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活力三大要素分析
企业活力三大要素

企业活力三大要素企业活力三大要素企业活力要素的内容因企业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活力调查与检讨时,首先设定匹配的主题和范围,从而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其结构与状况,最后对企业活力进行评价。
以下是企业活力三大要素分析:1、资源管理要素1)主要内容: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及组织架构,明确企业的机制、功能与活力,进而把资源的`优劣势和现阶段内外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研发力、销售力、生产力、采购供应力等作出柔性合力(进退自如)评价。
2)把握重点:决策智慧是个人还是团队,信息渠道提炼与使用价值程度;企业内部改革重点根源和企业架构协调综合性;组织目标与实操匹配度。
重点为:员工潜能和主动性与发挥空间,各层面沟通关系与协作支持,技能培训、文化内涵和制度建设,企业远景和员工满意程度,离职缺勤抱怨率等。
2、产品生命周期要素1)主要内容:根据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检讨各种产品在生命周期曲线上的位置,分析产品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和产品组合的合理性,并对照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和对手资料分析后作出淘汰、更换或研发新产品上市和策略。
2)把握重点:产品组合性检讨为:产品仅处在投入期和成长前期,经营不稳定;以跨成长前期和成长后期之间的产品为主力产品,并配有投入期产品,则企业稳定高速发展,利润率高;产品仅处在成熟期、衰退期及成长后期,则要集中创新性和品牌为主导。
同时,应把市场占有率结合起来运用。
另外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长度随产品的不同而异,在检讨时,对此应加以注意,不能把产品稍有滞销认为产品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而进行淘汰。
3、产品竞争能力要素1)主要内容:产品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直接发挥作用的实力因素。
它主要决定于产品性能、质量、价格、成本、成套设备、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推广活动和同客户的关系,新产品开发与销售比重。
2)把握重点:应掌握的为;市场占有率与定位是否相适应,产品附加值、品牌文化与顾客满意度,销售诚信维护和管理与售前售中售后,拓展策划与实操展示效果,客户信息、新产品研发和上市时机与供应协作渠道;以及工作的能动状态等检讨方法,在同行业中最高为上,平均以上为中上,平均为中,平均以下为中下,最低为下。
保持企业活力的八个关键

保持企业活力的八个关键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在国民经济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企业如华为、美的、比亚迪等更是成为各个行业中的领军者。
但是,更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开始停滞不前了,究其原因有很多,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也层出无穷,专家学者多有论叙,笔者曾经在民营企业服务多年,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多有感悟,觉得要解决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还是只能从企业自身来寻找办法。
想要民营企业继续保持活力,以下这几点是十分关键的:1、继续保持企业的高度灵活性:中国的民营企业一般都是草根出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其灵活性,在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的发展竞争中,就有小舢板战胜航空母舰的比喻。
但是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以后,有些民营企业失去了原来耐以生存的核心优势,在没有真正长大以前就沾上了大企业病:机构庞大臃肿,决策迟缓、人浮于事、推委卸责等。
保持企业的高度灵活性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保持组织机构的简单、高效可能是最关键的了,在民营企业取得一定成就以后,有些老板为了安抚功臣,论功行赏时,往往会给予功臣们职位,从而企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的成功后就导致了组织臃肿的结果。
因此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切记:对于同打天下的兄弟,宁可给多给金钱奖励,也不要随便授予官职。
有这么两家公司:A公司,40亿左右的规模,5个部:国内营销部、海外营销部、生产制造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副总层面的人就是2个,还是部门领导兼职,中层以上干部不到1%。
分工明确,反应迅速,虽然面临激烈竞争,但是每年都有40-50%的进步。
B公司,不到10个亿,部门20多个,中层干部占职工人数比例将近10%。
面临机会时,企业经常陷入扯皮之中,笔者仔细分析过这两家企业,虽然说组织结构与干部数量问题不是这两家企业形成经营上的巨大的差别的唯一原因,但可能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2、继续发挥民营企业节约的习惯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草根出身的)基本上是节省出来的。
但是这个民营企业成功的法宝却从来不会被老板们公开认同,因为很多老板最怕别人说他小气。
工作三力:活力、执行力、竞争力

工作三力:活力、执行力、竞争力活力、执行力、竞争力是纵横职场不可缺少的三件法宝。
活力让自己找到工作的乐趣;执行力是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竞争力是提升自己价值的保证。
马群为何总是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觉?因为马蝇对它的叮咬时刻都不放松。
在任何一个马群里,都可以发现这个充满哲理的现象:马蝇会不时地在马匹身上叮上一口。
马被其叮咬后,疼痒难忍,便用尾巴不停地驱赶;若拂之不去,就会发足狂奔,企图将其甩掉。
结果被叮咬的马不仅没有血尽身亡,反而由于不停运动,生命力更加旺盛。
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是我们熟知的“鲶鱼效应”也称“鲇鱼效应”,当鲶鱼放进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流动到处挑起摩擦。
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这两个管理的效应法则都强调的是管理者如何在企业团队或组织中引进活力元素。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激励员工的重要性,不遗余力地用薪资福利、培训、授权等方式激发员工。
可是,一些员工还是似乎失去了发展动力,做事情没精打采。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企业当然希望拥有积极、充满活力的员工,可要实现员工始终保持工作的活力,不是企业一方努力就能够达到的,更需要员工有自我调整、自我激励的意识。
当员工对工作不再感到新鲜,缺乏创新,甚至开始有了厌倦情绪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可能出在员工的职业心理状态上。
这种缺乏活力的职业心理状态被称之为职业倦怠感。
玛丽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秘书,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她很希望能在工作中有所建树,但老板交给她的都是事务性的琐碎工作,她感觉工作缺乏挑战,学不到东西,又没有发展前途,再加上公司成立不久,管理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地方,玛丽于是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工作起来自然也就是无精打采。
她很想转行从事销售行业,可又怕自己做不好,为此苦恼不已。
企业活力源泉的三维分析

Th e i n i n n l ss o o n an o o p r to y a is r e d me s o s a a y i n f u t i fc r o a i n d n m c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6期 O
20 0 6年 l 2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OLn A I OF H EFE1U NI ERSI V TY CHNOLOGY ( o ilSce c s OF TE S ca in e )
YAN e t o . Z Z —a HANG — i g He p n 。
Hu a t sa d Ec n mis,Hee m nie n o o c i fiUnie st fTe h oog v riyo c n l y,Hee 3 0 9.Ch n ;2 Prs fJ u n l fi 0 0 2 i a . e so o r a ,Hce ie st f fi Un v r i o y
摘
要 : 业 技 术 创 新 和产 品 开 发 能 力 、 业 所 拥有 的 物 资 资 源 和 企 业 的信 息 沟通 状 况 。 企 企 以及 企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等方面的非结构性 因素优 势能够给企业带来 活力 , 为企业活力 的源 泉 。但企业 融资结构 、 成 治理结 构和组
织 结 构 等 结 构 性 因素 优 势 对 企 业 活 力 的贡 献 更 具 有 根 本 性 。 同 时企 业 所 处 的 生命 周 期 阶段 对 企 业 活 力 的影 响 也 具 有 一 定 的 决定 性 作 用 。企 业 活 力 状 态 足 由这 三个 方 面 的 因 素 所 共 同决 定 的结 果 。 关键词 : 业活力 ; 构性因素 ; 企 结 非结 构 性 因 素 ; 生命 周 期 因 素
构成企业活力的五个递进式要素

构成企业活力的五个递进式要素我们观察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只要看其员工在工作状态下的精神面貌便可得出答案。
很容易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一种是职业性的兴奋及工作步调的快节奏,多见于高福利待遇高收入性规范化经营的企业;另一种是工作性的疲劳与拖沓,可见于多数的企业。
若要寻找一个切入点去剖析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可以从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的设置入手。
一是信任感的建立。
企业与个人或者说领导与员工的彼此信任,应该从招聘入职的那一刻开始建立。
初步的信任感,应该是建立在双方深入交流与理性判断基础之上,一切有待核实,而非勉强入职或将就着使用。
入职前所谈妥的待遇和职责,能否在事后的工作当中得到承兑,关系到真正信任感的建立,任何一方的“爽约”都将埋下不信任的种子并逐步“发芽、生长”。
二是安全感的建立。
个人的安全感建立在一纸正式的合约,以及每次工资福利乃至奖金的及时兑现;企业的安全感建立在员工工作能力的强大与工作作风的稳健。
现在除了正规的企业,多数情况下的企业,是不会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给予员工安全感的。
这些不尊重劳动法的企业,有着绝对不自信的老板,是绝对不正规的企业,也永远给不了员工真正的安全感。
三是价值感的建立。
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收入上,也包括了个人需要的成长,以及荣誉感和自尊心。
那些企图要求员工放弃自尊心,老老实实当“顺民”,并将其与“空杯心态”混为一谈的老板,是自身不自信的表现。
一个好的老板,会正确评估每一个员工的客观价值与其主观期待价值,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其“一定的惊喜”,从而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并对老板心存感激,而不会走向“欲壑难填”。
四是归属感的建立。
当代企业崇尚企业文化,喜欢将企业比喻成一个大家庭,领导与员工是兄弟姐妹。
可是事实上,再多的口号,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只会变成口号,而不起任何作用,每个人依旧惴惴不安、心怀不满、边走边看,或者只顾眼前。
不能令员工死心塌地或者心甘情愿跟着老板走的老板,手下领着的只能是一群“散兵游勇”。
试论企业的活力

试论企业的活力有关企业活力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过多种解释。
刘守德认为,企业活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模糊概念,它是企业素质、能力及经营成果三者关系的综合反映。
李维安认为,企业活力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所表现的生存力、自我发展力和再生力,它是企业“生命机能”强弱的综合体现。
企业活力可以体现为企业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灵敏而准确的反应能力、有力而正确的决策能力和果断而及时的行动能力的总体状况。
一、从“生命体”的活力看“企业体”的活力生物体的活力来自于新陈代谢,人之所以会衰老,是由于新陈代谢减缓,细胞逐渐老化。
新陈代谢要求不断有新能量注入,并且能够进行能量转化。
另外,外界的刺激和压力,也对我们的机体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真空的环境里,他是否可能不患病,抑或是生命变得更脆弱?在没有病毒的环境里,那些抵抗病毒的细胞也会逐渐退化,结果一旦机体发生病变,那些防护的细胞也失去抵抗的能力。
企业也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快慢,直接影响了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发企业活力就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思想、人才和力量加入,要加强企业自身的“锻炼”,就是要不断变革,当然还要具有危机意识,增强压力,建立优胜劣汰的组织运作系统,变压力为动力。
没有活力,一个企业就会形成可怕的“惰性”,就会形成安于现状、害怕变革和不敢冒险的不良文化,失去不断进取的勇气和动力,进而导致组织功能的退化和衰老,行动缓慢,思维僵化,最终被环境所淘汰。
创新和活力是优秀文化的核心,是名牌企业、百年老店的致胜法宝。
管理学中的“冲突管理”,就反映了这样的一种思想。
企业没有冲突、歌舞升平的时候,反而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或者正在慢慢孕育恶性“肿瘤”,如果不能提前诊断和治疗,等问题暴露之时,往往是悔之晚矣。
很多从浪尖上摔下的企业,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体现。
二、影响企业活力的一般因素分析1、企业生存环境因素企业生存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外部世界,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客观条件和状态。
三力中活力包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三力中活力包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三力中活力包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一、什么是三力?三力是指企业的三种核心竞争力,即技术力、管理力和市场营销力。
技术力是指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能力;管理力是指企业在组织架构、流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市场营销力是指企业在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等方面的能力。
二、什么是活力?活力是指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动能,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执行能力。
活力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能力,更容易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三、为什么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是重要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具体来说,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可以:1. 激发员工创新意识和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让员工参与到企业创新中来,提高创新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化机制,让资源流向最优秀的企业和项目,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
3. 加强市场竞争:通过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4. 提高企业适应能力:通过市场化机制,让企业更加敏锐地感知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四、如何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1.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让员工参与到创新中来,提高创新效率。
同时,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2.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流程管理等内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同时也要注重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
3. 加强与外部合作:与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等外部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这样可以共同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4.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平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
五、如何提高企业活力?1. 加强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同时也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活力构成要素分析

() 4支持 力 : 支持,是外界给予 的一 ]
种扶 持行为, 如从 贷款 、 例 税收 产品出
至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在理论上仍
有待于完善和发展。本文试从物理 力学 角度, 讨企业活 力的构成要素, 以此 探 并
企业 活力就是指企 业的生存 和发展 能 力, 对企 业来说永远存在这个 问题 , 并
不因为我 们不讲或 以其它方式讲而不存 在。 从企业活力的内涵可以看 出, 企业 活
视社会公众的支持 , 尤其是 大专院校 、 科 研部 门的 软件 支持。在市 场竞 争中, 谋 求社会 公焱的支持必不可少, 非常关
个 原因。
() 力 : 6殂 企业运行过程 免不 了受 到
来 自内部或外部 的不正常干 扰,遇到重
元, 以物理 力学 的视点考 察, 以发现存 可 在这样一个构成关 系: 企业活 力:动 力十
(2 )推力 : 力是外界赋予的一种促 推
使企 业向前的力量, 假设企 业根本没有主 动向前 的愿意, 仅凭这种推 力也可促进企 业发展 例如通过加^ w D T ,进 一步 把
为基准,探讨人世后增强我 国企业 竞争 力的途经 。
口等方面向某类企业倾斜 都是传统 的支 持 内容, 得过 一定 效果。多年的企业运 取 行实践 表明,外界支持有利于企 业发展, 现 在的问题是 不仅要强调 资金 ,技术方 面的支持 ,更要强调经 营管理知识方面
的支持 ; 不仅要强调政府韵 支持 ,更要重
键, 当然怎样做才能取得社会 公众 的支
力是企业整体素 质的综 台反映、是一个
关 系企业全局的系统工程,当然, 企业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源管理要素
1)主要内容:
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及组织架构,明确企业的机制、功能与活力,进而把资源的优劣势和现阶段内外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研发力、销售力、生产力、采购供应力等作出柔性合力(进退自如)评价。
3、产品竞争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素1)主要内容:产品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直接发挥作用的实力因素。它主要决定于产品性能、质量、价格、成本、成套设备、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推广活动和同客户的关系,新产品开发与销售比重。
2)把握重点:
应掌握的为;市场占有率与定位是否相适应,产品附加值、品牌文化与顾客满意度,销售诚信维护和管理与售前售中售后,拓展策划与实操展示效果,客户信息、新产品研发和上市时机与供应协作渠道;以及工作的能动状态等检讨方法,在同行业中最高为上,平均以上为中上,平均为中,平均以下为中下,最低为下。
笔者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系统管理的过程,平衡的决策是关键;尤其是经历了08和09年的“洗礼”。因此,如何能够从企业活力三大要素分析中找到信息源的真实性和切入点,才好做出顾问“出谋划策”的建议和“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
2)把握重点:
决策智慧是个人还是团队,信息渠道提炼与使用价值程度;企业内部改革重点根源和企业架构协调综合性;组织目标与实操匹配度。重点为:员工潜能和主动性与发挥空间,各层面沟通关系与协作支持,技能培训、文化内涵和制度建设,企业远景和员工满意程度,离职缺勤抱怨率等。
2、产品生命周期要素
1)主要内容:
根据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检讨各种产品在生命周期曲线上的位置,分析产品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和产品组合的合理性,并对照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和对手资料分析后作出淘汰、更换或研发新产品上市和策略。
2)把握重点:
产品组合性检讨为:产品仅处在投入期和成长前期,经营不稳定;以跨成长前期和成长后期之间的产品为主力产品,并配有投入期产品,则企业稳定高速发展,利润率高;产品仅处在成熟期、衰退期及成长后期,则要集中创新性和品牌为主导。
同时,应把市场占有率结合起来运用。另外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长度随产品的不同而异,在检讨时,对此应加以注意,不能把产品稍有滞销认为产品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而进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