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与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与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性激素,对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并在植物种植、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植物生长素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植物生长素的种类植物生长素包括IAA、IBA、NAA、2,4-D、PLS和IPA等几种,其中IAA是最常见的植物生长素,是由植物合成的天然激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调节植物生理代谢的作用。

二、植物生长素的生理效应植物生长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理效应:1. 根生效应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的生长与发育,尤其对于硬壳种子、农作物和果树的根系生长有重要作用。

2. 茎生效应植物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茎的生长和发育,使其在形态和构造上发生变化,调节芽的休眠和生长,促进穗的发育。

3. 叶生效应植物生长素可以改变植物叶片的生长与发育,增加叶片的数量和大小,防止叶片早衰和落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4. 花生效应植物生长素能够调节植物的花期,加快植物花蕾的生长与发育,延长花期,增加花的数量和品质,提高花的观赏价值。

三、植物生长素的应用植物生长素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主要从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植物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1. 农业生产植物生长素是种植业中一种重要的农药和生物调节剂。

它可以喷洒在作物上,促进作物生长、调节生长发育节律以及增加产量。

此外,在果树上使用植物生长素可以调整果树的坐果数量和大小,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

2. 林业生产植物生长素在林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增加树木的栽培存活率、生长速度和质量,使林木生长旺盛、树干粗壮。

在林业防护中,植物生长素还可以发挥一定的防病、防虫的作用。

3. 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素也在植物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利用植物生长素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机理和生理代谢过程,有助于培育出更加优良的作物品种和植物新品种。

四、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植物生长素的研究也是植物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植物生长素的重要性教案:探究植物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生长素的重要性教案:探究植物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生长素的重要性教案:探究植物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植物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探究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掌握植物生长素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1.探究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命力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植物生长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地应用植物生长素。

2.怎样规避使用植物生长素可能带来的风险。

四、教学内容1.植物生长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分裂,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植物根系的形成和发育,促进植物的开花、结实和生殖繁殖。

植物生长素还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和抗旱抗寒能力,提高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2.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命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帮助植物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

植物生长素还能够促进植物的花和果实的形成,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植物生长素还可以增加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植物的生命力,使植物更加强壮健康。

3.植物生长素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植物生长素的应用有很多,可以帮助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益。

但是植物生长素的使用也有一些注意事项:1)应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植物生长素,避免使用过量。

2)植物生长素应该在适宜的时间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植物生长素的使用量应该严格控制,过量使用会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4)植物生长素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好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5)如果发现植物生长素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停止使用,避免继续造成损失。

五、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素的重要性和应用注意事项。

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植物生长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激素,它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对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研究。

一、植物生长素的基本特性植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根、叶等部位。

它可以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延伸和分化,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素分为多种类型,如吲哚乙酸、脱乙酰基赤霉素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素各具特性,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植物幼苗生长对植物生长素的反应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这取决于所使用的植物品种、植物生长素类型和浓度等因素。

对于吲哚乙酸而言,在低浓度下,可以增加植物的根系和叶片的生长,从而促进幼苗的整体生长;而高浓度的吲哚乙酸则会抑制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脱乙酰基赤霉素则在低浓度下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和叶片生长,而高浓度则会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三、植物生长素的转运和信号传导机制植物生长素在植物中的转运和信号传导机制十分复杂。

研究表明,植物生长素的转运主要是通过植物生长素转运蛋白来实现的,这些蛋白可以将植物生长素从一个细胞转运到另一个细胞。

同时,植物生长素的信号传导机制也涉及到许多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调节。

四、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之外,植物生长素还可以影响其他与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关的因素。

例如,植物生长素可以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育、花的形态和数量、果实的大小和品质等。

此外,植物生长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的逆境响应和抗病能力。

五、结论植物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幼苗的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植物品种和生长情况,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植物生长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合理利用植物生长素可以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素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植物生长素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植物生长素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实验原理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方法步骤(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a一萘乙酸(NAA)。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mg/mL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3)制作插条:以1年生苗木,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削成斜面,(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留3一4个芽,所选枝条芽数尽量一样多。

并将插条随机分成等量10组并编号为1到10组。

(4)处理插条:用配制的上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处理1—9组插条,用蒸馏水处理第10组插条。

处理插条方法: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溶液浓度低且应置于阴暗处)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5)培养插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到30℃)。

(6)观察记录:定期观察各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设计记录表格,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统计计算各组的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长度,最多或最长的一组所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

4、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①温度要一致;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③设置对照组:蒸馏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

它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植物的形态和生理过程。

对生长素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有很多研究表明,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生长素的种类和作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长素的种类。

据有关研究表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吲哚乙酸(IAA),另一种是腐植酸(IBA)。

这两种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IAA主要起到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的作用,而IBA则主要调节植物根系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延长,从而使植物生长得更加健壮。

其次,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分化和成熟,从而使植物的形态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此外,生长素还能够影响植物的运动和应激反应,使其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长素的应用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长素的应用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广泛地运用在农业和园艺生产中。

例如,通过喷洒含有生长素的液体来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

此外,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者还利用生长素的特性,开发出了一些新型植物品种,这些品种在生长发育、抗性和产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生长素的局限性和研究方向虽然生长素具有很多优秀的特性,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生长素会对植物的病虫害产生一定程度的吸引作用。

此外,如果过度使用生长素,也会造成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平衡,影响它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运用生长素的时候,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出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的生长素治理技术。

通过深入研究生长素的机理和表观遗传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开发出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生长素产品。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为控制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撑。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实验验证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实验验证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实验验证植物生长素(植物激素)是一种在植物体内起调节生长和发育作用的化合物。

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发育和转运等。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实验验证。

一、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植物生长素主要有五个类型: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脱落酸(abscisic acid)和乙烯(ethylene)。

每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生长素(IAA)促进细胞扩张和细胞分裂。

它在植物茎尖和根尖高度浓度累积,引发细胞伸长,从而带动幼苗生长。

生长素还有助于细胞分裂,推动细胞增殖。

其次,赤霉素(GA)调节植物生长。

它促进幼苗伸长、枝梢延长和叶片展开。

赤霉素还参与开花和花粉萌发过程,并增加果实大小和数量。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则促进细胞分裂和向上生长。

它影响根的脱分化、早期胚形成和根尖发芽。

另外,脱落酸(abscisic acid)参与植物应激响应。

当植物受到干旱或其他逆境时,脱落酸被激活,抑制发育和生长。

它还参与种子休眠和控制落叶。

最后,乙烯(ethylene)主要影响植物编排和果实成熟。

它调节果实呼吸,催促果实脱落和植物衰老。

二、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科学家们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

以下介绍几种主要实验方法。

1. 缩短芽的实验通过给植物施加生长素,可以观察到芽的快速伸长。

差异对照实验是一个常见的实验设计,其中一组芽被处理,另一组芽作为对照。

通过比较两组芽的生长情况,可以验证生长素的作用。

2. 幼苗促进实验将植物种子催芽后,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液浇灌一组幼苗,同时用普通培养液浇灌另一组幼苗作为对照。

观察生长素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苗的生长差异,可以推断生长素的作用。

3. 枯萎抑制实验通过给植物施加脱落酸,观察植物的枯萎程度可以验证脱落酸的作用。

对照组植物不接受脱落酸处理,与受到处理的植物进行比较。

4. 花芽分化实验在光周期控制下,对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观察花芽的形成情况。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教案:前沿科研成果分享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教案:前沿科研成果分享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教案:前沿科研成果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分享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2.了解植物生长素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3.了解植物生长素的研究热点、前沿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1.植物生长素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植物生长素指一类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它在植物体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且对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发育和生长、调节植物形态、促进萌芽、增加芽发育和茎叶发育等。

2.植物生长素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植物生长素主要包含IAA、IBA、NAA、2,4-D等物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与植物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

此外,植物生长素能够使植物细胞壁松弛、促进分裂、调节植物的伸长和分化。

3.植物生长素的研究热点、前沿及其应用目前,植物生长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生长素与植物发育的关系。

研究表明,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调节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特征。

(2)植物生长素与植物逆境生存的关系。

研究发现植物生长素能够提高植物的逆境生存能力,包括逆境产生的氧化应激、高盐、低温、干旱等。

(3)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途径。

目前,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途径已经被研究得相当清楚,包括HSL、TAA/YUC、CYP以及GH3等途径。

未来,植物生长素的研究还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植物生长素定向修饰、深入研究植物生长素与其它植物激素的交互作用等。

其在应用方面,植物生长素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农业生产、林业、园艺、草坪等领域。

例如,利用植物生长素促进果树花芽分化,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利用植物生长素控制多年生植物的休眠期,提高其养分利用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导入语言,引入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植物生长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生长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激素的分类、信号转导机制以及激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介绍植物生长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激素主要分为: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激动素和脱落酸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起着不同的调控作用。

其中,生长素是最早被人们发现和研究的植物生长激素之一。

生长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细胞的伸长和分裂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则主要参与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赤霉素则参与了植物的伸长和分化过程。

激动素则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到调控植物生理活性的作用。

脱落酸则参与了植物的果实成熟和落叶过程。

植物生长激素的信号转导机制是激素作用的关键环节。

植物生长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来触发一系列的信号传递过程。

这些信号传递过程主要包括受体激活、激素信号转导和响应基因的表达等。

受体激活是激素信号传递的起始点,它通过与激素结合来激活下游的信号传递过程。

激素信号转导则是激素信号从受体到细胞内的传递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了一系列的信号分子的参与。

响应基因的表达则是激素信号传递的最终结果,它通过调控特定的基因表达来实现激素的生物学效应。

植物生长激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植物生长激素通过调节细胞的伸长和分裂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的根系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能够促进根系的伸长和侧根的形成,而细胞分裂素则参与了根系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在植物的茎叶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则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叶的伸长和分化,使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植物的花果发育过程中,激动素和脱落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激动素能够调控花的开放和果实的成熟,而脱落酸则参与了果实的落叶和脱落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内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深化我校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师生共同确定以植物生长素为课题,开展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使师生受益非浅。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基本理论要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

其中,生长素的发现主要是介绍科学家研究和发现生长素的简史,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习得有关生长素基本理论的要点,而且接受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

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中,通常以单子叶植物萌发种子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实验设计中对材料进行各种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许多疑惑:胚芽鞘是什么?胚芽鞘顶端与顶端以下部分怎样划分?切除顶端的部分果真不能生长吗?如何用生长素的基本理论要点,解释背光一侧插入云母片的胚芽鞘能够直立生长的现象?……
学生的疑惑也正是教师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为此我们师生共同确定以植物生长素为课题,由任课教师和实验辅导教师做好必要的实验准备工作,由学生分别设计和执行实验计划,开展系列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预期通过实验探究对有关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探究实验程序
1.实验准备
(1)前期准备实验前一天,将玉米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h,使其充分吸水胀大。

除去浮于水面的干瘪子粒,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实验用的培养皿、纱布清洗干净,有条件最好用紫外灯消毒15min左右。

(2)消毒取出吸水胀大玉米种子,置于质量分数为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6min,以防止种子萌发时霉菌生长。

然后,用无菌蒸馏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反复漂洗4~5遍,洗去种子表面残存的氯化汞。

(3)种子萌发根据本组的实验设计,选取一个大小适宜、消过毒的培养皿,底部平铺一层透气性强的纱布。

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摆放在纱布上,再倒入清水,水量不要没过种子,以保证种子的有氧呼吸。

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密闭的暗盒中,每天换水1次,在20~25℃温度条件下,2~3d玉米种子即可前发。

玉米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

随后,胚芽鞘包着胚芽突破种皮,待幼苗的胚芽鞘长到1cm左右时,即可作为有关实验材料。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可设置1组对照,用来观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其观察结果大致如下:
表1 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
2.分组实验及结果
(1)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观察实验
该组的实验处理及观察结果如下:
①制作琼脂块称取琼脂粉6g,倒入盛有1000 mL蒸馏水烧杯里,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解。

然后,将琼脂液倒入小培养皿中,厚度大约为1~2mm,待其凝固后使用。

②进行实验将琼脂块一分为二,分别用于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装置。

实验组的做法是:切取若干个胚芽鞘顶端,放置在一部分琼脂块上。

大约45min后,移去胚芽鞘顶端,将该琼脂块切成小正方体,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上。

放置前,要测量胚芽鞘的初始高度。

对照组的做法是:将另一部分球脂块也切成小正方体,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前同样测量胚芽鞘的初始长度。

③实验结果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2d后开始观察和测量。

实验组有明显的生长,第3d,叶子已经长出;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生长。

实验数据如表3。

④分析结论胚芽鞘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顶端以下部位生长。

(3)胚芽鞘生长部位的探究实验
①实验处理Ⅰ及结果选取若干长度为1~1.5cm胚芽鞘,用碳素笔从胚芽鞘顶端到最下端画一条直线,线条颜色、粗细要均匀,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
表3
黑暗条件下处理。

1d后,胚芽鞘即可长到2.5~3cm,其上面的线条自上而下未出现中断,但顶端处颜色深,中段颜色逐渐变浅,最下端颜色也较深。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胚芽鞘的生长部位位于其顶端以下的部位,而且是自上而下逐渐生长的。

②实验处理Ⅱ及结果取胚芽鞘长度约为2.6cm的幼苗若干,自上而下每间隔0.2cm 划一条细线,并依次编号为1~13,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条件下处理。

每隔24h测量一次胚芽鞘长度,先后测量2次,其测量结果如下:
表4
胚芽鞘自上而下的区段
(4)生长索运输的探究试验见表5。

(5)胚芽鞘顶端大小的探究实验
①观察和处理材料 取胚芽鞘长度为4cm 左右的黄化苗,观察其胚芽鞘可发现顶端与以下部分有明显的分界。

选取长势相近的若干黄化苗分成3组,分别在胚芽鞘的分界处、分界线以上、分界线以下等部位进行切去顶端,然后观察和测量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②测量与记载 对处理材料进行2次观察和测量,每次间隔24h ,测量结果(每组胚芽鞘的平均值)如下:
表6
③分析结论:玉米胚芽鞘的顶端与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分界,胚芽鞘顶端长度约为1.5cm 左右。

三、结论与反思
通过对上述探究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玉米胚芽鞘具有向光性;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顶端,胚芽鞘顶端长度约为1.5cm左右;胚芽鞘顶端以下是生长旺盛部位,阻挡生长素运输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胚芽鞘生长停滞或缓慢。

在上述探究实验过程中,师生遇到过挫折和失败,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

我们认为在开展这项探究实验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最好选择当年收获的玉米种子,保证种子发芽率高。

2、最好在黑暗处促进种子萌发。

向光性试验以及相关实验所用的幼苗,应是对光十分敏感的黄化苗,黄化苗的形成需要黑暗环境。

光照条件下长出的胚芽鞘逐渐呈现紫色,而且胚芽鞘很短时就长出真叶,不利于实验的进行。

3、实验时胚芽鞘的适宜高度为1~2cm。

胚芽鞘长得太长时,其顶端与真叶逐渐分离,既不利于操作,又会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前对幼苗需要量要做到心中有数,试验处理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个培养皿中,种子萌发后不要转移幼苗,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5、每次换水动作要快,尽量避免胚芽鞘长时间接触光,有条件最好在暗室中进行。

培养皿上要标记出背光侧和向光侧,使胚芽鞘向光侧一直处于单侧光的照射,尽量减少试验误差。

四、问题讨论
1、关于胚芽鞘顶端。

辨别胚芽鞘顶端的方法是:胚芽鞘突破种皮后,其上端显淡黄色,而下端部分呈乳白色。

嫩黄色与乳白色交界处,即为顶端与以下部位的分界线。

将云母片插于分界线以上,胚芽鞘依然生长;将云母片插于分界线以下,胚芽鞘几乎不生长。

如果尖端切除得不彻底,可能有少许的生长。

如果胚芽鞘太长,切去尖端,胚芽鞘依然生长,可能是因为胚芽鞘里面的真叶也能产生生长素促进下部生长。

2、学生在实验时发现,如果用红色碳素笔作标记,胚芽鞘弯向划红线的方向生长,而且弯曲的程度剧烈,甚至扭曲。

红色碳素笔对生长素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3、光怎样导致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实践表明,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亲自动手和大胆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有关知识,而且会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资源来源《生物学通报》200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