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的常用量

菝葜的常用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菝葜的常用量1. 内服菝葜的内服剂量一般为每次10-15克,也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适量增减,分2-3次服用。
通常可将菝葜研末煎汤服用,或者用水煎煮后冲服。
对于急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一般建议连续服用7-10天。
在服用菝葜时,要根据医师的建议和具体病情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 外用菝葜也可外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痈肿疖疮等皮肤病。
外用可直接将菝葜研末敷于患处,或者煎汤后用棉球浸湿敷在患处,每日2-3次。
在使用菝葜外用时,要注意不要让患处受凉,避免加重病情,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3. 熬汤菝葜也可以用来熬汤食用,可以搭配其他药材一起熬汤服用,具有清热解毒、补血养颜的功效。
在熬汤时,菝葜的用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配方和口味来调整,通常不宜过多。
4. 泡茶将菝葜与其他药材一起泡茶饮用,也是一种常见的用法。
泡茶的用量要控制好,一般每次不宜超过15克。
5. 配伍在药物的配伍中,菝葜常与其他药材一起使用,如和黄芪、当归、川芎等中药药材搭配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在配伍用药时,要遵守中医药的配伍规律,避免不良反应。
6. 药效菝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痈肿疖疮等疾病。
在使用菝葜时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用药剂量,不宜自行增减用量,以免影响疗效。
7. 不良反应菝葜是一种中药材,使用时应注意控制好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长期大量使用菝葜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菝葜时要遵循医师的建议,正确掌握用药剂量,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第二篇示例:菝葜,又名北薇、薇蕈、野薇蕈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常用部位为全草。
菝葜在中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肾炎、咽喉肿痛等疾病。
那么,关于菝葜的常用量究竟是多少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菝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解毒抗癌利尿祛风祛风湿消肿止痛•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红灯果•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适用体质:•食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孕妇忌用。
儿童慎用。
忌饮茶及醋。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可祛风,止痛,利尿,抗癌,祛风湿,解毒消肿;菝葜主治•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等症。
有报道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消化不良、尿路感染、肾炎、银屑病、直肠脱垂及鼻咽癌、胃癌、直肠癌、宫颈癌。
临床上选方可用于外科急性感染、风湿性关节炎、癌肿、牛皮癣等症。
菝葜现代药理研究•主含留体皂苷类成分,如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等;尚含黄酮类成分,或落新妇苷、黄杞苷等,以及多糖。
具有抗炎、降糖、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现代研究,菝葜有利尿、解毒的作用。
25%与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
其水煎液6%浓度,醇浸液3%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炭疽杆菌有抑菌作用。
•菝葜日常用法•日常用量:12~30g,水煎服。
菝葜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孕妇忌用。
儿童慎用。
忌饮茶及醋。
菝葜选方•1、鼻咽癌、子宫癌组成:菝葜块根37.5克石上柏37.5克龙葵根37.5克白花蛇舌草37.5克葵树子37.5克用法:水8碗,煎2碗,分2次服。
(或单用菝葜块根75.0克,水煎服。
)2、食道癌、胃癌、消化道癌、结肠癌组成:菝葜块根37.5克龙葵根37.5克白花蛇舌草37.5克石上柏30.0克蛇莓30.0克白英11.3克用法:水10碗煎3碗,去渣。
加猪瘦肉150.0克,炖烂,分3次服。
或煎水服。
3、风湿性关节炎组成:菝葜块根75.0克米酒适量用法:将菝葜块根研粉,炒热,加米酒调敷患处红肿部位。
(也可浸酒内服。
)4、疮痈肿毒、蜂窝组织炎、腹部炎性包块、急性淋巴结炎内服方:菝葜块根37.5克白花蛇舌草37.5克乌子仔头37.5克用法:水6碗煎2碗,分2次服。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菝葜叶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菝葜叶的功效与作用菝葜,性平,味甘、微苦、涩。
归肝经、肾经,那么,菝葜的功效有哪些?菝葜的作用有哪些?菝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菝葜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名】菝葜 baqia【别名】金刚头、金刚根、假萆薢。
【英文名】Smilacis Chinae Rhizoma【来源】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L.的根茎。
【植物形态】落叶攀援灌木。
根茎横走,呈不规则弯曲,肥厚质硬,疏生须根。
茎细长,具倒生或平出疏刺。
叶互生,宽卵形、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突尖或浑圆,基部心形、浅心形或宽楔形,全缘,3~5脉;叶鞘占叶柄的2/3,沿叶柄下部两侧有卷须2条,叶片脱落后留一段叶柄。
伞形花序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2轮,矩圆形,黄绿色;雄花外轮花被片3,长圆状椭圆形,内轮花被片3,卵状披针形;雌花具3·6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长卵形,3室,柱头3裂。
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有粉霜。
花期4~5月,果期5~7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上。
分布于江苏、福建、湖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秋末至次年春天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切片或切块,晒干。
【药材性状】弯曲扁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有隆起的结节,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
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结节膨大处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及芽痕,或留有坚硬弯曲的细根。
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平坦,纤维性。
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涩。
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
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煎服。
用治关节疼痛、肌肉麻木、泄泻、痢疾、水肿、淋病。
外用适量,煎水洗,用治疗疮、肿毒、瘰疬、痔疮。
【主要成分】含菝葜皂苷A、菝葜皂苷B、菝葜皂苷C,其中菝葜皂苷B含量最多,水解得薯蓣皂苷元和三分子葡萄糖及三分子鼠李糖。
菝葜功效与作用

菝葜功效与作用菝葜(学名:Cirsium Japonicum)又名牛蒡,属于菊科植物。
菝葜叶大、质地厚实,叶缘有锐齿,植株高大,花朵红色,花背部有刺。
菝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云南地区。
菝葜在我国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菝葜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血液淤滞,改善微循环,加速瘀血的吸收和排出,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菝葜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菝葜还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速,改善供血不足的情况。
菝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菝葜中含有一种称为菝葜甙的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菝葜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研究显示,菝葜对多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因此,菝葜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
菝葜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菝葜中的菝葜苷具有抗肿瘤的活性。
多项研究显示,菝葜苷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此外,菝葜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
因此,菝葜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中。
菝葜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菝葜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增加排尿量,从而有效地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尿路感染。
菝葜还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尿路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菝葜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菝葜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花青素等。
这些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细胞免受疾病的侵害。
此外,菝葜还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菝葜具有保肝作用。
菝葜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减轻肝脏的负担,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菝葜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中医药材中的常用药材之一。
在中药学中,菝葜的药性味为苦、辛、凉,归肝、肺经。
它有着广泛的功效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逐一介绍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菝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菝葜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热病以及中暑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帮助排出体内的热毒,改善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缓解发热、口渴、便秘等症状。
其次,菝葜具有抑制肝脏的作用。
由于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长期处在工作压力、情绪压力等各种压力环境中,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而菝葜可以帮助抑制肝脏的损害,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
再次,菝葜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菝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萜类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身体对各类致敏原的过敏反应。
它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菝葜还具有养血止血的功效。
菝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和钙,这些成分可以帮助凝血功能,促进血液的凝结和止血。
对于容易出血、贫血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此外,菝葜还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利尿通淋的作用。
由于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饮食习惯不良,很多人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
而菝葜可以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功能的恢复。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尿液排泄,有利于排除身体内的毒素。
最后,菝葜还具有抗衰老和美容养颜的作用。
菝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减少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缓细胞衰老的速度,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同时,菝葜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肌肤问题,改善暗淡无光的肤色。
总的来说,菝葜具有多种多样的功效和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临床治疗中。
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菝葜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起到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菝葜虽然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药草药,但是不能乱用,并且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交

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交夜交藤,又称为中国菝葜,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夜交藤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被认为对于一些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与作用。
下文将详细介绍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
一、夜交藤的功效1. 镇痛作用:夜交藤含有丰富的多糖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
它被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对缓解疼痛有显著效果。
2. 抗炎作用:夜交藤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脂肪酸、多糖类、黄酮类、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夜交藤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痛等炎症症状。
3. 免疫调节作用:夜交藤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夜交藤水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4. 抗肿瘤作用:夜交藤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证明,夜交藤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人抑癌基因的表达,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5. 抗氧化作用:夜交藤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细胞的老化和损伤,而夜交藤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缓这种损伤的发生。
6. 促进睡眠作用:夜交藤能够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从而诱导睡眠。
夜交藤的提取物已广泛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等症状,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明显效果。
二、夜交藤的作用1.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夜交藤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夜交藤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2. 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红、肿、痛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夜交藤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减缓病情的发展。
菝葜,夏天的祛湿良药

菝葜,夏天的祛湿良药
夏季,在南方是属于炎热多湿的季节,若天气太过热或湿,常会让人出现口干、发热、头昏、头沉、怕冷等症状,中医认为六淫中的湿邪是夏季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祛湿便成为夏季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夏季最好的祛湿良药——菝葜。
菝葜
菝葜又叫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等,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在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等方面食用较多的中药材。
近年的研究发现,菝葜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在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有大量的分布。
菝葜土茯苓煲龟汤
【材料】菝葜30克、土茯苓30克、龟0.5~1只、生姜2~3片。
(2~3人量)。
【制作】菝葜、土茯苓洗净、浸泡片刻;龟置盆中淋入热水,使其排清尿,洗净,宰杀去头、爪和内脏,但连龟甲同用。
先把菝葜、土茯苓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500毫升煎熬1个小时,然后放入龟和生姜再熬2个半小时后,加入盐、油便可,龟肉亦可捞起,拌酱油和生油佐餐用。
【功效】菝葜土茯苓煲龟,既清又补,为清补解毒的汤品。
《本经逢原》曰菝葜“祛湿热,利水坚筋骨。
”《纲目》:“治消渴,血崩,下利。
”《广西本草选编》则记载其:“主治感冒风热,扁桃体炎,消化不良,尿路感染,肾炎、鼻咽癌、胃癌、直肠癌、宫颈癌。
”《本草纲目》誉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
”乌龟则有滋阴潜阳、健肾健骨的功能。
入药最好选用金钱龟,但价格昂贵,草龟做为国民价食材,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功效作用菝葜,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其根含菝葜素、异内杞甙、齐墩果酸、山柰素、二氢山柰素、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薯蓣皂甙的原皂甙元A等。
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的功效。
用于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
1.利湿去浊菝葜利湿去浊的作用,可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泄泻、痢疾等症。
菝葜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可治小便多,滑数不禁。
《本草原始》:利小便。
2.祛风除痹菝葜有祛风除痹的作用,可治风湿痹痛、腰腿疼痛等症。
菝葜浸酒服,可治筋骨麻木。
用于关节风湿痛,可配活血龙、山楂根使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
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腹泻。
3.解毒散瘀菝葜有解毒散瘀之效,可用于痈肿疮毒、顽癣以及跌打损伤。
治恶疮,毒疮,虫毒。
叶捣烂外稃治恶疮。
《品汇精要》:散肿毒。
江西《中草药学》: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
治历节痛风,肌肉麻痹,食道癌,牛皮癣。
营养价值菝葜的根含菝葜素、异内杞甙、齐墩果酸、山柰素、二氢山柰素、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薯蓣皂甙的原皂甙元A、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甲基原薯蓣皂甙等。
1、利尿,解毒作用:煎剂对犬急性利尿实验,不能使尿量增加,对急性汞中毒大白鼠亦无利尿作用,但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对正常家兔及急性汞中毒家兔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2、抗锥虫作用:25%与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
不论灌胃或注射均使小白鼠出现鼓肠。
前者与马齿苋合用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菝葜水煎液6%浓度,醇浸液3%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炭疽杆菌有抑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不仅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营养元素,同时帮助调理身体的各个机能,药用价值也很高,今天就带大家对菝葜进行一番了解。
【别名】
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
【来源】
百合科菝葜属植物
★
菝葜
Smilax china L.的
★
根状茎。
其叶也入药。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
小时后蒸熟,晒干。
夏季采叶,晒干。
【性味】
甘、酸,平。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
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用法用量】
根状茎1~2两;外用叶适量,研末调油外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别录》
以上只是介绍了菝葜的部分功效和作用,其实它还具有其他效果,在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专门来看看医书上记载的功效和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