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二〇一三年五月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项目来源:菏财建指[2020]260号编写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项目担任:冯超臣编写人:路小慧马晓峰高霞李钰审查人:李公岩总工程师:李公岩院长:赵书泉提交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自然天文与社会经济概略 (10)第一节自然天文 (10)第二节社会经济概略 (12)第二章地质环境背景特征 (16)第一节地质条件 (16)第二节水文地质条件 (19)第三节工程地质条件 (25)第四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31)第五节地热地质条件 (34)第三章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效果 (38)第一节空中沉降 (38)第二节砂土液化 (44)第三节污染源散布及特征 (47)第四节地下水下降漏斗 (49)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51)第一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51)第二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分区 (52)第三节深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60)第四节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61)第五章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66)第一节地热资源计算参数确实定 (66)第二节地热资源热量计算 (67)第三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70)第六章城市地下水资源可继续开发应用研讨和维护对策 (73)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应用现状 (73)第二节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73)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可继续开发应用的维护对策 (77)第七章城市树立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79)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82)第一节结论 (82)第二节建议 (8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实践资料图1:50000 2 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图1:50000 3 3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水文地质图1:50000 4 4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图1:50000 5 5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工程地质图1:50000 6 6 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环境地质图1:50000 7 7 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地热地质图1:50000附表目录〔全一册〕1、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基本状况调查一览表2、地下水水位静态监测资料表3、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基本状况调查一览表4、地下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5、地表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6、地热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7、耕层土壤取样点基本状况一览表8、耕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一览表9、援用及简易民井抽水实验效果汇总表前言一、义务来源为将菏泽市树立成为城乡一体,经济兴旺,环境优美,生活温馨的现代化城市,为城市规划树立提供城市地质结构、修建基础的工程地质区划、空中沉降开展趋向与防治、地热和地下水资源潜力、土壤地球化学和污染状况等触及资源保证、环境容量、生态效应全方位、全系统的地学信息,是城市规划树立必需的基础性任务,为推进菏泽市经济的开展,积极为城市规划和树立效劳。
菏泽市地下水资源质量分析及保护措施研究

■【水资源优化管理菏泽市地下水资源质量分析及保护措施研究周庆周静侯士锋严芳芳(山东省菏泽市水文局菏泽274000)【摘要】本文介绍了菏泽市的水资源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依据实际监测资料对菏泽市 的地下水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措施,为菏泽市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下水水质保护 提供依据,有利于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菏泽市地下水水质现状保护措施1水资源状况及水文地质山东省菏泽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6.7mm(1953 ~2015 年),由于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菏泽市的降水 区域分布不均,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总体是南部大于北 部,东部大于西部。
菏泽市降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夏季,汛期、非汛期差异明显,汛期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 70.2,。
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均降水量为1054.0mm,出现 在1964年,最小年均降水量为372.0mm,出现在1988年,倍比为2.83。
菏泽市水面蒸发年内、年际变化虽不如降水剧 烈,但同样存在着分配不均,据统计,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7.2mm,是平均降水量的1.38倍。
根据山东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菏泽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50.8mm,径流量6.21亿m3,地下水资源量16.7亿m3,扣除重复计算 量后,水资源总量20.61亿m3,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为12.5 万m%r km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3m3,属严重缺水地区。
菏泽市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除孤山丘陵 区,有少量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出露外,其他地域均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
第四系地层在山麓地带较薄,厚数十米,离 山体越远越厚,一般为200~400m,最厚达1000m,下伏第 三系地层。
第四系地层的成因,一般为湖河相沉积(多为黄 河冲积物),少数与风成有关。
岩性主要为粘土、壤土、沙壤 土、粉细砂,也有少数中细砂。
2023年水资源调查报告_5

2023年水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水资源调查报告1近年来,我市经济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大项目纷纷落地,我市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进一步凸显,针对目前我市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开采过量,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对全市水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水资源基本状况邹城市多年水资源总量5.3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9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5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属于水危机区。
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店—北宿—平阳寺—太平一带的邹西水源地和以唐村为中心的唐村水源地以及最近探明的九龙山水源地;而邹东山丘区虽然地表径流丰富,由于拦蓄工程少,现有工程又年久失修,可利用水资源十分匮乏。
邹西水源地为第四系水,埋深一般在20~30米,年可开采量在0.64亿立方米,现年开采量为0.7亿立方米,目前已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超采漏斗区。
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该地区有近8万亩的采煤塌陷地,分成许多小块互不相连,由于每块仅蓄积塌陷地单个流域降雨,年际变化大,保证率低,基本上为无源之水,无法满足工业用水需要。
虽然我市最大的两条河流泗河、白马河穿越邹西地区,但由于两条河道污染严重,又因缺少拦截导流蓄积工程,大多数径流直接汇入南四湖。
唐村水源地以奥灰水为主,埋深一般超过80米,储量大,水质好,经省水文三队勘探,每日可开采量为25.91万立方米。
在上世纪已被确定为邹县电厂水源地,由于城区公共供水水源地锐减和用水量迅速增长等原因,市自来水公司、兖矿集团邹西社区、南屯煤矿等单位也纷纷到唐村水源地凿井取水,再加上当地农业灌溉用水,现日取水量近30万立方米,也处于超采状态。
九龙山水源地地下水储量丰富,为山东省三大地下富水区之一,总储量达17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微山湖的蓄水量,该区没有明显和潜在污染源,地下水处于原始存量状态,但可开采量仍未探明。
邹东山丘区总面积105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730多毫米,年均降水总量7.67亿立方米,形成地表径流2.31亿立方米。
菏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 关键词】 菏泽市
山 东 省 菏 泽 市 地 处 北 纬 3 。9 4 3 ~3 。 2 、 经 5 5 东
1 4 4 ~1 6 2 间 。南 北 长 17 i、 西 宽 1 0 m, 1 。5 1 。 5之 5k 东 n 4k 总 面 积 128 6 k 地 处 古 今 黄 河 之 问 的 三 角 地 带 。 2 3. 2 i , n
度 可 用 水 资 源 量 略有 结余 。但 根 据 目前 的 用 水 效 率 及 全 市 今 后 的 发 展 预 期 测 算 , 0 5年 G P达 到 20 21 D 50亿
元 , 需 水 量 是 5 . 4亿 m 缺 口高 达 3 . 9亿 m 形 总 87 , 39 ,
势 相 当严 峻 。
总量 控 制 指标 ,0 21 1~2 1 0 5年 菏 泽 市 年 度 最 大 可 用 水
总量 为 2 4亿 m ( 中 , 表 水 19 其 地 .4亿 i , 下 水 l.5 n 地 2 7 亿 m, 黄河 水 9 3 亿 1 ) . 1 T 。菏 泽 地 势 平 坦 , 网密 布 , I 河
均 水 平 的 18 属 于极 度 缺 水 地 区 。根 据 《 东 省 用 水 /, 山
总量 控 制管 理 办法 》, 下 达 菏 泽 市 的 年 度 用 水 总量 为 省
1 水 资源 分 布现状
菏 泽 属 资 源 性 缺 水 、 质 性 缺 水 、 程 性 缺 水 并 存 水 工
2 .5亿 I , 中 , 表水 19 亿 1 , 下 水 1 .5亿 47 ' 其 Y I 地 .4 T 地 I 27 m , 黄 93 引 . 1亿 m 。 以 上 指 标 一 经 下 达 , 年 未 调 多
9 1 1 6, 产 业 结 构 比重 相 比 明显 倒 置 。根 据 省 用 水 . :. 与
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背景:菏泽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由于地下水过量超采,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由于污水超标准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解决“水荒”问题,是制订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1菏泽市水资源的基本情况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区面积12 228 km2,辖8县1区,因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自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降水量丰枯变化悬殊,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1956~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80.22亿m3,其中产生地表径流量6.21亿m3,地下水人渗水资源量14.4亿m3。
地下水全部为孔隙水,地下水的垂直分布为三层结构(上淡一中咸—下淡):上部为河流冲积淡水型,底板埋深一般为50~60 m,含水沙层厚度一般为5~15 m;中部为大陆湖泊咸水层,底板埋深一般400 m;下部为山前冲积淡水层,所以部分水源不能使用。
按2000年人El 849万计算,菏泽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3 m3,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1 670 m3为用水紧张地区,<1 000 m3为缺水地区,<500 m3为严重缺水地区,菏泽市属于典型的严重缺水区。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城市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按照省及市各种分析资料,菏泽市当地水资源总量为20.61亿rn3,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为12.75亿m3。
通过过去5个水平年调查分析,由于拦蓄能力差,地表水开发率为降水量的22%。
据统计,2004年用水总量为20.44亿rn3,其中跨流域调入量7.58亿1113,地下水用水量为12.86亿1713。
近两年为丰水年,尚能满足用水需求,如遇枯水年就会产生水危机。
如鲁北各市以黄河水为主要水源,前几年的黄河断流,给鲁北各市造成了很大威胁;限时限量向市民供水,水价曾达到40元/m3,供水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8.05•【字号】菏政办发[2004]94号•【施行日期】2004.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的通知(菏政办发〔2004〕9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做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我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征收水资源费是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筹集重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
各级政府、各单位必须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和完善有关配套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把水资源费征收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确保足额征收。
二、加强规划,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各县区要严格依法办事,从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大局出发,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逐步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再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管理体系,使我市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杜绝非法取水。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办理取水许可证,并按取水许可证规定的地点、方式、数量、用途和有效期限等取水用水。
新建、改建和扩建大中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
未进行水资源论证和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项目,不得审批立项,不予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试谈菏泽城市水资源与环境管理

2 . 水资 源管 理准则
水资源管理准则是可持续发展 、 综合管理和经济评价 。可持续发展的概 4 . 1东鱼 河环境 管理 的理 念 东 鱼河 环境 管 理 的理念 应 遵循 以下 3 个 原 则 念强调应先查明水资源潜力或承受能力 , 而不是利用后期规划来降低弥补不 l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探索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新模式。 ②按照资源能源最有效 良影响。 即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到人 口、 经济 、 资源和环境四者协调发 ① 废物 排 放量 最 小 、 生态 良性 循 环 、 最 适 合人 类 居 住 的要 求 , 通 过调 整 产 展 的高度 来 认识 , 做到 社会 经济 的可持 续发 展 和水 资 源 的可 持续 利 用 。综 合 利 用 、 实 行 清 洁生 产 用 发 展循 环 经济 , 促 进 河 道 流域 经 济 管理 是 持续 发 展 的手 段其 内涵 十分 丰 富 , 它包 括 地 表水 和地 下 水 、 水 质 和 水 业 结 构 和企 业 技术 改 造 , 保护人民群 量 的统一 管 理 , 环 境和 水 资源 的管 理要 统一 于 开发 规 划 中制 定水 资 源 的合 理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 价格 、 研 究 合理 使 用水 资源 的新 方 法 、 国际共 享水 资 源 、 各 经 济部 门 间 的协 作 众 身 体健 康 。 通 过 东鱼 河 的治理 , 加快 环 境基 础 设施 建设 , 辐射 河道 流 域 内的 环境保护工作 , 改善流域 内的人居环境。用环境安全的理念促进河道流域经 与统一等, 并最终提出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 。 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东鱼河水质处于富营养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 3 . 城 市水 资源 管理研 究 经 济 发 展 以及 对局 部 地 区严 重 的 生态 环 境 破 坏 ,亟 需 采取 有 力 措施 防治 结 确保 水 质 的环 境安 全 。 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开源 、 节流和国民经济调整 , 是解决城市水资源供求 合 , 4 . 2东鱼河环境管理体制 东鱼河环境管理体制要遵从与菏泽市经济发 矛 盾 的3 个 主要 措施 。 随着 水 资源 问题 的 日益 突 出 , 很多 缺水 城市 开 展 了水 资 源管理研究 , 但研究过程 中往往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其它一些因素, 缺乏对 水资源管理的系统研究。水资源具有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城市水资源管理 研究是融 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技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运用系统理论 开 展 城市 水 资源管 理 研究 是实 现水 资 源科 学管 理 的基 础 。 3 1 水 资 源 系统研 究 即水资 源 自然 系统 的研 究 , 通 过 查清 与 城市 有 关 的 水文、 水 文地 质 条件 , 建立 水资 源模 拟模 型 。它 给 出 了系统 的 输入 一 输 出之 间
山东省菏泽市用水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东省菏泽市用水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菏泽市用水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菏泽市用水量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菏泽市用水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菏泽市用水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 (1)第二节菏泽市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一、菏泽市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三、菏泽市用水总量占全省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四、菏泽市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菏泽市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菏泽市用水总量同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菏泽市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一、菏泽市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同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菏泽市工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11)一、菏泽市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占全省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同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菏泽市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15)一、菏泽市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15)三、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占全省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 (15)四、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同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菏泽市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 (19)一、菏泽市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9)二、全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9)三、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占全省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 (19)四、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同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菏泽市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菏泽市用水总量占全省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菏泽市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菏泽市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菏泽市用水总量同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菏泽市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同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同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菏泽市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占全省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同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菏泽市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占全省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同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8 表34:菏泽市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占全省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同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供需分析课程设计(菏泽市)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管理班级:水文一班组员:郗鸿峰、刘红利、杨伟、刘翔王琪、孙静静指导老师:董洁时间:2013年12月17日南四湖流域(菏泽市)水资源供需分析第一章流域概况1.1 流域概况南四湖流域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包括济宁市、枣庄市和菏泽市。
地形东、西高中部南四湖最低;地处34°24′~35°59′N,114°52′~117°42′E之间。
以京杭运河和南四湖一线为界。
以东为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区,以西为黄河冲洪积平原区。
而南四湖流域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管辖八县一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958万。
南四湖流域供需矛盾突出。
历来是淮河流域水事纠纷多发地区。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四湖流域供水区用水需求进一步增加,加之入湖水量不断减少,湖区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致使近年来干涸现象频发。
水资源短缺及其水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了该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关键是合理有效地配置南四湖流域的水资源。
图1 南四湖流域水系组成示意图图2菏泽市地图1.2 流域(菏泽市)自然条件南四湖流域(菏泽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冬夏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干湿季节差异明显。
自然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沿湖地区受湖泊影响,自然降水偏多。
水系流域内入湖河流有53条,湖西有粱济运河、洙赵新河、万福河、东鱼河、复新河和大沙河,均属平原河流,河流坡度小、水流平缓。
湖东有:洗府河、泗河、白马河、新薛河和城郭河。
这些河流源于沂蒙山西麓,流经低山丘陵区及山前平原区.河流干流短,坡度大,水流急。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绿化水平比较高,有林地500万亩,农田林网1092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32.6%。
1.3 流域(菏泽市)社会经济概况南四湖流域(菏泽市)供水水源有包括本地地表水、地下水、跨流域调水引黄河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
其中,引长江水供给所有分区,为全区公共水源;引黄河水分别供给济宁及湖区和湖西菏泽区,为两分区公共水源;各分区的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单分区水源。
用水户为用水单位的生活、生态环境、工业和农业4个部门用水。
菏泽市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51.5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5.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6.32亿元。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
全市造林面积12056公顷,年末实有农田林网面积736693公顷,年末活立木蓄积量2720.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3.6%。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肉、禽、蛋产品产量增加。
渔业生产规模扩大。
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32万公顷,全年水产品生产总量13.01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499.68亿元,同比增长17.8%;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1955元,比上年增加2691元,增长14%;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4419元,比上年增加1682元,增长13.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812元,比上年增加765元,增长15.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765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9元,比上年增长6.4%。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环境保护能力增强,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7413.32万吨。
第二章菏泽市现状供需分析2.1 供水现状分析2.1.1地表水一、区域地表水源概况菏泽市的地表水源工程分为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
蓄水工程指水库和塘坝(不包括专为引水、提水工程修建的调节水库),按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分别统计。
引水工程指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自流引水的工程(不包括从蓄水、提水工程中引水的工程),按大、中、小型规模分别统计。
提水工程指利用扬水泵站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提水的工程(不包括从蓄水、引水工程中提水的工程),按大、中、小型规模分别统计。
蓄、引、提工程规模按下述标准划分:水库工程按总库容划分:大型为库容≥1.0亿m3,中型为1.0亿m3>库容≥0.1亿m3,小型为0.1亿m3>库容≥0.001亿m3;引、提水工程按取水能力划分:大型为取水能力≥30m3/s,中型为30m3/s>取水能力≥10m3/s,小型为取水能力<10m3/s;塘坝指蓄水量不足10万m3的蓄水工程,不包括鱼池、藕塘及非灌溉用的涝池或坑塘。
二、供水工程及供水量蓄水工程菏泽市无供水数据。
引水工程主要有:牡丹区的刘庄因黄灌区,其供水能力为80.00万m³/日,供水量为28200.00万m³;鄄城县苏泗庄引黄灌区,其供水能力为45.00万m³/日,供水量未知;东明县闫谭引黄灌区,其供水能力为80.00万 m³/日,供水量为10800.00万m³,谢寨引黄灌区,其供水能力为80.00万m³/日,供水量为30000万m³。
提水工程菏泽市无数据。
表2.1菏泽市现状年地表水源供水量单位:万m3 水资源分区行政区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合计菏泽市牡丹区540.00905.0015086.0016531.00 开发区0.00单县700.001500.0012400.0014600.00 曹县420.00660.008500.009580.00 成武县800.006000.006800.00 定陶县484.007200.007684.00 郓城县235.00760.0015079.0016074.00 鄄城县15264.0015264.00 巨野县279.002200.006800.009279.00 东明县200.00781.008174.009155.00 小计3658.000.006806.0094503.00104967.00图3菏泽市现状年地表水源供水量三、区域地表可供水计算方法地表水可供水量计算,以流域河系内各类供水工程以及各用水户所组成的供水系统为调算主体,进行自上游到下游,先支流后干流逐级调算,计算出南四湖流域(菏泽市)规划水平年(2015年)的地表水工程可供水量。
2.1.2地下水一、地下水源工程概况地下水源工程指利用地下水的水井工程,按照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分别统计。
浅层地下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和与潜水有紧密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
二、地下取水工程及可供水量注:菏泽市自来水厂取水情况没有数据。
表2.2菏泽市现状年地下水源供水量单位:万m3 水资源分区行政区浅层水深层承压水微咸水合计菏泽市牡丹区14580.001685.0016265.00 开发区0.00单县9000.006400.00100.0015500.00 曹县16053.001120.0017173.00 成武县9210.00500.009710.00 定陶县6086.00820.006906.00郓城县鄄城县2250.00651.002901.00巨野县10186.001060.003250.0014496.00东明县9255.001800.0011055.00小计87411.0014968.003350.00105729.00图4菏泽市现状年地下水源供水量三、区域地下水可供水量计算方法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以补给量和可开采量为依据,实际现状开采量、地下水埋深的实际变化情况,估算出各水平年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再结合各水平年的地下水井群兴建情况,得到相应的地下水可供水量。
2.1.3其它水源一、其他水源工程概况其他水源工程包括集雨工程、矿坑水利用、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海水利用等供水工程。
集雨工程指用人工收集储存屋顶、场院、道路等场所产生径流的微型蓄水工程,包括水窖、水柜等。
矿坑水利用工程是指采矿企业通过回收、处理矿井水回用于生产、生活、景观工程的工程设施,矿坑水的主要用途包括井下生产、洗煤、绿化、冲厕、道路喷洒、供电厂循环用水等。
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回用设施。
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
海水直接利用指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及城市环卫用水等。
南四湖流域(菏泽市)的其他水源工程包括集雨工程、矿坑水利用工程和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
二、其他水源取水工程及可供水量表2.3菏泽市其他水源工程情况水资源分区行政区集雨矿坑水污水合计菏泽市牡丹区1300.00 1300.00 开发区0.00单县605.00 605.00 曹县460.00 460.00 成武县400.00 400.00 定陶县150.00 150.00 郓城县360.00 360.00 鄄城县140.00 140.00 巨野县240.00 240.00 东明县590.00 590.00 小计0.00 0.00 4245.00 4245.002.1.4 总供水现状分析菏泽市的供水总量包括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和其他水源供水量。
2010年南四湖流域的供水量见表2,供水结构见图3.1。
由此可知,2010年菏泽市的总供水量为214941.00万m3,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04967.00万m3,地下水源供水量(没有数据),其他水源供水量为4245.00万m3。
2010年南四湖流域的总供水量中地表水源供水量所占比例为48.84%,地下水源供水量所占比例为49.19%,其他水源供水量所占比例为1.97%。
表2.4菏泽市现状年供水量单位:万m3水资源分区行政区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其他水源供水量合计菏泽市牡丹区16531.00 16265.00 1300.00 34096.00 开发区0.00 0.00 0.00 0.00单县曹县9580.00 17173.00 460.00 27213.00成武县6800.00 9710.00 400.00 16910.00定陶县7684.00 6906.00 150.00 14740.00郓城县16074.00 11723.00 360.00 28157.00鄄城县15264.00 2901.00 140.00 18305.00巨野县9279.00 14496.00 240.00 24015.00东明县9155.00 11055.00 590.00 20800.00小计104967.00 105729.00 4245.00 214941.00菏泽市供水组成,(2010年,单位万m³)图5现状年供水水源结构菏泽市2010年的地表水源供水量和地下水源供水量见表1.1、表1.2,地表水源供水结构和地下水源供水结构见图2、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