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诊疗常规

脑出血诊疗常规
脑出血诊疗常规

脑出血(ICH )的诊断与治疗常规

一:诊断

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②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④多有高血压病史。⑤头颅CT检查可提供脑出血的直接证据。

二:鉴别诊断

①无条件做CT 检查时应与脑梗死鉴别。

②对发病突然、迅速昏迷且局灶体征不明显者,应注意与引起昏迷的全身性中毒(酒精、药物、一氧化碳)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肝性昏迷、尿毒症)鉴别,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头颅CT 无出血性改变;

③外伤性颅内血肿多有外伤史,头颅CT 可发现血肿;

④出血位于壳核、苍白球、丘脑、内囊、脑室周围深部白质、脑桥、小脑者,若病前有高血压病史,基本上可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人脑叶出血若无高血压及其他原因,多为淀粉样脑血管病变所致;血液病及抗凝、溶栓治疗引起的出血常有相应的病史或治疗史;

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者,头颅CT、MRI、MRA及DSA检查常有相应发现,

瘤卒中常表现在慢性病程中出现急性加重。

三:治疗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和降低复发率。

1.内科治疗

(1)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 —48 小时,然后酌情安放胃管。

(2)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病后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十500m1 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

⑶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 48h 达到高峰,维持3—5d 后逐渐消退, 可持续 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 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积极控制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有必要 及有条件时可行 ICP 监测。

可选用:

① 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压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形成血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差,当甘 露醇从肾脏排出时可带走大量水分,约 8g 甘露醇可带出 100ml 水分;用药 20—30 分钟后

ICP 开始下降,可维持 4—6小时;通常用20%甘露醇125 — 250m1,每6—8h 一次,疗程7 —10d ;如有脑疝形成征象可快速加压经静脉或颈动脉推注,但症状缓解是暂时的,只能为 术前准备提供时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宜慎用;

② 利尿剂:速尿较常用,常与甘露醇合用可增强脱水效果,每次 40mg ,每日2— 4次, 静脉注射;

③ 甘油:宜在症状较轻或重症的病情好转期使用, 10%复方甘油溶液500m1,每日1次,

静脉滴注, 3—6 小时滴完;脱水、降颅压作用较甘露醇和缓,用量过大或输液过快时易发 生溶血; ④ 10%血清白蛋白:50 — 100m1,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低蛋白血症病人更适用,可 提高胶体渗透压,作用较持久;

地塞米松: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脑屏障功能,用药后

12—36小时才显示抗脑 水肿作用; 因易并发感染或促进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影响血压和血糖的控制, 故不主张常 规使

用;对病情危重者可早期短时间应用, 10—20mg / d ,静脉滴注。 (4)控制高血压:脑出血后血压升高是对 ICP 增高情况下为保持相对稳定的脑血流量 (CBF) 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当 ICP 下降时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因此通常可不使用降压药,特 别是注射利血平等强降压药; 应根据患者年龄、 病前有无高血压、 病后血压情况等确定最适 血压水平。收缩压 180—230mmHg 或舒张压 105—140mmHg 宜口服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等 降压药;收缩压 180mmHg 以内或舒张压 105mmHg 以内可观察而不用降压药。 急性期后 ICP 增高不明显而血压持续升高者,

或腹泻者,可适当增加入液量。维持中心静脉压

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 13.5— 18g 。

5~12mmHg 或肺楔压在 10~14mmHg 水平。 50— 70mmol/L ,补钾 40~50mmol / L,糖类

应进行系统抗高血压治疗,把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提示病情危驾,应及时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

(5)并发症的防治:

①感染:发病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无感染证据,通常可不使用抗生素;合并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或因尿潞留或导尿等易合并尿路感染,可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根据经验或痰培养、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同时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口腔和气道护理;痰多不易咳出者可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尿潴留时留置尿管应定时进行膀肮冲洗。

②应激性溃疡:可致消化道出血。预防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呱0.2~0.4g/d,静脉

滴注;雷尼替丁150mg 口服,每日1—2 次;洛赛克每日20—40mg 口服或静脉注射;奥美拉唑200mg 口服,每日3 次;并可用氢氧化铝凝胶40—60m1 口服,每日4 次;一旦出血

应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进行治疗,可应用止血药,如去甲肾上腺素4~8mg 加冷盐水

80~100m1 口服,4~6次/ d;云南白药0.5g 口服,每日4次;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内镜直视下止血;应防止呕血时引起窒息,同时应补液或输血以维持血容量;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可发生于约10% ICH病人,因经尿

排钠增多,血钠降低,加重脑水肿,应限制水摄人量在800~1000ml/d,补钠9 —12g/d;低

钠血症宜缓慢纠正,否则可导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④痫性发作:以全面性发作为主,频繁发作者可静脉缓慢推注安定10~20mg,或苯妥英钠

15~20mg/kg 控制发作,不需长期治疗;

⑤中枢性高热:宜先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可用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3. 75mg / d,逐渐加量至7.5~15.0mg / d,分次服用;也可用硝苯呋海因0.8 —2.5mg / kg,肌肉或静脉给药,6~12小时1次,缓解后用100mg , 2次/ d;

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肢体进行性浮肿及发硬, 勤翻身、被动活动或抬高瘫痪肢体可

以预防,一旦发生,应进行肢体静脉血流图检查,并给予普通肝素100mg 静脉滴注,每日

一次,或低分子肝素4000IU 皮下注射,每日2 次。

2.外科治疗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对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益。应根据出血部位、

病因、出血量及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况决定。手术宜在超早期(发病后6—24h 内)进行。

(1)手术适应证:

如下列患者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明显功能障碍,可考虑手术治疗:

①脑出血病人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的体征,如心率缓慢、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或有动眼神经瘫痪;

②小脑半球出血的血肿〉15ml、蚓部血肿〉6m1,血肿破人第四脑室或脑池受压消失,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

③脑室出血致梗阻性脑积水;

④年轻患者脑叶或壳核中至大量出血(>40~50m1),或有明确的血管病灶(如动脉瘤、动静脉

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脑桥出血一般不宜手术。

(2)常用的手术方法:

①开颅血肿清除术;

②钻孔扩大骨窗血肿清除术;

③锥孔穿刺血肿吸除术;

④立体定向血肿弓[流术;

⑤脑室引流术:用于脑室出血。

3.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停止进展,康复治疗宜尽早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会大有稗益。并应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抑郁情绪,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如氟西汀10 —20mg 口服,每日1次。

4.特殊治疗

①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如凝血功能异常可用新鲜冰冻血浆和维生素K 或静脉注射鱼精蛋白纠正;溶栓治疗并发的脑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和6—氨基己酸治疗;血友病所致脑出血可补充

缺乏的凝血因子或用新鲜血浆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功能异常患者应输入血小板;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脑出血停药即可,药物滥用所致的脑出血应立即停药;

② 多发性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血管病变、脑血管畸形、瘤卒中、血液病

等是常见的病因;通常病情较重,预后差,应积极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④ 不稳定脑出血:可因血压过高、长期大量饮酒或与发病后不适宜的搬动有关;CT 显示血肿边缘不整、密度不均、形状不规则,病情可继续加重或迅速恶化,或一度稳定后又突然加重,应密切监测,及时复查头颅CT,并加强治疗措施。四:预后脑出血是脑卒中最严重

的类型之一,随着高血压等卒中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其发病率正日益下降;但病死率仍然较高,病后30 天内病死率为35%—52%,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病后2 天内;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

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与出血量、部位、病因及全身状况有关。脑干、丘脑和大量脑室出血预后较差。可恢复生活自理的患者,在1个月后约为10%,6个月后约20%,部分患者可恢复工作。

病例5--脑出血

病例5--脑出血 一、简要病史: 患者祁某,男性,39岁 家庭情况:育有一子一女 职业:农民 饮食:普食 经济情况:城镇医保,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输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等传染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入院原因: 主因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咖啡色胃内容物,入院前2小时意识障碍,来我院急诊行头颅CT检查后以“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平车送入为进一步诊治于2017年1月22日22:49收住我科住院治疗,平车送入 诊断: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3级、应激性溃疡 病情摘要: (一)一般检查 T:36.5℃P:80次/分R:20次/分Bp:200/140mmHg 患者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壁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

4-6次/分,脊柱四肢无畸形。 (二)神经系统体征 患者深昏迷状态、双眼球居中位,双侧瞳孔左:右=2::2mm,光反应迟钝(+),颈亢(+),痛刺激左侧肢体屈曲,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不动,肌力0级,双侧双侧巴氏征(+) 检查及化验: 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急查血常规、大血生化、凝血四项,肝炎标记物、HIV抗体、梅毒抗体、血型鉴定、心电图,备皮、留置尿管等。 治疗: 入院入院后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静脉予脱水、降压药物,同时予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2g,于23:05由护士护送去手术室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气管切开术,(术后昏迷状态,头部接三根引流管分别是脑室、血肿腔及皮瓣下引流管)于6:30手术结束转入Icu进一步给予呼吸、生命支持 术后第八天(1.30)患者家属要求转回我科,科住院会诊后转回我科继续治疗,患者昏迷状态;气管切开状态,双瞳孔不等大,左:右=2:3mm,光反应(+),颈亢(+),痛刺激左侧肢体定位,右侧肢体伸直,双侧巴氏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头部伤口无菌敷料覆盖,脑室引流管2根,引流通畅,予脱水、降压、健脑、保护胃黏膜、促醒、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术后第九天(1.31)患者引流管已留置9天。闭管24小时,患者无明显不适,在无菌条件下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确认管端完整,伤口换药,无菌辅料覆盖并固定。

脑出血疑难病例讨论(精选.)

2014年6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脑出血)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82岁 住院号:14060220 时间:2014年6月20 低点:内一科护士办公室 讨论目的:提高关于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质量 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 责任护士xxx汇报病史: 病例特点: 患者xxx,女,82岁,主因"精神萎靡半天伴呕吐"入院。 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隐匿,病程短。 2、半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萎靡伴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意识障碍,无腹痛、腹泻,似有下肢无力,无明显言语不清,无头痛,无肢体抽搐,无晕厥。 3、既往史:5年患"2型糖尿病",最高血糖18mmol/L。3年前

患"脑梗塞"。5年前患"老年性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4、查体:T36.5℃,P83次/分,R22次/分,BP160/80mmHg 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对光反射尚可。颈阻阳性,口角不歪斜,双肺呼吸音粗,心率8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左侧上下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右侧肢体肌力正常。 5、辅助检查:2014.6.12随机血糖:11.5mmol/L。脑CT:右侧脑出血伴右侧珠血,脑萎缩。 初步诊断:1、右侧脑出血2、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萎缩4、2型糖尿病5、原发性高血压2级很高危?6、老年性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诊断依据:1、右侧脑出血2、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萎缩。依据:老年患者,病程短,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伴呕吐胃内容物2次。查体:BP160/80mmHg 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对光反射尚可。颈阻阳性,口角不歪斜,左侧上下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脑CT:右侧脑出血伴右侧珠血,脑萎缩。诊断明确。 4、2型糖尿病依据:既往史明确,随机血糖:11.5mmol/L。 5、原发性高血压2级很高危?依据:老年患者,入院血压BP160/80mmHg,但既往无高血压史,可能与颅内高压有关,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毕业设计论文

三峡大学全日制自学考试 毕 业 论 文 号: 姓名: 专业层次: 交稿时间: 联系: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班级:护本16班:龚永晴指导老师:超英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论如下。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并发症护理;口腔炎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科2004年1 月~2005年8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0~83岁。入院时意识障碍5例,神志清楚38例,失语5例,口齿不清18例,其余20例语言无障碍。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偏瘫。 2、护理 (1)一般护理 保持室空气新鲜、整洁、安静。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如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脑搏缓慢、呼吸深慢而不规则、中枢性高热提示继续出血;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轻度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速、血压和体温上升考虑脑病前驱症状;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病形成;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

定,提示桥脑出血。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重症脑出血禁食72 h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及一定的水,无吞咽障碍者可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遵医嘱合理安排使用脱水剂,保持静脉通畅,严禁外溢,脱水剂应快速给药,其余静脉给药应控制滴速,以防颅增高。 (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泌尿系统的预防及护理对于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每4 h放尿1次,每日更换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会阴,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必要时做尿培养。7~14天后逐渐定时夹管,指导练习排尿的随意性动作,训练其膀胱功能。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神志清醒者嘱其多吃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保证每日2000 ml 的饮水量,保证3天排便1次。便秘可给予结肠环形按摩或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同时每次便后用水洗净肛门周围。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平卧体位,睡气垫床,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床铺要保持柔软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协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脱、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对身体受压发红部位定时给予温水热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损者局部涂以抗生素。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 中枢性高热的预防及护理当脑出血患者体温波动在40℃左右,即为中枢性高热。临床护理中,要及时用50%酒精或温水在前额、头顶或颈部、腋下、腹股沟、腋窝等体表大血管处反复多次擦洗,或将冰袋放置在这些部位,也可遵医嘱用药,但降温前后要注意生命

脑出血病历

脑出血病例导入 姓名:职业:务农 性别:男工作单位:无 年龄:47岁住址:暂住宜兴 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家人 出身地:民族:汉 主诉:急起左侧肢体偏瘫一小时 现病史:患者一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跌倒在地,被人发现,急送本院就诊,测血压170/130mmHg,腋温36.3℃,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头颅CT示:右侧外囊区出血。病程中,患者合并口齿含糊,精神萎,无其他不适症状。 既往史:原有高血压史多年,服药史不详,不能正规监测血压变化。个人史:有吸烟史多年,无其他不良史。 家族史: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应答切题,口齿含糊,被动体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25mm,对光反应,眼球右侧凝视。右侧肌力基本正常,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Ⅱ级。跟、膝腱反射存在,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克氏征阴性。 入院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Ⅰ级(极高危) 护理诊断:1.生活自理缺陷与脑出血所致偏瘫有关 2.肢体功能障碍与脑出血所致共济失调、偏瘫有关 3.有发生褥疮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疝与脑水肿有关 5.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要绝对卧床休息,24~48h尽量避免搬动,头部抬高30°,防止再度出血。保持静脉补液通畅,遵医嘱 给予快速脱水剂。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定 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 2.严密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神志瞳孔变化,发 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3.保持肢体功能:用软枕垫起双下肢,保持功能位,防止 足下垂;每日做关节运动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畸 形。 4.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病情病因,治疗措施,预后情况, 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康复锻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 病人信心。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2019版163页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1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2 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第三章卒中单元 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 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 脑梗死

3 脑出血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5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第一节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1 颅内压增高 2 血压的调控 3 肺炎及肺水肿 4 血糖改变

5 吞咽困难 6 上消化道出血 7 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8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9 心脏损害 10 急性肾功能衰竭 11 水电解质紊乱 12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13 脑卒中继发癫痫 14 压疮 15 体温异常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护理 1 急诊常规护理 2 昏迷的护理 3 瘫痪的护理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5 压疮的护理 第十一章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附录Ⅰ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附录Ⅱ常用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所以对于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病来说,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

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3-25T10:30:28.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晓峰[导读] 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本组51例患者因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占75%。 张晓峰(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脑病科 472000)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146-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结果 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存活42例、存活率为61.76%;死亡26例,死亡率为38.24%;术后3例患者并发肺内感染,5例患者并发褥疮。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准确的掌握手术适应症,早期手术治疗,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重症脑出血临床表现治疗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内小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多数患者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尤其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高达50%以上[1]。目前,治疗脑出血的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本文对我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41岁~70岁,平均年龄55.5岁。引起脑出血的病因:高血压51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4例、脑梗死3例。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从出血到入院时间为1~7h。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8分,均为重症脑出血;其中浅昏迷31例、中深度昏迷37例;一侧瞳孔散大42例,双侧瞳孔散大9例;左侧偏瘫39例,右侧偏瘫29例;13例患者脑疝形成;21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 1.3 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7例、颞叶9例、丘脑5例、皮层下4例、小脑3例,出血破入脑室11例;3例合并脑干出血。出血量20~50ml17例、51~80ml30例、81~100ml14例、>100ml7例。 1.4 治疗方法:本组68例患者均于发病24h之内入院行手术治疗。入院后首先保持患者呼吸道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9例出血量较少患者行穿刺抽吸术,出血量较大或并发脑疝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加强静脉营养,预防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应用冰帽降低脑部基础代谢,以加强脑的保护。 1.5 发病后手术时间:本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24h内手术,其中3~6h内施术者19例、6~12h内施术者37例、12~24h内施术者12例。 2. 结果 68例患者经过治疗,存活42例、存活率为61.76%;死亡26例,死亡率为38.24%;术后3例患者并发肺内感染,经过抗炎治疗,病情得到控制;5例患者并发褥疮,经过相应处理后,症状得到好转。其中5例死于二次脑出血,7例死于脑水肿,12例死于并发症,术后6h因脑疝死亡2例。 3. 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出血已成为神经内或神经外科较为广泛发生的急症重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尤其是重症脑出血者,病情更加凶险;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本组研究的68例患者中,男45例,占66.18,与有关报道相符。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本组51例患者因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占75%。大量脑出血时,出血在脑实质内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脑缺血和脑水肿;此外,周围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代谢产物聚集等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另外,血浆中的白蛋白、细胞膜性成份裂解及细胞内释放的大分子物质可经组织间隙向脑组织渗透等[2],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脑组织水肿-缺氧日益加重,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发生。重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大,来势凶猛,颅内压进行性增高,短期内脑疝形成;血肿大时可继发脑干损伤,使患者出现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目前认为,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一般为50%~60%[4],出血量>50ml预后恶劣,出血量>80ml死亡率极高[5],GCS<8分的重症脑出血者30d内死亡率高达91%以上[6],因此,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可减低病死率。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是:适当的手术时机,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因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危重,手术危险性大,有再出血的危险,手术应尽可能在24小时后进行。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发病20~30分钟颅内血肿形成,一般3小时内血肿周围水肿尚未形成,6~7小时后出现水肿,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出现不可逆损害,12小时达到中度水肿,24小时达重度水肿[1、3],因此,出血量是决定手术治疗方法的因素之一;而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来决定,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等。 综上所述,重症脑出血患者明确诊断后,除进行常规处理外,对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忠诚.脑血管病及其外科治疗.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5170. [2]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3]郭申林,周解围,白凯等.高血压脑出血CT立体定向手术30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6):360-361. [4]阎德法,龚惠云,左鸿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153. [5]陈牺光.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新技术[M].辽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3. [6]张义琴.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2.17(22):1321.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09月18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题: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陈太琼主持:大家下午好!欢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及护士姐妹们来参加我科的护理业务查房。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请大家多多指导。 下面请助理护士长付默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付默主管护师: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管床护士陈小菊介绍C3床腾树英的简要病史。 管床护士:大家好!我叫陈小菊,是C3床藤树英的管床护士。 C3床藤树英,女性,51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2年09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常规护理、Ⅰ级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予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 陈太琼护士长:下面请谈谈该患者入院后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 陈小菊护士: 1.舒适的改变—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 15-30°,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头部制动,急性期尤其是发病后24-48小时内应避免搬动。 (2)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脑出血的治疗指南

脑出血治疗指南 院前处理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推荐意见 疑似卒中患者应尽快行头颅CT或MRⅠ检查,区别出血和缺血(Ⅰ级推荐,A 级证据);建议对疑似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快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监护病房(NICU)(Ⅰ级推荐,A级证据)。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 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有继续出血和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和患病率较高,应及时明确诊断(Ⅰ级推荐,A级证据);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及实验室相关检查(Ⅰ级推荐,D 级证据)。其中,影像检查推荐意见:CT或MRI都是初步影像检查的首选(Ⅰ级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CT有助于确定具有血肿扩大风险的高危患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如临床或影像学怀疑存在血管畸形或肿瘤等潜在的结构异常,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所有脑出血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Ⅰ级推荐);建议用Glasgow昏迷量表或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Ⅲ级推荐,C级证据);建议参照上述诊断流程诊断(Ⅲ级推荐,C级证据)。 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推荐意见 颅高压推荐意见:颅内压升高的治疗应当是一个平衡和逐步的过程,从简单的措施开始,如抬高床头、镇痛和镇静(Ⅰ级推荐,D级证据);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Ⅰ级推荐,C级证据);必要时也可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或大剂量白蛋白(Ⅱ级推荐,B级证据),但不建议长期使用;短暂的过度通气可间断应用于颅高压危象(Ⅰ级推荐,B级证据);对伴有意识水平下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Ⅰ级推荐,B级证据);尚不推荐常规使用高渗盐水降颅压,仅限于临床试验的条件下或对于甘露醇无效的颅高压危象使用(Ⅲ级推荐,C级证据)。 血压控制推荐意见

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通讯作者:郑丽 目的研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干预,包括病情观察、体温调节、血压监测、颅内压的调控等一系列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有效干预措施后,患者预后明显好转。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重症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减少其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标签:重症脑出血;护理干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日益增多,脑血管意外相当多见,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致残率高。合理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存及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病情稳定后合理护理干预则是减少脑出血后遗症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对这类患者的回顾性分性,对笔者所在医院老年病疗区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老年病疗区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大面积脑出血、基底节出血、脑干出血、脑室出血、混合性出血等,平均年龄(67.02± 5.72)岁,年龄最大82岁,最小44岁;最大出血量为70 ml,最小出血量为10 ml,平均出血量为(35.52± 3.72)ml。最短就诊时间为发病后25 min,平均就诊时间为(7.82± 3.92)h。 2 干预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患者的意识、呼吸、瞳孔、脉搏、体温变化、血压的改变,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和生命体征变化都反映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故严密观察、正确及时的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2.1 体温调节笔者采用温毯或冰毯、冰帽、冰袋、等物理方法,必要时配合输入低温生理盐水,多采用30 ℃生理盐水将体温控制在32 ℃~35 ℃之间。如果上述效果不佳,视情况决定是否人工冬眠,必要时使用肌松剂,控制患者如肌肉震颤等。 2.2 血压调控将血压控制在160~200 mm Hg,常使用的药物有降压用的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南

2015年脑出血诊疗指南(转载) 发表者:施俊峰3005人已访问 一、概述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ICH1个月死亡率髙达35%-52%,6个月末仍有80%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规范ICH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欒驻边東鏽肠鈐橱縉态儺該籁縣嶁洁钟须縟漵鹜鳌瘋贲维壘僥蓽類課鈞輦锊擊躦热蹑弃锚轨褸缀詭钰藶桢寫鎖徑镉竄还殺蝎評漣萤刪蘿贖。 二、脑出血的分类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ICH分为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美国有学者将ICH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AVM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项龛麩钱鸸厲攙織项与嵘槳矚霁遞屢鼋縶礬跻綆蛴诂伞擁親凜榉褻蝈謾腎鹄禀黄鲧紇蠟颉峦镏 韩酱鹾贻務風决帱韧谬鑰諸嵝镀濁祕鸱莱鳏。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血检形成等引起,占ICH的15%-20%。嫻滗煙覯幃谡裊黪邐闯脑浏瀨測罢钰镇铄圍鱸鎖觎缅熾钢寬樱鉉讴渾鸺极販黩愤谳临个錟苁遺狰瓔鋮鋒觀 藶实滠儼齐鄆跃馱烦蠣陨東閨傳。 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髙血压。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査,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所以我国一直沿用“高血压脑出血”命名。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ICH的80%-85%。谝鐸轍發饧舉氲駱甌鳅鰓飆滟讣鵬喬臚枨纊虏繭詵财謙沦吶蘭髏麼島羋广斷駕犖銩謎幫嬋鹗场騁詛烂應乔轅 鈀馱贩諭晉訂护腊侪坞盧鋰锵。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 2016-09-07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 评论(0人参与)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 因包括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凝血功能障碍、吸食可卡因和垂体卒中等。近年来,血管介入技术、诊断方法 与围手术期处理均有较大进展。但是,SAH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45%,且存活者的残障率也较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07年出版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包含 有SAH的章节。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曾于2006年出版枟临床疾病诊疗指南——神 经外科》一书,其中也包含了SAH诊疗指南。近几年来不断有新的临床研究和相应的国际指南发表,几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SAH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法,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了对2007年版指南的重 新修订,形成新版指南以指导临床医生的操作实践。由于其他原因的SAH的资料相对缺乏,故本指南主要是针对非外伤性、动脉瘤性SAH制定的。 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分为3类: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动脉瘤增大和形态改变的危险因素,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调节和可调节两种。不可调节的 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动脉瘤或SAH家族史和合并有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IV型Ehlers-Danlos综合征、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狭窄、遗传性 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肌纤维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等。 多变量模型研究发现高血压、吸烟、酗酒均为SAH的独立危险因素。拟交感神经药包括可卡因和苯丙醇胺与SAH的发病相关。而这些SAH的危险因素恰巧也是多发性动脉瘤的危 险因素(如吸烟、女性、高血压、脑血管病家族史及绝经期后)。

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脑出血患者护理病例讨论时间:2016、8、2 地点:**** 参加人员:**** 主持:*** 记录:*** 内容记录: 今天我们进行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责任护士:*** 内科、31床、患者,***、男,78岁,农民。入院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3.心律失常,;4.脑萎缩。家属代诉:因“意识障碍一月余”入院。一月前突然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到市级医院住院一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仍然意识不清,带留置尿管,胃管、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T:36.6摄氏度,P:82次/分,R:12次/分,BP:154/100mmHg.抬入病房,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晰,双侧瞳孔不等圆等大,右侧直径约4mm,左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在我院未做辅检。 既往史:有“脑出血”病史四年,高血压病史10年,左侧面肌痉挛病史多年。 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循环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吸氧,留置导尿、褥疮护理等治疗。 主持人***:下面请***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主持***:下面请护士***说脑出血的定义 ***护士: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偏盲、大小便失禁、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病因: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主持***: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1.患者烦躁、有跌倒坠床,拔管的风险、与意识不清有关。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a、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b、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c、

脑梗塞与脑出血的比较

诊断原则: 一、脑梗塞: 1、60岁以上多发。 2、起病状态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但也可以动态发病。 3、起病速度:发病后多有进展,十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临床上有患者数天至一周仍有进展。 4、高血压病史较少。 5、全脑症状较轻或无:患者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6、意识障碍通常较轻或无。 7、神经体征:多为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塞多表现为上肢瘫痪比下肢重。 8、头颅CT:脑实质内低密度灶。但要区分责任与非责任病灶。 9、头颅MRI:弥散加权可清晰显示发病后超早期脑梗死病灶。 二、脑出血: 1、起病状态为动态起病。 2、起病速度:神经缺损的症状体征十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3、全脑症状重:多伴有头痛、呕吐、嗜睡等高颅压症状。 4、意识障碍重。 5、基底节区出血多为均等性偏瘫。 6、头颅CT为高密度出血病灶。 如患者为颞叶出血,临床表现出颞叶受损的特点:1、感觉性失语;2、命名性失语;3、记忆力、情感等损伤。 治疗原则: 一、脑梗塞: 1、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小时尽快静脉给予HPA治疗,严格按药物说明书筛选患者;无法使用HPA可考虑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 ⑴不符合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在48小时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急性后期改为预防量。 ⑵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小时后使用。 ⑶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血小板治疗。 3、抗凝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可给予抗凝治疗。 4、降纤治疗:对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早期(12小时以内)且不适合溶栓的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 患者,可选用降纤治疗。 二、脑出血: 1、止血治疗,常用于以下五种情况: ⑴超早期:如1~2小时到达医院。 ⑵发病后血压特别高的患者:如收缩压超过200mmHg。 ⑶一开始就用了甘露醇脱水治疗的。 ⑷靠近脑室表面的。 ⑸不规则出血。 2、脱水治疗:根据颅高压情况酌情给予2﹪甘露醇注射液125ml 每6~8小时1次,必要时可加用速尿注射液20~40mg 每8~12小时一次,与甘露醇交替使用。颅高压不太重者可直接给予甘油果糖注射液250ml 日2次,脱水治疗。 3、脑保护治疗:常用药物有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奥拉西坦等。 4、合理控制血压、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完整版)脑出血大病历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61科别:神内病区:一床号:30病案:xxxx 姓名:xxxx 病史陈述者:患者女儿 性别:女通讯处:xxxxxxxxxxx 年龄:61岁家庭通讯地址:xxxxxxxx 籍贯:河北省蠡县亲属姓名:xxxx 民族:汉族通讯处:xxxxxxxxxx 职业:农民入院日期:2013 年3月11 日12时00 分 婚姻状况:已婚病史采集:2013 年 3 月11 日12 时10 分 主诉:头晕伴恶心呕吐3天 现病史:患者缘于3天前骑车时突然出现头晕,摔倒在地,出现意识不清,为一过性,几分钟 后被家人叫醒,可回忆当时情况,患者头晕持续不能缓解,伴有视物旋转,不敢睁眼,自觉 天旋地转,伴有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伴有头痛,无耳鸣,耳聋,无吞 咽困难、饮水呛咳,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无肢体抽搐,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CT(2013-3-8 河北省蠡县医院)示:右小脑出血,第四脑室受压。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患者未再 出现呕吐,头晕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饮食量少,睡眠尚充足,保留导尿,未见大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 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未到过牧区及疫区,居住条件一般,否认粉尘及毒物接触史, 否认性病及冶游史,24岁结婚,育有1女2子,配偶及子女体健。 月经史:18 3-5/30 46,无痛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其它类似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3℃P60次/分R19次/分Bp183 /108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平卧位,病容无特殊,体检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紫癜、皮疹 及浮肿。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外耳道 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腔通畅,鼻窦无压痛。牙无龋病及缺损,牙龈无出血,扁桃体不大,咽部无充血。颈软,无颈静脉怒张,未闻血管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部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律齐,各瓣 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肝上界右锁骨中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8年01月18日 地点:重病医学科 主持人:石宏 主查人:刘菊 参与人员: 石宏::大家下午好!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 下面请王崇慧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王崇慧: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王红梅介绍10床徐燕超的简要病史。 王红梅:大家好!我是10床徐燕超的管床护士。 10床徐燕超,男性,43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8年01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T36.7℃,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常规护理、Ⅰ级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予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区别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区别 令狐采学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统称为脑梗塞。两者症状相似,常易混淆,但两者病因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区别: (1)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起病缓慢,常于数十小时或数日内病情达到高峰。一般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而脑栓塞多见40岁以下的青壮年,起病急骤,数秒钟至2~3分钟,症状便全部出现,且多无前躯症状。 (2)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血管自身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而脑栓塞则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流中所带来的固体、气体、液体等栓子阻塞而引起,发病在脑内,病根却在脑外。 (3)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和睡眠状态下发病,醒来后发现自己不能随意活动或失语。脑栓塞发病前常有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病史,突然发病。 (4)脑血栓形成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等病史。脑栓塞既往病史多种多样,但主要见于心脏病、术后、外伤等。 (5)脑血栓形成以半身不遂和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多无意识障碍或头痛、呕吐等。脑栓塞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靠诊断方法,是脑血管造影,它可以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但脑血管造影有使病情加重的危险,一定要慎重,不可盲目检查。

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区别: 脑出血和脑梗塞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条鉴别: (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4)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5)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塞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 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大面积脑梗塞与脑出血的鉴别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所致,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临床上除表现脑梗塞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

2020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完整版)

2020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完整版)一、概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hy per te n siv e i ntr ace re br al h e m or rh age,HIC H)指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患者突然发生基底核区、丘脑、脑室、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脑实质出血,并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HIC H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HI C H的防治需要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康复科等多学科的合作。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对指导和规范我国自发性脑出血(s po nt ane o us i nt r ac er e br al h emo rr h ag e,SIC H)的诊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五年来,随着大量多学科研究进展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发表,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将共识升级为指南将有助于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制定决策。本指南主要针对我国SIC H中最常见、诊治争议较多的H IC H进行介绍,并参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 HA/AS A) S IC H指南的证据级别予以推荐:推荐级别为Ⅰ级

(应当实施)、Ⅱa及(实施是适当的)、Ⅱb级(可以考虑)和Ⅲ级(无益或有害),证据级别为A级(多中心或多项随机对照试验)、B级(单中心单项随机对照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和C级(专家意见,病例研究)。 二、急救处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 1院前急救 HIC H早期进展迅速,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规范的院前急救对于预后至关重要。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判断疑似H IC H的患者,急救人员应首先获取患者的主要病史信息,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既往史、药物史及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若患者有突发头痛、呕吐、意识状态下降、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表现,特别是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时,应高度怀疑卒中。立即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及瞳孔变化,如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如呼吸道不通畅,应立即清理气道分泌物;如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可现场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如循环系统不稳定,心跳、血压出现异常,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和用药,纠正循环系统的异常。在因地制宜进行初步的诊断、心肺复苏、气道处理和循环支持后,需快速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急救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科有疑似卒中患者即将到来,以便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