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5.1生态工程的基根源理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牢固1.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A. 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 除去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分析 : 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禁止产出也许除去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 只有推行生态工程 , 使污染物成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 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答案:D2.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严重, 原因有多种 ,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 , 以致草地退化。

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犯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 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分析 : 协调与平衡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根源理之一, 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

答案:B3. 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 后边砍林”的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被破坏B.整体调控不当C.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D.忽略物种多样性原理分析 : 在人们利用某些自然资源的时候 , 经常由于缺乏整体调控 , 从而以致做了很多无用功 , 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就是由整体调控不当造成的。

答案:B4. 以下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能切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分析 : 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 而是独立的科学; 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 , 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 更重要的是 , 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外来物种可能以致当地生态平衡遇到破坏。

答案:B5. 以下关于生态工程的表达, 错误的选项是 ()A. 当人类赖以生计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 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 , 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一致分析 : A 项为生态工程产生的背景 ,B 、 D 两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 ,C 项描述的做法会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 , 不是可连续发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课后提能训练: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课后提能训练: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解析

课后提能训练对应学生用书P077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答案] D[解析]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不单纯是环境保护,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对生态工程的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A.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B.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C.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D.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答案] C[解析]食物链越长,在食物链中流失的能量越多,不利于能量的利用,应该尽可能设计一条较短的食物链,A错误;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人类,而不是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B错误;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将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改变为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C正确;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D错误。

3.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答案] C[解析]使用化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题目中对生态农业特点的描述不符。

4.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答案

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巩固1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 )A.大力进展“石油农业”B.清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清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答案D2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格外严峻,缘由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缘由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反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协调与平衡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

答案B3某些地区消灭“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是( )A.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被破坏B.整体调控不当C.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D.忽视物种多样性原理解析在人们利用某些自然资源的时候,往往由于缺乏整体调控,从而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就是由整体调控不当造成的。

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打算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行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而是独立的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B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消灭严峻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削减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A项为生态工程产生的背景,B、D两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C项描述会破坏环境和铺张资源,不是可持续进展。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课时演练·促提升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就是()A、生态工程就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就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与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消除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就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就是()A、系统学与工程学就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与工程学不就是生态学的分支,而就是独立的一门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就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就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B3、下列有关生产或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就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与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与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答案:B4、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消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消除污染物就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将湿地开垦成为农田B、自然保护区内任意引入外来物种C、利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D、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应完全禁止捕捞海洋鱼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那个典型实例最能体现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三北防护林在个别地区成为“不毛之地”B、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成就——无废弃物农业C、林业工程建设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等影响力D、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建设生态工程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这是由于( )A、生物多样性能解决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B、丰富的物种是发展农、林、牧、渔的基础C、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D、生物多样性是丰产丰收的基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 )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A、物种多样性原理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B、地力减退C、水土流失D、光、热等资源缺乏【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含答案)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时演练·促提升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消除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而是独立的一门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B3.下列有关生产或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

答案:B4.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消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消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优化设计】xx-xx学年高中生物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课时演练促提升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消除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而是独立的一门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B3、下列有关生产或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解析: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

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C1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生态工程是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先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后有生态工程,A正确;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故C项错误。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三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三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三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

该实例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B、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A、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B、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D、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C、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B、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D、在林业工程建设时,应重点遵循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农业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建立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C、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D、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生活在日本的一种金龟甲虫,进入美国后,在美国比在日本危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 )A、植物较多B、雨量充沛C、天敌较少D、环境无污染【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属于群落演替中的初生演替B、“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C、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整体性原理D、“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中,往往将蔬菜棚与猪圈连通起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这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下列思路或做法不可取的是( )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C、建立“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上【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相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多于生物固定的氮素【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某城市近年来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等.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1)生态工程应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3)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 .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___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4)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5)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______ .(6)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时演练·促提升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消除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而是独立的一门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B3.下列有关生产或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

答案:B4.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消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消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答案:D5.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相符?()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多于生物固定的氮素解析: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是人们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一个基本要求,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存及稳定。

农田施用化肥,人工鱼塘喂养鱼饲料属于正常现象。

农田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会影响农田的土壤肥力,导致土壤缺氮,影响再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答案:C6.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选项有关实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原理及其应用,着重考查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D项中讲的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体现的是整体性原理。

答案:D7.“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A.物种多样性原理B.系统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答案:B8.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A.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B.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C.物种多样性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A9.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A.实现“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解析: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

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C1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生态工程是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的一门新所以先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后有生态工程,A正确;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故C项错误。

答案:C11.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填“正确”或“不正确”)。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

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填“高”或“低”),原因是。

(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有和。

(6)假设下图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

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质,属于分解者。

(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

(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

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降低了污染。

(6)注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

答案:(1)分解者(2)不正确(3)信息传递(4)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5)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点即可)(6)1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

下图为某一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题干中提到“生态系统退化”,其退化的原因有。

(写出两点即可)(2)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遵循了等原理。

(写出两点)(3)若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原理,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

(4)该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是。

解析:(1)由题干可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因此,不难推知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主要有植被的破坏与减少、环境污染、土壤贫瘠化、土地荒漠化等。

(2)由图不难看出,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等。

(3)若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必须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要想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就必须增加生物的种类,在增加生物种类的同时还要避免生物入侵,防止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4)该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设计,使生态系统的废物资源化,使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

答案:(1)植被的破坏与减少、环境污染、土壤贫瘠化、土地荒漠化等(答其中两个或答其他两个合理答案亦可)(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3)生物种类(4)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或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13.以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作为燃料燃烧,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

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图是现在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

(1)试分析以前生产形式的主要不利影响:。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至少填两个)等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等特点。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

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做了一些调整。

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例如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又如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解析:(1)以前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燃烧,这不仅造成了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农业成本。

(2)该题中的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同时具有较多的物种种类,因此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增加了养牛项目,需要种植可提供奶牛生存的作物,因此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可在原有的生态工程基础上调整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

(4)抗虫棉等的培育属于基因工程,组织培养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答案:(1)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和数量(4)基因细胞胚胎(5)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