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词流变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讲课文档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讲课文档
第十四页,共25页。
3、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曹氏三父子
★建安文学
风骨遒劲
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南照北信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
第十五页,共25页。
陶渊明
七言律诗(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排律(八句以上的
律诗)
律诗八句,分别称:
பைடு நூலகம்
•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九页,共25页。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词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第一页,共25页。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第二页,共25页。
第一讲
中国古代 诗歌常识
第三页,共25页。
起源
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一般把《诗经》作为中 国诗歌史的起点。
第四页,共25页。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第五页,共25页。
古体诗(古风)

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仿作 。
近体诗(格律诗)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第十二页,共25页。
名平,战国时楚人,第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世称“三闾大夫” 。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
屈 代表作:《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离骚
原 》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 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一)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一)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一)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带领大家整理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为什么要做这一件事情呢,因为古诗词鉴赏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多古诗词的情况不太了解,只是就一首诗读一首诗,这样的鉴赏总会是肤浅而片面的。

今天先从先秦诗歌说起。

我国的文学发展是沿着两条路走的,一条是现实主义道路,一条是浪漫主义道路。

虽然中间会有一些穿插,但是整体来看,两条路线还是比较清晰的。

现实主义的源头是产生于中国北方的《诗经》。

对于《诗经》,我们是要必须了解全面而准确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音乐曲调之意,又称15国风。

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所辖各地域的民间歌谣,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共160篇,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风和屈原《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即“正”,又与“夏”通。

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

“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祭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诗、乐、舞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

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我们知道,《诗经》中价值最大的是“十五国风”,那么这些诗歌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呢?都有那些题材呢?其实《诗经》价值的很大一方面就是它涉及的社会面非常广。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题材: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

2、征役诗,即大量反映徭役和兵役问题的诗歌。

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邶风·式微》、《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采薇》等。

最新古代诗词发展脉络分析(共47张PPT)精品课件

最新古代诗词发展脉络分析(共47张PPT)精品课件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 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
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依当涂县令李
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 ,一说喝醉了酒 ,在四十七页。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 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等
第五页,共四十七页。
田园诗人之鼻祖(bízǔ)东晋陶渊

1、作家生平: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 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战、大分裂时代,北 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中国,南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 活,陶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生活所迫而出仕 (chūshì),因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思想及道家崇尚 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躬耕田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 藉,保全自己清高的品格。
思君不见下渝州。。
幽静之中洋溢着一份对家乡(jiāxiāng)朋友的爱心。
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 诗人。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青年时期,他曾游历 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 厚的友谊。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来 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 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jìnqǔ)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 十四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这期间 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标志着 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 度。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PPT课件
二、代表作家作品:
三曹: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其一东 临碣石)(其四神龟虽寿)
曹植(陈思王)《白马篇》《七步诗》
建安七子
2021/7/23
8
三、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说 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战、
大分裂时代,北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中国,南
6
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 星》
四、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2021/7/23
7Leabharlann 魏晋南北朝一、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东汉末年 农民起义——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西晋,八王 之乱,十六国分裂——东晋——宋齐梁陈。佛道盛 行,门阀制度等
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活,引起了此起
彼伏的农民起义。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陶出
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生活所迫
而出仕,因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
思想及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
躬耕田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保全自己清
高的品格。
2021/7/23
9
3、作家个性: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而向乡 里小儿
2021/7/23
4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意象的来源。唐 崔护《题城南》
《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 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2021/7/23
5
先秦两汉——(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
二、(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屈原《离骚》 我国最早的一首抒情长诗。
2021/7/23

中国诗词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诗词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诗词历史演变过程中国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其历史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中国诗词的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共计305篇。

这些诗歌内容广泛,涉及劳动、爱情、战争、祭祀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此外,屈原的《离骚》则开创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先河,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时期,汉乐府的出现标志着诗歌从民间走向宫廷,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载体。

汉乐府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反映人民疾苦的写实作品,也有描绘爱情生活的浪漫之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曹操、曹丕、曹植等人的建安诗歌以慷慨悲凉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随后,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为特点,成为后世文人追慕的对象。

此外,谢灵运的山水诗也为后世的山水田园诗派奠定了基础。

三、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高峰期。

唐代诗歌尤为繁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初唐时期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传统,开创了唐诗的新风。

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则更是被后人誉为“诗仙”、“诗圣”,他们的诗歌作品风格各异,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诗歌豪放奔放、意境深远;杜甫诗歌则沉郁顿挫、关注民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衰落。

此外,白居易的讽喻诗、刘禹锡的竹枝词等也各具特色,丰富了唐诗的艺术宝库。

五代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诗词创作仍有一定的发展,如李煜的南唐词就以其婉约柔美的风格著称。

四、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诗词创作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宋词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课件

1、先秦诗歌——萌芽
《诗经》: 产生时代:西周到春秋中叶. “六 义”: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 代 表 作:《关雎》《静女》《氓》 《无衣》《伐檀》《硕鼠》等。 意 义:“六经” ,现实主义诗歌源头;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名平,战国时楚人,第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世称“三闾大夫”。
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
屈 原
代表作:《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离骚》 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 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两汉
汉乐府:汉武帝时设乐府,命官署采集和创作 乐歌,其诗称“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作品,南朝萧统收 入《文选》。代表作《行行重行行》《迢迢牵 牛星》。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 辛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 使》,与高适(作品《燕歌行》《别董 大》)并称“高岑”。
李白
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居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 难》《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 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巅峰。世称“诗仙”。
古 诗 十 九 首 五 言 诗 的 成 熟 ——
生年不满百 (无名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青青河畔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杜甫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代表作:前期有《望岳》,后期后“三 吏”“三别”等,其诗被称为“诗史”。 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 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圣”。

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词流变

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词流变

第一讲中国古代诗词流变——从《春江花月夜》说起(4学时)一、《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的唯美之作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

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

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

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

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

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

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

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

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

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赏析:千古绝唱,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六年级语文春季第一讲 《诗歌的演变一》

六年级语文春季第一讲 《诗歌的演变一》

春季课程大纲讲次内容类别1诗歌演变(一)诗歌2诗歌演变(二)诗歌3图文转换图文转化4升学写作写作5记叙文赏析(一)阅读6文言文文言翻译7写人仿写写作8温故而知新——期中检测测试9记叙文赏析(二)阅读10基础语法进阶语法11记事仿写写作12文言文古文13记叙文赏析(三)阅读14环境描写写作15结课测试测试16作文讲评写作六年级春季第一讲诗歌的演变诗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概念一、诗歌要具备的两个要素:一是富有节奏感,二是要抒发情感。

《诗经》孔子编订305篇诗三百⼆、诗歌的起源《诗经》的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诗歌源头。

《诗经》里的诗歌和先秦时期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

笔记文学常识指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指雅正之声颂按手法可分为:赋、比、兴赋:铺陈比:比喻兴: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美女1号:淑女⼀个⾟勤采摘荇菜、体态优美的的⼥⼦。

⽣活⽓息现实主义屈原朝饮⽊兰之坠露兮,⼣餐秋菊之落英。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制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为裳。

离骚(节选)美⼥2号:神⼥⼀个以荷叶为⾐,荷花为裳,配饰众多,⾐袂⾶⾶,不⾷⼈间烟⽕的⼥⼦。

距离⽣活⽐较远,仙⽓⾶⾶浪漫主义《楚辞》的地位《楚辞》是我国第⼀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屈原的抒情⻓诗《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称为“骚体”。

笔记文学常识焚书坑儒汉代唐朝元明清先秦魏晋宋代《诗经》《楚辞》⼆、汉代乐府诗歌1、乐府原指管理音乐的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 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 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 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 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 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 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最为著名的还 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西北有高楼》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四)建安诗歌
汉末建安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 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 用五言形式,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 的诗作大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 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 深而笔长”的风格,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 风骨”的独特风格。
诗歌音乐性的表现:韵律和节奏 韵律是相同或相近的声音(即相同或相近的韵母的字), 它在诗歌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强弱和长 短上。 节奏的作用在于,通过语句韵律的协调和联系,整齐多 变的节奏感,增强诵读的表达效果。


了解:平声三十韵
卷上 一 东 二 冬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卷下 一 先 二 萧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三 江
四 支
十一 真
十二 文
三 肴
四 豪
十一 尤
十二 侵
五 微
六 鱼
十三 元
十四 寒
五 歌
六 麻
十三 覃
十四 盐
七 虞
十五 删

七 阳
十五 咸

东(韵)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 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 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 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 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 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 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 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 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一东所压字举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 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 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 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 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 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 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 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 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司马相如作《如玉赋》,梁王赠他绿绮琴。
青铜:铜镜。欧阳修诗云:“壮士亦何为,素丝悲
青铜。”
鬓皤(pó):白色。
芰(jì )荷:菱。
三段选背一段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词流变
——从《春江花月夜》说起
一、《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的唯美之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孔雀东南飞(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 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 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 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 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 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 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 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 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二、 《声律启蒙》与对对子
《声律启蒙》作者介绍
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三年(1664年)进士。据称他性刚直,声震天下,至性 纯笃,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著有《声律启蒙》、 《怀园集唐诗》、《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等。
诗歌的诵读
(一)把握好诗歌的感情 诗歌是作者受客观事物刺激,情感激动达到紧张高亢 之际的产物。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没有澎湃的激情就没有 诗。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
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三、从《诗经》到元曲的诗歌流变
《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古诗
十九首——建安诗歌——东晋田园诗人—— 南北朝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一)《诗经》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 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 分为“风”、“雅”、“颂”三类。“颂” 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雅” 用于宴会的典 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 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 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鉴赏
价值:以孤篇压倒全唐 审美:澄澈空明、清丽自然 主体:月(升起——高悬——西斜——落下) 展开:春、江、花、月、夜 展开: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 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 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 漂泊的游子
二、中国古诗中的意象群
月亮之外,还有:
1飞鸟:自由的灵魂 2青山:身与心的家园 3“捣衣”和“砧声”:离愁与 乡愁 4水:流水无情亦有情 5船:漂泊与自由 6落花:流水落花春去也
楚辞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 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 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 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
《离骚》名句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 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汉乐府民歌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 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乐府”原 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 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 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二)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 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 (骚体)。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 言为主,多用“兮”字,打破了《诗经》 的四言形式。
楚辞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 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 《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 第一位伟大诗人。其代表作《离骚》,是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 情诗。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 辞作家。
张 若 虚
春 江 花 月 夜
(译 文)
一、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 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 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月夜春江之景) 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么人最初 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 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人生的思考) 三、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 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 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 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 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 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 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 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游子和思妇的离愁别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