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完整——被子植物代表植物(一)
5-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药用植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形态特征:
1、草本,常具乳汁。
后生花被亚纲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K(5)C(5)A5,(5)G(2-5:2-5:∞)
2、单叶互生或对生,稀轮生,无托叶。
3、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单生或成聚伞、总状、圆锥花序;萼常5裂,宿存; 花冠钟状或管状,5裂,稀二唇形;雄蕊5,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花丝分离,花 药聚合成管状或分离;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5心皮合生成2~5室,中轴胎座,胚 珠多数;花柱圆柱状,柱头 2-5裂。
《 5-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分布:
本科共113属,70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32属,约155种,各地都有分布。已知药用21属,90种。
化学成分:
本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为四环三萜类葫芦烷型皂苷,如葫芦素, 有抗癌活性。此外还有特殊活性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如天花粉毒 蛋白具有引产的作用。
• 5、浆果密集生于花序轴上。
《 5-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花小,两性或单性,成 肉穗花序,外具绿色或 彩色的佛焰苞片;
雄花群
花同株时,雄花通常生于 肉穗花序上部,雌花生于 下部,中部中性花。
雌花群
雄蕊
浆果
白掌
《 5-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红掌
海芋
分布:
本科约100属,3500余种,主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26属,181种,多数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已知药用22属,106种 。
管状花亚科 Tubuliflorae
(茵陈蒿)绵茵陈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全草入药,有清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
植物学分科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一、木兰亚纲1、木兰科识别要点:木本,枝条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花萼、花瓣不分,雌、雄蕊多数且离生;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鹅掌楸属2、毛茛科识别要点:草本,叶分裂或为复叶;花两性,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毛茛属、芍药属、铁线莲属二、金缕梅亚纲3、桑科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常有乳汁。
花小,单性,单被,集成各式花序,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
聚花果。
代表植物:桑属、榕属(无花果)、葎草属三、石竹亚纲4、石竹科识别要点: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雄蕊5枚或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硕果。
代表植物:石竹属(康乃馨),繁缕属、四、五桠果亚纲5、锦葵科识别要点:草本或灌木,体表常有星状毛;单叶互生,掌状脉,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5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硕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棉属、锦葵属、蜀葵属、木槿属、茼麻属、秋葵属。
6、葫芦科识别要点:草质藤本,常有卷须,叶掌状分裂;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3心皮组成,下位子房;瓠(hu)果。
代表植物:南瓜属、甜瓜属、葫芦属、冬瓜属、苦瓜属、丝瓜属、佛手瓜属、栝楼属。
7、杨柳科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硕果;种子有长毛代表植物:杨属(具顶芽)、柳属(无顶芽)8、十字花科识别要点:草本,常有辛辣味;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
代表植物:芸苔属、萝卜属、拟南芥五、蔷薇亚纲9、蔷薇科识别特点: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雄蕊多数,着生花托边缘,花托凸隆至凹陷;核果、梨果、聚合果或蓇葖果。
代表植物:绣线菊亚科(珍珠梅)、蔷薇亚科(草莓)、苹果亚科(木瓜)、李亚科(樱桃)10、豆科识别要点:叶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
被子植物分类学(1)

5、桑科
重点特征: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小,单 性,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4基数。坚果、核果 聚合为各式聚花果。
因为其花朵在内部的 子房里,确切地说是 在果实的雏形里,蜜 蜂(榕小蜂)会从底 部的小洞里钻进去然 后使花朵受精。我们 吃的是它膨大的花序 轴。
桑葚
单叶互生;叶柄长1~ 2.5cm;叶片卵形或宽 卵形,长5~20cm,宽 4~10cm,先端锐尖或 渐尖,基部圆形或近 心形,边缘有粗锯齿 或圆齿,有时有不规 则的分裂,
21
13、葡萄科
重点特征:借通卷常须合攀 轴缘 ,; 有花 卷细 须小 ,; 稀果无实卷为须浆。果叶为茎 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花序聚 伞状,通常与叶对生。
22
14、伞形科
重点特征:芳香 草本,常有鞘状 叶柄,据典型的 复形伞花序,5 基数花,两室的 下位子房及双悬 果。
23
15、石竹科
重点特征:草本,单叶对生,节膨大;二 岐聚伞花序,花两性,五基数;花萼具膜 质边缘,宿存;子房上位,特立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胎座, 蒴果。
于柱状的花托上, 花托于果时延长, 子房上位。
为“洋玉兰”。 对二氧 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 强抗性,可用于净化 空气保护环境
9
2、毛茛科
重点特征: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整齐, 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及雌蕊多数,离 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瘦果聚合,或蓇 葖果。
乌头
又名:断肠草,母根
14
7、唇形科
重点特征:常草本 ,含挥发性芳香油 ,茎四棱。单叶, 对生或轮生。轮伞 花絮;花萼5尖齿, 唇形花冠;雄蕊四 强或2枚;子房上位 ,四分,小坚果。
“香草之后”
重要药用被子植物分类表(3页)

唇形科
重要药用被子植物分类
纲 科属 紫草科 马鞭草科 分布 100属2000种,我国49属208种 药用植物 紫草 根: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全草:含马鞭草甙和马鞭草醇,活血祛瘀、利尿、解毒、截疟。 根茎:清热止咳,化痰截疟;叶:清热解暑,化湿截疟;果: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药材、药性与功效
约80属3000余种,我国21属175 马鞭草 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之南。 牡荆
小檗科
木兰科
又名“紫玉兰”。花蕾:祛风散寒、通肺窍、治鼻炎、 果:敛肺止咳、滋肾涩精、生津止汗。并可治疗神经衰弱和降低谷丙转氨酶。 花瓣:镇咳:果:止泻。 又名“元胡”。块茎: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根(板兰根)、叶(大青叶,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种子(白芥子):利气、祛痰、散寒、消肿、止痛。 又名“景天三七”。全草能散瘀、止血。 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今用于治肝炎,有降转氨酶作用。 又名“仙鹤草”。全草:止血、补虚、消炎、止痛。 根芽:驱除縧虫。 根:清热凉血、收敛止血。 果、根:收敛涩精、固肠止泻。 种子(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龙胆科 双 子 叶 萝藦科 植 物 纲 合 夹竹桃科 瓣 花 亚 纲
80属800余种。我国19属358种 龙胆 。已知药用15属,108种。 秦艽 180属2200余种。我国44属约 245种,分布以西南、华南最 集中,已知药用32属112种。 250属,2000余种,分布于热 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在温带 地区。我国46属169种,主要 在南部各省。已知药用35属95 种。 白前 徐长卿 杠柳 夹竹桃 萝芙木 罗布麻 长春花 益母草 丹参 220属,3500种,全球分布, 黄芩 主产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我国 荆芥 99属808种,全国均产,药用 紫苏 75属436种。 藿香 薄荷
药用植物学第十二章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的代表植物
金银花
连翘
忍冬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等功 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等症。
木犀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 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发热等症。
紫苏
麻黄
唇形科植物,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 胎、解鱼蟹毒等功效,用于治疗感冒风寒、 咳嗽、胸闷、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抗病毒作用
药用植物的抗病毒作用也是研究的 热点之一,如板蓝根、柴胡等,可 以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
其他药理作用
药用植物还具有许多其他药理作用 ,如降压、降血糖等,可用于治疗 多种疾病。
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和储存
采集时间
药用植物的采集时间对其药效有着重要影响。一 般来说,采集时间应该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或特定 季节进行。
多种多样的生活型
被子植物门的植物具有多种多样 的生活型,如乔木、灌木、藤本 、草本等,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 环境。
发达的根系
被子植物门的根系较为发达,具有 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也有 支持植物体和固定位置的作用。
被子植物门的分类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根据叶子形态和构造的不同,被子植物门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两大类。
木本、草本和藤本
根据植株形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被子植物门又可以分为木本、草本和藤本三大类。
多肉植物、观花植物、观叶植物等
根据观赏特性的不同,被子植物门还可以分为多肉植物、观花植物、观叶植物等不同的类型。
被子植物门的起源和演化
起源时间
被子植物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大约1.3亿年前,由裸子植物演
化而来。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三
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
被子植物1

裸子植物门
共 10 属 230 余种。广布于全世界,尤以北半 球为多,我国有 10 属 113 种,药用 8 属 48 种。本科植物多含树脂及挥发油,尚含双黄 酮类,生物碱,多元醇和鞣质等。 [ 代表药用植物 ]油松 P . tabulaeformis Carr .
裸子植物门
柏科 Cupressaceae 常绿乔木或灌木。 叶交互对生或 3-4 片轮生,鳞片 状、针形或钻形 ,有时具二型叶。雌雄同株或异株。 雄球花顶生,每雄蕊具 2-6 花药; 雌球花通常有 316 枚交互对生或 3-4 枚轮生的珠鳞,镊合状或覆瓦 状排列,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 ,珠鳞内面近基部有 1 至数枚胚珠。 球果 木质或肉质, 熟时不开裂或仅 顶端微开裂 。种子具翅或无。
裸子植物门
共 5 属 23 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 4 属 12 种,药用 3 属 10 种。本科植物多含有 双黄酮、紫杉碱和具抗癌作用的紫杉醇,及 蜕皮甾酮等。 [ 代表药用植物 ]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e Sieb.et Zucc.
裸子植物门
麻黄科 Ephedraceae 小灌木或亚灌木。 小枝对生或轮生 , 节明显 ,节 间有细槽, 茎的木质部有导管,髓部深红色。叶小, 鳞片状 ,对生或轮生于节上, 基部结合成鞘状:雌 雄异株 。雄球花由数对苞片组成,每苞片中有雄花 一朵,每花具雄蕊 2-8 ,花丝合成 1-2 束,外有膜 质假花被;雌球花由多数苞片组成,常有雌花 1-2 朵,各生胚珠 1 枚, 胚珠外有革质假花被包围,顶 端有珠被延伸而成的珠孔管。种子浆果状 ,由假花 被发育成的假种皮所包围, 其外有红色肉质苞片 。
花瓣的倍数。二歧聚伞花序。
子房上位,心皮 2-5,合生1室,特 立中央胎座,胚 珠多数
9-10 第八章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

辛夷(木兰) (Magnolia liliflora Desr.)花被外面紫红色 或紫色,故又叫紫玉兰。 花芽、花蕾入药,治鼻 炎,并有镇痛作用。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2
二乔木兰(M. soulangeana Soul.-Bod.),是玉兰与辛夷的杂 交种,在园艺中约有20多个栽培品种。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9
润楠属 (Machlius): 花结构同樟属, 但花被宿存, 结实时裂片向 外反曲,羽状 叶脉。材质坚 硬。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0
• 楠属(Phoebe):与润楠属相似, 但花被裂片在果时伸长,托住果实 基部。木材优良。如滇楠 Phoebe nanmu ( Oliv.) Gamble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托叶
4
③ 花大单生于枝顶, 外被1至数枚苞片。 玉兰花大而美丽,直 径可达15㎝。花被花 瓣状,色白,微有香 气,9片,螺旋状着 生于花托最下部,每 轮 3 片。
注:玉兰的萼片与花 瓣间无明显的形态差 异,故将二者合称为 花被。
玉兰形态结构被认为是现代被子植物中原始类群的典型。花瓣可 以和面煎食。果和花蕾入药,解热、发汗通窍。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7
山胡椒Lindera glauca (Sieb.et Zucc.) Blume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 米;树皮灰白色;小枝黄褐 色,有毛;芽鳞片红褐色。 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 背面苍白色,密生细柔毛。 花序有短花序梗,花2—4朵 成单生。果实球形,熟时黑 色或紫黑色。
第五节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
(木兰纲 Magnoliopsid)
• 概述:本纲包括6亚纲、64目、344科,约200
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1)

2. 蓼科 Polygonaceae * P3-6 A3-9 G(2-3:1:1)
➢榕属 Ficus:隐头花序,有乳汁, 托叶大而抱茎,有托叶环痕。
辟荔 Ficus pumifera L.
隐头果药用称木馒头,能补肾固精,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茎叶药用称薜荔 ,能祛风除湿, 活血解毒通络。
无花果 F.carica L.
美味果实,未熟时采下药 用,为中药无花果,润肺 止咳,清热润肠,健脾开 胃。
④.裸子植物只有一层珠被,柔荑花 序类也都是一层珠被。
⑤.两者的授粉到受精的时间较长。
2.多心皮学派的被子植物系统 哈钦松(Hutchinson)系统以
真花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原始的被 子植物为两性花,离生多心皮,螺 旋排列。单性花由两性花退化而来。
花的演化: 复杂→简单; 两性→单性; 虫媒→风媒
对、轮生,落叶
6 单叶,网脉
复叶,平行脉
7 花单生
花序Leabharlann 8*↑9 螺旋排列
轮状排列
原始形状 10 两性花 11 同株 12 虫媒 13 重被 14 花各部多数、离生 15 雄蕊多数,离生 16 花粉粒单沟 17 心皮离生,多数 18 子房上位、离生 19 骨突果 、蒴果
进化形状 单性花 异株 风媒 单被、无被 定数 3,4,5合生 少数,合生 3-多沟 合生,少数 子房下位,合生 核果、浆果
粗叶榕(五指毛桃), F. simplicissima Lour.
• 根药用,能健脾化湿, 行气化痰,舒筋活络。
榕树 F. microcarpa L.常绿乔木,茎上生不定根,
南方的行道树,独木成林的特殊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