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危机值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

普通患者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
血小板
≤30*109/L
严重出血倾向;临床输注血小板阈值
血气分析
PH
<
酸中毒
>பைடு நூலகம்
碱中毒
PCO
<20mmHg
急性呼吸衰竭
>50mmHg
急性呼吸衰竭
PO
<50mmHg
急性呼吸衰竭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30s
DIC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70s
血小板
<100*109/L
DIC
细菌培养
法定传染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无菌部位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其他
HIV
阳性
检验项目
生命警戒线低值
危险性
生命警戒线高值
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
电解质
血清K
≤L
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L
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血清Ca
≤L
低血钙性手足抽搐
>L
甲状旁腺危象
血清Na
≤120mmol/L
低渗状态
≥160mmol/L
高渗状态
肾功能
血肌酐
≥530umol/L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尿素氮
≥L
糖代谢
血糖
成人≤L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昏迷
成人≥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新生儿≤L
新生儿≥L
心肌标志物
肌红蛋白
L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L
急性心肌梗死
血常规
血红蛋白
<50g/L
危急值报告及临床意义

肾功能危急值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尿素氮 ≥35.7mmol/L
血肌酐 ≥530umol/L
0×109/L 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25×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凝血功能试验--PT
参考值:9~13秒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Ⅱ Ⅴ Ⅶ Ⅹ及纤维蛋白原)、严重肝病、抗凝物质增多,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危急值”:>30秒(口服抗凝剂者除外)
P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6秒:对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定值低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应加大用药剂量。对即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测定值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血清电解质检测—血氯测定
参考值:98~108mmol/L “危急值”:<80mmol/L;>125mmol/L
血氯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80mmol/L低于此水平,应考虑低氯血症的多种原因。 125mmol/L高于此水平,应考虑多种高氯血症的原因,并同时可作多种辅助诊断试验如血清Na、K 、Ca、HCT等。
“危急值”:>70秒
APT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90秒:若应用肝素治疗,已使APTT大于100秒,则应将剂量减少,以避免自发性出血。
45秒:若病人使用肝素治疗,APTT仍少于45秒,则应适当加大肝素剂量。
35秒:若APTT超过此值,则应测定病人的肝脏功能、凝血因子缺陷,这些试验包括血清胆红素、白蛋白、PT及凝血因子分析。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意义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意
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意义
一、检验"危急值"也称为"panic valuae" ,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则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所以,"panic valuae"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这种检验数据也称为危急值(critiCal value)。
二、检验科对部分检验项目建立危急值确认和紧急报告制度。
三、本科已确立的有危急值的检验指标有23个:包括血清钾、钠、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血肌酐、血尿素、血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血淀粉酶、APTT、PT、D-二聚体、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CO2、PO2、血酸碱度、胆碱酯酶(CHE)。
这些指标的危急值界限及其危险性见附表1。
四、当一个病人的检验标本出现符合危急值界限的结果
时,LIS系统黄色提示“LL”或“HH”时,电脑屏幕上立即跳出对话框,务必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附表1:检验项目危急值一览表
注:*为新增危急值项目。
检验危急值项目及意义

检验危急值项目及意义
一、检验“危急值”也称为“panic valuae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
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则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失去最佳的抢救机会,所以“panic valuae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这种检验数据称之为危急值(critical value
二、检验科对部分检验项目建立危急值确认和紧急报告制度。
三、现有的项目危急值检验指标有23个,见下表:
检验危急值一览表。
常见危急值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危急值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的制定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有些试验结果的变化具备危急值的意义;有些试验的变化虽然不至于即刻危及生命,但是对生命也会有威胁。
因此在制定项目容时可因掌握的不同而有差别。
有些试验,如下面所列出的数据也可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也具有危急意义,所以也有人定出这些试验的可能危急界限值。
所以我们强调不同的部门和病人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需要,应该制定出适用于自己的危急项目和界限值。
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对这些结果也要加以注意,并给患者以正确的处置。
检验常见指标危急值参考数据1.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10)×10的9次方/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0.5×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2.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PPT

血红蛋白浓度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低于45g/L 此值应予输血,但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 者,则不应输血。
低于95g/L 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 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
高于男性180g/L 女性170g/L 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 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和 B12结合力、氧饱和度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 以放血治疗。
28
凝血功能试验--PT
“危急值”:>30秒(口服抗凝剂者除外)
参考值:9~13秒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Ⅱ Ⅴ Ⅶ Ⅹ及纤维蛋 白原)、DIC、严重肝病、抗凝物质增多,缩短见于高凝状态、 血栓性疾病。
29
P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4.5秒:测定超值过此时间,且已知有肝病的 患者,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应测定凝血因子水平,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等项目。
24
血小板计数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低于10×109/L 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 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 小板的治疗。
50×109/L 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 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 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 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高于600×109/L 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 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高于1000×109/L 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 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25
凝血功能试验
1.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 凝血酶原时间(PT)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检验科项目危急值是指一些特定检验指标的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且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这些危急值的出现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意义是指回顾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检验结果,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血液学项目:-血红蛋白浓度:危急值<7.0g/dL,在意识模糊、心动过速、肢体无力等症状下提示严重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血小板计数:危急值<10×10⁹/L或>1000×10⁹/L,低于10×10⁹/L提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出血,而高于1000×10⁹/L提示严重的血小板增多症,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生化学项目:- 血糖:危急值<2.0 mmol/L或>22.2 mmol/L,在低血糖时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而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或其他急性并发症。
-肝功能标志物(ALT、AST、总胆红素):危急值可以提示肝脏受损或黄疸的程度。
-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危急值的升高可能表明肾功能急性损伤,这对筛查急性肾衰竭、肾结石等疾病很重要。
3.微生物学项目:-血培养:可能检测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果结果为阳性,可能需要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尿培养:可能检测到泌尿系统感染,对尿路感染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4.血气分析:-pH值:危急值<7.2,可能提示酸中毒或碱中毒的严重程度。
- 二氧化碳分压(pCO₂):危急值<20 mmHg,可能表明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
危急值的确定需要参考临床指南、国际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不同机构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异。
检验科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设定危急值并及时报告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迅速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提高病人的生存机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总结起来,检验科项目危急值及临床意义对于及时发现患者健康状况严重紊乱、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检验危急值常见指标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 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化疗
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11
凝血功能试验
1.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 凝血酶原时间(PT)
12
凝血功能试验--APTT
“危急值”:>70秒
血浆
全血
血清
4
常见的危急值检验项目
血细胞分析 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
凝血试验 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血气分析 包括:酸碱测定、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
根等
5
常见的检பைடு நூலகம்项目
生化检验 如:血电解质、血葡萄糖、肝肾功能、血淀
粉酶等 微生物检验
如:血培养、尿中段培养、痰培养、药物敏 感试验等
临床检验危急值常见指标 及临床意义
感染科
1
➢
主要内容
➢ 概念
危 急 常见指标 值 ➢ 临床意义
2
“危急值”概念:
“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现时,就意味着患者可能 就会有生命危险,处于生命边缘状态。这种提示生命危险状态 的检验结果才称作危急值(critical value)。另外,国家重大 传染病,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患者的检验结果,如患者术 前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以及高危病区检出高致 病源菌等,对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有警示作用的检验结果也须作 为危急值报告范围。
6
三、危急值的临床意义
7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WBC)计数
“危急值”:<2.5x109/L ; >30x109/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0U/L 8 0~200 U/L
(4.0~10)×109/L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100~300)×109/L
> 300U/L 大于600U/L
<1.0×109 /L >25×109 /L 小于50 g/L 大于230 g/L
< 30×109 /L > 1000×109 /L
“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功能科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 急值”,应及时复核一次,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两次复查结果 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方可将报告送到 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 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针对性
• 年龄针对性: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其相应的临 床危急值亦有所不同。
• 性别针对性:由于男女性别生理状态所决定的正常参考值 不同而导致相应危急值亦有所不同,况且某些特殊项目具 有性别针对性。
• 病种针对性:不同病种、病例亦对危急值有不同的理解和 要求。
• 种族针对性:不同种族由于生活状态、饮食结构有所不同, 正常参考值以及临床危急值亦会产生相应改变。
造成的高钾。若测定值高于此值,应借助其他试验查找高钾原因, 并考虑是 否有肾小球疾病。
高于 7.5 mmol/L时,可造成心律失常,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 (首先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二、钠(Na): 参考值135-145mmol/L 危急值区间 <115mmol/L;>150mmol/L
项目 钾 钠 钙 血糖 pH pO2
正常值范围
危急值范围
3.5~5.5mmol/L 135-145mmol/L 2.25~2.65mmol/L
<3.0mmol/L;>7.5mmol/L <115mmol/L;>150mmol/L <1.75mmol/L;>3.37mmol/L
3.61~6.11mmol/L
<2.2mmol/L;>10.8mmol/L
7.35-7.45
<6.8;>7.8
动脉血10.64~13.3kPa <4KPa (30mmHg )
目前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 pCO2
正常值范围 动脉血4.65~5.98kPa
危急值范围 <2.7KPa;>9.3KPa
ALT谷丙转氨酶 血淀粉酶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临床检验危机值 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什么是危急值?
临床检验项目危急值与正常值不同!正常参考值是对于较 多样本的健康人群进行同等条件下的统一采样、利用相近或类 似的实验手段而统计出来的相对于均值的离散程度。危急值是 以正常值做为标靶而适时制定的临床紧急救治数据,是指检验 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的边缘 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师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 给予患者 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当这种试验结 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 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否则就 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因此把这种有可能危 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试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危急值的影响因素及质量保证
•
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危机值制
度以及自己的危机值范围。
• 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 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 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最 重要的内涵之一。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正确采集直接关系检验 结果的准确与否,出现检验结果的危机值必须与临床医生联 系,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重复检测或重新抽血复检。
对危机值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 1) 危急值具有条件可变性,临床科室如对危机值标准有修改要 求,或申请新增危机值项目, 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 检验科修改。
• 2) 检验科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保留。 • 3) 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科协商解决。
目前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一、钾(K): 参考值:3.5~5.5mmol/L
• 危急值区间<3.0mmol/L;>7.5mmol/L • 低于 3.0 mmol/L,可能会出现头晕、发力、虚汗、以及地高辛
中毒和(或)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5.8 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首先应排除试管内溶血
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 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 师姓名 。
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 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 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的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 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 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质量保证要素:时间、部位、样本类型、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规范操作等。
危急值的影响因素及质量保证
• 分析中及分析后的的质量保证 分析中的质量保证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标本收取-核对-实验前标本 处理-按照程序进行实验操作-核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填写实验结果 -登统计后将结果发出。 检验科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排除分析前、分析中、 分析后的影响,得到准确结果。医生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开始采取 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检验科危机值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 临床医生所采取的救治措施 的正确实施。 质量保证要素:样本、试剂、规范操作、室内质控等。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 检验科会将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 1) 重复检测标本,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 • 2) 对于首次出现危机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 • 3) 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
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 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和检验人员姓名等。 • 4) 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