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系统总体设计

合集下载

雪亮工程建立总体规划方案

雪亮工程建立总体规划方案

雪亮工程建立总体规划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城市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有效管理城市资源和优化城市管理,需要建立一套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雪亮工程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打下的第一步。

雪亮工程是以城市摄像头和智能监控系统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通过雪亮工程,城市管理者可以实时查看城市各个角落的情况,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二、雪亮工程总体规划方案1.技术基础建设首先,需要对城市各个区域进行摄像头布设,覆盖范围要尽可能广,保证每个重要区域都能有摄像头监控。

配套智能监控系统需要建设,以确保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能够被及时回传和分析。

同时,需要建设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法中心,以确保摄像头采集的大量数据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分析。

大数据中心负责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人工智能算法中心负责研发和改进智能分析算法,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数据安全保障在建设雪亮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一方面需要建设安全可靠的数据信息系统,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另一方面,需要建设相应的数据安全管理和监控系统,以确保数据的使用能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3.系统应用拓展雪亮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管理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拓展。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系统规划和应用拓展机制,以确保系统能够随时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4.社会公众参与在雪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从而确保系统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投诉机制,以确保系统的运行能够得到社会的监督和支持。

5.城市管理者培训雪亮工程的建设需要涉及城市管理者的技术运用和管理能力,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和晋升机制,以提高城市管理者对于系统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效管理能力。

2023-雪亮工程总体架构及设计方案V1-1

2023-雪亮工程总体架构及设计方案V1-1

雪亮工程总体架构及设计方案V1
“雪亮工程”是指公安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工程,旨在构建覆盖公共区
域的视频监控网,提升城市治安防控能力。

对于“雪亮工程总体架构及设计方案V1”,其设计初衷是基于国家安
全战略与城市实际需要,可分为以下几步骤进行阐述:
1.总体规划及设计要点
首先,该设计要点的核心基础在于视频监控体系的完备性及可操作性。

其中,完备性则意味着系统应能充分覆盖城市各个区域,针对各类情
况进行监控处理,满足城市安全需求。

而可操作性则主要体现在系统
的便捷性、人性化等方面。

2.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主要包括布局及基础设施的考虑。

其中,布局的合理性则为
整个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基础设施则涵盖了摄像头、控制脱机、文件存储、图像处理等大量领域。

因此,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应采取不同的设施组合,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3.信息化设计
信息化设计主要涉及到信息存储及传输方面的考虑。

其中,信息存储
方面主要关注大规模录制及数据处理问题。

传输方面则需要考虑网络
传输的稳定性、实时性等因素,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的
要求得到满足。

4.数据分析及应用
数据分析及应用则可能涉及到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要求系统不仅仅能够收集、传输数据,同时还能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利用,提供对治安问题的预警及预测等服务。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设计与规划方面均需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及安全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调整。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对系统进行相应的维护及保养,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使得“雪亮工程”能够真正为城市治安贡献力量。

雪亮工程施工总体构思(3篇)

雪亮工程施工总体构思(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安全防范需求日益增长。

为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我国政府提出“雪亮工程”建设,旨在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高清化。

本文针对雪亮工程施工总体构思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雪亮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工程目标1. 建设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高清化。

2. 提高公共安全防范能力,降低犯罪发生率。

3. 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视频监控服务。

4. 促进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推动我国视频监控产业升级。

三、工程总体构思1. 网络架构设计(1)分级部署: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因素,将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市、县、乡镇三级,实现分级管理和维护。

(2)混合组网: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方式,确保网络覆盖全面、稳定。

(3)分级管理:建立市、县、乡镇三级监控中心,实现分级管理和维护。

2. 监控设备选型(1)高清摄像头:选用1080P、4K等高清摄像头,确保图像清晰、细腻。

(2)球机:采用红外球机、云台球机等,实现灵活、便捷的监控。

(3)网络存储设备:选用高性能、大容量的网络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3. 智能化应用(1)视频分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车流量分析、异常行为检测等功能。

(2)视频联网: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的视频资源共享,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3)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 安全保障(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保障网络安全。

(2)数据安全: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

(3)设备安全: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5. 工程实施(1)项目前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等工作。

(2)项目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

(3)项目验收: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三篇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三篇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三篇篇一:XX网络雪亮工程建设方案标准编制说明雪亮工程应用核心作用是将监控视频根据业务需要展现在机顶盒、手机等多终端上,让广大群众在家中均能看到附近所关心的监控视频,并能进行预警。

通过广大群众监看视频、报警等手段,让老百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有效解决综治维稳工作向基层末端延伸,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治安力量不足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持续平安稳定。

建成后的雪亮工程,做为治安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的力度、程度、广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系统的管理、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以及安全保卫的科技防范水平,提高乡村治安管理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水平。

XX网络雪亮工程应用规范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GA/T 669-20XX《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XX《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视频接入部分》公科信[20XX]5号《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XX《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XX《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XX《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XX《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367-20XX《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H115-87《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XX《电子计算机场地设计规范》GB50174-20XX《计算站场安全要求》GB9361-199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SJ/T10796-199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T/T5015-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1992《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入侵报警工程设计规范》GA/77-94《用户终端设备耐过压和过电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70-906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及验收规范》GB50058-92《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XX《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832-20XX《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XX《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XX《城市公安指挥中心技术系统设备配置建议》GA099-1996;《公安移动通讯网警用自动级规范》GA176-1998;《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GA/T70-1994;《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业安全工业规程》(DL-408-91)《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267《成都广电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建设遵循原则雪亮工程建设应遵循如下四个原则:◆为满足雪亮工程应用需求,以县级单位建立雪亮工程应用监控子系统,以市级单位建立雪亮工程应用平台子系统和应用呈现系统。

雪亮工程解决方案(3篇)

雪亮工程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政府提出了“雪亮工程”这一重大民生工程。

雪亮工程旨在通过整合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社会治安的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

本文将从雪亮工程的概念、建设目标、技术方案、实施步骤、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雪亮工程的概念雪亮工程,全称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工程”,是指通过整合各类视频监控资源,实现视频监控的联网共享、信息共享、应用共享,构建一个覆盖全面、反应迅速、协同高效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三、雪亮工程建设目标1. 实现视频监控资源的全面整合:将各类视频监控资源进行联网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通过视频监控网络,及时发现、预警、处置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3.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视频监控网络,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利用视频监控网络,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四、雪亮工程技术方案1. 网络架构雪亮工程网络架构采用分层设计,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包括各类视频监控设备,如高清摄像头、球机、无人机等,负责实时采集视频图像信息。

(2)传输层:负责视频图像信息的传输,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快速、稳定传输。

(3)平台层:包括视频监控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等,负责视频图像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应用。

(4)应用层:包括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交通监控、环保监测、应急指挥等应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各类服务。

2. 技术特点(1)高清化:采用高清摄像头,实现视频图像的清晰、真实还原。

(2)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视频图像的自动识别、分析和预警。

(3)联网共享:实现各类视频监控资源的联网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雪亮工程设计方案

雪亮工程设计方案

雪亮工程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雪亮工程是指通过智能视频监控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的信息化管理与犯罪预防的一项重大工程。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雪亮工程的设计方案,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社会治安水平。

二、设计原则1. 综合性: 融合各类监控设备和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全程多维度的监控与管理;2. 智能化: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识别算法使系统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应对和智能预警的能力;3. 协同性: 各个部门、机构及社会力量之间形成联动机制,加强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实现多方合作;4. 高效性: 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实时性,以便迅速处理各类紧急事件;5. 隐私保护: 强化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机制,确保合规操作和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三、技术实施1. 摄像头安装与布放: 在城市的重点区域、交通干道、重要场所等关键位置设置高清摄像头。

摄像头应覆盖范围广、视角宽阔,能够实时监测目标对象并提供清晰画面;2. 视频图像分析与识别: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目标检测、行为分析和人脸识别等功能,提升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3. 数据存储与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中心,采用云存储技术,存储和管理大量视频数据,具备高速访问和备份能力;4. 智能应用开发: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智能化应用,如异常行为预警、交通流量统计等,提高系统的效能与应用价值;5. 信息共享与联动: 构建公安、交通运输、城管等多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形成联动机制,实现跨部门协同作战。

四、优势与意义1. 提升犯罪预防能力: 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识别,有效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提升城市治安水平;2. 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置,减少损失和伤亡;3. 优化城市管理: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功能,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4. 促进公众参与安全: 利用雪亮工程平台,借助公众监督,提高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增强社会安全感;5.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雪亮工程借助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效整合了多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雪亮工程方案设计

雪亮工程方案设计

雪亮工程方案设计雪亮工程方案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如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场景规划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设计。

一、硬件设施建设1. 视频监控摄像头布设根据城市规划和治安管理需求,确定视频监控摄像头布设的位置和数量。

摄像头应具备高清、夜视、全景、变焦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监控需求。

2. 视频监控设备建设建设视频监控中心,配备监控显示屏、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用于接收、存储、管理和分析监控视频数据。

3. 智能分析设备建设引入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行人识别等智能分析设备,能够实现对监控视频数据的实时智能分析和识别。

二、软件平台建设1. 监控系统软件建设开发监控系统软件,包括监控视频管理、智能分析算法应用、监控数据存储管理、监控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

2. 远程监控应用软件开发开发远程监控应用软件,能够实现对监控视频的实时远程观看和控制,便于应急处理和决策支持。

3. 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城市治安管理、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三、数据平台建设1. 监控视频数据存储建设监控视频数据存储平台,能够实现对监控视频数据的长期存储和管理,便于后续数据挖掘和应用。

2. 智能分析数据管理建设智能分析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对智能分析算法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

3. 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备份与恢复等,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应用场景规划1. 城市治安监控依托雪亮工程,实现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提高城市治安管理能力。

2. 交通管理监控利用智能分析设备,实现对交通违章、拥堵等情况的自动识别和处理,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3. 突发事件处置雪亮工程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支持,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处置和决策支持。

4. 城市规划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促进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

雪亮工程监控系统方案

雪亮工程监控系统方案

雪亮工程监控系统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雪亮工程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可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安全生产的效率,延缓和减小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安全感。

二、需求分析1. 城市交通监控雪亮工程监控系统需要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交通信息服务,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2. 公共安全监控雪亮工程监控系统需要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监控,包括对犯罪行为、火灾、交通事故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环境监控雪亮工程监控系统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控,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环境卫生等进行实时监控,提供城市环保决策支持。

4.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雪亮工程监控系统需要对城市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包括对自然灾害、疫情、恐怖袭击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应急响应,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雪亮工程监控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通过云端数据存储和分析,实现设备集中管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存储、远程监控和远程调试等功能。

2. 硬件设备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包括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监控中心、应急响应设备等硬件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实时监控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环境等情况。

3. 软件系统雪亮工程监控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实现设备集中监控、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分析和预警、远程调度指挥等功能,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4. 数据安全雪亮工程监控系统要采用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传输、权限管理、备份恢复、网络安全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实施1. 硬件设备安装雪亮工程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和安装,在关键交通路口、交通枢纽、人口密集区域、环境敏感区域等地方进行设备的设置。

2. 软件系统部署雪亮工程监控系统的软件系统需要进行定制化开发和部署,根据城市的需求,进行软件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和可靠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亮工程系统总体设计1.1 设计理念1.1.1分级分类按需接入对社会视频资源的整合,按照应整必整、按需联网的思路,对二类视频监控点和确有必要联网接入的三类视频监控点,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分级分类分批次逐步接入和共享。

对未整合的视频资源强化备案。

建设市、县(区、市)两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县(区、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县直机关、县级重点单位以及本县(区、市)辖区需联网的公共区域视频资源、社会单位视频资源和社会群众自建视频资源等不同类型、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并接入市直机关、市级重点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可管理、监看本市所有社会视频监控视频信息。

社会视频资源整合接入应严格遵循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的相关要求,通过部署视频接入网关、联网网关等多种兼容接入产品,解决技术兼容性问题,实现社会面多维异构监控技术体系与GB/T28181技术体系的互通接入,同时对异构视频格式和信令格式进行国标化转换,使得传入到公安视频专网和网的视频流符合GB/T 28181标准。

1.1.2可信可控安全联网构建社会视频接入网,独立于公安视频专网之外运行,专用于汇接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并通过视频安全网闸实现与公安视频专网间的物理隔离和数据安全交换共享,保证公安视频专网的网络边界安全,确保不因外部网络的接入产生安全风险。

充分考虑社会视频资源接入时的安全性,根据社会视频资源的类型和承载网络情况,采用安全接入盒子、社会资源接入终端等产品,实现前端各类复杂网络的安全透明接入,打通与社会资源接入网间的安全传输通道,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安全加密传输,并保证不改动原有网络,不影响社会单位原有系统及应用。

同时,采用入侵防御、漏洞扫描、WEB防护、安全审计等多种安全措施,保证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的系统应用安全,确保视频图像数据不会发生外泄。

1.1.3一机一档加强管控建立社会视频资源的基础档案库,为各类在线、离线社会视频监控点位建立详细、完备的点位“户籍档案”,形成社会资源的一机一档,实现对社会视频资源前端点位的规化管理,全面掌握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数量、质量和点位布局,提升公安机关对社会视频资源的管控能力。

并通过对基础档案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后续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前端点位规划、点位分布、平台建设、业务应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建设对应的运维系统和机制,对联网的社会视频前端点位和平台设备进行统一高效运维监控,保障资源和系统的可用性。

1.1.4资源共享惠民服务发挥社会视频接入平台集约性作用,在全市围根据公安、城管、交通、环保等各职能机构对视频监控资源的应用需求给予相应的操作权限。

从而达到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集中控制、统一管理、鉴权转发,实现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同时探索社会视频资源在交通路况服务、校园视频服务、社区视频服务、旅游景点视频服务等方面的便民惠民应用。

1.2 总体架构1.2.1整体架构图我市社会视频资源整合接入系统总体按市、县(区、市)两级架构进行构建,整合接入工作严格遵循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的相关要求,系统整体架构如下图:....下载可编辑.. 图1. 系统整体架构示意图..1、层级结构构建社会资源接入网,独立于公安视频专网之外运行,专用于汇接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基于社会视频接入网搭建市、县(区、市)两级符合GB/T 28181-2016标准的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分别整合本级各方面社会视频图像资源,为本级提供可视化图像资源与应用服务支撑能力,并分级实现互联。

2、资源整合接入根据社会视频资源的类型和承载网络情况,可分别采用安全接入盒子、社会资源接入终端等产品,打通前端各类复杂网络与社会资源接入网间的安全传输通道,并通过设备接入、平台对接等方式实现社会面多维异构监控资源的整合接入。

3、接入公安视频专网社会视频接入网通过视频安全网闸接入公安视频专网,实现社会视频接入平台与共享平台的国标对接,再通过视频边界接入平台接入公安网(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可根据需要建设边界接入平台),实现社会视频资源面向公安各警种的综合应用。

4、共享及惠民发布服务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开放服务接口,将整合接入的具备共享及惠民价值的社会视频提供给各部门、各单位以及普通市民,根据各部门、各单位及民众对社会视频资源的使用需求,通过平台的权限设置,灵活划分图像资源和应用功能,向不同部门、单位及民众提供相应的视频图像资源以及基础服务。

1.2.2系统拓扑图系统总体为“四网三边界”架构,四网分别为外网、社会资源接入网、公安视频专网与公安信息网,安全级别逐级上升。

三边界分别为外网与社会资源接入网边界、视频资源接入网与公安视频专网边界、公安视频专网与公安信息网边界,并在边界处与不同区域网部署安全防与隔离措施。

系统拓扑图如下图:....下载可编辑.. 图2. 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1.2.3数据流向图系统数据包括视频流数据和信令流数据。

整个数据流转流向如下图所示:图3. 系统数据流向示意图1.3 联网技术要求社会视频资源整合接入应全面符合GB/T 28181-2016标准,统一以下建设标准,并支持向下兼容GB/T 28181-2011及补充协议,防止出现对接过程中需要现有平台升级改造的问题。

1.3.1通信协议结构以下是对GB/T 28181协议连接和控制层面的扩展和补充,包括实现云台锁定与解锁、支持对主子码流的任意获取等业务应用中实用的几个功能:1.3.1.1 注册、鉴权与注销应满足《GB/T28181-2016》中的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针对实现全网域的云台等控制抢占、流媒体等的干线管理,将用户权限信息做统一和传递。

1. 权限编码规则权限编码沿用《GB/T28181-2016》附录D统一编码规则,扩展编码15、16位为权限权重的编码。

域间可以通过权限权重来实现用户之间权限的轻重之分。

具体扩展编码细则见下表。

表1用户编码规则-权限编码细化2.实现方式权限编码通过SIP请求消息的Monitor-User-Identity头域携带,参数包括用户ID、目标设备ID、机构、警种、职级等,目标域解析这些参数进行锁定权限判断等处理。

权限头域示例如下:Monitor-User-Identity:user=001,usergroup=001,deviceid=001,operation=devicecontrol, organization=机构编号,policetype=警种编号,duty=职级编号,其中,user字段为必填参数,其他参数可以不解析。

1.3.1.2 目录共享应满足《GB/T28181-2016》中的相关要求。

1.3.1.3 设备共享应满足公安部下发的国家标准GB/T28181-2016的要求。

并在组织、区域目录报文增加ParentID字段,表示所属父节点。

在监控点目录报文可增加RecLocation字段,表示录像存储位置,1设备存储,2 中心存储,3以上为保留扩展。

1.3.1.4 实时浏览应能够选择设备提供的不同视频码流。

通过SDP定义中a字段可携带媒体类型参数,用于实时点播时的码流类型选择。

格式如下:a=streamprofile:码流类型(取值为整型,0为主码流,1为子码流)应扩展支持基于TCP 协议的视音频文件传输方式,尤其在网络环境欠佳的非前端存储中,宜使用TCP 协议直接传输视音频数据。

详见GB/T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附件F、附录L。

1.3.1.5 音频监听对讲应支持音频监听功能;应支持语音对讲功能。

1.3.1.6 录像查询目的联网单元应能按指定摄像机和时间段向源联网单元查询所管辖的历史图像索引。

应支持按照时间、监控点查询保存在前端设备硬盘、集中存储和本地计算机硬盘中的录像文件目录列表。

应支持多个监控点录像的同时查询并分别列出其文件目录,文件目录中增加FileSize字段,表示录像文件的大小属性。

1.3.1.7 录像点播和回放控制目的联网单元应能通过查询得到的历史图像索引点播源联网单元的历史图像,对历史图像的回放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开始、停止、暂停、快速和慢速播放、时间点定位和进度条拖动等控制功能。

实时监控图像浏览和历史录像点播应可同时进行。

录像点播和回放应扩展支持基于TCP 协议的视音频文件传输方式,尤其在网络环境欠佳的非前端存储中,宜使用TCP 协议直接传输视音频数据。

详见GB/T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附件F、附录L。

1.3.1.8 录像下载、剪辑备份目的联网单元应能通过查询得到的历史图像索引下载所需要的源联网单元的历史图像。

应支持历史录像文件片段剪辑备份存储功能,能够将某个历史录像文件或历史录像文件中的某一段下载到本地计算机硬盘中保存,也能上传到指定的集中存储磁盘阵列中备份保存。

1.3.1.9 远程控制源联网单元应能对目的联网单元的设备进行云台、镜头、护罩等控制,云台控制应支持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预置位等功能,镜头控制应支持镜头变倍、聚焦和光圈调整功能,护罩控制应支持除湿、加热、雨刷、灯光等控制功能,云台镜头控制应支持速度调整功能。

应支持直接在实时监控图像窗口上用鼠标对云台镜头进行控制功能。

应支持云台锁定功能,在应急情况下,高级用户具有独占前端资源的控制权限。

为实现该需求,A市局/分局在用的各厂家平台都应支持“锁定/解锁”前端设备资源的控制信令。

1.加/解锁增加加/解锁信令,实现上级平台对下级平台的加/解锁控制功能。

2.信令流程图4. 加/解锁信令流程上级平台对下级平台的加/解锁控制流程信令流程描述如下:1)上级平台向下级平台发送加/解锁Message请求,用户身份头域中携带用户身份,DeviceID指定加/解锁设备,扩展加/解锁参数,增加锁定有效时长参数,可由用户输入或采用一个默认值;2)下级平台将200OK响应消息发送给上级平台,该响应无消息体;3)下级平台进行加/解锁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上级平台;4)上级平台将200OK响应消息发送给下级平台,该响应无消息体;1.3.2联网方式根据国标GB/T 28181-2016要求,各级平台应包含信令安全路由网关、信令控制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等实体单元,根据《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第四章联网架构,联网方式分为以下两类:1、上下级平台级联上下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时,上级信令路由网关直接连接下级信令安全路由网关,控制信令的路由;上级流媒体服务器在信令控制下与下级或平级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连接,接受或转发媒体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