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

山西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
山西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

山西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72.0分) (共24题;共72分)

1. (3分)韩非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体现他的思想主张是()

A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 健全法制

C .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D . 倡导改革

2. (3分) (2015高二上·海南期中) 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 . 苏格拉底

B . 普罗泰戈拉

C . 柏拉图

D . 亚里士多德

3. (3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 . 封建经济的衰退

B . 专制集权的强化

C . 程朱理学的盛行

D . 审美意识的觉醒

4. (3分) (2019高二上·临夏月考)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主要原因是()

A . 印刷术的发展

B . 科举制度完善

C . 造纸术的发明

D . 图书成为商品

5. (3分)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后来,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与此有关的发明是()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印刷术

D . 指南针

6. (3分)(2017·郑州模拟) 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数学家边冈“用算巧,能驰搏反复于乘除间,由是简捷之术兴”。这有利于()

A . 数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B . 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C . 降低明算科考试的难度

D . 十进位制计数法的成熟

7. (3分) (2019高二上·桐城期中)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 . 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B . 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 . 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求

D . 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8. (3分)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土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干福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 . 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B . 达到了得意忘形

C . 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D . 蕴含世俗化倾向

9. (3分) (2017高一上·重庆期中) 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

A . 中国主权的丧失

B . 天朝体制逐步崩塌

C . 中西方地位平等

D . 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

10. (3分) (2018高二上·鹤岗月考) 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 .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 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 . 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D . 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11. (3分)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 .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 .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 .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12. (3分) (2018高二上·扶余月考)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 . 孟德斯鸠

B . 狄德罗

C . 洛克

D . 伏尔泰

13. (3分)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 . 君权神授

B . 基督教思想

C . 启蒙思想

D . 马克思主义

14. (3分) (2019高二上·那曲期末) 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等,这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巨大突破的时期。其取得重大突破原因不包括()

A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B . 科学家艰苦的实验钻研

C . 人文主义的推动

D .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5. (3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1864年,竟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这说明()

A . 新世界观确立的曲折性

B . 欧洲人崇尚理性主义

C . 进化论存在严重的漏洞

D . 宗教与科学势同水火

16. (3分)(2019·河西模拟) 如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B . 该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 . 该国成为世界工厂

D . 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17. (3分)(2016·重庆模拟) 1924年2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国立大学校条例》规定:“国立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由此推断,“国立大学”,的主要职能是()

A . 培养人才

B . 教授高深学术

C . 启迪民智

D . 适应国家需要

18. (3分)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A . 宋明理学“天理”

B . 平等、自由

C . 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D . 自然科学定律

19. (3分) (2017高三上·兰州期中) 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

A . 推崇民有民治民享

B . 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C . 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 . 重视国民思想启蒙

20. (3分)“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下列属于毛泽东直接论证其“非正统做法”合理性的论著是

A . 《庶民的胜利》

B . 《井冈山的斗争》

C . 《新民主主义论》

D . 《论人民民主专政》

21. (3分)(2016·温州模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把科教事业摆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位置.下列正确反映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历程的是()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863计划”的制订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④“向科学进军”热潮掀起.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③①

22. (3分)(2020·海南模拟) 二战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风靡法国知识界。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陌生感和孤独感。与存在主义哲学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A .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B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 .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D .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3. (3分)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 . 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 .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骏

C .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 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4. (3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2014年11月,中国设立“新丝绸之路开发基金”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助力。有人说:“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 . 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产物

B . 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的根源

C . 以隐蔽的手段稳定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 . 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持西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0分) (共4题;共28分)

25. (7.0分) (2019高二下·威远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材料二:……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时移世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治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了道家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孟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和现在中国的“以民为本”思想在本质上是否具有一致性?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了韩非子的哪些思想主张?这些主张有何重要影响?

26. (7.0分)(2016·湖南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例如民主主义的理想,不论在哪一国,大致都很相同。把这个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是。他那互助友谊的精神,不论是科学派、空想派,都拿他来作基础。把这个精神适用到实际的方法上去,又都不同。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材料二:李大钊曾经与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信仰过空想社会主义并且真诚地为之进行种种试验,希望依此建立理想的新社会。所不同的是,李大钊最早觉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随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武器,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成为一个彻底的科学社会主义者并为它在中国的实现奋斗终生。

——韩一德、李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略论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是如何认识问题与主义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7. (7.0分) (2019高一下·广东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管仲兴齐,用的是商人的办法。管仲规定,鱼盐可以自由出口,

关隘只登记不征税。他还提出“寓税于价”的办法,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收税。商鞅变法出台了众多法令,比如“重关市之赋”,他认为“货币活跃了,粮食就萎缩了”,因此对货币抱持敌视的态度。

材料二:20世纪初,商部还仿照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商会模式,颁布实施《商会简明章程》,倡导各地商人设立商务总会和分会。在此后的数年内,各地商会如火如荼。至1907年,全国80个重要的城市商会代表聚集上海,倡议成立了华商联合会,全国商会息息相关,联成一体。

材料三: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放权开始于1981年的财政包干制度,国务院宣布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包干体制,除了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之外,其余省份均进行形式各异的财政包干,这一制度被形象地称为“分灶吃饭”,也就是“统收统支”的一口大灶已经养不活那么多儿子了,于是各自分开吃小灶,温饱苦乐,自求多福。1987年前后,国务院相继提出了“企业承包”、“部门承包”、“财政大包干”、“外贸大包干”、“信贷切块包干”,时称“五大包干”。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管仲经济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实施《商会简明章程》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央政府推行财政包干制度的作用。

28. (7.0分)(2016·沈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有学者将法律秩序定义为:当人类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法律与社会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互动,产生的社会主体间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社会,国家的政权统治在最基层乡土社会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此也产生了国家法与民间法(以伦理道德为主的民间调解),即二元性法秩序。

近代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法律移植,中国传统的法秩序开始接受现代化的改造,但是制度的先行和观念的滞后,中国的法秩序依然呈现二元性。

在现实中,不论是中国的古代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并没有因为民间法和国家法性质的不同而造成法律秩序的内在紧张……调解作为由第三方主持下的双方合意达成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法律秩序的选择上,更具有自主性,因此,从理论上讲,调解更能体现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的组合,大小传统的沟通与弥合。

——摘编自王彬、褚晓琳《乡土社会秩序形态与调解史迁》

材料二:18世纪初,治安法官成为英国地方名副其实的“统治者”。治安法官的权力涵盖治安、行政、司法多方面。18世纪中后期起,在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争取民主、自由、平等的改革运动兴起,由于治安法官贵族“家长式”的统治方式,如行使权力的专断与任意,利用治安权力对激进改革派与工人运动的镇压,对地方的管理松弛、落后,等等。这些弊端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文化与需求。

19世纪,治安法官逐渐走向衰落与转型,英国通过地方政府改革,逐渐剥夺治安法官的行政权、治安权,通过司法改革使其最终蜕变成为纯粹的司法官员,负责简单的刑事案件。

——摘编自顾荣新《12—19世纪英国治安法官的起源与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法律秩序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治安法官转型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中英法律秩序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72.0分) (共24题;共72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0分) (共4题;共28分)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答案:27-3、考点:

解析:

答案:28-1、

答案:28-2、

答案:28-3、

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