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认识一种运算----乘方;掌握两个概念----乘方、幂;知道三条符号法则.2.经历乘方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知道乘方的符号法则,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重点】理解乘方的概念,会进行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注重乘方符号法则的探究.【关键问题】弄清楚乘方中的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n a -与n a )(-.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和运算方法.【预习评价】仔细阅读教材41页—42页例2前的内容,边看边划出重点内容,并回答相应问题,标示出疑难问题. 问题1:什么叫做乘方?什么叫做幂?(1)在式子n a 中,a 叫做 ,n 叫做 . (2)式子n a 表示的意义是 .(3)从运算上看式子n a ,可以读作 , 从结果上看式子n a ,可以读作 . 问题2:你能根据乘方的概念填写下表吗?你能指出4)3(-和43-、65⎪⎭⎫⎝⎛和265的异同..吗?(从写法、读法、意义、结果上看)问题3: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1) (–2.3)×(–2.3)×(–2.3)×(–2.3)×(–2.3)=(2)=⎪⎭⎫⎝⎛-⨯⎪⎭⎫ ⎝⎛-⨯⎪⎭⎫ ⎝⎛-⨯⎪⎭⎫ ⎝⎛-41414141(3)=⋅⋅⋅⋅个2014x x x x问题4:模仿例1计算.(1)34 (2)()51- (3)()310- (4)231-)(问题5.()=-23 ,()=-81 ,()=-52 ,=⎪⎭⎫⎝⎛-321 .规律:当指数是 数时,负数的幂是 数. 当指数是 数时,负数的幂是 数.思考:正数的奇次幂是什么数?正数的偶次幂是什么数?0呢?你能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吗?问题6:编出一道乘方运算的式子,请其他同学快速说出幂的符号.问题7:你能用计算器计算5)8(-和6)3(-吗?请你自己尝试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并完成教材43页第3题.211、212……219;31、32……39.【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问题训练1. 331⎪⎭⎫⎝⎛-读作 ,其中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 54表示( )A. 4个5相乘 B . 5个4相乘 C. 5与4的积 D. 5个4相加的和 3.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11-1-11=)( B. 255-2= C. 2516542= D. 41212=⎪⎭⎫ ⎝⎛-4. 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1)42 (2)42- (3)3)5(- (4)7)1(- (5)332- (6)22.0【学习目标】1. 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1.5.1有理数的乘方(2)(导学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2)(导学案)

.
4 、 若 a,b 互 为 相 反 数 , c,d 互 为 倒 数 , 且 a 0 , 则
(a b)
200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cd )
2008
(
a b
)
2009

.
2009
5、 x 1 6 的最小值是 ●体验中招
,此时 x
=

2
6、 已知有理数 x , y , z , x 3 2 y 1 7 ( 2 z 1) =0, x y z 且 求
3
当 堂 测 试

2、对任意实数 a,下列各式一定不成立的是( A 、 a ( a )
2
2
) D、 a
2
3、 ( 2 )
2003
(2)
2002
2
B、 a ( a )
3
3
C、 a a
3
0
3、 x 9 , x 得值是 若 则
; a 8 , a 得值是 若 则
分析:在有关乘方的计算中,最易出现错误的是“符号问题” ,解决问 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幂的概念,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不要随意的增减 和变换符号,更不要“ 跳步” ,严格按照运算法则进行。 解: 2 ( 2 ) 2 ( 2 ) 2
2 2 3 3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 ] 3 9 2
(3) ( 10 ) [( 4 ) ( 3 3 ) 2 ] ;

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有理数乘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给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给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使之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三、问题情境请大家拿一张白纸出来,对折一次,如图所示折成两层,如果继续对折,使新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想一想,连续对折6次后可以折成多少层,出现几条折痕呢?如果对折10 次呢?如果对折n 次呢?试一试:大家将手中的纸进行如下对折,并填写下表四、填空:1、在 中,a 叫做____,n 叫做____,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

2、式子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五、(口答)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3)、()()()666-⨯-⨯- (4)、六、想一想:(1)、522;5;52⨯有什么区别?(2)、2300;的结果是什么?n a n a 22223333⨯⨯⨯七、计算:234(1).10;10;10 ()()()234(2).10;10;10--- ()120223.11;11;11;11-==== ()()()()()20320074.11;11;11;11-=-=-=--=- 观察以上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进行交流。

八、课外作业:1、()30.25-的底数是 ;指数是 ;()30.25-表示 个 相乘;读作 。

2、2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223-表示 个 相乘与13-的积;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23-表示 个 相乘;读作: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乘方的定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1.5.1有理数的乘方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5.2科学记数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难点:确定a和n的值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5.3近似数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近似数、精确度的概念;给出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近似数.
【重点难点】
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近似数,能说出精确到哪一位,
难点:按要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近似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大家都见过拉面师傅拉面,一次小明看到拉面师傅拉了6次,一碗面就拉好了,你能列出算式,帮他算算这碗面共有多少根吗?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乘方(板书课题).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②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难点:能合理地进行乘方运算.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41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注意积中各因数的特点,结合乘法算式,找出相同因数的个数与指数的关系.理解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意义.(4)自学参考提纲:①2×2×2×2×2应记作25,读作2的五次方;12×12×12×12×12应记作125,读作12的5次方;(-3)×(-3)×(-3)×(-3)应记作(-3)4,读作-3的4次方;(-0.3)×(-0.3)×(-0.3)应记作(-0.3)3,读作-0.3的3次方;猜想:a·a·a…a的结果?n个a②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a相乘,即a·a·a…a,记作a n,读作a的n 次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做底数,n叫作指数.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 次幂.特别地,一个数也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的一次方,即5=51,指数为1,通常省略不写.③-24与(-2)4相等吗?为什么?不相等,虽然绝对值相等,但符号不同.④你能解决之前的“拉面问题”吗?其结果是多少?26=64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a.负数和分数的乘方的记法;b.-24与(-2)4的区别.②差异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帮助解决一些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强化:(1)有理数乘方意义的理解:①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法运算的特例),即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简便算式;②幂是乘方的结果,它不能单独存在,即没有乘方就无所谓幂;③乘方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一种乘法运算,又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④书写格式:若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含运算关系的式子时,必须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以体现底数的整体性.(2)在-(-2)5中,底数是-2 ,指数是5,计算的结果是32.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42页的例1、例2.(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观察例1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4)自学参考提纲:①例1的计算依据是什么?乘方的定义②完成思考并填空.③底数为-1,0,1,10,0.1的幂的特性:0n=0(n为正整数);1n=1(n为整数);10n=100……0(1后面有n个0);0.1n=0.00…01(小数部分1前面有n-1个0)④由②、③可得乘方的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⑤试确定下列算式的结果是正还是负?a.(-3)×(-3)×…×(-3)共100个(-3)b.(-2)11 c.-(-1)153正;负;正.⑥仿例2用计算器作乘方运算:a.(-11)3 b.(-0.52)4-1331;0.07311616.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生助生: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相互帮助解决一些自学疑难问题.4.强化:(1)乘方的符号法则.(2)练习:)4;-(-2)3①计算:(-1);83;(-5)3;0.13;(-10)4;-32;(-12;8.解:1;512;-125;0.001;10000;-9;116②已知n是正整数,那么(-1)2n=1 ,(-1)2n+1=-1.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谈自己在本节学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之处.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本节课学习中大家的态度、方法和成果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宜从现实生活里的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乘方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起着引领学生探寻方向的作用,即遵循“引导——帮助——点拨”的原则,真正做到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发展知识,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形成协作意识.一、基础巩固(第1、2、3题每题10分,第4题20分,共50分)1.(15分)在(-2)5中,底数是-2,指数是5,结果是-32.2.(15分)在-24中,底数是2,指数是4,结果是-16.3.(20分)下列各数相等的是(C)A.-33与-23B.32与-23C.-32与-(-3)2D. (-3)2与-324.(20分)计算.(1)(-3)3(2)(-2)4(3)(-1.7)2(4)(-43)3(5)-(-2)3(6)(-2)2×(-3)2 (7)-353(8)-32×(-2)3解:(1)-27;(2)16;(3)2.89;(4)-6427;(5)8;(6)36;(7)-1253;(8)72.二、综合应用(每题15分,共30分)5.(10分)平方等于9的数是几?立方等于27的数是几?解:±3;36.(10分)(1)计算0.12,12,102,1002,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2)计算0.13,13,103,1003,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解:(1)平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2位.(2)立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3位.三、拓展延伸(20分)7.(10分)计算:(-2)2,22,(-2)3,23联系这类具体的数的乘方,你认为当a<0时,下列各式是否成立?(1)a2>0;(2)a2=(-a)2;(3)a2=-a2;(4)a3=-a3.解:4;4;-8;8.(1)(2)成立,(3)(4)不成立.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1.5.1有理数的乘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中 ,a叫做_________,n叫做______________.
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
(1)(-2)×(-2)×(-2)×(-2)=_________________.
2
2
2
2
2
(2)、(— 5 )×(— 5 )×(— 5 )×(— 5 )×(— 5 )=_______________.
4/4
1/4
(2)
(-
1 2
)×(-
1 2
)×(-
1 2
)×(-1 2)源自问题 2:计算: (1) (-4)3
(2)(-2)4
(3)
(-
2 3
)3
三、拓展延伸: (-5)4 与 -54 的区别?
四、课堂检测: 1.(1)(-7)8 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2)(-10)8 中-10 叫做什么数?8 叫做什么数?(-10)8 是正数还是负数?
1.5.1 有理数的乘方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进行有
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在形成乘方概念的过程中,领会数学的建模思想(乘方就是一种数学
的运算模型),增进数感与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细致的观察习惯与能力.
2、计算: (1)(-1)10
(2)(-1)7 (3)8 3
(4) (-5)3
(5) 0.13
(6)
(-
1 2
)
4
(7) (- 10)4 (8)(-10)5
2/4
(9)-(- 2)3
(10) (- 2)2 ╳(- 3)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5.1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课题:1.5.1 有理数的乘方一课前热身温故知新1、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

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要去要饭了!请你们交流讨论,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1”,那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2、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想想看,捏合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条.学习目标有的放矢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经验指点迷津授之以渔学习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学习难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极其表示教学方法:观察、归纳、练习涉及考点形成网络教学流程一未雨绸缪1.预习学习:P51-52页-内容3.小试牛刀:完成好下面的问题1)叫乘方,叫做幂,在式子an中,a叫做,n叫做.2)式子an表示的意义是3)从运算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从结果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1、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1)(—2.3)×(—2.3)×(—2.3)×(—2.3)×(—2.3)=.2)、(—14)×(—14)×(—14)×(—14)=.3)x•x•x•……•x(2008个)=2、例题,P41例1从例题1 可以知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负数的奇次幂是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 .3、思考:(—2)4和—24意义一样吗?为什么?2.合作探究(兵教兵)除3.成果展示4.质疑解疑5.画龙点睛6.平行训练1、填空1)底数是-1,指数是91的幂写做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2)(-3)3的意义是_________,-33的意义是___________.3)5个13 相乘写成__________, 13的5次幂写成_________.2、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1)()24- ; (2)42-(3)323⎛⎫- ⎪⎝⎭; (4)223-三 提高拓展1. 1=21; 1+3=22 ; 1+3+5=23; 1+3+5+7=24……① 通过上述观察,你能猜想出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吗? 你能运用上述规律求1+3+5+7+…+2003的值吗?2.计算(1) 2221(2)2(10)4----⨯-; (2) 3212(0.5)(2)(8)2⎛⎫-⨯-⨯-⨯- ⎪⎝⎭四 我的收获和质疑(教师: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导学案_2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导学案_2

1.5.1 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2.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3.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a n 与(-a )n 的意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拉面吗?认真观看视频后完成表格问题2:对折n 次就有n 个2相乘,即22222个n ⨯⨯⨯,像这样的式子表示起来很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记法呢?师生活动: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认真观看后,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出课题。

二、新知讲授活动1:思考: 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 ,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 .a·a 简记作a 2,读作a 的平方(或二次方).a·a·a 简记作a 3,读作a 的立方(或三次方).猜想:4个a 相乘呢?5个a 相乘呢?100个a 相乘呢? 一般的,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an a a a a 个⨯⨯⨯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n a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给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给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使之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三、问题情境
请大家拿一张白纸出来,对折一次,如图所示折成两层,如果继续对折,使新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想一想,连续对折6次后可以折成多少层,出现几条
折痕呢?如果对折10 次呢?如果对折n 次呢?
试一试:大家将手中的纸进行如下对折,并填写下表
四、填空:
1、在 中,a 叫做____,n 叫做____,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

2、式
子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五、(口答)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3)、()()()666-⨯-⨯- (4)、
六、想一想:
(1)、522;5;52⨯有什么区别? (2)、()44-2-2;;有什么区别?
(3)、2300;的结果是什么? (4)、()0
0112⎛⎫- ⎪⎝⎭
;的结果是什么? 七、计算:
234(1).10;10;10 ()()()234
(2).10;10;10--- n a n a 22223333
⨯⨯⨯
()120223.11;11;111-==== ()()()()()20320074.11;11;11;11-=-=-=--=- 观察以上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进行交流。

八、课外作业:
1、()30.25-的底数是 ;指数是 ;()3
0.25-表示 个 相乘;读作 。

2、2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2
23-表示 个 相乘与13-的积;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23-表示 个 相乘;读作: 。

3、计算:()
20111-;()00.325;20111;234⎛⎫ ⎪⎝⎭;()3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