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细胞质流动共24页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ppt(共32张PPT)

玻片 说明:细胞内的水通过细胞膜排出
2、植物细胞的质体(p5) 刮去花生子叶细胞少许置于载玻片水滴中央,加1滴苏丹III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5、移动装片时要明确“倒像原理”。
3、观察 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 蔗糖溶液中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了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表皮细胞
3、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根据观察到的物象轻轻地画出轮廓,经修改后再正式画好,线条要光滑均匀,衔接自然。
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结构
刮去花生子叶细胞少许(置 3)脂肪的观察
于载玻片水滴中央,加1
滴苏丹III染色,制成 临时装片观察。
细胞内大的具同心圆结 构的就是淀粉粒
较小的颗粒,被染成金 黄色的球形或晶体结构
的,是糊粉粒
橙红色的是脂肪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聚光器
5、移动装片时要明确“倒像原理”。即:在显微镜下 观察到的物体是倒像。因此,要使物象向上移动,就 要向下移动装片;要使物象向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 装片。
绘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1、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简单明了。
2、图的大小要是适中,在纸的位置一般要偏左上方,以便在右 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3、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根据观察到的物象轻轻 地画出轮廓,经修改后再正式画好,线条要光滑均匀,衔 接自然。 4、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小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小点越 密集,绝对不能用阴影表示。 5、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要用尺子引出水平的指示线, 然后注字。 6、最后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绘图的名称。
黑藻
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分布
(叶绿体:扁平的椭球形,并散乱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知识梳理
1.实验原理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绿色,散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细胞质的流动,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等细胞器也会运动,因此,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进行观察。
2.实验步骤
1.为什么用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
提示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且含叶绿体大而数目少。
2.观察叶绿体时,为什么临时装片中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提示保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否则细胞会失水皱缩影响观察。
3.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那么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什么?
提示顺时针方向。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选材的标准:含叶绿体多,材料易得,叶片薄,尤其是含有的叶绿体大而清晰的材料。
(2)两种适宜的实验材料:。
影响植物细胞胞质环流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植物细胞胞质环流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了解细胞质流动现象2.了解影响细胞质流动的因素3.验证探讨胞质环流有关机理4.提高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二实验原理在植物细胞和其他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是围绕中央液泡进行的环形流动模式,这种流动称为胞质环流(cyclosis)。
在胞质环流中,细胞周质区(cortical region)的细胞质是相当稳定的不流动的,只是靠内层部分的胞质溶胶在流动。
在能流动和不流动的细胞质层面有大量的微丝平行排列,同叶绿体锚定在一起。
胞质环流是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胞质环流中,肌动蛋白的排列方向是相同的,正向朝向流动的方向,肌球蛋白可能是沿着肌动蛋白纤维的(-)端向(+)端快速移动,引起细胞质的流动。
胞质环流对于细胞的营养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不断的分配各种营养物和代谢物,使它们在细胞内均匀分布。
在多种植物的细胞中能观察到植物细胞质流动现象,它是细胞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
细胞质流动现象的产生,是细胞骨架中微丝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滑动的结果。
细胞质流动要消耗能量,受到各种因素如温度、渗透压及各种离子的影响。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质流动现象(主要以叶绿体的移动来判断原生质体流动)。
三实验用品1.材料:新鲜菠菜叶2.器材:光学显微镜、滴瓶、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培养皿、恒温水浴锅3.试剂:蒸馏水、0.25mol/L NaCl(aq)、0.50 mol/L NaCl(aq)实验步骤1、胞质环流现象的观察(空白对照)(1)取清洁载玻片一片,在中央滴一滴蒸馏水,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胞内所含叶绿体数量少,体积大、液泡大、细胞质环流明显,便于观察),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取下表皮的方法:首先用蒸馏水洗净叶片灰尘,在下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固定住,再用镊子撕下字中方块,一层几乎透明的薄膜就是下表皮,需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2)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有原生质体流动的细胞,转换高倍镜下仔细观察。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 说课稿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以及细胞质的流动现象,从而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对细胞结构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还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但对于细胞内的动态过程,如细胞质的流动,还缺乏直观的认识。
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别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2)理解细胞质的流动现象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1)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2)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现象,并分析影响细胞质流动的因素。
2、教学难点(1)细胞质流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质流动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实验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细胞质流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3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并提问:“叶绿体在细胞中是如何分布的?细胞质是否会流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本节课的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报告总结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二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二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最后一周为3学时),14周结束,共27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doc

高三生物第一轮教学案课题: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日期_____知识回顾1 .回答有关使用普通显微镜的一组问题:( l )使用显微镜的第一步是调整光路(即对光),使视野中的光亮度呈现______色。
对光的操作步骤自上而下依次是: a .旋转粗准焦螺旋____________; b .转动转换器____________。
c.转动遮光器_________;d .转动反光镜__________( 2 )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调焦的目的在于使______________。
与低倍镜相比较,高倍镜的视野________,物像清晰度______________( 3 )调整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时,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位置_____。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那么,视野中的物像则应为_____。
( 4 )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观察的物像偏离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换高倍镜观察时,目镜为(16x ) ,物镜为( 40x ) ,所看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 )是物体的______倍;实验完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时,合乎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______形或______形。
若对该装片用强光照射 5 min ,则发现叶绿体以_____面对着光源;若一直在暗光下观察,发现叶绿体排列____这说明细胞中的叶绿体随细胞质不断在______着。
3 .取下带叶肉的叶表皮标本要平展在_____中,千万注意标本不能缺水,自始至终要保持_______状态。
4,回答有关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的问题:( l )由于观察细胞质流动用的是活体材料,所以观察材料要始终浸在载玻片上的______中,必要时_____些水。
( 2 )细胞质流动对细胞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1. 蛋白质在行使功能的时候往往会与某些物质或结构相结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与水分子结合,可以协助水分子进出细胞B. 与DNA分子结合,可以催化合成核糖核苷酸长链C. 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D. 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2. 如图表示细胞中溶酶体(b)的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的膜结构共同构成了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 溶酶体中含有的多种水解酶由细胞器a合成和加工C. f中线粒体被消化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 b的发生过程和f的形成过程均离不开膜的流动性3.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环境污染是野生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D. 植物进行固碳、供氧,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 α-淀粉酶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水解淀粉,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
如图表示50℃条件下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在不同因素(30mmol•L-1Ca2+、2%淀粉)作用下的测定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α-淀粉酶不具有专一性B. 两种酶都不能将淀粉彻底水解C. 对照组中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随时间延长而降低D. 2%淀粉处理最有利于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5. 如图为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获得A需要用含32P的无菌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搅拌过程不充分,不会明显影响该组实验结果C. 离心后,大部分质量较轻的子代噬菌体分布在①中D. E中放射性检测结果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6. 如图所示的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正在进行分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A、B所示的分裂过程可发生在同一器官中B. 细胞A、B中的核DNA量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C. 细胞A、B所处时期的前一时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上D. 细胞A可能产生含有不同基因的子细胞,细胞B只能产生1种卵细胞7. 如图表示某种地雀的祖先从大陆迁到彼此有一定距离的不同岛屿上,逐渐形成了A、B、C 三个物种。
2.2细胞

________细_ 和胞壁_________叶。绿体
液泡
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细胞膜能将细胞与 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同时起着保护细胞 的 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核是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叶 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 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
下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
各种形状的细胞 第6页,共35页。
借助于早期发明的显微镜,科学家观察到了细胞的轮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显微镜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其观察的 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人们对细胞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
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替代光源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已超过 300万倍。
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模式图,请你比较它们的结构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一层薄而透明的膜位于细胞最外 层,厚度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毫 米。 细胞膜
细胞核 核外有核膜包围,内含遗传 物质。
细胞质 介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半 透明胶状物,内含多种结构。
动物细胞
第9页,共35页。
位于细胞膜外,与其紧贴在 细胞壁 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4. 观察。
(1)请把观察到“上”的物像用铅笔画在旁边的圆圈内。
先上下颠倒,后左右对调。
第20页,共35页。
(2)继续观察:慢慢把玻片向前移,所看到“上”的物像向_____
移动。后
(3)继续观察:慢慢把玻片向左移,所看到“上”的物像 向___右__ 移动。
三、观察一些实物。 将准备好的头发、线、纸片、透明小塑料尺等实物分别放
双目镜复式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第7页,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