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条件
野艾蒿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野艾蒿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野艾蒿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样品的制备:从野艾蒿的叶子和茎中取约2克样品,粉碎并过筛,
然后用80%的乙醇提取。
2.提取液的制备:将粉碎样品加入50毫升的80%乙醇中,超声提取
30分钟,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收集。
3. 准备试剂:准备显色液,取苦参碱0.5克,用乙醇溶解到10毫升,并用水稀释到100毫升;准备还原液,取硼氢化钠0.3克,加入10毫升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到100毫升。
4.测定总黄酮含量:取上清液5毫升,加入5毫升的还原液,振荡均匀,静置15分钟,然后加入5毫升的显色液,振荡均匀,再静置15分钟。
最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6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
算总黄酮含量。
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的时间和温度。
2.为避免干扰,需清洗所有用具并使其干燥。
3.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影响因素,如野艾蒿样品的来源、生长
环境和时间等,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质控。
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

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植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人们通过研究和开发植物提取物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化学物质。
艾叶(Artemisia argyi)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艾叶黄酮是艾叶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 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艾叶黄酮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包含苯环和吡喃环。
据研究发现,艾叶黄酮主要成分包括异艾叶黄酮、艾叶黄酮苷、乙酰异洋艾叶黄酮等。
这些化合物在艾叶中的含量随不同品种、生长环境、采收时间以及处理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艾叶黄酮的纯化工艺纯化工艺对于获得高纯度的艾叶黄酮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纯化工艺包括提取、分离和纯化三个步骤。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浸提和超声波提取等。
浸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在选择溶剂时,要考虑溶解度、萃取率和溶剂对机体的毒性。
对提取得到的艾叶黄酮进行分离和纯化可采用列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固相萃取等技术。
3. 艾叶黄酮的药理活性研究艾叶黄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抗菌活性是艾叶黄酮最重要的药理活性之一,研究表明艾叶黄酮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抗炎活性是艾叶黄酮的另一个重要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艾叶黄酮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
此外,艾叶黄酮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艾叶黄酮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于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总结:艾叶黄酮作为艾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研究表明艾叶黄酮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效果。
在纯化工艺上,提取、分离和纯化是获得高纯度的艾叶黄酮的关键步骤。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艾叶黄酮的生物利用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艾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_何姿

中华中医药学刊艾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何姿,夏道宗,吴晓敏,徐丽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目的:研究艾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rtemisia argyi,TFAA)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选TFAA的最佳提取工艺。
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TFAA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TFAA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90ħ、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ʒ45。
TFAA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分别为38.05μg/mL和31.08μg/mL。
结论:经工艺优化后TFAA的提取量为177.5mg/g,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艾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3)07-1550-03Study on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Total Flavonoids from Artemisia argyiHE Zi,XIA Daozong,WU Xiaomin,XU Liping(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Zhejiang,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iqu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rtemisia argyi(TFAA).Methods: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TFAA with orthogonal method by using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which factors are ethanol concentration,extraction temperature,extraction time,and solid/liquid ratio.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FAA was measured by the chemical simulation system.Results:The resultsshowed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ique:ethanol concentration60%,extraction temperature90ħ,extracting time1.5h,solid/liquid ratio1ʒ45.TFAA had effective activity on scavenging DPPH·and ABTS·+,its IC50was38.05μg/mL and 31.08μg/mL,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maximum yield of TFAA was177.5mg/g.TFAA has strong antioxidant ca-pacity.Key words:Artemisia argyi;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 technique;antioxidant capacity收稿日期:2013-03-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86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110031)作者简介:何姿(1991-),女,湖南娄底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与功能性食品。
蕲艾黄酮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化工学院 二零一二年五月郑重声明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
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可通过网络受公众的查询,特此郑重声明!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蕲艾黄酮的提取、分离及纯化陈杏子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0801班摘要: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
临床用于小腹冷痛、经寒不调、虚寒出血证等。
内服或外用供灸治或熏洗等,药用广泛。
本文以艾叶为原料提取艾叶中总黄酮,并利用D101大孔树脂对黄酮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艾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
最后得出结论:最佳工艺条件是以1:20的料液比,蒸馏0.5h,蒸馏3次。
关键词:艾叶;黄酮;提取;纯化Abstract: Artemisia argyi was come from the Asteraceae family Ai dry leaves, with the function of dispelling pain and cold and stopping bleeding by temperature. Clinical had been used for belly in pain, the cold doing not transfer, the hemorrhagic disease with cold and so on. Washing with moxibustion internally, externally and so on. There was a wide range of using for medical purposes. The paper extracted the total flavonoids by using Artemisia argyi as raw materias , and purificated the flavonoids by D101 macroporous resin. Determining 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s 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s was in 1:20 ratio solid to liquid, distillation of 0.5 hours and 3 tines.Key words: Artemisia argyi; Flavonoid; extracte; purificate1.前言1.1 艾叶概述艾叶,别名萎蒿,为菊科植物艾的叶,为中医临床用药之一,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艾叶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治疗高血压等。
其中,艾叶中的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因此,提取艾叶中的总黄酮,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对于探索艾叶的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1. Sohxlet提取法将粉碎的艾叶样品放入芦笼中,加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Sohxlet提取,直至提取液中没有可见的黄色物质为止。
然后进行浓缩和溶剂去除,得到艾叶总黄酮。
2. 超声波提取法将粉碎的艾叶样品放入贝克瓶中,加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提取,直至提取液中没有可见的黄色物质为止。
然后进行浓缩和溶剂去除,得到艾叶总黄酮。
二、艾叶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1. DPPH自由基清除法将一定量的DPPH溶液与一定量的样品溶液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混合液的吸光度,并将其与DPPH自由基的吸光度进行比较,计算出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从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2. 过氧化氢清除法将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样品溶液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混合液的吸光度,并将其与过氧化氢的吸光度进行比较,计算出样品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从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三、艾叶中总黄酮的研究结果通过Sohxlet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分别提取艾叶中的总黄酮,并将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总黄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更高,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也更高。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过氧化氢清除法对艾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艾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综上所述,艾叶中的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为深入探索艾叶的药理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条件

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条件摘要:以总黄酮的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考察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艾叶总黄酮的最佳纯化条件。
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样液浓度0.311mg/mL,吸附速率1.0mL/min,样液pH值2,上样量每克大孔树脂5mg粗黄酮溶液;最佳解吸条件是4倍床体积、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以1.0mL/min的速率洗脱。
艾叶总黄酮的含量(质量分数)在未经纯化之前为19.3%,在最佳条件下纯化之后可达60.1%,约是原来含量的3.1倍。
关键词:艾叶;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Study on the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rgy Wormwood LeavesAbstract:ThepurificationconditionsoftotalflavonoidsfromargywormwoodleavesbyAB-8macroporousadsorptionresinwereoptimizedusingadsorptionratioandelutionratiooftotalflavonoidsasevaluatingcriteria.AndthecontentoftotalflavonoidswasdeterminedbyVisspectrophotometer.Theoptimaladsorptionconditionswereconfirmedasfollows,solubleflavonoidcontent,0.311mg/mL;adsorptionrate,1.0mL/min;pH,2;5mgcrudeflavonoidsper1gmacroporousresin.Thebestelutionconditionwas4BV,70%(V/V)alcoholatarateof1.0mL/min.Afterpurification,thecontentoftotalflavonoidscouldreachedto60.1%,whichwas3.1timesofthatunpurified(19.3%).Keywords:rgywormwoodleaves;totalflavonoids;macroporousadsorptionresin;extraction;purification总黄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果浆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总黄酮。
艾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步骤

艾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步骤一、试验仪器及药品1试验仪器: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小鼠固定器、灌胃器、恒温干燥箱、真空抽滤机、毛细血管、容量瓶、移液管等。
2试验药品:盐酸、乙醇、芦丁标品、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1 mol/L氢氧化钠溶液、阿司匹林、生理盐水二、技术路线技术路线1:艾草采集→干燥→粉碎→过筛→浸提→趁热抽滤2次→合并滤液→冷却→黄酮类粗品→乙醇重结晶→冷却→黄酮类化合物精品技术路线2:小鼠编号分组—灌胃给药—毛细血管静脉取血—观察并记录凝血时间技术路线3:小鼠编号分组—灌胃给药—小鼠断尾—观察并记录凝血时间三、实验步骤:(一)艾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分别以液料比(艾草质量:溶剂体积)、浸提温度、浸提时间3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确定单因素的合适范围,然后做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组合。
1、艾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粗提取液的制备①艾草采集:采取8月中旬的艾草。
②干燥:以风干为最佳干燥方法。
③浸提:准确称取1g艾草粉末,加约6倍量已煮沸的蒸馏水,搅拌下加饱和石灰水调pH至8~9,并保持此pH下微沸40~50min。
④合并提取液:在80~90℃,搅拌下用盐酸调pH4~5,静止,沉淀完全抽滤,水洗至洗液呈中性,60℃干燥至恒重。
⑤乙醇重结晶:收集干燥得黄酮粗提物,加500mL已煮沸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0min至溶液澄清,趁热过滤,收集滤液,放置充分冷却,沉淀完全抽滤,水洗至洗液呈中性,沉淀60℃干燥至恒重。
2、黄酮含量测定:(1)制备标准曲线:取干燥恒重芦丁配成浓度为0." 065 mg/mL标溶液,取上述标准溶液0." 0,2." 0,4." 0,6." 0,8." 0,10." 0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补足至12." 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 7mL摇匀,放置5min后,精确加入10%硝酸铝溶液0."7mL摇匀,放置5min,精确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5 mL,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
艾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20-05-15基金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2017-(2015)-010);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2017-(2015)-01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铜职院发[2017]75号);铜仁职业技术学院SRT项目(铜职院办发[2019]12号)作者简介:宁 娜(1984—),女(壮族),广西南丹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药用资源开发及利用。
艾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宁 娜1,2,3,韩建军1,郁建生1,2,3(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2.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铜仁 554300;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中兽药国家民委重点开放实验室,贵州铜仁 554300)摘要:艾叶含有黄酮、内脂和多糖成分,其中黄酮类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艾叶总黄酮具有抗癌、抗凝、抗诱变等多种活性。
本文对艾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为艾叶的进一步开发利提供依据。
关键词:艾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展中图分类号:TQ4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6-0070-02ResearchProgressonExtractionTechnologyofTotalFlavonoidsfromArtemisiaArgyiNingNa1,2,2,HanJianjun1,YuJiansheng1,2(1.DepartmentofPharmacy,Tongre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Tongren,554300,China;2.NationalandLoc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refor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EthnicChineseVeterinaryHerbs,Tongren 554300,China;3.KeyOpenLaboratoryofTraditionalChineseVeterinaryMedicine,Tongre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Tongren,554300,China)Abstract:Artemisiaargyiisrichinavarietyofchemicalingredients,includingflavonoids,lactones,polysaccharides,etc.Amongtheseingredients,thecontentofflavonoidsishigher,whichhaswidelypharmacologicalactivity.ThispaperreviewedflavonoidsfromArtemisiaargyi,whichprovidedthebasisforbetter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Artemisiaargyi.Keywords:Artemisiaargyi;totalflavonoids;extractiontechnology;progress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条件摘要:以总黄酮的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考察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艾叶总黄酮的最佳纯化条件。
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样液浓度0.311mg/mL,吸附速率1.0mL/min,样液pH值2,上样量每克大孔树脂5mg粗黄酮溶液;最佳解吸条件是4倍床体积、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以1.0mL/min的速率洗脱。
艾叶总黄酮的含量(质量分数)在未经纯化之前为19.3%,在最佳条件下纯化之后可达60.1%,约是原来含量的3.1倍。
关键词:艾叶;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Study on the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rgy Wormwood LeavesAbstract:ThepurificationconditionsoftotalflavonoidsfromargywormwoodleavesbyAB-8macroporousadsorptionresinwereoptimizedusingadsorptionratioandelutionratiooftotalflavonoidsasevaluatingcriteria.AndthecontentoftotalflavonoidswasdeterminedbyVisspectrophotometer.Theoptimaladsorptionconditionswereconfirmedasfollows,solubleflavonoidcontent,0.311mg/mL;adsorptionrate,1.0mL/min;pH,2;5mgcrudeflavonoidsper1gmacroporousresin.Thebestelutionconditionwas4BV,70%(V/V)alcoholatarateof1.0mL/min.Afterpurification,thecontentoftotalflavonoidscouldreachedto60.1%,whichwas3.1timesofthatunpurified(19.3%).Keywords:rgywormwoodleaves;totalflavonoids;macroporousadsorptionresin;extraction;purification总黄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果浆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总黄酮。
总黄酮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调节血脂、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同时总黄酮具有抗溃疡、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衰老、降血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保健功能,是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1-7]。
另外,在食品工业上可作色素用[6]。
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亦称维生素P,常与维生素C伴存,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组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的天然色素,因多呈黄色而称生物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有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广泛用于生化和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8,9]。
郑亚杰等[10-15]的研究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试验主要研究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艾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样液浓度、吸附速率、样液pH值、上样量对吸附率的影响,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速率、洗脱剂用量对解吸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仪器FA2004型电子天平;101-2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RE-52D旋转蒸发器;WFJ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玻璃层析柱(15mm×200mm);pHS-3C数字酸度计;SHZ-D循环水式真空泵。
1.1.2药品艾叶(购于娄底药店);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芦丁(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铝;盐酸;无水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石油醚;乙醚。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方法1.2.1粗黄酮的提取取一定量的艾叶,将其洗净,把水晾干,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50℃下烘干。
再用粉碎机将其磨成碎末。
称取一定量的艾叶碎末按以下方法脱色和脱脂。
以无水乙醚为脱脂剂,在45℃水浴下脱脂约20h,充分除去样品中脂类和脂溶性色素,当用玻璃棒蘸一滴刚要发生虹吸时的浸提液于滤纸上,而滤纸上没有油斑,可认为脱脂完全,再放入干燥箱中50℃烘干。
将脱过脂的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回流浸提8次,每次2h左右,且前4次样品的质量(g)与乙醇的体积(mL)比为1∶8,后4次为1∶6,最后一次浸提液几乎无色,说明浸提基本完成。
合并8次浸提液,放入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进行二次脱脂,收集二次脱脂过的粗黄酮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再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粗黄酮粉末。
1.2.2标准曲线的建立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50.3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解,定容至刻度。
精密吸取该溶液5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浓度为0.252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该芦丁对照品溶液0.0、2.0、5.0、8.0、12.0、16.0mL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4mL,6g/L亚硝酸钠2mL,放置6min后加10g/L硝酸铝溶液2mL,同样放置6min后加入10g/L氢氧化钠溶液20mL,补加30%乙醇至50mL,放置15min。
用分光光度计于50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由此可作出标准曲线,并计算出线性回归方程。
由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得回归方程为A=9.9788C+0.0118,其中C为芦丁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相关系数r=0.9989。
1.2.3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称取约16g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按照以下步骤对其进行处理。
先用95%的乙醇充分浸泡24h后装柱,然后用95%的乙醇洗至加适量水无白色浑浊,再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后加入大约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为5%的HCl浸泡3~4h,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再加入大约4倍床体积的为5g/L的NaOH溶液浸泡3~4h,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即可使用。
1.2.4粗黄酮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称取32.7mg的粗黄酮,在90℃用去离子水溶解,然后用离心机3500r/min离心,取上层清液配成50mL溶液,再取10mL该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按步骤1.2.2的方法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9.3%。
2结果与分析2.1样液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称取657.1mg粗黄酮在90℃水浴中用去离子水溶解,3500r/min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配成250mL溶液,均分成5份,再分别稀释至浓度为0.066、0.217、0.311、0.413、0.507mg/mL的溶液。
然后将它们均以1.0mL/min的速率过柱,分别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样液浓度下的吸附率(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当样液浓度小于0.311mg/mL时,随着样液浓度的增大,吸附率也增大;当样液浓度为0.311mg/mL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样液浓度的增大,吸附率减小。
所以,上样时应使样液浓度为0.311mg/mL。
2.2吸附速率对吸附率的影响配制浓度为0.311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mL,均分成5份,分别以0.5、1.0、1.5、2.0、2.5mL/min的速率过柱,并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吸附速率下的吸附率如图3。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吸附速率的增大,吸附率逐渐降低,但当吸附速率太小时花费的时间就会很多,并且当吸附速率由0.5mL/min增大到1.0mL/min时,吸附率只是略微降低,却节省了1/2的时间;而当吸附速率大于1.0mL/min时,虽然花费的时间减少了,但吸附率却急剧下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吸附速率为1.0mL/min比较合适。
2.3样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配制浓度为0.311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mL,均分成5份,用5%的HCl将它们的pH值分别调至1、2、3、4、5,然后均以1.0mL/min的速率过柱,再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按照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pH值下的吸附率如图4。
据图4可看出,当pH值小于2时,随着样液pH值的增大,吸附率相应地增大;当pH值大于2后,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率明显地降低;当pH值为2时吸附率可达最大值。
因此过柱前要调好溶液的酸碱度,使其pH值为2,以便增大大孔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能力。
2.4上样量对吸附率的影响配制浓度为0.311mg/mL的粗黄酮溶液1500mL,分别从中取出总黄酮量为40、60、80、100、120mg的溶液,均以1.0mL/min的速率过柱,并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上样量下的吸附率如图5。
由图5可知,当上样量小于60mg时,随着上样量的增加,吸附率略有减小;上样量在60~80mg之间时,随着上样量的增加,吸附率略有增大;上样量大于80mg后,随着上样量的增加,吸附率明显减小。
总体上看,上样量为40~80mg时,吸附率变化不大;虽然上样量小有利于吸附,但上样量太小,大孔树脂的利用率太低。
因此,当上样量为80mg时,既能保持较大的吸附率,又使得大孔树脂的利用率较高。
根据所用大孔树脂的量为16g来计算,可算出平均每克大孔树脂的上样量为5mg时,吸附率和大孔树脂的利用率都比较高。
所以,试验前要根据所用大孔树脂的量来确定上样量,使平均每克大孔树脂的上样量为5mg。
2.5洗脱剂体积分数对解吸率的影响配制浓度为0.311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mL,均分成5份,均以1.0mL/min的速率过柱,分别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并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再用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50%、70%、80%、90%的乙醇溶液以1.0mL/min的速率洗脱,收集洗脱液。
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体积分数的洗脱剂下的解吸率如图6。
由图6可以看出,当洗脱剂体积分数小于70%时,随着洗脱剂体积分数的增大,解吸率也增大;当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0%时,解吸率达最大值;当洗脱剂体积分数大于70%后,随着洗脱剂体积分数的增大,解吸率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