管理体系运行中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2.2 《火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3 《火电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4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2.5 《火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6 《火电工程质检站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7 《火电机组移交生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 2.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2.10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隐蔽工程:是指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结束,将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正常情况无法进行复查的工程分项。 3.2 中间交接与验收:是指土建工程完工后交付安装前的交接验收工作。如设备基础、建筑物等交付安装前的验收。

3.3 施工质量事故: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储存、装卸运输、施工操作、完工保管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与设计规定不符或其偏差超出标准允许范围,需要返工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者;或造成永久性缺陷者;或在调整试运过程中,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设备、原材料损坏,且损失达到规定条件者,均属施工质量事故。 3.4 一般质量事故:未达到重大事故条件,其一次返工直接经济损失在1-10 万元者(含10 万元)。 3.5 记录质量事故:未达到一般质量事故条件的质量事故。 4. 职责 4.1 建设单位工程部职责 4.1.1 建设单位工程部为某电厂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设有专职的质量监督工程师和每专业至少一名兼职的质量技术工程师,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颁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设计单位与制造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说明书和标准、合同和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确认的质量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检查、验评工作。4.1.2 建设单位工程部应组织建立由项目监理部、施工单位、质监站、设计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以正式的文件进行确认。其职责包括:确认验收标准并监督检查设备制造是否符合有关标准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工程重点项目的质量,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及处理,监督检查机组达标投产工作等。 4.1.3 某电厂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验评的范围,涵盖本工程设备监造及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 4.1.4 建设单位工程部组织编制单位工程的编号,其中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名称和编号按验标的要求划定,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4.1.5 建设单位工程部参加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配合广西电力建设质量监督中心站进行单位工程的检查、验收、评定及相关组织协调工作。有权对各种违反规程、规范、质量标准、设计文件等的工程项目行使否决权,有权签发停工通知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 1.范围 1.1本管理为进一步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适应NOSA五星管理体系的要求,控制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某电厂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所有标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内容和方法。 1.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NOSA五星管理体系运行中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2.2《火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3《火电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4《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2.5《火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6《火电工程质检站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7《火电机组移交生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 2.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2.10《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隐蔽工程:是指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结束,将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正常情况无法进行复查的工程分项。 3.2中间交接与验收:是指土建工程完工后交付安装前的交接验收工作。如设备基础、建筑物等交付安装前的验收。

3.3施工质量事故: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储存、装卸运输、施工操作、完工保管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与设计规定不符或其偏差超出标准允许范围,需要返工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者;或造成永久性缺陷者;或在调整试运过程中,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设备、原材料损坏,且损失达到规定条件者,均属施工质量事故。 3.4一般质量事故:未达到重大事故条件,其一次返工直接经济损失在1-10万元者(含10万元)。 3.5记录质量事故:未达到一般质量事故条件的质量事故。 4.职责 4.1建设单位工程部职责 4.1.1建设单位工程部为某电厂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设有专职的质量监督工程师和每专业至少一名兼职的质量技术工程师,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颁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设计单位与制造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说明书和标准、合同和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确认的质量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检查、验评工作。 4.1.2建设单位工程部应组织建立由项目监理部、施工单位、质监站、设计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以正式的文件进行确认。其职责包括:确认验收标准并监督检查设备制造是否符合有关标准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工程重点项目的质量,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及处理,监督检查机组达标投产工作等。 4.1.3某电厂一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验评的范围,涵盖本工程设备监造及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 4.1.4建设单位工程部组织编制单位工程的编号,其中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名称和编号按验标的要求划定,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全套范例)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 承包单位: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苏轨(2012)合计施字I-02号监理单位:上海申诚隧道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地面砖面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宁波***气象局气象台迁建工程 *2#附属用房 项目经理*** 分项工程名称地面砖面层工程专业工长 隐蔽工程项目地面砖施工单位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标准名称 及代号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施工图纸名称及编号 隐蔽工程部位: 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自查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面层所用的板块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粘结)应牢固, 无空鼓。 符合要求 砖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 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 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符合要求 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应符合 设计要求,边角整齐、光滑。 符合设计要求 踢脚线表面应洁净、高度一致、结合牢 固、出墙厚度一致。 符合要求 楼梯踏步和台阶板块的缝隙宽度应一 致、齿角整齐;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 差不应大于10mm;防滑条顺直。 符合要求 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 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应 严密牢固,无渗漏。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 自查结论 经检查,本分项工程符合设计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注:如需绘制图纸的附本记录后。

承包单位: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苏轨(2012)合计施字I-02号监理单位:上海申诚隧道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饰面板安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宁波***气象局气象台迁建工程 *2#附属用房 项目经理*** 分项工程名称饰面板工程专业工长 隐蔽工程项目 墙面木骨架、 基层板制作安装 施工单位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标准名称及代号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施工图纸名称及编号 隐蔽工程部位: 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自查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木龙骨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 求。 采用的优质烘干木材作木龙 骨(断面规格40*40,网络间 距200*200施防火涂料3 遍),其燃烧性能等均符合设 计要求。 饰面板安装工程的预埋件(或后置埋 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 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 木骨架基层以18厚杉木细木 工板基层(防火涂料3遍), 连接件的规格、连接方法及 防腐处理等均符合要求。 木龙骨骨架安装牢固,表面应平整、 洁净,无缺损。 木龙骨骨架安装牢固。其表 面平整、顺直、无翘曲及损 坏,符合设计及国家行业施 工及工艺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 自查结论 经检查,本分项工程符合设计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注:如需绘制图纸的附本记录后。

消防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兴山县高桥乡中心学校幼儿园综合楼改扩建 工程 隐蔽日期年月日 现我方已完成 1-3 (层)1-8/A-C(轴线或房间)(高程)楼梯(部位)的疏散标志安装工程,经我方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特申请进行隐蔽验收。 依据:施工图纸(施工图纸编号)电施01 03 ,设计变更/洽商(编号 /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材质:主要材料疏散标志 规格/型号 隐蔽内容: 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申报人: 审核意见: 同意隐蔽修改后自行隐蔽不同意,修改后重新报验。 质量问题: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宜昌凯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验员专业工长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工程名称兴山县高桥乡中心学校幼儿园综合楼改扩建 工程 隐蔽日期年月日 现我方已完成 1-3 (层)1-8/A-C (轴线或房间)(高程)(部位)的应急灯安装工程,经我方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特申请进行隐蔽验收。 依据:施工图纸(施工图纸编号)电施01 03 ,设计变更/洽商(编号 /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材质:主要材料应急灯 规格/型号 隐蔽内容: 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申报人: 审核意见: 同意隐蔽修改后自行隐蔽不同意,修改后重新报验。 质量问题: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宜昌凯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验员专业工长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工程名称兴山县高桥乡中心学校幼儿园综合楼改扩建 工程 隐蔽日期年月日 现我方已完成 1-3(层)1-8/A-C (轴线或房间)(高程)(部位)的消防管安装工程,经我方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特申请进行隐蔽验收。 依据:施工图纸(施工图纸编号)电施01 03 ,设计变更/洽商(编号 /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材质:主要材料消防管 规格/型号 110 隐蔽内容: 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申报人: 审核意见: 同意隐蔽修改后自行隐蔽不同意,修改后重新报验。 质量问题: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宜昌凯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验员专业工长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整理版

一、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一)规定各管理层次对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二)指导组织对工程项目各施工分部(包括分包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第二条范围 (一)用于承包责任范围的施工项目所涉及的人员、活动、场所。 (二)公司采用“三、二、一”检查模式即恩施市城区工程每月不少于三次,各县市工程每月不少于两次,乡镇及偏远工程不少于一次。 第三条责任 (一)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施工质量检查活动; (二)施工员负责作业活动时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 (三)质量员负责施工项目内部自检及质量评定工作; (四)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导检验活动的规范性; (五)资料员负责准备外委检验及监理监督检查所需提供证据。 第四条质量评定办法和等级划分 (一)各项目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分解进行质量检验; (二)应明确施工质量的检验依据,检验依据来自于施工图纸、说明书、操作规程、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上级有关规定的技术标准; (三)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是对分项工程进行综合的质量签发,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及时补救处理,把质量事故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四)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时对整个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签订,作为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 (五)质量评定份“优良”、“合格”两个等级,评定条件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六)质量评定记录数据应保留允许偏差范围,方便比对; (七)所有质量评定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第五条检验评定步骤、方法的要求 (一)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质量意识,同时对所用材料、设备、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自检; (二)协作施工人员,在工作组内部开展互检; (三)施工班组质量员和班组长在下班前或工程阶段完成后,组织人员项目检查当日完成工作质量; (四)主要工序交接时由项目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交接检查; (五)上道工序未经检验或检验时发现质量问题未处理完毕前,不得实施下道工序施工; (六)施工过程中,在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基础上由专职质量员负责抽检各个分项工程质量情况; (七)大面积砼浇筑、焊接、喷漆等难以实施检验的过程实施前,因对操作人员、设备、技术资料、施工方法实施确认,施工人员因填报“操作申请”,批准后开始施工; (八)长时间观测项目,应保持施工日记,作为施工检查的记录;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及措施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及 措施

1、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2、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案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测试、验收是指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检查项目,用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并和质量标准的规定相比较,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隐检、预检、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验收、工程分阶段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检查验收几个部分。 一、在工程施工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质量检查、测试、验收制度。 1、开工前检验制度 开工前检验的内容及要求: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经审核并依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施工前的工地调查和复测已进行,并符合要求;各种技术交底工作已进行,特殊作业、关键工序已编制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新技术、机具设备、原材料能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2、施工过程中检验制度 施工中应对以下工作经常进行抽查和重点检验:施工测量及放线正确,精度达到要求;按照图纸施工,操作方法正确,质量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完善,记载真实;

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砼、砂浆试件及土方密实度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实验和验收,试件组数及强度符合要求;工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有交接记录;工程日志薄填写要符合实际。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月、工程队每周组织一次定期检查,由项目总工主持,质检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4、检查程序 自检→互检→班组长检查→队内技术人员、专检人员检查→项目部工长检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理工程师施工队提前两小时申报,同时要说明申报部位和施工队自检情况,然后向专业工长报验,合格后向安质部申报,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申报监理。 5、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制度:订货时应依据质量标准签订合同,必要时应先鉴定样品,经鉴定合格的样品应予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依据。产品的进货验证由专业工程师、质检员(试验员)和材料员三方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6、班组的自检和交接检制度:完成或部分完成施工任务时,应及时进行自检,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使其达到合格的标准。经工长组织质检员和下道工序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大全)

隐蔽填写的内容 基础条基 1、所用的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资料齐全 2、混凝土表面无蜂窝、麻面 3、所隐的条型基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槽 1、基槽开挖标高,尺寸,坡度附合规范要求 2、基槽底浮土、杂物已清理干净 3、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及质量验收记录 1、基础基底标高为-7.25m,槽底土质为③层土-粉细砂,无地下水; 2、基槽土层已挖至-7.25m,基底清理到位,浮土、松土清除到持力层,无杂物; 3、基底轮廓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隐检内容已做完,请予以检查 基础圈梁 1、所用的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资料齐全 2、混凝土表面无蜂窝、麻面 基础接地 1、防雷接地所用的材料均有合格证 2、利用基础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基础钢筋间焊接牢固,符合规范要求 3、采用-4×40热度锌扁钢敷设成闭合环路,扁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1、工人接地装置采用-40×4镀锌扁钢,标高-1.8m,位置符合电气施工图纸。 2、环形接地装置分别与轴/①、⑧/⑥……等处引至结构基础钢梁进行焊接,并与避雷引线连成一体。 3、扁钢连接处焊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以上,且三面施焊,焊接处药皮已清除,无夹渣咬肉现象,并涂沥青,防腐无遗漏。 4、建筑物外墙轴/②、轴// 5、实测接地电阻值为0.2Ω。 隐检内容已做完,请予以检查。 一层柱避雷引下线 1、所用的材料有出厂合格证 2、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作引下线,采用电渣压力焊法,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1、避雷引下线共20处,分别利用图纸标示的柱子中两根Φ25柱主筋上下对应引上,位置符合电气施工图纸。 2、柱主筋采用Φ16钢筋帮条焊,在直螺纹接头上下做跨接焊,焊接连成一体,焊接长度大于钢筋直径的6倍,且两面施焊;药皮已清除,无夹渣咬肉现象。 隐检内容已做完,请予以检查。 屋面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层 1、保温层采用聚苯板保温板,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 2、保温铺贴牢固,接缝严密。 3、保温层材质、厚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保温层上下接缝外错开,接缝处用同类材料碎屑填嵌饱满。

柔性管道回填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doc

柔性管道回填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柔性管道回填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是非常重要的,检查与验收 是对于质量的最后把关,每个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关键。下面就柔性管道回填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和大家介绍一下。 柔性管道是指在结构设计上需考虑管节和管周土体弹性抗力共同承担荷载的管道,在市政公用工程中通常指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化工建材管等管材敷设的管道。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质量控制是柔性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回填前的准备工作 管道检查 回填前,检查管道有无损伤及变形,有损伤管道应修复或更换;管内径大于9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中应在管内设竖向支撑。中小管道应采取防止管道移动措施。 现场试验段 长度应为一个井段或不少于50m.按设计要求选择回填材料,特别是管道周围回填需用的中粗砂}按照施工方案的回填方式进行现场试验,以便确定压实机械和施工参数;因工程因索变化改变回填方式耐,应重新进行现场试验。 二、回填作业 回填 1.根据每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的范围内堆料。

2.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人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圆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人槽内,不得集中推人。 3.需要拌合的回填材料,应在运人槽内前拌合均匀,不得在槽内拌合。 4.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内应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5.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回填作业每层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6.管道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时段,从管道两侧同时回 填。同时夯实。 7.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 8.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 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地段对,沟槽回填宜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分层回填到管顶以上500mm。 压实 1.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胸腔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 2.压实时,管道两侧应对称进行,且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 3.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的基础底面位于同一高程时,管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表

Q/CSG表BJ2-1 编号: 工程名称 验收项目土方工程验收日期 验收部位基础 验收依据: 施工图图号设计变更/洽商( 编号/ )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验收内容: 1.基底土质; 2.基底清理情况; 3.基底标高; 4.基底轮廓尺寸。 检查意见: 经检查: 基底土质为灰岩; 基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清槽工作到位, 未出现地下水, 同意进行下道工序。 检查结论: □同意隐蔽□不同意, 修改后进行复查 复查结论: 复查人: 复查日期: 签字栏监理( 建设) 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 施工员)

Q/CSG表BJ2-1 编号: 工程名称 验收项目钢筋绑扎验收日期 验收部位基础 验收依据: 施工图图号设计变更/洽商( 编号/ )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验收内容: 1.原材料产品质量; 2.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 3.钢筋的配筋数量、位置、间距; 4.钢筋绑扎、安装情况; 5.保护层厚度。 检查意见: 经检查: 钢筋有质量证明书, 复试合格, 外观均无锈蚀、无污染, 已清理干净; 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配筋数量、位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安装质量牢固, 无漏扣现象; 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检查结论: □同意隐蔽□不同意, 修改后进行复查 复查结论: 复查人: 复查日期: 签字栏监理( 建设) 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 施工员)

Q/CSG表BJ2-1 编号: 工程名称 验收项目混凝土验收日期 验收部位基础 验收依据: 施工图图号设计变更/洽商( 编号/ )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验收内容: 1.混凝土原材料; 2.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浇筑、振捣; 4.混凝土养护; 5.混凝土设计强度; 6.标高; 7.几何尺寸; 8.表面平整度 9.垂直度; 检查意见: 经检查: 混凝土原材料有复检试验报告, 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有配合比试配报告;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混凝土养护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 施工时留有试块, 有试压报告; 基础标高、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检查结论: □同意隐蔽□不同意, 修改后进行复查 复查结论: 复查人: 复查日期: 签 字栏监理( 建设) 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 施工员)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地基验槽记录 2.现场预制桩钢筋安装 3.预制桩的接头 4.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 5.钢筋混凝土工程 6.砌体工程 7.钢结构工程 8.地面工程 9.门窗工程 10. 幕墙工程 11.墙面工程 12.轻质隔墙工程 13.吊顶工程 14.细部工程 15.地下防水工程 16.屋面防水工程 17.隔热保温工程 4.1. 5.1 地基验槽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地基验槽必须经土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合格后,方可提请有关单位进行验槽,并提供验槽记录,见质控(建)表4.1.5.1。 (2)基槽(坑)开挖过程中,要严禁地基土受到扰动。验槽时,应对已开挖的基槽按顺序详细、认真地全面观察检查槽底土层的情况;检查地基持力层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地基土的颜色是否均匀;土的含水量是否一致;表层土坚硬程度有无局部软硬不均。并对地基的匀质性作出评价,确定是否继续下挖或进行技术处理。 (3)基槽(坑)的几何尺寸和槽底标高或挖土深度(最小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局部加深、加宽者,应附图说明其原因及部位。 (4)基槽施工中遇有坟穴、地窖、废井、旧基础、管道、泉眼、橡皮土等局部异常现象时,应将其所处部位、深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描述,并有附图说明。(5)对地质复杂的或重要的工程,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以及地基开挖后对地基土有疑义的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或验槽磋商的意见进行有关试验。 (6)经过技术处理的地基基础及验槽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后须进行复验,复验意见和结论要明确,签证应齐全。必要时应有勘察部门参加并签字。 Ⅱ核查办法 (1)核查验槽记录能否反映验槽的主要程序,填写内容是否齐全,其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基底持力层、地基匀质性、基槽尺寸、标高、基土类别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地基出现异常或与地质勘察资料不符时,是否有处理方案或所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有否设计单位认可,有无复验意见,结论是否明确,参加单位的签证是否齐全。 (2)对照基础平面设计的钎探点平面图,核查钎探布孔和孔深是否满足要求;打钎记录的锤重、落距、钎径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钎探完毕后是否作出打钎记录分析,需处理的是否有处理意见。 Ⅲ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验槽记录或验槽内容记录不全。 (2)验槽记录签证手续不齐全。 (3)基底持力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又无技术处理。 (4)地基处理无记录,处理后未进行复验或复验后无明确结论。 (5)需要进行钎探试验的无钎探记录或无打钎平面图。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CSPC NANHAI PETROCHEMICALS PROJECT CSPC南海石化项目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PROJECT PROCEDURE:PR-8710-8100-0206 项目程序: PR-8710-8100-0206 SEPCO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 REV 版次DATE 日期 REASON FOR ISSUE 修订原因 BY 编制 Chk’d 审核 QA 审查 APPR 批准 0010.07.03Issue for implement MHB XB XLR/LMX GGS 01MHB XB XLR GGS 15Aug03Reissued Acc.to Comments PMC 0213 SEP 03CHY MHB GSX Modify DPS

Revision Information

No 1. 2. 3. 4. 5. 6. 7.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Page Purpose目的 Scope范围 Definition定义 Responsibilities职责 Instruction程序 Reference参考文件 Attachments附件 4 4 4 5 6 10 10

1.0 Purpose目的 This procedure has defined the procedure for QC personnel’s daily execution requirement about control,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Nanhai Petrochemicals S &P Project that SEPCO that participated in for the purpose of ensuring an ordered implementation in Quality Control. 本程序给出了SEPCO在南海石化汽电联产项目中QC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检查、监督的日常工作,以确保QC活动的规范有序。 2.0 3.0 4.0 4.1 Scope范围 All quality contro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as required by construction schedule,drawing and relevant specification;supervision and validation of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ITP)implementation;execution of noticed change at site;non-conformance management;review of quality documents; review of original recordings. 对所有施工活动及影响设备所有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活动范围是根据施工程序、施工图纸和有关规程规范编制质量检验计划(ITP);对质量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和见证;检查现场变更的执行情况;不符合项管理;质量文件的审查;原始记录的审查。 Definitions定义 CM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施工管理部 DOC Document Center 文件中心 SEPCO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 QC: Personnel engaged in quality control and inspection. 从事质量控制和检验的人员. QC1:SEPCO1&2 Engineering Group QC staff. 一、二公司工程处(队)班组QC人员。 QC2:SEPCO1&2Engineering Division QC engineer. 一、二公司工程处(队)QC工程师. QC3:SEPCO1&2Construction Division QC engineer. 一二公司施工部QC工程师. Responsibilities职责 Responsibility of CMD QC Engineer is to: CMD QC工程师职责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范例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范例 一、地基基础工程与主体结构工程 1、土方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情况;检查基底清理情况,基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情况; (2)填写要点:土方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将检查内容描述清楚。 2、支护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基坑支护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插入长度、钻孔直径、深度和角度;检查地下连续墙成槽宽度、深度、倾斜度、钢筋笼规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情况;(2)填写要点:支护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插入长度、钻孔直径等主要数据描述清楚。 3、桩基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桩基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钢筋笼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等情况; (2)填写要点:桩基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将检查的钢筋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等情况描述清楚。 4、地下防水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防水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预埋件等设置的形式和构造等情况;检查防水层的基层处理,防水材料的规格、厚度、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情况; (2)填写要点:地下防水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刚性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柔性防水材料的编号、规格、防水材料的复试报告编号、施工铺设方法、搭接长度、宽度尺寸等情况,还应将阴阳角处理、附加层情况等描述清楚,必要时可附简图加以说明。 5、结构钢筋绑扎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钢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及垫块绑扎和钢筋除锈等情况; (2)填写要点:钢筋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主要钢筋原材复试报告编号,钢筋竖向水平各自的型号、排距、保护层尺寸,箍筋的型号,间距尺寸,钢筋绑扎接头长度尺寸,垫块规格尺寸等,若钢筋规格与图纸不相符,还应将钢筋代用变更的洽商编号填写清楚,检查内容应尽量描述清楚。 6、结构钢筋连接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钢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连接形式、连接种类、接头位置、数量和连接质量,若是焊接,还要检查焊条、焊剂的产品质量,检查焊口形式、焊缝长度、厚度、表面清渣等情况; (2)填写要点:钢筋连接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钢筋连接试验报告编号,钢筋连接的种类(焊接、机械连接),连接形式(锥螺纹连接、滚压直螺纹连接、钢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是指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检查项目,用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并和质量标准的规定相比较,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隐检、预检、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验收、工程分阶段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检查验收几个部分。 一、在工程施工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质量检查制度。 1、开工前检验制度 开工前检验的内容及要求: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经审核并依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施工前的工地调查和复测已进行,并符合要求;各种技术交底工作已进行,特殊作业、关键工序已编制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新技术、机具设备、原材料能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2、施工过程中检验制度 施工中应对以下工作经常进行抽查和重点检验:施工测量及放线正确,精度达到要求;按照图纸施工,操作方法正确,质量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完善,记载真实;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砼、砂浆试件及土方密实度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实验和验收,试件组数及强度符合要求;工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有交接记录;工程日志薄填写要符合实际。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月、工程队每周组织一次定期检查,由项目总工主持,质检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4、检查程序 自检→互检→班组长检查→队内技术人员、专检人员检查→项目部工长检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理工程师 施工队提前两小时申报,同时要说明申报部位和施工队自检情况,然后向专业工长报验,合格后向安质部申报,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申报监理。 5、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制度:订货时应依据质量标准签订合同,必要时应先鉴定样品,经鉴定合格的样品应予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依据。产品的进货验证由专业工程师、质检员(试验员)和材料员三方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6、班组的自检和交接检制度:完成或部分完成施工任务时,应及时进行自检,如有不合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 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1 目的 是为了统一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检验的范围、内容、标准和检测方法,促进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并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 2 编制依据 国务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理》 国家建设部GB50300系列规范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简称“验标”);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单位合同、设备供货合同及设备资料、标准、规范等; 其它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规范等文件。 3 验评范围及验评程序 质量验收范围主要包含:质量检验评定项目的划分;各单位工程检验范围;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套用。 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按照GB50300系列规范基本模式,结合本期工程具体情况编制所承建工程的质量验收报告范围进行验收,并报业主核定。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项目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顺序逐级进行。 工程项目进行的质量检验及评定,必须在该工程施工完成且自检合格后进行。 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按“质量验收范围”规定,依据“三符合”[符合图纸、符合规范、符合合同]要求,依次进行质量验收。

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一次或分数次)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填写“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自验合格后提交监理单位,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工程实地抽查,同时核查出厂合格证件、试验报告、施工记录等有关资料。批工程全部施工完毕且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批质量验收、分项工程全部施工完毕且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单位提出,由监理单位审查后专业监理工程师核签。 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在所含分项工程全部完工并签证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负责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由监理单位审查后交总监理工程师核签。 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在所含分部工程全部完工并签证了“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后,由施工单位将主要技术资料提交业主、监理单位、(设计院)核签。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尚需进行观感质量评定的工程,先由各施工单位自评,然后提交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核定。 监理单位只参加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的验收,各施工单位应进行一、二、三级自检。4.质量检验等级评定 质量验收等级评定,依次按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 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具体质量等级标准按照GB50300系列规范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各专业“验标”中规定执行。 对“不合格”分项工程的处理,依据<不合格项目处理监理规定>进行。 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经检验评定不符合GB50300系列标准规定的“合格”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应按按照GB50300系列规范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专业“验标”中规定确定处理办法。

2021年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规定

2021年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 理规定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86

2021年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规定 1、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1.1质量验评范围主要包含:质量检验评定项目的划分;各单位工程检验范围;各分项工程质量验评标准的套用。 1.2施工承包商应按照“验标”要求,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所承建工程的质量验评范围,并提出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报审表(见附表19),由监理单位核定。 1.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项目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顺序逐级进行。 1.4工程项目完工后进行质量检验及评定,应按“火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规定,依次进行质量检验及评定。 1.5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由施工承包商逐级验收。

如检验批、分项工程属于四级验收,由施工承包商提出工程质量报验单,报监理部进行验收并核签,同时核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件、试验报告、施工记录等有关资料。 1.6检验批、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在所含分项工程全部完工,并签证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表式见2005年国家发改委“火力发电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表式”)的基础上,由承包商负责填写“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核签。 1.7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在所含分部工程完工并签证了“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由施工承包商提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核签,尚需进行观感质量评定的工程,先由施工承包商自评,然后提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核定。 1.8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必须参加四级以上验收项目,其余一、 二、三级由施工承包商自检,监理部认为必要时进行抽查。 1.9单项工程竣工报验时,施工承包商也采用“工程质量报验单”进行报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