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一)(完整资料).doc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斜度的简单计算,强调其格式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思考(2)由上图可知:斜度=tanα=BC:AC=1:n(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2.锥度(GB/T15754-1995)(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的形式,(见上图可知:)(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3)作图方法与步骤: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课堂小结】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课堂拓展】椭圆的作图方法边讲解边提问(学生回忆初中的数学知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演练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即堂练习)巩固练习(学生动手作图,要求独立学生完成)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提问)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解)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1.基本要求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
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1.线型及图形尺寸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图纸的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等规定。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范应用。
重点: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绘制简单零件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学具: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等基本知识,结合挂图和模型进行示范。
3. 示例:以一个简单零件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基本知识进行绘制。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
2. 绘制简单零件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轴的零件图。
2. 答案: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正确,图形清晰,符合机械制图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绘制更复杂的零件图,提高自己的机械制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制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行业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示例和练习环节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1)难点: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范应用。
详细说明: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范应用至关重要。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完整资料)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完整资料)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课题名称】机械制图的任务与研究方法;认识制图国家标准(一)图纸与比例、字体与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研究方法;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二、能力目标1.握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2.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的能力,能识别图形中的图线。
三、素质目标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四、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制图的研究方法,并能掌握使用;2.了解国度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课程的研究方法【难点分析】比例的规定,图线的应用【分析学生】1.入学重生大多数未学过平面几何,空间概念和想像力较薄弱;未接触过机械工厂和机械出产,短少机械零件、部件的常识。
2.刚入学时多数学生研究机械制图的态度是规矩的,研究中碰到艰巨后,部分学生会发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以至丧失研究信心与兴趣。
3.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研究方法不同,学生对研究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教学放置】2课时(90分钟)教学步骤:网络演示,讲授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从家俱、建筑物、机械等的制造实践举例,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讲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新课教学(70分钟)1.机械制图的性质、特色、教学目标和研究方法(20分钟)。
教师演示网络课程的课程说明,重点讲解研究方法。
教师讲解时,注意向学生设问,是否听明白,有何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2.图纸幅面和格式(20分钟)教师讲解,并演示: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几何作图,以及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在于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2. 学会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几何作图。
3. 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提高读图和绘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尺寸标注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制图板、绘图仪器、模型等。
2. 学具:图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制图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b. 介绍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以正方形、圆形为例进行讲解。
c. 演示几何作图,如等分线段、画圆等。
d. 讲解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图形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完成几何作图,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c. 学生进行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制图过程。
b. 分析例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制图基本知识:a. 图纸幅面、比例、线条b.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c. 几何作图d. 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2. 例题解析3.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并标注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几何作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 制图基本知识

字体宽度为A型和B型
汉 字 应 写 成 长 仿 宋 体
11
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用d表示
12
四、图线(GB/T4457.4-2002)
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 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 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15
2、标注尺寸的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尺寸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16
1)尺寸界线 A、用细实线绘制; B、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以直 接利用这些线作为尺寸界线; C、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 线垂直; D、在光滑过渡处 标注尺寸时,必须 用细实线将轮廓延 长,从它们的交点 处引出尺寸界线;
2
三、学习目的
1)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掌握正 确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用仪器绘图和手工绘制草图的方法; 3)掌握查阅有关资料和有关国家标准的方法; 4)培养空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 5)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
D)线性尺寸数字的注写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向上,垂直方
向的尺寸数字字头向左,倾斜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偏向斜上方;避免在300 范围内标注尺寸;
19
E)在直径、半径尺寸数字前,分别 加注符号Φ、R;尺寸线应通过圆心 (对于直径)或从圆心画出(对于半径)
F)需要标明圆心位置,但圆弧半径 过大,在图纸范围内又无法标出其 圆心位置时,用左图;不需标明圆 心位置时,用右图
(完整word版)机械制图教学设计5个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设计一1.学习需要分析图样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和主要依据.要完整、清晰、准确地绘制出机械图样,除需要有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还必须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的各项规定.2。
教案首页设计教案首页3。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表4、板书设计表一《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二1。
学习需要分析图样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和主要依据。
要完整、清晰、准确地绘制出机械图样,除需要有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还要求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
2.教案首页设计表1 教案首页3.教学过程设计表2 教学过程设计表4、板书设计表三《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三1。
学习需要分析在生产实际中,设计和制造部门普遍使用图形来表达物体,而工程图样是使用投影的方法获得的.2。
教案首页设计表1 教案首页3.教学过程设计表2 教学过程设计表4、板书设计表三《机械制图》教学设计四1。
学习需要分析空间的任何几何形体都是由点、线、面三要素组成,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和投影规律是学习本课程的关键。
2。
教案首页设计表1 教案首页3.教学过程设计表2 教学过程设计表4、板书设计表三《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五1。
学习需要分析空间的任何几何形体都是由点、线、面三要素组成,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和投影规律是学习本课程的关键。
2。
教案首页设计表1 教案首页3.单元课教学过程设计表2 教学过程设计表4、板书设计表三。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视图的投影原理、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重点讲解三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视图判断零件的实际形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投影原理,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 能够根据给定的视图,判断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
3. 学会正确标注零件尺寸,提高制图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视图的投影原理,零件形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机械制图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制图用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通过视图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
2. 理论讲解:a. 讲解视图的投影原理,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b. 通过实例演示,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c. 分析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提高制图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视图,分析零件的实际形状。
b. 每组派代表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a. 出示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b.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a. 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b. 教师批改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投影原理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4. 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给定视图的机械零件,并标注尺寸。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视图(如斜视图、局部视图等)的绘制方法,提高制图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机械零件,进行观察和练习。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未知授课日期:未知周次/星期:未知节次:未知课题:制图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
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
新课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材分析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什么是机械图样?本课程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研究机械图样的概念和制图基础知识,掌握斜度和锥度的画法等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并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
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1、斜度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1而写成1:n 的形式。
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可以通过老师的堂上演示来研究。
2、锥度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
可以通过GB/T-1995来研究锥度的概念、标注和画法。
板书设计:机械图样斜度概念标注画法锥度概念标注画法课外作业:1.准备好绘图工具。
2.及时上交布置的作业。
教学后记:未知示。
3.比例(GB/T -2008)比例是图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比例有哪些?(提问)表1-2列出了常用的比例及其对应的图样尺寸)4.字体(GB/T 1.1-2009)字体在图样中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字体有哪些?(提问)表1-3列出了常用的字体及其特点)二、图线的画法及应用1.常用的线型及其表示方法表1-4列出了常用的线型及其表示方法)2.常用的图形及其画法板书设计:绘制五角星的画法)3.应用实例出示生产实际中的图样,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线型和图形)课堂练】1.根据GB/T -2008标准,绘制A3图纸的图框。
2.根据GB/T -2008标准,将1:10比例放大到1:5比例。
课堂小结】1.图样的重要性及国家标准的规定。
2.图纸幅面、图框格式、比例和字体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机械制图与测绘”总课时:100学习任务数:5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务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节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年月日教学班级12数控技术高2班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析1、学材: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2、媒体教具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4、学习环境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教学方法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
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重、难点及其化解方法学习重点:1、图线及图幅等的制图基本规定;2、圆弧连接的分析及画法;3、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化解方法: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与讲解;2、学生通过写学习记录、分组讨论、总结答辩化解难点。
考评方法与考评材料《评价表》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的检验,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参照的依据和指引。
在学习初期就下发给学生。
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就要完成对应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教学。
在成果展示、答辩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评价表》从接受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反馈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个将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融合的综合性评价。
最终的评价结果采用自我评价(30%)+小组评价(30%)+教师评价(40%)的方式进行。
学习环境及资源准备学习小组1学习小组2学习小组3学习小组4 学习小组6学习小组5投影屏幕黑板优秀作品陈列区优秀作品陈列区多媒体教学反思学习过程(学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1.组织教学(学时:30min )1、检查出勤;2、检查绘图工具等学习用具;3、分组1、配合老师点名;2、主动将绘图工具摆放桌面;3、按组就位。
1、拿出考勤表记录出勤情况;2、检查绘图工具、学习用具;3、引导同学分组。
1、强化本门课的学习要求;2、多媒体课室、绘图工具、工作页、习题册2.明确任务(学时: 30min )1、了解本次任务的重要性;2、明确工作任务。
1、收看视频;2、获得学习任务;3、领取工作页;4、进行小组讨论。
1、播放视频,引发兴趣;2、布置任务;3、对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1、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多媒体课室、绘图工具、工作页、习题册3.获取信息(学时: 60min )1、尺规绘图知识及制图基本规定(字体与图线);1、围绕任务书进行学习;1、穿插辅导;2、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进行集中讲解;1、此环节模拟生产前期准备,包括相关资料收集8学习过程(学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2、等分线段;3、等分圆周并作圆内接正多边形;4、圆弧连接;5、比例和标题栏的选择;6、在A4上绘制平面图形。
2、提问;3、和教师探讨重点和难点知识;4、回答教师提问。
3、教师根据任务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生学习方法。
及小组成员分工等。
2、多媒体课室、绘图工具、工作页、习题册等4.制定计划(学时: 80min )制定工作计划、列出时间表和分工安排1、制定工作计划,列出时间表和分工安排,明确自己的职责;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巡回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对学生的方案进行审核,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
1.制定工作计划检验学生对前期信息的理解程度;2.保证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9学习过程(学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5.实施计划(学时: 200min )学习环节一:(40min)尺规绘图知识及制图基本规定(字体与图线)1、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2、常见图线的规定;3、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
1、阅读工作页及教材;2、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3、根据名称认出常见图线;4、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1、过程性评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教学;2、多媒体课室、绘图工具、工作页、习题册学习环节二:(80min)几何图形画法1、等分线段;2、等分圆周并作圆内接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3、圆弧连接1、阅读学材及任务书;2、学会等分线段的画法;3、学会等分圆周并作圆内接正多边形;4、学会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及连接两已知圆弧。
1、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巡回指导;2、随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提示和指引;3、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相互协调的能力。
1、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2、过程性评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有利于形成小组的竞争意识。
10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学习环节三:(80min)绘制平面图形1、画学生用标题栏;2、在A4纸上确定边框;3、在A4纸上绘制平面图形1、组长明确工作的分工,责任到人;2、阅读学材,确定学生用标题栏尺寸;3、选择边框尺寸;4、在A4纸上绘制平面图形。
1、布置工作任务;2、引导学生学习“四心法”画椭圆;3、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相互协调的能力。
1、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2、创设职业情境,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6.学习总结与反思(学时:70min)1、成果展示、答辩;2、各小组根据本组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总结得失及改进措施;3、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
4、学生进行总结,写出心得体会1、展示成果、答辩;2、各小组根据本组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总结得失及改进措施;3、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4、评选出3个优秀成果,作为展品放在成果展示区;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答辩;2、指导学生做好成果展示的准备;3、指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合理的评价;4、组织学生评选优秀成果;5、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和1、通过成果展示,肯定学生成果,增强学生成就感;2、总结性评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意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5、学生写总结和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6、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识;4、体验成功,找出差距,确定努力方向。
7.任务拓展(学时:10min)自学下一个学习任务完成老师给定的练习布置拓展任务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