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知识
防汛抢险知识

防汛抢险基本知识1、汛、汛期和防汛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
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长,称伏汛或秋汛。
沿江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
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长江为5月1日至10月31日,我市汛期确定为5月1日至10月1日.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2、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
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抢险的主要原则是:(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3、水库、病险水库及水库等级划分一般在山谷峡口处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挡水坝,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坝上游集雨面积内的雨水拦蓄起来,以调节天然径流,为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服务,这样的工程,称之为水库。
夏季防汛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夏季防汛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防汛基础知识1. 夏季防汛的重要性:夏季是我国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因此加强夏季防汛工作至关重要。
2. 暴雨和洪水的区别: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雨量很大,而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造成水灾。
3. 防汛等级划分:根据洪水的严重程度,将洪水分为一般洪水、中度洪水、严重洪水和特大洪水四个等级。
4. 水位和流量的关系:水位是指水面上升的高度,而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的水量,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夏季防汛应急措施1. 防汛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防汛预警系统,及时掌握降雨信息,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2. 防汛物资储备:保持足够的防汛物资储备,包括抢险工具、救生器材等,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3. 防汛抢险队伍:建立健全的防汛抢险队伍,确保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抢险技能,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4. 疏散转移工作:对于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及时组织人员疏散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5. 安全巡查:加强对易发生险情的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确保防汛措施的有效性。
三、夏季防汛安全注意事项1. 雨天出行:在暴雨天气出行时,尽量选择安全通道,避免涉水行走,确保人身安全。
2. 水域安全:夏季多雨,水域容易形成洼地,应注意远离险情区域,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3. 驾驶安全:在降雨天气驾驶时,应减慢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因雨水影响视线而发生交通事故。
4. 防雷防电:遇到雷雨天气时,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金属物体,确保自身的安全。
5. 防蚊虫咬伤:夏季是蚊虫繁殖的季节,应采取有效的防蚊虫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传播疾病。
6. 居民安全:居民应加强对家庭防汛设施的维护,确保家人的安全。
四、夏季防汛常用工具和装备1. 水泵:用于抽水排涝,可将积水地区的水泵出去,保持地面干燥。
2. 抢险锹、铲、斧等工具:用于清除堵塞物和疏通排水渠道,以保证排水畅通。
3. 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器材:用于水上救援,保障被困人员的安全。
堤防防汛抢险手册

堤防防汛抢险手册堤防防汛抢险手册目录:1.巡堤查险的重要性2.渗水险情2.1 现象2.2 抢护方法3.管涌、流土险情3.1 现象3.2 抢护方法4.漏洞险情4.1 现象4.2 抢护方法5.滑坡(脱坡)险情5.1 现象5.2 抢护方法巡堤查险是防汛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巡堤察险的知识。
2.渗水险情2.1 现象:堤防渗水,水流通过堤体,导致堤体变软,严重时可能导致堤体决口。
2.2 抢护方法:对于渗水现象,我们需要及时对堤体进行加固,可以采用灌浆、垫层等方法。
3.管涌、流土险情3.1 现象:堤防内部管涌、流土,导致堤体变形、下沉,严重时可能导致堤体决口。
3.2 抢护方法:对于管涌、流土现象,我们需要及时对堤体进行加固,可以采用加固管道、加固土体等方法。
4.漏洞险情4.1 现象:堤体出现漏洞,导致水流通过漏洞,严重时可能导致堤体决口。
4.2 抢护方法:对于漏洞现象,我们需要及时对漏洞进行修补,可以采用填洞、加固等方法。
5.滑坡(脱坡)险情5.1 现象:堤体滑坡或脱坡,导致堤体变形、下沉,严重时可能导致堤体决口。
5.2 抢护方法:对于滑坡或脱坡现象,我们需要及时对堤体进行加固,可以采用加固土体、加固支撑等方法。
以上是巡堤查险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在防汛工作中有所帮助。
6.陷坑险情6.1 现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松散或水分过多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陷坑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6.2 抢护方法为避免陷坑事故的发生,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施工地点的土壤和地质情况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陷坑现象,确保工作安全。
7.崩岸险情7.1 现象在岸边施工时,由于土壤松散或水流冲刷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岸边崩塌,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7.2 抢护方法为避免岸边崩塌事故的发生,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确保岸边的土壤和地质情况符合要求。
防汛救灾知识宣传

防汛救灾知识宣传
防汛救灾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防汛救灾知识宣传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1. 灾害防范意识:提高公众对灾害防范的认识和意识,让大家明白灾害预防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避免灾害的发生。
2. 灾害预警系统:介绍国家和地方的灾害预警系统,教育民众如何正确理解和应对灾害预警,及时采取行动。
3. 水利工程设施:向公众普及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如堤坝、闸门和水泵等,以及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方法。
4. 应急避险知识:宣传公众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避险知识,包括选择避险场所、如何疏散、安全用电等。
5. 抗洪抢险技能:组织培训抗洪抢险技能,如桥梁抢修、堤坝加固等,提高抢险队伍的能力和效率。
6. 灾后救援与重建:向公众介绍灾后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工作内容和原则,鼓励大家参与到灾后救援和重建中。
7. 灾害公共救助机制:宣传国家和社会的灾害救助政策及救助机构,让受灾群众了解如何获得帮助和救助。
8. 灾后心理疏导:提供灾后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受灾群众应对灾害过后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9. 灾害知识普及:宣传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如洪水、地震、台风、山洪等。
10. 公民责任: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提醒每个人在防汛救灾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共同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防汛救灾知识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改善灾害应对的效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防汛抢险知识竞赛问答题

防汛抢险知识竞赛问答题及参考答案3、防汛的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4、防汛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团结协作,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5、黄河洪水按季节可分为哪四汛?答:桃汛、伏汛、秋汛、凌汛。
6、防汛责任制有哪几个层次?答:行政首长负责制,指挥部成员分工负责制,社会分部门责任制,业务部门的岗位责任制。
7、防汛工作中一般把防汛水位定为哪三级?答: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8、防汛抢险中的“五时”、“五到”是什么?答:五时:黎明时、吃饭换班时、天黑时、刮风下雨时、落水时。
五到:眼到、手到、耳到、脚到、工具料物随人到。
9、查险时什么是三清三快?答:三清是:出现险情要查清、报告险情要说清、报警信号要记清;三快是:发现险情快、报告快、抢护快。
10、堤防险情有哪几种?漏洞、渗水、脱坡、管涌、风浪、坍塌、漫溢、裂缝、陷坑11、何为险工?何为控导工程?答:位于堤防临河一侧,起保护堤防的防洪工程叫“险工”。
位于滩区河槽岸边,能控制河势及护滩保地的河道工程叫控导护滩工程。
12、冰凌洪水的特点是什么?答:一是凌峰流量小,而水位高;二是凌峰流量沿程递增。
13、何为防汛?答:为防御洪水,预防或减轻洪水灾害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称为防汛。
14、什么叫“抢险”?险情类型有哪几种?答:就是对防洪工程和引黄涵闸突然发生的险情进行紧急抢护使之转危为安,一般可分为堤防险情、坝岸险情、涵闸险情。
15、堤防决口有几类型?两种:自然决即:漫决、冲决、溃决;人为决分:盗决和分决。
16、什么是防汛正规化?答:就是把防汛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日常工作的范畴,连续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常年坚持下去。
17、什么是防汛规范化?答:就是把防汛工作多年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制度加以总结,概括升华,形成规范,使每年的防汛工作都有章可循,按步就班地进行。
18、伏秋大汛的水沙特点是什么?答:伏汛多淤、秋汛多沙、伏汛力在上,秋汛力在下,伏汛最大,秋汛最多。
水利防汛抢险手册

水利防汛抢险手册一、前言本文档旨在为水利防汛抢险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以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确保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抢险准备2.1 抢险组织- 成立抢险指挥部,明确各个职责和任务;- 制定抢险应急预案,包括人员配备、物资准备等;- 进行抢险演练,提高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2 抢险物资准备- 调配足够数量的抢险工具和器械,如铲子、水泵等;- 准备足够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沙袋、防水布等;- 配备通信设备,确保抢险队伍之间的及时沟通。
三、抢险流程3.1 抢险情况评估- 了解抢险地区的水利设施状况;- 对险情进行评估,确定抢险的紧急程度和优先顺序。
3.2 抢险措施- 进行临时加固,如搭建沙包墙等,防止进一步水位上升;- 进行排水工作,确保水位下降;- 修复受损的水利设施,恢复其正常功能。
3.3 抢险效果评估- 监测水位变化,评估抢险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抢险安全4.1 安全防护措施- 抢险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救生衣等;- 在抢险过程中,严禁擅自下放水位、破坏水利设施等危险行为;- 建立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2 抢险人员培训- 对抢险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抢险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抢险总结与改进5.1 抢险总结- 对抢险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归档抢险记录,为今后的抢险工作提供参考。
5.2 抢险改进- 根据抢险总结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提高抢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定期组织抢险演练,检验改进的效果。
以上是水利防汛抢险手册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抢险工作有所帮助。
请抢险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抢险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1. 前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通过组织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系列工作。
本文将介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基本概念、防汛抗洪的重要性、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 防汛抗洪的重要性防汛抗洪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洪涝灾害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水流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防汛抗洪工作,可以及时疏散人民,避免人员伤亡。
2.2 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洪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提前做好防汛预案,合理安排抗洪工作,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
2.3 维护社会稳定洪涝灾害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通过组织抗洪救灾工作,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3. 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抢险救灾是指在灾害发生后,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救灾工作,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的几个方面:3.1 组织机构抢险救灾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
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2 抢险工作抢险工作主要包括抢险人员的组织和调度、抢险装备的调配、抢险队伍的培训等。
抢险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3 救灾工作救灾工作主要包括灾区人员的疏散安置、物资的调配和分发、灾后重建等。
救灾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受灾人员的基本需求,及时提供救助和支持。
4. 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4.1 救灾知识在灾害发生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救灾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灾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灾知识:•灾害预警:及时了解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疏散逃生:学会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避免拥挤和踩踏。
•自救互救: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2篇)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一、遇到险情么办在冷静沉着、果断应对,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及时拨通城市防汛办公室的值班电话和项目部急救电话,或拨打12319热线电话寻求帮助,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施救要求等,以便及时派人派车携带器材实施紧急援救。
也可及时拨打其他社会求助电话,由他们转告我们以便联合开展救援行动。
二、如何应对暴雨山洪1、暴雨洪水发生前:(1)施工人员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避免将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
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断面。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
(2)各单位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
在居住区和施工积聚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工作。
2、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
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学校要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留校避洪,安排好临时食宿,并通知家人,避免家长在接应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意外。
(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三、协助保护防汛设施保护好公共防汛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如果发现有偷盗或破坏防汛设备,破坏河道沟渠,往里面倾倒垃圾渣土,向排水沟里倾倒污物,擅自拆卸或肆意损坏防汛设备、器械,擅自填埋、棚盖占用河道的人和事,或因自然力的影响而造成的河岸坍塌、河道堵塞、防汛设备设施的自然损坏,应及时报告给有关防汛管理部门,使之得到及时的制止和尽快的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抢险知识
一、正常渗漏与非正常渗漏的识别
正常渗漏的渗水经过批滤排水设施排出渗水量小、水质清,不带土粒;渗流逸出部位的渗透坡降小于临界坡降,坝体、坝基不发生管涌或流土等渗透变形。
非正常渗漏的渗流量大、集中,随水位升高而扩大;水质浑浊或明显地含有大量土粒;排水体受堵,反滤料失效(包括渗出红色胶体絮状物质的氢氧化铁,俗称铁锈水);因渗透坡降过大,渗流逸出年出现冒水翻砂现象等。
非正常渗漏导致坝体、坝基发生管涌、流土或脱坡,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
二、管涌与流土的区别
坝体或地基土体,在渗流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谓之渗透变形。
渗透变形有管涌和流土两种形式。
管涌指土层中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粗颗粒孔隙中被带走或冲出的现象。
管涌对土坝的危害,一是被带走的细颗粒,如果堵塞下游反滤排水体,将使渗漏情况恶化。
二是细颗粒被带走,使坝体或地基产生较大沉陷,破坏土坝的稳定。
流土指渗流作用下饱和的粘性土和均匀砂类土,在渗流出逸坡大于土的允许坡降时,土体表层交南时被渗流顶托而浮动的现象。
流土常发生在闸坝下游地基的渗流出逸处,而不发生于地基土壤内部。
流土发展速度很快,一经出现必须及时抢护。
管涌、流土的抢护原则是:降低渗流出逸坡降,减少渗流压力,增强坝体或地基土的抗渗能力。
三、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
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
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
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抢险的主要原则是:
(1 )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 )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
(3 )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 )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四、水库、病险水库及水库等级划分
一般在山谷峡口处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挡水坝,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坝上游集雨面积内的雨水拦蓄起来,以调节天然径流,为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服务,这样的工程,称之为水库。
洪水通过水库调蓄,可以削减下泄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同时,也可提高枯水注量的利用率,获得综合兴利效益。
危险水库一般系指工程实际洪水标准未达规定要求的标准;或虽达到规定的洪水标准,但工程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水库。
我国水库等级的划分,按库容大小划分:大(一)型水库大于10 亿m3 ,大(二)型水库10-1 亿m3 ,中型水库1-0.1 亿m3 ,小(一)型水库0.1-0.01 亿m3 ,小(二)型水库0.01-0.001 亿m3 。
五、什么叫管涌?
管涌又称潜蚀、流土,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防背水侧发生“流土”和“潜蚀”两种不同含义的险情的统称。
这种险情在湖北一般叫翻砂鼓水,江西叫泡泉。
管涌险情的发展以流土最为迅速。
它的过程是随着水位上升,涌水挟带出的砂粒和泥土增多,涌水量也随着加大,涌水量增大挟带出砂粒和泥土也就更多。
如将附近堤(闸)基下砂层淘空,就会导致堤(闸)身骤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的灾害。
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砂、细砂等。
砂层间也有粘性土夹层的,再往下则是沙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
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的压力损失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可能承受很大的水压力。
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从而发生管涌。
六、洪水频率和等级是怎样规定的?
水文要素可以根据降水量、洪峰流量等观测调查资料,按其出现的稀有程度,来衡量它的大小和等级,在水文学上习惯称为“频率”。
“洪水频率”常以%表示,水文上一般采用0.01%、0.1%、1%、10%、20%来衡量不同量级的洪水。
洪水频率越小,表示某一量级以上的洪水出现的机会越少。
如,洪水频率为1%,则为百年一遇洪水。
水文上除采用洪水频率衡量洪水的大小外,也常用重现期(以年为单位)来表示,重现期是指某量级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的概念。
如某一量级的洪水的重现期为百年(俗称百年一遇洪水),是指这个量级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每百年出现一次的可能性,但不能理解为每隔百年出现一次。
实际情况是这种洪水可能100年内不止出现一次,也可能一次都不出现。
洪水频率和重现期实际上是衡量洪水量级的一个标准,是确定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规模和等级的重要依据。
结合我国的江河防洪能力,对洪水的等级一般划分如下:
重现期在10年以下的洪水,为一般洪水;
重现期10年至20年的洪水,为较大洪水;
重现期20年至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
重现期超过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对一条江河某场洪水的等级,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由主管部门审定并发布的,不是指某个单一测站的洪水频率或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