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第十二章 第38讲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第十二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涉及了一系列与化学反应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的主要知识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应用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反应物的消失和产物的生成。
在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是因为反应物的化学键在反应过程中被破坏或形成,从而引发能量的变化。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中质量总量始终保持不变的规律。
这意味着化学反应发生后,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的部分会转化为生成物的质量增加的部分。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章节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使用。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反应物的种类和比例、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物质转化以及生成物的种类和比例。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过程,从而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结果。
进一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在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结合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简单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功能团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上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的转移引发的反应,常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的位置的变化。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化学反应相关的实际应用。
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许多食物加工过程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进行的,如面包的发酵过程。
另外,农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土壤中的氮循环。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复习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金属的冶炼、 废水的处理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根据电子转移的方式,氧化还原反应 可分为得电子的反应和失电子的反应 。
物质分类与鉴别方法
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物质可 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 合物等。
物质鉴别方法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特征,可以采 用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鉴别, 如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
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方法
掌握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根据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数目等。
物质鉴别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分享
常见物质鉴别方法
了解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如沉淀法、气体法、焰色反应法等。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掌握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如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设计实验方案等。同时,也要注重实验操作的 规范性和安全性。
06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测试
总结词:强化基础
详细描述:本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第十二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等。
参考答案:略
模拟试题二:重点知识应用测试
总结词:应用重点知识
参考答案:略
详细描述:本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第十二单元重点知识的应用,包括物质性质、化学反应、 化学实验操作等。
05
典型例题解析与解题技巧 总结
选择题解题技巧分享
01
02
03
直接选择法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直 接选择正确答案。
排除法
通过排除明显错误选项, 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 正确率。
对比法
将选项进行对比分析,找 出差异,确定正确答案。
高二化学 第38讲酯

酯知识梳理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情况典题探究例1. 酯化反应属于( )A.中和反应B.不可逆反应C.离子反应D.取代反应例2. 能与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纯碱溶液、溴水、苯酚钠、甲醇都起反应的是( )A.CH3COOH B.CH2===CHCOOHC.盐酸D.乙酸甲酯例3. 众多西药均是借助有机合成得出,现有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某有机物,它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关于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应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1.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烯和环丙烷 B.甲醛和乙酸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乙醛和乙酸乙酯OH O 2.有机物CH 3—CH —C —OH 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 .酯化B .取代C .消去D .水解3.将乙醛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A .加热分馏B .加入足量生石灰,先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C .加入碳酸钠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D .利用银镜反应进行分离4.重氮甲烷(CH 2N 2)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 2N 2→R-COOCH 3+N 2。
下列物质中能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 )A .H-CHOB .C 6H 5OH C .C 6H 5CH 2OHD .C 6H 5COOH5.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醇、甲酸、乙醇、甲酸乙酯几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 ③与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甲酸乙酯和甲酸B .有甲酸乙酯和乙醇C .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D .几种物质都有6.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来合成环乙二酸乙二酯(O O C C CH 2CH 2O O )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⑤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⑤①④D .②③⑤①⑥7.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CH 3COOHOOC ,则1mol 阿斯匹林和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A .1molB .2molC .3molD .4mol8.某有机物结构为 ,它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 ( )A .①②③⑤⑥B .②③④⑤⑧C .①②③⑤⑥⑦D .③④⑤⑥⑦⑧9.下列物质①甲醇 ②甲酸 ③甲醛 ④甲酸甲酯 ⑤甲酸钠,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全部都可以10.下列哪一种试剂可将甲醇,甲醛,甲酸,乙酸区别开 ( )A.紫色石蕊试液B.浓溴水C.新制的Cu(OH)2D.银氨溶液B 档(提升精练)1. M 是一种冶疗艾滋病的新药(结构简式见右图),已知M 分子中-NH -COO -基团(除H 外)与苯环在同一平面内,关于M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易溶于水B .M 能发生加聚反应C .M 的分子式为C 13H 12O 2NF 4D .M 分子内至少有1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HO - OH —CH 2COOHA. 芳香族化合物 B. 苯甲酸的同系物C.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D. 易升华的物质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6H 5OH+OH — → C 6H 5O —+H 2OB.醋酸溶解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 CO 32-+2CH 3COOH → CO 2↑+2CH 3COO -+H 2OC.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D.酯的水解反应 CH 3CH 2OOCCH 3+H 218OCH 3CH 2OH+ CH 3CO 18OH 4.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 )A .50g 乙醇和50g 甲醚B .100g 乙炔和100g 苯C .200g 甲醛和200g 乙酸D .100g 甲烷和100g 乙烷5.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 27H 46O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文档:第十二章第38讲晶体结构与性质含答案

第38讲晶体结构与性质1.晶体和晶胞(1)晶体与非晶体(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11基本单元。
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数量巨大的晶胞“□12无隙并置”构成晶体。
③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31n属于这个晶胞。
2.四种类型晶体的比较3.离子晶体的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31kJ·mol -1。
(2)影响因素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32多,晶格能越□33大。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34小,晶格能越□35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36稳定,且熔点越□37高,硬度越□38大。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错因: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才是晶体,人为制造出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玻璃、木材、陶瓷等均不是晶体。
(2)冰中包含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测定其有无固定熔点。
(×)错因: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4)1 mol金刚石和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均为4N A。
(×)错因:1_mol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 A。
(5)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第38讲 “有序思维”突破同分异构体(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含酚羟基
含—CHO、HCOO—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含—X、—COO—等
⑦水解后的产物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 色反应
结构限定 条件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含有手性碳原子
结构特点 含
属于 α氨基酸 分子中含有几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确定官能团的位置和数目(氢原子种类越 (或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组峰,峰面积
少,则结构越对称) 比值等)
化合物Ⅵ(
[真题示例] )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
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
式。
条件:a)能与NaHCO3反应; b)最多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
c)能与3倍物质的量的Na发生放出H2的反应; d)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分子中有6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
e)不含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
CH3CH2CH2CH2COOH、
2.有序思维突破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与书写 【方法技巧】
(1思维流程 ①明确书写什么物质的同分异构体,该物质的组成情况怎样。(题目直接给出 或联系上下文推出) ②从有机物性质联想官能团或结构特征。 官能团异构:a.羧基、酯基和羟基醛;b.醛与酮、烯醇;c.芳香醇与酚、醚; d.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等。 ③结合结构限定条件考虑官能团的位置异构(苯环上位置异构、碳链异构等)。
题中信息
“碎片”
依分子式(不饱和度)信 息 特殊结构信息
化合物性质信息
碎片推断先“简”后“繁”。已 6
定:“简”:2 个—COOH, 一种官能团、二取代 “繁”: 0.5 mol W 与足量碳
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
类别信息
44 g CO2 芳香化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十二单元复习课件课件PPT-附教案学案

天然有机 高分子材料
合成有机 高分子材料
塑合合 料成成
纤橡 维胶
考点一 营养素及在人体中的功能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一定数量的 营养。__蛋__白__质____、__糖__类______、__油__脂______、 __维__生__素____、__无__机__盐____和 水 ,通常称为人类六 大基本营养素。
续表 对人体的作用
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铁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___贫__血______
锌
影响人体的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 育不良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碘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 成分
缺碘会引起_甲__状__腺__肿__大___,幼儿缺碘 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白色污染”及其防治
“白色污染”是指_废__弃__塑__料__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径: ①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③使用可降解塑料;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2)合成纤维
棉、麻、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 (尼龙)、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优点:强度高、 _弹__性__好_____、__耐__磨____和耐化学腐蚀。缺点:__吸__水__性____和 _透__气__性_____较差。合成纤维常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 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
教师:文小语 2020年11月24日
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__龋__齿_______
①任何营养物质都必须适量摄入,摄入过多或过
注
少都会引起身体病变。
意 ②知道一些有害物质:一氧化碳、亚硝酸钠、甲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2章 第38讲

(2)比较下列晶格能大小: ①NaCl___>_____KCl; ②CaF2____<____MgO; ③Na2S___<_____Na2O; ④CaO___>_____KCl。
(4)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如图所示,设原子半径为r,则面对角线为_4_r__(用r表示),a=__2__2_r__(用r表 示),V晶胞=__1_6__2_r_3 _(用r表示),空间利用率=_7_4_%___。
解析 原子的半径为 r,面对角线为 4r,a=2 2r,V 晶胞=a3=(2 2r)3=16 2r3,1 个晶胞中有 4 个原子, 则空间利用率=VV晶球胞×100%=41×6 432πrr33×100%≈74%。
质的关系。 6.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
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7.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晶体常识 考点二 晶体类型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课时精练
晶体常识 01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理解应用 (1)在下列物质中:NaCl、NaOH、Na2S、H2O2、Na2S2、(NH4)2S、CO2、CCl4、 C2H2、SiO2、SiC、晶体硅、金刚石、晶体氩。 ①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_N__aC__l、__N__a_2S__。 ②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N__aO__H_、__(_N_H__4_)2_S_。 ③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_(_N_H__4)_2_S_。 ④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N_a_2_S_2_。 ⑤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是_C_O__2_、__C_C_l_4、__C__2H__2_。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十二章复习资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考试要求: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考点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胃肠道+CO2+H2O,放出热量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麦芽糖酶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2)葡萄糖C 6H 12O 6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 2+6H 26H 12O 6+6O 2(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讲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4.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5.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考点一共价键及其参数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分类分类依据类型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电子云“头碰头”重叠π键电子云“肩并肩”重叠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特别提醒(1)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离子键。
(2)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4.键参数(1)概念(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②5.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立体结构,许多性质相似,如N2与CO、O3与SO2、N2O与CO2、CH4与NH+4等。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2)在任何情况下,都是σ键比π键强度大(×)(3)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4)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5)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6)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7)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8)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9)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10)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1.有以下物质:①HF,②Cl2,③H2O,④N2,⑤C2H4,⑥C2H6,⑦H2,⑧H2O2,⑨HCN(H—C≡N)。
只有σ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p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③⑥⑦⑧④⑤⑨⑦①③⑤⑥⑧⑨②④⑤⑥⑧⑨2.写出与CCl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SiCl4、CBr4、SO2-4、CF4(合理即可)题组一共价键参数的理解与应用1.结合事实判断CO和N2相对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试用下表中的键能数据解释其相对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 C—O C==O C≡O键能(kJ·mol-1) 357.7 798.9 1 071.9N2N—N N==N N≡N键能(kJ·mol-1) 154.8 418.4 941.7答案CO断开CO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273.0 kJ·mol-1)比断开N2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523.3 kJ·mol-1)小解析由断开CO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1 071.9-798.9) kJ·mol-1=273.0 kJ·mol-1]比断开N2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941.7-418.4) kJ·mol-1=523.3 kJ·mol-1]小,可知CO相对活泼。
2.(2018·河南省开封联考)已知键能、键长部分数据如下表:共价键Cl—Cl Br—Br I—I H—F H—Cl H—Br H—I H—O键能242.7 193.7 152.7 568 431.8 366 298.7 462.8 (kJ·mol-1)键长(pm) 198 228 267 96共价键C—C C==C C≡C C—H N—H N==O O—O O==O键能347.7 615 812 413.4 390.8 607 142 497.3 (kJ·mol-1)键长(pm) 154 133 120 109 10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稳定性:HF>HCl>HBr>HIB.氧化性:I2>Br2>Cl2C.沸点:H2O>NH3D.还原性:HI>HBr>HCl>HF(2)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稳定性:三键>双键>单键B.同种元素形成双键键能一定小于单键的2倍C.键长越短,键能一定越大D.氢化物的键能越大,其稳定性一定越强(3)在HX分子中,键长最短的是________,最长的是________;O—O键的键长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O==O键的键长。
答案(1)ACD(2)A(3)HF HI大于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同主族气态氢化物的键能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稳定性逐渐减弱,A 项正确;从键能看,氯气、溴单质、碘单质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由原子结构知,氧化性也逐渐减弱,B项错误;还原性与失电子能力有关,还原性:HI>HBr>HCl>HF,D项正确。
(2)由碳碳键的数据知A项正确;由O—O键、O==O键的键能知,B项错误;C—H键的键长大于N—H键的键长,但是N—H键的键能反而较小,C项错误;由C—H、N—H的键能知,CH4的键能较大,而稳定性较弱,D项错误。
题组二等电子原理的理解与应用3.(2017·瓦房店市期末)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B3N3H6分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C.H3O+和NH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D.CH4和NH+4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形答案 B解析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C项,H3O+和NH3是等电子体,根据氨气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水合氢离子的立体构型;D项,CH4和NH+4是等电子体,根据甲烷的立体构型判断铵根离子的立体构型。
4.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电子原理,仅由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
(3)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阴离子为________。
(4)与N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________,阳离子是________。
答案(1)N2CO N2O CO2(2)SO2O3(3)H2F+NH-2(4)CN-(或C2-2)NO+考点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理论要点①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②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关键是判断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其中:a是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阳离子要减去电荷数、阴离子要加上电荷数),b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x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3)示例分析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电子对立体构型分子立体构型实例2 2 0 直线形直线形CO23 3 0三角形平面三角形BF3 2 1 V形SO24 4 0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CH4 3 1 三角锥形NH3 2 2 V形H2O2.杂化轨道理论(1)理论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2)杂化轨道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目杂化轨道间夹角立体构型实例sp 2 180°直线形BeCl2sp2 3 120°平面三角形BF3sp3 4 109°28′四面体形CH43.配位键(1)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
(2)配位键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4可表示为,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3)配合物如[Cu(NH3)4]SO4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1)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2)分子中中心原子若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则该分子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3)NH3分子为三角锥形,N原子发生sp2杂化(×)(4)只要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5)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其分子构型不一定为直线形(×)(6)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1.填表序号物质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VSEPR模分子或离子立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对数型名称体构型杂化类型①CS2②HCHO③NCl3④SO2-4⑤H3O+答案①02直线形直线形sp②03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③14四面体形三角锥形sp3④04正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sp3⑤14四面体形三角锥形sp32.比较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大小。
(1)H2O________H3O+,NH3________NH+4。
(2)SO3________CCl4,CS2________SO2。
答案(1)<<(2)>>解析(1)H2O与H3O+,NH3与NH+4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孤电子对数越多,斥力越大,键角越小。
(2)杂化不同,键角不同。
题组一分子的立体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1.(2017·东河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P原子是以sp2杂化的结果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D.AB3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答案 C解析A项,PCl3分子的中心原子P含有3个成键电子对和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错误;B项,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形成杂化轨道,错误;C项,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而分子的立体构型还与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有关,正确;D项,AB3型的分子立体构型与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也有关,如BF3中B原子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NH3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