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舍——西汉景帝时期丞相

合集下载

《史记-孝景本纪第十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孝景本纪第十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孝景本纪第十一》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孝景本纪第十一》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提示】《孝景本纪》是汉景帝刘启的传记。

西汉末期的三位外戚丞相

西汉末期的三位外戚丞相

西汉末年的三位外戚丞相田静王商、史丹和傅喜是西汉末年的三位丞相,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三人均为外戚,都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官至丞相。

值得注意的是,三人不是以外戚的身份而取得高官显位的,而是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出众的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他们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事原则。

三人中的王商刚毅不阿,庄严诚实;史丹博学善谋,经验老到;傅喜守节持正,廉洁正派。

这些优秀品质,在西汉末年腐朽的政治环境下,都是不可多得的。

外戚掌权本是西汉后期历史上的一个怪胎,外戚们的特点是“重侯累将”,但“见其位矣,未见其人”,然而其中也不乏有才有德者。

西汉末的三位丞相王商、史丹和傅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外戚中少数有作为的贤者,所以班固将他们单独列传,而不入《外戚传》中。

1、气节刚毅的王商王商字子威,祖上为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西南)人,后迁徙到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县。

王商的父亲名叫王武,王武的哥哥名叫王无故,因两人是汉宣帝的舅父而获得侯位。

王无故被封为平昌侯,王武被封为乐昌侯。

王商少年时任太子中庶子,以庄严诚实为人们称道。

父亲去世后,王商继承了侯位。

他将父亲留下的财物统统分给异母诸弟,自己分文不取,并且坚持为父亲守孝。

因其品格高尚,两袖清风而被荐举,大臣们称赞说他的品行足以勉励群臣,其义行足以使风俗淳厚,宜担任皇帝身边亲近的大臣。

于是,王商被提拔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汉元帝时,王商官至右将军、光禄大夫。

当时,定陶恭王受到皇帝的特殊宠爱,几乎要取代太子。

王商以外戚重臣的身份辅助皇帝处理政事,始终拥戴和护佑着太子,劳苦功高。

元帝去世后,汉成帝即位,依然重用信任王商,调任他为左将军。

这期间,汉成帝的大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飞扬跋扈、行事骄横,经常越权办事。

王商与大臣议论朝政的过程中,难免会说到王凤,并且多次谴责王凤的行为。

不料,此话传到王凤耳中。

王凤心中非常忌恨王商,由此疏远王商,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报复。

建始元年(前32年)秋天,长安城里的民众无缘无故地惊恐,原来是人们都在暗地里传说,大水就要淹没长安城了。

高三历史常识:西汉宰相列表及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西汉宰相列表及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西汉宰相列表及简介对于西汉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西汉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身边的助手。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西汉宰相列表及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西汉的那些名将。

高三历史常识:西汉宰相列表及简介西汉丞相、相国、大司徒列表《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

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复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秩千石。

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玆据该表立此列表。

丞相序次谥号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西汉丞相(前206年—前198年)1 酂文终侯萧何泗水丰(今江苏丰县)9年前206年—前198年汉高帝相国序次谥号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西汉相国(前196年—前190年)1 酂文终侯萧何泗水丰(今江苏丰县) 3年前196年—前193年汉高帝汉惠帝2 平阳懿侯曹参泗水沛(今江苏沛县)3年前193年—前190年汉惠帝左、右丞相高后八年九月丙戌(前180年),复为丞相,后九月免。

查表知此丞相当为陈平 [三川阳武(今河南原阳)] 。

右丞相序次谥号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西汉右丞相(前190年—前179年)1 安国武侯王陵泗水沛(今江苏沛县)2年前190年—前187年汉惠帝2 曲逆献侯陈平三川阳武(今河南原阳) 8年前187年—前180年高后(称制)3 绛武侯周勃卷邑(今河南原阳)1年前180年—前179年汉文帝左丞相序次谥号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西汉左丞相(前190年—前179年)1 曲逆献侯陈平三川阳武(今河南原阳) 2年前190年—前187年汉惠帝2 辟阳幽侯审食其泗水沛(今江苏沛县)6年前187年—前181年高后(称制)3 曲逆献侯陈平三川阳武(今河南原阳)1年前180年—前179年汉文帝丞相《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载,“征和二年春(前91年),制诏御史:‘……其以涿郡太守屈牦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选。

汉武帝的那些丞相们(一)少年天子的“左膀右臂”

汉武帝的那些丞相们(一)少年天子的“左膀右臂”

汉武帝的那些丞相们(一)少年天子的“左膀右臂”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对于历史,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往往来源于影视作品。

策马疆场的将军,洒脱不羁的侠士,阴郁诡谲的太监……但是却往往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刻板的印象去形容宰相。

从二世而亡的秦朝到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期间断断续续的一千六百多年,虽然这个名称换了又换,但是但是作为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力量,丞相的身影一直辗转在中国历史的每个剪影之中。

而他们的形象却不一而足,或是狡诈如狐,或是忠肝义胆,或是碌碌无为,或是为民请命。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今天我们就从汉武帝时期的十三位丞相入手,剖析这个王朝行政编制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群体。

一、“醇谨无他,绾无他肠”——建陵侯卫绾任期:景帝后元八月——武帝建元元年六月,共计两年零十个月作为汉武帝时期第一位丞相,卫绾毫无疑问是汉景帝留给年少的汉武帝的政治遗产。

主少国疑,又加上强势如虎的窦太后。

一位即当过少年皇帝老师,又以谨慎细微而著称的丞相才是最中肯的选择。

卫绾的一生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作为代郡人,汉文帝时期他凭借着弄车之技步入仕途,又因参与平定“七国之乱”而积累了一些功劳最后官至中郎将。

汉景帝刘启作为太子时,曾经宴请皇帝左右近侍,卫绾却装病不去。

卫绾的这个举动无疑是源自谋求自保的心理,作为太子即便地位再稳固,贸然宴请父亲身边的近侍也容易为有心人所抓住把柄。

好在刘启的父亲是一向宽仁的汉文帝,才没有因此而闹出大事。

但是卫绾的自保却让他与刘启结下间隙。

“绾长者,善遇之。

”这是汉文帝即将撒手人寰时对刘启的遗言,但是刘启却依然对卫绾不闻不顾一年之多。

此时的卫绾即没有郁郁不得志的牢骚,也没有自暴自弃的荒唐,史书记载“绾日以谨力”,每一日都倍加谨慎。

对于汉景帝冷处理的目的我们难以揣测,或许是为了检验卫绾是否真的像汉文帝遗言说的那样忠厚长者,也可能是寻找借口惩治卫绾。

但是从后面发生的故事来看,作为皇帝的刘启还是有容人之量的。

汉朝法律

汉朝法律

德主刑辅
董仲舒所构建的“大一统”秩序模式具有 “天人合一”、行为与思想高度统一的特征。 由“天人感应”的国家法律观和“大一统” 的秩序模式,他进一步提出了“德主刑辅” 的立法指导思想。 1、他从天道在于阴阳互生,推导出治国之 道在于德刑并用;2、从德与刑的数量关系 来看是“大德小刑”;3、从“阳主、阴辅” 的阴阳关系推导出德与刑的主从关系,并主 张统治者应任德而不任刑。
东汉时期的律学章句
东汉时期,引经注律极为兴盛,当时 以律学章句而闻名的儒学大师有叔孙 宣、郭令卿、马融、郑玄、应邵等十 余家。他们一方面通过释字求义,使 得汉律的概念更为准确,语言更为简 练,为魏晋时期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律学章句的 形式把儒家思想灌输到法律之中,进 一步推动了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促成汉文帝进行刑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汉文帝十三年(167年)齐太仓令淳于公有 罪,被解往长安受刑,他的小女儿缇萦随同 来到长安,为赎免父亲的刑罚,她上书天子 称,愿意“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 自新”。汉文帝看到上书后,既为一个民女 牺牲自身赎免父亲的孝行所感动,更深感现 行刑法制度的不合理、肉刑的不人道,于是 决心改革刑制。下令以徒刑、笞刑和死刑代 替肉刑,以笞五百代替斩左趾,弃市代替斩 右趾。
黄老思想
黄,是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是指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老子。先秦的黄老思想,兼容道、 法两家学说,并偏重于法家的法治思想。
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继承了道法兼容的传 统,同时还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具有道、法、 儒相融合的特征。此时的黄老思想仍以道家 的“无为而治”为最高信条,在立法指导思 想方面主要体现为“轻徭薄赋”(旨在修养 生息)“约法省刑”(是对秦朝繁法严刑的 纠正)。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使以肉刑为核心的奴隶制五刑趋于瓦解以笞刑徒刑死刑为主体的封建刑罚体系初步形成为隋唐时期封建五刑制度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西汉中后期的立法活动汉武帝即位以后凭借日益强盛的国力频繁对外发动战争在国内大肆兴造导致了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不断奸宄不胜的局面

刘姓主要分布

刘姓主要分布

刘百科名片刘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士地区。

在海外的刘姓,又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东部周边国家,如东南亚南洋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印支三国;又如南北朝鲜、日本;其次则是北美、澳大利亚;再其次是欧洲和南美,非洲则是世界上刘姓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

在中国本土,据不完全的统计,刘姓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南部,如在北方,刘姓与李、王、张3姓一同为中国北方大姓,约排在第4位;而在中国东南,刘姓的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要小在于在北方与中南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也排在前20位之内。

目录[隐藏]刘姓基本字义详细字义历史名人作品人物聚居地方言集汇历史著作[编辑本段]刘姓刘姓资讯拼音:liú大篆简体字:刘繁体字:刘简体部首:刂简体部首外笔画:4简体总笔画:6繁体部首:刂繁体部首外笔画:13繁体总笔画:15简体笔顺:点横撇捺竖竖勾繁体笔顺:撇竖提点横折勾撇撇捺横竖横横点点竖竖勾五笔86&98:YJH仓颉:YKLN笔顺编号:413422四角号码:02400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218[编辑本段]基本字义1. 姓氏。

刘姓(详见词条“刘姓”)[编辑本段]详细字义刘liúㄌㄧㄡˊ1.“刘”字本意: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古代为皇权之象征。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

——《书·顾命》。

《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刘,盖今鑱斧。

”《广雅·释器》:“刘,刀也。

”《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2.动词,诛杀、杀戮(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

本义:杀,戮)。

《尔雅·释诂上》说:“刘,杀也。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

——《诗·周颂·武》重我民,无尽]刘。

——《书·盘庚上》。

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

——《方言》卷一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

(虔:杀戮)。

将相故事-汉朝丞相卫绾生平简介 他的功绩如何?

将相故事-汉朝丞相卫绾生平简介 他的功绩如何?

将相故事-汉朝丞相卫绾生平简介他的功绩如何?凭借一曲《平凡之路》,沉寂十年的歌手朴树正式复出,而西汉一平民卫绾则凭借自己高超的驾车之术踏上仕途,硬是在他平凡的一生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来。

一次偶遇,汉文帝认为卫绾驾车娴熟,就留卫绾在自己身边当个郎官,郎官属于贴身伺候的一种职位。

把卫绾调任到自己身边以后,汉文帝才发现卫绾竟是一个难得的老实敦厚之人,于是对他更加喜爱和信任,不久就把卫绾升为中郎将。

汉文帝临终之时也不忘记嘱咐太子刘启,让他一定要好好善待卫绾。

汉文帝还在世的时候,作为太子的刘启曾经特意邀请过汉文帝身边的近臣参加宴会,大家都去了,只有卫绾托病不去。

等到刘启继位了,刘启遵从父亲的遗训,连着一年多也没有斥责过卫绾一句。

卫绾也依然担任中郎将,没有因为不得升迁而有怨言。

有一次,汉景帝驾临上林苑,命令卫绾和自己同车。

事后他询问卫绾,你知道为什么你能和我同乘一辆车吗?卫绾回答称他并不知道其中缘故,就连他凭什么当上郎官他都不知道呢!汉景帝又问,从前我邀请你来参加宴会你为何不来?卫绾回一句,臣该死,那时是真的生病了。

汉景帝对卫绾的回答还算满意,就要赏赐卫绾一把剑。

谁知卫绾来了一句,臣已经接受了先皇的六把剑的赏赐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拿剑了!汉景帝很是惊讶,剑是平常拿来送礼和交换东西的好东西,平日里总能用得上,难道你现在还保存着那六把剑,这都多少年了!卫绾回答,当然还在了,臣不敢送人的。

汉景帝派人到卫绾家里取剑,六把剑全部被好好保管着,还不曾出鞘过呢!见识过卫绾的敦厚老实以后,汉景帝加深了对卫绾的印象,也了解到卫绾常常代替属下受罚,对待同僚则谦让有加。

景帝认为卫绾人品太好了,就让卫绾担任河间王刘德的太傅。

“七国之乱”爆发以后,景帝派卫绾率领河间王的军队攻打叛军,卫绾立下军功,景帝又封他为中尉。

三年后,卫绾又因为军功受封,为建陵侯。

就在封侯的第二年,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废栗太子。

栗太子的亲戚们都遭了殃,卫绾也是栗太子的亲戚,本应连坐的卫绾却被景帝赦免了,只因景帝念其忠厚,不忍心啊。

西汉丞相、大司徒列表

西汉丞相、大司徒列表
【汉成帝河平四年四月壬寅日(二十日)】
前29年4月11日
【汉成帝建始四年三月甲申日(初八日)】
前25年6月7日
【汉成帝河平四年四月壬寅日(二十日)】
张禹
安昌节侯

前5年
【汉哀帝建平二年】
前25年7月21日
【汉成帝河平四年六月丙戌日(初五日)】
前20年5月19日
【汉成帝鸿嘉元年三月庚戌日(二十七日)】
前55年4月9日
【汉宣帝五凤三年二月壬申日(二十五日)】
前51年4月11日
【汉宣帝甘露三年三月己丑日(初六日)】
于定国
西平安侯

前40
【汉元帝永光四年】
前51年6月15日
【汉宣帝甘露三年五月甲午日(十二日)】
前43年12月14日
【汉元帝永光元年十一月戊寅日(十五日)】
韦玄成
扶阳共侯

前36年8月5日
西汉丞相、相国、大司徒列表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汉武帝建元二年三月乙卯日(初一日)】
前135年7月5日
【汉武帝建元六年六月癸巳日(初三日)】
田鼢
武安侯

前131年5月7日
【汉武帝元光四年三月乙卯日(十七日)】
前135年7月5日
【汉武帝建元六年六月癸巳日(初三日)】
前131年5月7日
【汉武帝元光四年三月乙卯日(十七日)】
薛泽
平棘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舍——西汉景帝时期丞相
刘舍介绍
本名:刘舍
别称:刘猷、项猷
字号:桃哀侯或桃懿侯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项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建元元年(前141年)
主要成就:景帝太仆、御史大夫、丞相
刘舍(?-前141年),项燕孙子,楚国项地(今河南项城市)人,西汉景帝时期丞相,谥号“桃哀侯”。

父亲项襄是项燕最小的儿子。

项籍败亡后归顺刘邦,赐为刘氏,封为桃侯。

汉文帝十年(前170年),项襄去世,谥号“桃安侯”,刘舍袭封桃侯。

孝景帝前五年(前152年),担任太仆。

前七年,升任御史大夫。

前147年,代条侯周亚夫为丞相。

前143年,罢相,卫绾继任。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1年),刘舍病逝,谥号懿侯(《史记》作“哀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