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版美术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家乡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前信息收集:到万州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抢答:下面指的是哪些地方?3.交流感受:a、欣赏《魅力城市》中介绍万州的片段。
b、家乡万州发生了什么变化?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4.教师小结:万州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作画步骤: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a、构图的处理。
(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b、特定的内容。
(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c、内容的取舍。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3、创作要求: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三、评价: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四、拓展:1、欣赏录制好的学生快板表演《家乡好》。
2、课后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第二课时一、模拟情境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万州一日游”(出示课题:《欢迎来万州做客》),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为外国朋友安排这“一日游”的行程。
(学生自由回答后,确定行程:赏风景——品特产) 二、带外国小伙伴“万州一日游”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影片介绍:晚年的白石老人,年事虽高却天天坚持画画,他把砚比作田,把自己比作牛。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正是他耕耘不息的真实写照。
在人们眼中一提到齐白石老爷爷的作品,都会想到他画的虾。
为了画虾,他曾在笔洗里养了几只虾,每天观察……)孩子们一下就被影片吸引了,随后有孩子总结说:为了画好虾,齐白石就在笔洗里养了几只虾,日日看,时时观察。
还有同学马上补充:齐白石爷爷把自己比作牛,把砚比作田,很勤奋地画画……“那么,经过长期观察,日日练习,不断改进,齐白石这位严谨、勤奋、注重观察生活的画家又是怎样简洁生动地表现姿态各异的虾的呢?”我的总结和设问带着孩子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二)探索欣赏1、欣赏生活中的虾,了解虾的结构对于虾,孩子们都不陌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说着生活中所见虾的形态:虾前面有长长的须;虾身上有硬壳、还有很多脚,身子的形状像钩子;虾身很透明,若隐若现……我告诉他们,虾的须是用来感知方向和食物的,并利用放大了的图片,让大家看到虾身上的硬壳是分了节的。
然后结合课件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虾可以分为:头胸部、腹部(分节)、尾部、足、触角等几个部分,提示他们要画出生动的虾,就要注意观察各部分的特征。
最后我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如何画出虾透明的感觉,怎样用墨?2、欣赏名作,领悟用笔用墨的技巧。
带着疑问,孩子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作品——虾(CAI出示图片)通过边观察边思考,师生共同总结:齐白石画的虾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虾的用墨处理十分讲究,有浓有淡,其中头部和眼睛是用浓墨画的,画虾身和头部是侧锋用笔,画虾的须和足都是中锋用笔。
(四)分析比较(以下作为本课的重点环节,采用实录形式。
)1、教师示范(边画边讲解)A、水份的适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师: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看了这么多活泼的虾,我也想画一画了。
师:用水墨画虾,其实是最有艺术效果的,刚才有同学说虾身是透明的,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画出新鲜透明的感觉呢?怎样用墨才能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生:我觉得淡墨比较好,很透明很通透的感觉。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册美术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绘画:学习素描、水彩画、蜡笔画等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 工艺:了解我国传统工艺,如剪纸、泥塑、布艺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美术鉴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设计与应用:学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5. 环境与生活:关注生活环境,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课件、示范作品、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蜡笔等)、剪刀、胶水、彩纸、泥塑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美术知识与技能,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根据所学绘画技巧,进行主题创作。
2. 工艺作业:动手制作剪纸、泥塑等传统工艺品。
4. 设计与应用作业:设计环保海报、家居装饰等。
八、课后反思通过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的美术素养将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课目第1课家乡美(活动一) 年级5年级下册执教王慧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交流1.课前信息收集:到长沙各个有特色的地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抢答:下面指的是哪些地点?a、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橘子洲)(橘子洲——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5公里的长岛,是长沙市的重要名胜。
橘子洲的风景专门不错,湘江从旁边慢慢流过,春天江鸥点点;夏秋林木葱郁;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
)b、书院大门上有一副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被誉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
(岳麓书院)c、山门额题为“古开福寺”,石联为“紫微栖风,碧浪潜龙”。
(开福寺)d、长沙第一泉并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
(白沙井)e、长沙市最大的公园。
(烈士公园)3.交流感受:a、观赏《魅力都市》中介绍长沙的片段。
b、家乡长沙发生了什么变化?c、你喜爱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4.教师小结:长沙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依旧都市的辉煌华灯,它差不多上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确实是热爱祖国。
1.课件出示题目,答对后再显现此处实景。
2.课件播放电视《魅力都市》片段。
3.通过视频展现台展现收集的有关资料。
研究1.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如何样表现家乡的。
学生开展讨论和评判,教师总结:a、构图的处理。
(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b、特定的内容。
(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c、内容的取舍。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点)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要紧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课件展现作品创作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学内容:(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研究,初步了解XXX的生平。
(2)知道XXX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XXX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XXX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研究,学生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增添了对中国画的兴趣。
(2)用齐白石老人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激励学生做事要善于观察,持之以恒。
(3)引导学生研究XXX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并研究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一)、设问引入1.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XXX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倒入新课。
2.出示课题,板书:人民艺术家——XXX(二)、学生交流资料: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XXX石?2.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XXX的信息。
3.师小结: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XXX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
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XXX为师,研究诗文、书画、篆刻。
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
60岁在XXX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家。
经由过程师生互动研究,引导学生了解XXX传奇的一生,感受他刻苦、勤奋以及对艺术保持不懈的追求精神。
(三)、欣赏XXX的花鸟鱼虫作品1.欣赏P2右下:XXX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1)你最喜欢哪幅?(2)画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3)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师小结:XXX非常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课型新授课题1、巨匠童心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
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2.毕加索(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1901年 6 月 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
1973 年 4 月 8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三、巨匠童心的规律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教学过程复备?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
五年级下册美术湘美版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美术湘美版教案全册教案章节:一、春色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2. 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春天的方式。
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景色2. 春天的花卉3. 春天的动物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色,如春天的天空、春天的河流等。
2. 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春天花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的美丽。
3. 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动物,如小鸟、蝴蝶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的特点。
作业评价:学生作业将根据绘画技巧、创意和描述的丰富性进行评价。
教案章节:二、巧手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 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废旧物品的利用2. 创意制作的方法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和收集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等。
2. 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如制作花瓶、储物盒等。
3. 让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作业评价:学生作业将根据制作技巧、创意和实用性进行评价。
教案章节:三、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家乡的方式。
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2. 家乡的人文景观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田野等。
2. 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家乡人文景观,如古老的房屋、庙宇等。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作业评价:学生作业将根据绘画技巧、创意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进行评价。
教案章节:四、色彩的搭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搭配的方法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2. 教授学生色彩搭配的方法,如对比色搭配、类似色搭配等。
3. 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精品】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全册)

4、制作过程:(1)先制作各个局部。(2)从局部到整体逐步组装。(3)涂色、完善。
师提示:巧妙运用材料的特性,兼顾色彩和质感,将是你作品的最大亮点。
活动三
1、出示机器人展示图
2、参照资料图展开想象,画一个多功能机器人形象。
3、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现,拓展学生视野
(一)欣赏太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太空是一个无限而飘渺的空间,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秘的太空去看一看。
(二)图片展现,强化感知
(意图:通过卫星,太空世界的展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感知和了解卫星的造型与色彩
高的油画修路的工人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7531学生认真观察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7532小组讨论看后有何感想
第1课巨匠童心
教学内容:
(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第8课星光灿烂
教学内容:
将一张平面的纸,通过构思设计和工艺制作手段,实现近似浮雕艺术的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成形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1~2个星星。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新课。
1、激趣导课
出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学生对比欣赏思考:你们知道这两个星星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学生交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巨匠童心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把课本拿出来、坐好。
(二)课题引入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张照片(虾)问:这是谁画的啊?(齐白石)生:孩子们纷纷举手,兴致勃勃地回答是齐白石生:齐白石师:恩,是的。
20世纪,在世界花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齐白石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画家齐白石他的画品和人品。
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是湖南湘潭人,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画家,他能书善画,最擅长的是画虾。
他担任过中国美术协会的主席、北京画院名誉院长,还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等。
(三)齐白石的人格说到齐白石啊!我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认真听啊!(1)爱国热情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齐白石赴宴作画。
齐白石到宴会场,环顾四周一下,满堂宾客,略微思索,铺纸挥毫。
转眼之间一幅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然后书“铁吾将军”,最后拂袖而去。
齐白石有强烈的爱国心,当日寇侵略我国之时,他的一幅山水画上题写到“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的诗句,并坚持不为敌人作画。
当中国成立时,他已是86岁的老人,但与旧中国相对比,祖国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使他十分欣慰,主动把自己画的雄鹰送给毛泽东主席,表示对新社会的热爱。
《祖国万岁》是齐白石95岁高龄时为庆祝国庆而创作的作品,原作67×33厘米,纸本设色,用茁壮的万年青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
1980年5月20日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将此图作为了小型张图案。
齐白石是不是很厉害啊!体现了齐白石的爱国热情。
(2)其傲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感谢他,要给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谢绝了夏午贻的美意。
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告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3)其痴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
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
夫人惊问何故,先生把蟹腿指给夫人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4)其谦. 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三人。
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l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取长补短(5)扶弱上世纪30年代后期,跟齐白石学画的一群孩子,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有时连纸笔都买不起。
齐白石来了灵感,他把学生分成两班,一班到市场上卖画,一班留在家里磨墨,磨好的墨倒在一个大脸盆里,然后叫两个调皮的胖学生脱去裤子,在他们屁股上抹上墨,让他们在裁好的宣纸上坐,坐一下,纸上就印下两个黑墨团,也就是两片墨荷叶。
两个学生一气就坐出来一二十张。
这时候,齐白石笑眯眯地提上笔,在墨荷叶上刷刷几笔,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出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再在荷叶上勾上几条筋络,题上两句诗,一幅荷花图就画成了。
等晾干后,钤上印章,马上让学生送到街上去卖。
学生们把这些画戏称“坐画”,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互动提问:你从齐白石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首先,热爱祖国.做个有理想的人,而不是对功利进行毫无目的的追逐。
确立理想和爱好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去追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其次,是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四)齐白石画的特点①意象美强化虾的特征:透明弹性、轻捷有力;齐白石的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②笔墨美笔笔造型、笔墨酣畅、简而意足。
线条变化、生动,既有力度又有情趣。
③形式美虚实变化,疏密恰当,三角形构图稳定而富有张力。
④情感美乡土气息浓郁,体现纯朴的情感美。
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
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
师:尝试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
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五、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1)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
(2)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六、布置作业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2.内容真实、有自己的思想。
3.下次新课之前完成七、课后总结师:短短的一节课时间的学习,我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齐白石,让我们领悟了齐白石的精神,记住了齐白石爷爷的画,懂得了要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勇于进取。
我感到非常高兴。
下课谢谢第二课时一、赏画导人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1、风格介绍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的变换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且都有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并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
之所以罗列出毕加索不同绘画风格阶段及代表作,是为了能更好的突出大师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巨匠童心二、交流、讨论 (交流收集的信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 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
《哥尔尼卡》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出示《哥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
教师从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的色彩为什么是这样?画家想表现什么?这些问题入手,展开范例讲析,从历史背景到构图再到画面形象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走如毕加索的内心,了解画家爱心的同时引出立体主义概念----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
板书:童趣、纯真三、临摹表现尝试线描作业---临摹毕加索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感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上一节课,就能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是有些困难的,临摹就成为学生们初步掌握立体主义绘画语言的极好方法。
四、学习评价及小结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课下再收集其他艺术家的故事。
第二课同一幅画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认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能表现出对世界名画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课件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
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修路工人》,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
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附:可简介下凡高生平及作品风格)二. 探索思考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学生观察与识色教师提问与引导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
三.探索体验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
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
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修路工人》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
(学生也可参与部分)4、任意找一种《修路工人》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注意保留这个练习作品,等下可以作为抽取作业内容的入场卷哦?)四.分工合作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画面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刚才的练习作业抽取作业位置的编号)。
2、临摹涂色。
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
提出要求,巡回指导。
五.组合展示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
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六.教学拓展: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感受体验,游戏导入1、大家猜猜看出事《星月夜》的黑夜局部图,请学生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再逐渐补齐局部图,最后呈现完整的《星月夜》图。
2、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月亮与《星月夜》局部中的月亮,请学生议论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与现实的月亮相比,《星月夜》中的月亮一笔一笔非常清晰,有很强的笔触感。
3、导入同一幅画——笔触表现二、互动讨论,方法探究1、教师示范,对比感受笔触。
教师运用排列的线条画出一棵树的树冠。
出出示用平涂法画的树冠,与之对比,有什么不一样?2、出示一组不同笔触画得树丛,对比分析。
笔触的运用可不止这一种方法,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排、点、摆)3、小训练:试一试用刚学的方法,画一朵云或临摹《星月夜》的月亮。
反馈尝试练习,互动:用了什么笔触?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教师指导:A、用钢笔绘画时要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不可过于凌乱;B、用水粉绘画时要注意用色与用水的多少,水分要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画面强烈的笔触;C、不管用哪种方式,笔触都要肯定、明确。
小结:运用排、点、摆的方法,不仅使得树具有立体感,还能表达作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