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与铜相关知识汇总

初中化学与铜相关知识汇总

铜铜是一种较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典型的性质,可以与氧气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可以与排在它后面的金属盐溶液反生置换反应。

1.铜在空气中加热化学方程式:2Cu+O22CuO;实验现象:红色铜片表面逐渐变黑。

2.铜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实验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铁片逐渐消失,并有红色金属生成。

4.氢气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H2+CuO Cu+H2O;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uO+CO Cu+CO2;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实验现象: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五水硫酸铜加热CuSO4.5H2O CuSO4+5H2O↑;实验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注意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8.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化学方程式:Cu2(OH)2CO3 2CuO+H2O+CO2↑;实验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氧化铜与硫酸(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H2O;实验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10.氢氧化铜与(硫酸)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H2SO4=CuSO4+2H2O;Cu(OH)2+2HCl=CuCl2+2H2O;实验现象:蓝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11.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CuCl2+2NaOH=Cu(OH)2↓+2NaCl;实验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补充反应:铜在氯气中燃烧:Cu+Cl2CuCl2;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铜的相关知识点

铜的相关知识点

铜的相关知识点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

在工业、建筑、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铜的相关知识点,包括铜的起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

一、铜的起源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精细的石器生产技术,最早利用自然界中的纯铜、铜矿石和铜合金等资源来制造工具和器皿,如铜盘、铜斧、铜鼎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蕴藏量也逐渐增加。

目前,铜主要产自智利、秘鲁、美国、中国、刚果等国家和地区。

二、铜的物理性质1. 密度:铜的密度为8.96克/立方厘米,是常见金属中比重较大的一种。

2. 熔点:铜的熔点为1083℃,是常见金属中的高熔点金属之一。

3. 导电性:铜是一种优良的电导体,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在制造电线和电缆等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4. 金属颜色:铜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和独特的红色或棕红色颜色,因此在建筑、装饰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三、铜的化学性质1. 氧化:在空气中,铜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

2. 腐蚀:在强酸和强碱的条件下,铜会产生腐蚀反应,损失其原有的性能。

3. 合金化:铜可以与许多元素形成合金,如锌、铜、铝、镍等,用于生产不同用途的合金材料。

四、铜的用途1. 电子行业: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递性能,因此在电子行业广泛应用,如电线、电缆、绕线等。

2. 建筑装饰:铜特殊的颜色和光泽,使其成为建筑装饰材料的首选。

如铜板、铜管、铜灯等。

3. 机械制造:铜在机械制造中应用较多,用于制造轴承、齿轮、螺母等。

4.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铜常常被应用于氧化反应中的催化剂、阴极等。

5. 食品加工:铜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如制造甜味剂、酒类等。

综上所述,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

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工业化进程中,铜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铜矿开采、冶炼和废弃物处理等。

铜知识

铜知识

铜的基本情况一、铜与铜工业基本概况 (1)(一) 铜的自然属性 (1)(二) 铜及铜产品的分类 (2)(三)铜的主要用途 (3)(四)、铜矿资源的储量类型及分布 (10)(五)、铜的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14一、铜与铜工业基本概况铜对人类文明历史的重大影响是任何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铜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金属,它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两个阶段以它的合金命名:青铜时代和亚青铜时代。

如今铜依然是世界上第三个用量最大的金属,仅次于铁、铝。

如果没有铜,现代生活将难以想象。

(一) 铜的自然属性相比于铁和铝,铜是相对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 0.005%,而铁和铝的含量分别达到5%和8%。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

金属铜,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4,比重8.9(铝2.7、铁7.9、铅11.3,金19.3),熔点1083℃(铅327、铝660、铁1536)。

元素符号Cu,是其拉丁名称cuprum的缩写。

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

最主要的一点是其电导率远高于其他基础金属及铁,只有银超过它。

同样,其热导率亦大大超过除银之外的其他金属。

通常铜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几千年来其在建筑和雕塑上的应用足以证明这一点。

铜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经过氧化,表面会形成淡绿色铜膜,一旦薄膜形成,对内部金属将起到永久性保护作用。

铜具有抗有机酸及碱(氨水除外)的特性,因此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

此外,铜的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铸造、辗轧、挤压,甚至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

铜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具有各种特性及广泛用途的合金。

它有良好的电反应特性,不具磁性。

最后一点,它的色彩丰富,无论是纯铜还是合金,均适合在建筑、艺术及装饰上应用。

金属的电导率及热导率(铜=100)(二) 铜及铜产品的分类⒈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从铜的存在形式看,自然界中存在纯度很高的自然铜,但这部分储量极少;铜一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硫化铜矿最多,世界上 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提炼出来的,另外为数不多的铜矿是氧化铜矿。

铜的相关知识

铜的相关知识

铜的相关知识摘要: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

立方厘米,铜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铜-概述光亮铜铜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Cu(拉丁浯Cuprum),它的原子序数是29,是一种过渡金属.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立方厘米。

熔点1083.4±0.2℃沸点2567℃。

常见化合价+1和+2。

电离能7.726电子伏持。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也是最好的纯金属之一,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最好的纯金属之一,稍硬、极坚韧、耐磨损。

还有很好的延展性。

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铜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在其表面可以生成一层绿色的喊式碳酸铜〔Cu2(OH)2CO3〕,这叫铜绿。

可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略溶于盐酸。

容易被喊侵蚀。

铜-历史铜是古代就已经知道的金属之一。

一般认为人类知道的第一种金属是金,其次就是铜。

铜在自然界储重非常丰富,并且加工方便,铜是人类用于生产的第一种金属,最初人们使用的只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单质铜,用石斧把它砍下来,便可以锤打成多种器物。

随着生产的发展,只是使用天然铜制造的生产工具就不敷应用了,生产的发展促使人们找到了从铜矿中取得铜的方法。

含铜的矿物比较多见,大多具有鮮艳而引人注目的颜色,例如:金黄色的黄铜矿CuFeS2,鮮绿色的孔雀石CuCO3Cu(OH2),深蓝色的石青2CuCO3Cu(OH)2,赤铜矿Cu2O,辉铜矿Cu2S等,把这些矿石在空气中焙烧后形成氧化铜CuO,再用碳还原,就得到金属铜,另外,斑铜矿也是很常见的铜矿石。

纯铜制成的器物太软,易弯曲,人们发现把锡掺到铜里去,可以制成铜锡合金——青铜。

青铜比纯铜坚硬,使人们制成的劳动工具和武器有了很大改逬,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铜-特性纯铜是一种坚韧、柔软、富有延展性的紫红色而有光泽的金属,1克的铜可以拉成3000米长的细丝,或压成10多平方米几乎透明的铜箔。

铜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铜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铜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1. 物理性质
铜是一种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29号元素,原子序数为29。

其原子量约为63.55。

在常温下,铜是一种固态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呈红色。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制造电线、电路板和散热器等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材料。

2. 化学性质
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形成氧化铜,并最终生成铜绿。

铜的化合价一般为+1和+2,它可以形成多种不同价态的化合物,如Cu2O和CuO等。

铜还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它们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化学反应活性。

3. 热性质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是热传导的良好材料,因此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热交换器。

此外,铜可以在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在高温下需避免使用铜制品。

4. 机械性质
铜是一种软金属,可以很容易地用冷或热加工方式制造成形,因此常用于制造金属制品和精密零件。

此外,铜具有高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变形而不破裂。

5. 光电性质
铜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电率,因此可以用来制造反射镜和电子元件。

此外,铜的表面可以很容易地氧化形成氧化铜保护膜,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6. 其他性质
铜是一种具有良好韧性和可塑性的金属,因此常用于制造铜制品、合金等材料。

此外,铜还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食品器具。

总之,铜是一种多功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化学活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铜的性质,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并加以利用,以推动现代化工业和科技的发展。

铜知识点总结大全

铜知识点总结大全

铜知识点总结大全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铜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应用领域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一、化学性质1. 原子结构:铜的原子序数为29,原子核内有29个质子和中子,电子排布为2, 8, 18, 1。

2. 化学性质: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可以与氧气、水蒸气和酸等发生化学反应。

在空气中,铜会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这是铜制品表面产生的一种自然保护膜。

3. 溶解性:铜在一些强氧化剂的作用下可以溶解,如浓硫酸、硝酸等,生成对应的盐。

二、物理性质1. 密度:铜的密度为8.96克/立方厘米,比较高,可以用来制作重物体。

2. 导电性:铜是一种极好的导电材料,电阻率为1.724×10^-8Ω•m,在电工和电子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 导热性:铜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导率为401W/(m•K),因此常被用来制作散热器、导热管等散热部件。

4. 融点:铜的融点为1083°C,属于高熔点金属,可以用于高温工艺中。

5. 耐腐蚀性:铜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但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腐蚀,如在含有盐和酸的环境中容易受到侵蚀。

三、应用领域1. 电工电子:铜是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其优良的导电性使得电力传输更为高效稳定。

2. 工业制造:铜可以制作各类机械零部件、轴承、齿轮等,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广泛。

3. 建筑装饰: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可以用于制作建筑装饰品、古董、雕塑等艺术品。

4. 医疗卫生:铜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制作,也可以制作铜制品来做抗菌表面处理。

5. 环保节能:铜是可回收再利用的金属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也被广泛应用于节能设备和新能源领域。

四、环境影响1. 生产污染:铜的提炼和生产会产生气体、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2. 电磁辐射: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的铜线圈和导线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 废旧处理:大量废旧的铜制品需要进行回收处理,对环境和资源有一定影响。

铜元素的知识点总结

铜元素的知识点总结

铜元素的知识点总结一、铜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铜是一种红棕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熔点为1083℃,沸点为2595℃,密度为8.96g/cm³。

铜的电导率和导热率分别为第二高和第三高,仅次于银和金。

这使得铜成为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器、建筑和工程领域。

2. 化学性质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可以与氧气、硫、氯等气体和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合反应。

在空气中,铜容易被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此外,铜还可以被酸和碱溶解,生成相应的盐类化合物。

3. 结晶结构铜的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金属结构特征。

铜的晶体结构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影响其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热传导性能。

二、铜的用途1. 电气工程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在电气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生产导线、电缆、电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得电气设备能够高效地传输电能和散热。

2. 建筑工程由于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铜制品如屋顶、雨水管、门窗等,不仅美观耐用,还能有效地抵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工业制造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被用于生产各种合金和化学制品。

铜合金如黄铜、青铜、铝青铜等,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

4. 医疗和生活用品铜具有抗菌性和抗氧化性,因此被用于生产医疗器械、餐具和家居用品。

铜材料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5. 艺术工艺铜在艺术工艺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用于雕塑、铸造、装饰等方面。

铜制品如钟乐器、雕像、器皿等,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三、铜的历史1. 古代应用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并利用了铜这种金属元素。

在青铜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铜来制作武器、工具和装饰品,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水平。

2. 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铜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铜及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及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一、铜及铜合金按加工方式分类1、冶炼铜:通过电解精炼方法或电解沉积法生产得的阴极铜(铜锭、铜棒、线材)2、铸造铜:(1)铸造黄铜锭、青铜锭(2)铸造铜合金(青铜、黄铜)(3)压铸铜合金二、加工铜及铜合金(一)紫铜①纯铜:铜的含量在99.9%以上,代号:T1 99.95% T2 99.9% T3 99.7%②无氧铜:铜中不含氧元素,代号:TU0 99.99%、 TU1 99.97%、 TU2 99.95%③磷脱氧铜:只含铜和磷两种元素,代号:TP1 99.9% TP299.9%④银铜:代号:TAg0.1 Cu99.5%(二)黄铜: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加入元素的铜合金。

黄铜分普通黄铜(简单黄铜)和特殊黄铜(复杂黄铜)两种。

1、普通黄铜:铜和锌二元合金。

用字母H表示,如H62,表示含铜量约为62%,含锌量约为38%。

型号有:H96 H90 H85 H70 H68 H65 H63 H62 H592、特殊黄铜:在铜锌合金中加入其他元素(如锡、镍、锰、铅、硅、铝、铁等)的合金,表示方法是在H后面加除锌外的主要加入元素的符号及含量。

如:HNi65-5表示铜含量约为:65%,镍含量约为5%,其余量为锌含量。

型号有:①镍黄铜:HNi65-5 HNi56-5②铁黄铜:HFe59-1-1(铝) HFe58-1-1(Pb)③铅黄铜:HPb89-2 HPb66-0.5 HPb63-3 HPb63-0.1 HPb62-3 HPb62-2HPb61-1 HPb60-2 HPb59-3 HPb59-1④铝黄铜:HAl77-2 HAl67-2.5 HAl66-6(Al)-3(Fe)-2(Mn)HAl61-4(Al)-3(Ni)-1(Fe) HAl60-1-1(Fe) HAl59-3-2(Ni)⑤锰黄铜:HMn62-3(Mn)-3(Al)-0.7(Si) HMn58-2 HMn57-3-1(Fe) HMn55-3-1(Fe)⑥锡黄铜:Hsn90-1 Hsn70-1 Hsn62-1 Hsn60-1⑦砷黄铜:H85A As 0.02-0.08% H70A H68A⑧硅黄铜:Hsi80-3(三)白铜:白铜是铜合金的一种,是以镍为主要加入元素的铜合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知识归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铜知识归纳
中学有关铜元素的知识内容不多,而且分散在初、高中内容中。

但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到,因此高三复习时有必要对有关铜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整理。

一、铜单质及其反应
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B族,纯净的铜为紫红色,通常表现为+1和+2价,以+2价为主。

1. 铜露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产生绿色的铜绿。

2. 铜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黑。

(黑)
3. 红热的铜丝插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黑)
4. 红热的铜丝插入硫蒸气中,铜丝变黑。

5. 在酒精灯外焰加热,铜丝则由红变黑,再将变黑的铜丝伸入酒精灯焰心,又由黑变红。

外焰:
内焰:
6. 在棕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片刻后铜粉溶解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7. 铜与浓硫酸共热,铜溶解,溶液变蓝。

(浓)
8. 铜与浓硝酸混合,迅速发生反应,形成蓝色溶液,同时产生红棕色气体;铜与稀硝酸混合形成蓝色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浓)
(稀)
9. 铜与热的稀硫酸混合,通入氧气,过一段时间,可观察到溶液变蓝,铜粉逐渐减少至消失。

二、铜的氧化物及其反应
氧化铜具有氧化性和难溶碱性氧化物的共性,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其+ 1价的铜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
1. 与酸的反应:
2. 将黑色氧化铜加热至800℃以上,变成红色粉末。

3. 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三、铜的氢氧化物及其反应
氢氧化铜为蓝色物质,具有难溶氢氧化物的共性,弱氧化性,并能发生配合反应。

1. 与酸反应
2. 受热分解
3.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费林试剂)与醛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4. 在氢氧化铜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形成蓝色溶液。

5. 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甘油,稍加热成绛蓝色溶液。

四、铜盐及其反应
盐溶液中的铜离子具有弱碱阳离子的共性和氧化性,固体铜盐具有不稳定性。

1. 受热分解
2. 受热分解
3. 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吸水后,形成蓝色晶体,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4. 将一颗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铁钉上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5. 在蓝色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产生黑色沉淀。

6. 棕色氯化铜溶于少量水得绿色溶液,再加水稀释变为蓝色。

五、铜的冶炼、精炼
矿石粗铜
主要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