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行藏考-2019年精选文档
论白玉蟾诗的审美意象、意境与意趣

关键 词 : 白玉蟾诗 ; 美学特色 ; 审美 意象 ; 审美 意境 ; 审美 意趣 ; 因 成
中图分 类号 : 0 .2 I 72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5 2 1 )5~ 14— 5 17 4 5 (0 1 0 0 4 0
( ) 三 才华 横溢 之豪 士 白玉蟾 多才 多艺 , 挥毫 泼 墨 之 间 , 书 法或 绘 画作 其 品一 蹴而 就 ,笔 架 山》 言 :吾 是瑶 台翰 墨 仙 , 觚弄 《 有 “ 操 椠玉 皇前 。 翻 云为 墨海 为 砚 , 片 寒 空 如 雪 笺 。兔 豪 一 象管 用不 得 , 昆仑 醉 钩 画 。当年 染 罢八 角 芒 , 阙 倒蘸 金 上 章 求 放 逸 。 诗 人想 象着 前 世 是 一 位 天 庭 的书 法 大 ” 师 , 曾在 玉 皇大 帝 面 前 用 云做 墨 汁 , 海做 砚 台 , 也 用 用
收 稿 日期 :0 1— 9— 1 2 1 0 2
思 家之通 病 , 因 有 “ 、 舟 、 风 、 月 、 雨 ” 意 但 梦 孤 西 冷 夜 等 象 之融人 , 故而 能够 锻造 出具 有 较高 审美 意 味 的“ 独 孤
基金项 目: 育部 人文社会科 学规 划项 目“ 家美学在 汉魏 六朝的传承与衍 变研 究” 1 Y A 2 04 。 教 道 ( 1 J 70 2 )
山》 :
片 寒空 做 白纸 , 倒提 着 昆仑 山 当毛 笔 , 醉态 浓 浓 中 在
清风 为我 送归船 , 数粒青 松起 薄烟 。
帆影 惊飞 秋水雁 , 声搅 断夕 阳蝉 。 橹 几人 家在 溪头 岸 , 一片 云生水底 天 。 满眼 良朋 无好酒 , 此心 已挂九 江边 。
朱熹、白玉蟾与李(言 )、杨长孺交游考

福 建 省 教育 厅 人 文 化 社 科 研 究 项 目( J A 1 2 3 2 4 S ) 。
作 者简 介 : 兰 宗荣 ( 1 9 6 9 一 ) , 男 , 畲族 , 硕士, 副教授 , 主 要 研究方 向 : 朱子学与地方文化。
朱 熹 与 李 就 的交 往 最 引人 注 目的就 是 朱 熹 曾 经
给他 改过 名字 。绍 熙元 年 ( 1 1 9 0年 ) 二 月 中旬 , 朱 熹 将
赴 漳 州 知州 任 , 先 东 走政 和 展祖 父 母之 墓 。他 带 领弟
・
2 ・
武 夷 学 院学 报 2 0 1 5年 第 2期
清人。 母 梦食 一物 如蟾蜍 , 觉而分 娩 。 时大父 有兴 董教 琼管 , 是 生于 琼 , 盖绍 兴 甲寅三 月之 十 五 日。 ” 圆 后来 ,
清 代 彭 竹林 的《 神 仙 通 鉴事 迹 三条 》 也说 : “ ( 白玉 蟾 )
父 振 业 于 绍兴 甲寅 ( 1 1 3 4年 ) 三 月 十五 日梦 道 者 以玉 蟾 蜍授 之 , 是 夕 产子 。 母 即玉 蟾名 之 以应梦 ”[ 1 1 4 。 若 以
李就 ( 1 1 4 4 - 1 2 2 0 ) , 字诚之 , 又 字存 诚 。 明代张 自 烈、 廖 文英 的《 正 字通 》 第 十卷 释 : “ 就 同谌 。谌 , 信也。 通 作忱 。……沈 、 谌、 忱、 椹, 古通 ”[ 3 1 , 所 以“ 李就” 在一 些 文献 中会 被写 做 “ 李谌 ” 或“ 李忱 ” 。他 的先 祖居 济州 钜野 , 祖 父 李 邴 曾任 参 知 政 事 , 于 建 炎 中避地 于泉 州 晋 江 。李 就 以祖荫 , 补承 务 郎 , 历 兴 化军 仙 游丞 、 通 判 漳州、 知黄 州 、 知袁 州 、 夔州 路 提 点刑 狱 、 大 理正 卿 、 夔 州 路 转运 判 官 、 史部郎中 、 大理少卿 、 户部侍郎等职 , 因忤 韩 惋 胄罢职 。后 又 帅广西 、 集英 殿修 撰 、 升宝 文 阁 待制、 知建 宁府 。据 朱熹 的私 淑弟 子真 德秀 的《 通 议大 夫 宝 阁待 制 李 公 墓 志 铭 》 所载 : “ 李 氏号 文 章 家 , 就 早
白玉蟾

虽然,考官不像北宋初期那样由皇帝亲任,但根据《武夷集》的注解,这次的主考官,竟是抗金名将韩郡王、韩世忠,即使是记载有误,显然也绝非泛泛之辈。
一个海南考生走进考场,也许是为了照顾这个偏远地区的孩子,韩郡王出的题目是“织机”。
虽然孤悬海外,但海南的纺织技术却一直遥遥领先于时代。
从汉朝起,黎锦就是皇家指定的贡品。
客观分析,这个题目虽说没有什么难度,但因太过具体而微,创作发挥的空间,也极其有限。
只见考生略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山河大地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
”考场的空气,在刹那间凝固。
雪(182753126) 20:41:59将山河大地当织机,把花红柳绿作丝线,舞动着日月双梭编织的,哪里是布匹,分明是天与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绝不会相信:它是出自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之手,而这个少年,竟然来自人们眼中的文化荒漠——海南。
海口市石山镇典读村,一个建在火山灰上的村落。
1194年农历三月十五,白玉蟾就出生在这里。
房子,都是用灰黑的火山石砌成。
在狭窄的巷道间穿行,总让人怀疑:一阵弯弯曲曲之后,巷道的另一端,是否真能通向遥远的宋、元?然而,在苏轼离开海南一百年后,一个影响中国文化史的人物,毕竟从这里诞生了。
雪(182753126) 20:43:16白玉蟾本姓葛,名长庚。
年幼时,“父亡母改适”,遂易姓白。
他无疑是个天资聪慧的孩子,“七岁能诗赋,背诵九经。
且长于书画。
”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他卓尔不群的气质。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江南神童”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
自汉代出现童子科以来,脱颖而出的少年才俊,比比皆是。
而十二岁的白玉蟾,却是以天地造化作织机。
这样的气势,一直让历代的文人骚客,感叹不已。
为什么?疑问从八百年前就开始了。
雪(182753126) 20:44:33但神龙见首不见尾。
白玉蟾写作“如元气浑沦太虚中,随物赋形,无一点剪刻痕,而曲尽其妙”。
【全宋诗】白玉蟾诗选--资料库

【全宋诗】白玉蟾诗选--资料库发布时间: 2008-12-05 10:37安仁县问宿幕燕翻雷天作云,一声归鸟万林昏。
荒城寂寞无堪酒,灯下搘颐雨打门。
八曲鼓楼岩万太高岩耸石楼,云翚烟桷瞰寒流。
幔亭昔聚曾孙宴,石鼓拿归古渡头。
八月三日即事烟冷浑沾水,溪清可数鱼。
鸦翻千点墨,雁草数行书。
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
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白鹤观琅庭珍馆一何清,四壁如银窗更明。
雨余草色欺苔色,风送松声杂涧声。
芍药花开今四月,杜鹃啼恨到三更。
我来暂息白鹤观,忆着故人刘混成。
松殿空遗金凤舞,芝田不见铁牛耕。
云迷古洞虎狼吼,烟锁平林鸟雀惊。
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
杖头挑月过山北,要趁如今几日晴。
白莲诗渊明归西天,不作东林社。
不见张昌宗,无人举此话。
谁家栽绿荷,薰风漾碧波。
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
嫣然冷无语,冰肌卧晓雨。
东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
一点天然香,随风入画堂。
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郎。
忽然心绪变,如覩佳人面。
寄语明月楼,莫貯双飞燕。
白石岩平野巉然石一拳,千崖万岫翠相连。
鸟飞不到疑无路,云与齐高直接天。
下面仰看岸是屋,上头仍有玉为泉。
李仙丹熟山魈遁,尚有宸章寄紫烟。
白云菴宿雾恋乔木,落花粘瘦枝。
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来时。
霁月成相约,凉风解见知。
僧房安一枕,海气濯冰肌。
百丈岩观水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柏子家风山居剩得静乾坤,竹鼎时将柏子温。
会似赵州参得透,等闲莫与俗夫论。
宝慈寺殿古涵烟冷,楼空得月多。
钟声巡远岫,塔影卧清波。
悲风曲山风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啸鬼夜啼。
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
幽人此时楼上立,叶照松梢露珠泣。
有酒欲饮饮不成,月华缥缈烟光湿。
悲秋庭臯一叶夜来秋,拍塞乾坤爽气浮。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
《全宋诗》之吕本中、曾几、白玉蟾诗重出考辨

第35卷第6期2016年11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5 No.6Nov.2016文章编号:1006 -2920(2016)06 -0085 -08d o i:10. 13892/j.c n k i.c n41 - 1093/i.2016.06.017《全宋诗》之吕本中、曾几、白玉蟾诗重出考辨陈小辉摘要:《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因出之众人,故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
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
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三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关键词:《全宋诗》;重出;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作者简介:陈小辉,文学博士,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师(广州51052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72册,收诗人9 206人,录诗254 247首,作为一代的诗 歌总集,可谓超迈前人,堪称独步。
然而,由于该书卷帙浩繁,出之众人,故在编纂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 瑕疵,其中漏收、误收、重收问题亦有不少。
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
笔者在使 用《全宋诗》过程中,亦发现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三人名下还有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被学界 相关成果所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一、吕本中陈新等《全宋诗订补》指出吕本中名下《暮雨》与白玉蟾《安仁县问宿》重出,该诗当为白玉蟾诗;又 吕本中名下《夜雨》实为潘枋诗。
王利民《张载诗真伪考辨》一文也指出吕本中名下《牧牛儿》与张载 《忆别》重出,此当为吕本中诗。
又连国义《〈全宋诗〉重出诗歌考辨12则》一文指出吕本中名下《再和 兼寄奉符大有叔》与王之道《寄奉符大有叔》诗重出,此当为吕本中诗。
白玉蟾的诗有哪些

白玉蟾的诗有哪些(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白玉蟾的诗有哪些白玉蟾,聪慧颖异,刻苦自学,善诗词和四体书法,其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尤妙画梅竹人物,间或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
白玉蟾诗词解释

白玉蟾诗词解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好词好句、名言短句、祝福语、古诗词、读后感、观后感、日记、周记、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and short sentences, blessings, ancient poetry and lyrics, post reading feedback, post reading feedback, diaries, weekly not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白玉蟾诗词解释白玉蟾诗词解释(精选5篇)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藏族古诗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藏族古诗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藏族古诗中,常以______来象征纯洁和神圣。
2. 在藏族古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是______的化身。
3. 藏族古诗中,______是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常用意象。
4. 藏族古诗《白玛梅朵》中,白玛梅朵指的是______。
5. 藏族古诗中,______是常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答案:1. 雪山2. 神灵3. 月亮4. 莲花5. 哈达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首诗不是藏族古诗?A. 《格萨尔王传》B. 《仓央嘉措情歌》C. 《白玛梅朵》D. 《诗经》答案:D2. 藏族古诗中,常用“____”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A. 哈达B. 经幡C. 糌粑D. 酥油答案:A3. 藏族古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的坐骑是什么?A. 马B. 牦牛C. 鹰D. 龙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藏族古诗中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宗教D. 商业答案:D5. 藏族古诗中,常用“____”来象征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A. 雪山B. 草原C. 牦牛D. 格桑花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藏族古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的形象特点。
答案:格萨尔王在藏族古诗《格萨尔王传》中被描绘为英勇无畏、智慧超群的英雄形象,他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战神,也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2. 藏族古诗中,为什么常用“哈达”来表达祝福和敬意?答案:在藏族古诗中,“哈达”是一种白色的长条布,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祝福。
它象征着纯洁和吉祥,是藏族人民在重要场合和节日中不可或缺的礼仪用品。
四、论述题(15分)请论述藏族古诗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藏族古诗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变迁,也是藏族人民情感表达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藏族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藏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玉蟾行藏考厘清事迹白玉蟾是道教南宗第五祖,学识赡博,诗文并妙,且精于书画,著作又非常丰富,不过他的事迹有些说法不一,如生卒年岁就存在争论。
[1] 笔者拟就当时三亲材料及本人笔墨,进行深入稽考。
玉蟾家世,以亲传弟子彭耜(1185〜?)嘉熙元年(1237)所撰《海琼玉蟾先生事实》(简称《事实》)为最可靠:“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
先世福之闽清人。
”他原名葛长庚,字白叟”是因长庚为太白星,又有长寿之意,并非怀念白家。
祖籍是福建闽清,“时大父有兴董教琼琅,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十五日也。
”因其祖父葛有兴在海南主管教育,故出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生年是绍熙五年甲寅(1194 年)春季,这是离他最近的权威性说法,不可任意否定。
事实》指出,他幼时家庭发生了特殊变故:“七岁能诗赋,7岁背诵九经。
父亡,母氏改适。
”葛长庚从小受他祖父培养,1200 年)就能吟诗作赋,但大约9 岁时其父葛振业去世,母亲改嫁,肯定祖父也不在了。
笔者推测这一灾祸的起因是文字狱,资治通鉴》记嘉泰二年(1202 年)林采、施康年上疏禁程朱伪学”,刮起“学禁”、“党禁”之风,于是反对宋金和议的道学一派受到沉重打击,可能牵连到管理教育的葛家,导致家破人亡,今人认为母嫁白家便改姓白,实属误解。
此时葛长庚只有采取出逃一策,《事实》说他被本乡道士陈楠(号翠虚子、陈泥丸)收留,成为道童,“从师游海上”,随后来到雷州(今属广东湛江)投靠白家,更名“白玉蟾”,字“以阅众甫”。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只隔一条海峡,这应是陈楠为他解祸的策略。
陈振孙(1183〜1262?)《直斋书录解题》评论“玉蟾者,葛其姓,福之闽清人,尝得罪亡命,盖奸妄流也。
”明代桑乔《庐山纪事》卷十亦称:“玉蟾,琼州人,姓葛。
尝因任侠杀人,亡命武夷,事陈泥丸为道士。
”臆测他因“任侠杀人”而亡命,不了解那时还是个孩子。
玉蟾在《必竟恁地歌》里叙述拜师时间:“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而在《日用记》中说“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已而学之,偶得其说。
” 开禧元年(1205年)他正是12 岁。
后来他白家也呆不住了,陈楠命他出去访道,只好带上300 文钱到处云游,所写《云游歌》叙述一路所受熬煎: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
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
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
初到江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
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
他走到兴化,囊中只剩两三文钱,挨饿走到罗源兴福寺,要求担任童仆混口饭吃,结果干了半个月便离开寺庙。
途中遇到暴雨,想在村民茅屋檐下过夜,结果也受到驱赶。
听说建宁好善人多,便到那里去讨饭,仍然得不到任何怜悯。
一路上“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接着走到江西龙虎山,想在上清宫挂单,知堂道人嫌他褴褛肮脏,给他一碗馊饭和凉水,批评他丢了道教的人。
在外流浪8 年之久,到达武夷山又遇见陈楠,才正式成为南宗传人,“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
癸酉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
”癸酉是嘉定六年(1213年),玉蟾20 岁,开始得到钟吕派丹道和神霄派雷法的传授。
苏辙后裔苏森嘉定九年(1216 年)写的《修仙辩惑论》跋语云:“先生姓白,名玉蟾,自号海南翁,或号武夷翁,未详何处人也。
人问之,则言十岁时师事陈泥丸;九年,学炼金液神丹,九还七返之道,虚坎实离之术。
”表明白玉蟾10 岁开始跟随陈楠,至20 岁时才正式授法。
苏森对玉蟾的印象是“蓬头赤足,其右耳聋,一衲百结,辟谷断荤,经年不浴,终日握拳闭目,或狂走,或兀坐,或整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性喜饮酒,落魄不羁”,是个邋遢而神异的道人,与传说中的铁拐李形迹相近。
今人据玉蟾诗文,得知他嘉定五年(1212 年)在罗浮山(广东),八年(1215 年)云游至武夷山(福建),九年(1216 年)到江西龙虎山,受到当地道士的尊重。
彭耜《事实》说“先生始而蓬头跣足,辟谷断荤;晚而章甫缝掖,日益放旷;不知先生者,往往以是而窃议之”,说明他开始不修边幅,实是迫不得已,但随后已经衣冠楚楚。
他接着到了浙江天台,复至福建武夷;嘉定一年(1218 年)往江西鄱阳而至庐山(西山),曾受邀“为国升座”主持国醮。
《事实》称:“戊寅春,游西山,适降御香建醮于玉隆宫,先生避之,使者督宫门力挽先生回,为国升座,观者如堵。
又邀先生诣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神龙见于天,具奏以闻,有旨召见,先生遁而去。
”随后又到广西武城。
宋宁宗时期政局相对稳定,重视道教,遂欲召见玉蟾。
十二年(1219 年)玉蟾从江西入浙,到达国都临安。
那里的僧人孤云见他博极群书、贯通三教,劝说他当和尚以光大佛门,连衣钵都准备好了,而他却加以婉拒:“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为侔也。
”他接着游福建鼓山、江西皂山、江苏平江虎丘、福建三山,后来或因感激宁宗知遇,加上看到政治上的隐患,《事实》记玉蟾嘉定十五年(1222年)至临安上书言事:“壬午孟夏,伏阙言天下事,沮不得达。
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
既而臣僚上言:先生左道惑众,群常数百人,叔监丞坐是得祠。
”此时玉蟾29 岁。
从这些记载来看,玉蟾完全是个性情中人,挚爱师父,挚爱道教,挚爱宋廷,虽然身在方外,却要议论天下大政,可是腐败的官僚怎能把道人的意见上达朝廷?他只得仗醉批判京官,以致被拘留了一夜。
其所以没有对他作更大的侵害,大概顾虑到随同他行道的有庞大团队。
他对宁宗的感情,表现在1224 年《嘉定甲申闰月五日闻皇帝升遐》诗中,宁宗驾崩使他“无任冰肝玉胆玉蟾得到师传,并传授给弟子彭耜和留元长等人。
留在《海琼白 真人语录》卷首云:玉蟾对他说“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 官辛汉臣授之先师陈翠虚,翠虚以授于我,今以付子,子宜秘 之。
”神霄派一般建有祀神的靖室,并建立小型教团。
《鹤林法 语》谓玉蟾让彭耜“亟命建靖治,立玉堂,置玉匮司,仍置黄 所”。
道徒彭耜、留元长、赵汝会、林时、林伯谦、吴景安、邓陈弥隆、谢显道、赵收夫、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简、罗陈守默、庄致柔等人各有法职。
彭耜对林伯谦提到过靖室予今所治鹤林靖;尔今所治紫光靖。
大凡奉法之士,其所 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
”这种微型宫观,是经过官 府认可的,也是合法的。
事实》记有嘉定十五年( 1222 年)初冬,玉蟾在临江军今江西樟树)落水,当时就有“水解”的传说,但后来有人在 融州(今广西融水)见到他,宝庆三年( 1227年)他 34 岁时在 广东罗浮山, 而“绍定己丑冬, 或传先生解化于盱江”。
《事实》 根据玉蟾《呼唤体自述》诗云:“只贪饮酒与吟诗,炼得丹成身 欲飞。
曩劫曾为观大士,前生又是派禅师。
蓬莱旧路今寻著,兜 率陀天始觉非。
料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
”好像是说 寿限,绍定二年(1229 年)传说他水解于盱江 (江西赣江支流) , 正是 36 岁。
可是“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死,竟莫知所 终”。
认为他最后到了西蜀, 但究竟有没有死, 彭耜也弄不清楚。
道法会元》 载赵宜真(? 〜 1382)《原阳子法语》 称:“尝 闻紫清白真人云游九年,辛苦万状,方遇真师。
”说他 20 岁时1213 年)陈楠传授丹道和雷法。
“又二十年,方得寄食洪都 金宰相府, 潜修十年, 功成仙去。
”“紫清真人闻金液大还之道, 又云游行法,济世度人,方依金丞相府修炼成功,是先修福、后 证道。
” 所谓“洪都金宰相”,应指豫章(今南昌)人京镗(1138〜1200)。
记载表明“水解”后的玉蟾, 40岁时隐居于 南昌摧”,那时他 31 岁,正游历江西麻山。
陈楠以雷法授徒,致大、名称: 度师(指彭耜)谓伯谦曰:尔祖师(指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京家,京镗后人资助他十年,约在50 岁时成道,证明他这30 年中遁迹南昌,不再云游。
此后来到蜀地留下诗句,明曹学纭妒裰泄慵恰匪担?成都青羊宫还有他“字径半尺”的手书碑石,这是他最后的事迹记载。
生卒疑年玉蟾生于绍熙五年(1194年),活动频繁期是20 来岁。
留元长《海琼问道集序》言其师“时又蓬发赤足以入廛市,时又青巾野服以游宫观,浮湛俗间,人莫识也,自云二十有一矣”。
此外,苏森自号懒翁,玉蟾作于“嘉定丙子(1216年)初夏十有五日” 的《懒翁斋赋》,言“翁今已过‘从心'之一年”,所谓“从心所欲”是指70岁,则此年苏森已是71岁的老人;玉蟾又有《赋诗二首呈懒翁》:“懒翁老白结忘年,秋入淡烟疏雨天”,表明二人年龄相差很大,属于忘年之交,则此年玉蟾23岁为可信。
关于玉蟾卒年,《事实》明记其绍定二年( 1229年) 36岁 时“水解”。
与玉蟾同时代的刘克庄(1187〜1269)虽和修道者 交往,但对丹家甚为轻蔑,其《后村集》卷八《王隐君六学九书 序》说:“近世丹家如邹子益、曾景建、黄天谷,皆余所善;惟 白玉蟾不及识,然知其为闽清葛氏子。
邹不登七十,黄、曾仅六 十,蟾尤夭死,时皆无他异,反不及常人。
”他说“蟾尤夭死” 基本属于传闻。
《后山诗话》卷二说:“黄天谷,名春伯;白玉 蟾,姓葛名长庚;皆自言得道,后死,乃无他异。
”今人根据刘 克庄得知玉蟾死讯, 认为玉蟾即使不如此短命, 也不能活过刘的 卒年(咸淳五年, 1269 年),故其寿不能超过 75 岁。
其实,刘 所得讯息就是 36 岁的“夭死”,并无其他,故玉蟾寿命的上限 与刘之卒年并无关系。
厦门大学尤玉兵在 《全宋文》 和《续修四库全书》 发现有《宋 白玉蟾尺牍》 的新材料, 此函是“玉蟾顿首再拜上覆判县宝谟郎 中”的,说“玉蟾常敬足下性无尘俗,学有源流”,表示仰慕。
笔者据其“兹勤军将之远来,下谕长生之密旨;文缄别幅,道莫 妄传”之语, 得知这个“郎中”不是带兵的军将, 而是神霄派的法职。
关键是下文“三十三年之蹭蹬,且过壬寅;七返九还之大 环听明公之号令。
几多珍重,未尽毫端。
风云手段,屏除天下之 鬼群;霖雨心胸,行简日边之帝听。
”壬寅应是淳?v 二年(1242 年),乙巳则为淳 ?v 五年( 1245 年),其时玉蟾为 49 和 52 岁。
所谓“三十三年之蹭蹬”,是自谦这 33 年里碌碌无为,上推 33 年玉蟾是 19 岁,始得雷法之传,如今才成正果。
据此,则其年 寿超过五旬,可得一确证。
重刻海琼玉蟾先生文集》有“南极遐龄老人 ?J 仙”写的原序》,言“余自乙亥于江浦遇纯阳,明年于乐安与先生邂逅 一遇,两载之间,两遇天真,倏尔四十七年矣。
”说明作者丙子 年(即嘉定九年, 1216 年)在江西见过玉蟾;又说:“去岁夏, 忽又遇先生于豫章,自称‘王詹',乃知即‘玉蟾'之隐名也, 与余相对謦一笑,人莫知识。
自是别后,莫知所往。
”原刻作序时间是“正统壬戌孟秋”有误, 正统是明代年号, 应作“ 壬戌为蒙古中统三年,即南宋景定三年( 1262 年),自前次相遇至作序时间正是 4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