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沪科科标板高中生物第一册1.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课件

放大倍数(放大率):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各 被放大多少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1.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之间的关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28:4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近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大
4. 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 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 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 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 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 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 ⑤⑥表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 不同物镜下观察到 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为了正确、高效地操作显微镜,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操作规程,包括调节显微镜、样本准备、对焦调节、镜头转换和显微镜的维护等五个部分。
一、调节显微镜1.1 调节光源:确保光源充足且均匀,避免产生阴影和反射。
1.2 调节目镜:根据个人视力调整目镜的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1.3 调节工作台:将工作台调至适合观察的高度,保持舒适的姿势。
二、样本准备2.1 准备样本:将待观察的样本制备成适合显微镜观察的薄片或切片。
2.2 固定样本: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固定样本,以保持其形状和结构。
2.3 上样本:将固定后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使用夹具固定。
三、对焦调节3.1 调节粗调节旋钮:用粗调节旋钮将镜头移动至与样本接近的位置。
3.2 调节细调节旋钮:用细调节旋钮微调镜头,使样本的细节清晰可见。
3.3 使用油镜:对于高倍镜观察,可以使用油镜将样本与镜头更好地接触,提高清晰度。
四、镜头转换4.1 使用低倍镜:在开始观察时,使用低倍镜来定位样本和大致观察结构。
4.2 使用高倍镜:在对样本细节进行观察时,切换到高倍镜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3 使用油镜:对于需要更高放大倍数的观察,可以使用油镜来提高分辨率和清晰度。
五、显微镜的维护5.1 清洁显微镜:使用专用的镜头纸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头和其他部分,保持清洁。
5.2 关闭显微镜:在使用完毕后,将光源关闭并轻轻转动镜头,将其归位。
5.3 定期保养: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结论:正确操作显微镜是获得准确、清晰图像的关键。
通过遵循本文所述的显微镜操作规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工作。
同时,定期维护显微镜也能保证其长期有效使用。
希望本文能对您正确操作显微镜提供帮助。
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1 使用
1.1 接通仪器电源,亮度指示灯亮,表明仪器已经通电。
1.2 调节双筒目镜两目镜出瞳中心距离与观察者瞳孔距相适应,注意应双手握住移动滑板两侧进行调整,切勿用手拉目镜筒,以防止破坏双筒目镜的成像质量。
1.3 转动粗调手轮,当看清标本像的轮廓后,再用微调手轮进行调焦,直至看到最清晰的标本像。
1.4 推动光源亮度调节手柄,调整光源亮度,选择滤色片,并用孔径光栏拨杆调整孔径光栏,即可得到满意的衬度。
1.5 为避免操作不慎碰坏高倍物镜和标本,可选用10×物镜观察标本。
用10×物镜调焦至标本像清晰后,转至高倍物镜,再稍加微调即可。
1.6 当用10×以下物镜观察标本时,应将视场光栏开至最大,配合孔径光栏,以获得最佳的照明。
1.7 使用油镜时,须使物镜与标本上平面间充满杉木油,油中不能有影响观察的小气泡和杂质。
使用完毕应立即用脱脂棉蘸少量二甲苯或乙醚与酒精的混合液将镜头轻轻擦拭干净,以免日久不易清除。
2 维护与保养
为了长期确保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应注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2.1 仪器应放在干燥阴凉通风无酸碱蒸气的地方。
2.2 所有光学镜头均经校正,特别是物镜,不得自行拆卸,以免影响镜头的成像质量。
2.3 镜头及光学零件表面切勿用手触摸,表面不清洁时,可用擦镜纸擦拭。
必要时可用脱脂棉蘸少量二甲苯轻轻擦拭。
2.4 仪器不使用时,载物台上不应放置过重物体,以防载物台变形。
2.5 仪器不工作时应切断电源,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并用防尘罩将仪器罩好,防止灰尘沾染。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总结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总结显微镜,这个听起来就有点神秘的家伙,实际上可是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好伙伴。
今天就来聊聊,怎么用好这个神器,让你在观察小小细节的时候,也能乐在其中。
1. 显微镜的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首先,使用显微镜前,咱们得把设备检查得妥妥的。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像一台机器,常常是细节决定成败。
检查显微镜的镜头、光源和载物台,看看有没有灰尘、污垢啥的。
记得,清洁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用力过猛,搞坏了就得不偿失啦。
可以用专门的清洁布,轻轻擦拭镜头,像是在呵护一个小公主。
1.2 准备样品接下来,准备你要观察的样品。
无论是叶片、细胞还是别的啥,切片的时候尽量薄一点,这样光线才能透得过去哦。
咱们可以用显微镜专用的载玻片,把样品放上去,然后再加一片盖玻片,别让它孤单。
记得加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气泡,这可是观察的死敌。
2. 调整显微镜2.1 找到合适的光源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要调整显微镜了。
打开光源,调到适合的亮度,别太亮也别太暗,毕竟我们不是在拍电影。
太亮的话,样品的细节看不清,太暗又会让你眼睛受不了,简直是“像在黑暗中摸索”。
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来调整,找个“黄金中间”点,嘿嘿。
2.2 选择合适的物镜然后,选择物镜,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慢慢放大。
哎呀,这就像剥洋葱,先从外层开始,逐渐深入,等你找到合适的倍数,就能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细节了。
别急,慢慢来,急不得哦,耐心是发现美的关键。
3. 观察和记录3.1 观察细节当你终于调整好一切,准备观察时,记得要专注。
眼睛盯着镜头,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
仔细观察那些你从未见过的微观世界,兴奋的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
发现奇妙的细节时,心里那种“哇塞”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
3.2 记录观察结果最后,观察完后,别忘了记录你的发现哦!可以画个图或者写点文字,把那些小细节记录下来。
以后回头看时,像是在翻阅一本微观世界的日记,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记录的同时,也能帮助你整理思路,理清观察的脉络,简直是“两全其美”。
1.2(一)显微镜的应用

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技法提炼
课堂练习
1、 1、2、3、4、5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右 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 观察对象,由视野⑴到视野⑵时,操作过程的正确 顺序是( ) 1、转动粗准焦螺旋 2、调动细准焦螺旋 3、调节光圈 4、转动转换器 5、移动载玻片 A、1→2→3→4 B、3→1→2 C、5→4→3→2 D、3→4→1→2
巩固练习: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 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 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B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巩固练习:
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 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 看到的细胞最多( D )
物镜 物镜 物镜 物镜
a
A、a
b
载玻片
c
载玻片
d
载玻片
载玻片
B、b
C、c
D、d
6、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的结构最重要的区别是 ( C ) A、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核膜 B、有无细胞壁 D、有无核糖体
三,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几个问题
(1) 成像原理: 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物像偏向哪 个方向,则装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可使 物像回到视野中央。 例题:
1、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 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 b B. d C. q D. p 2、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分裂图像时,发现某分裂细胞处在 视野的右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1.2.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案设计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步骤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训练归纳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使用高倍显微镜;从观察结果比较归纳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距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倒置的虚像
物像往哪边偏,载玻片就往哪边移
3、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粗调,低倍调清晰物像移中央,换镜,细调,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ppt课件

从20倍放大到40倍
16个细胞
4个细胞
从20倍到80倍呢? 1个细胞
题型五:判断污点位置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上。
移动装片
污物移动
在装片上
污物不动
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在目镜上 在物镜上
1.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 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 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3.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
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4.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_
_暗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_反光镜,二 是将__光__圈_调大。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调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题型二:如何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往右上方移动 移动原则:往哪偏就往哪移动
低倍显微镜下和高倍显微镜下比较
10x10
10x40
4.高倍镜和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大 看到的细 视野 视野 物镜与载玻 小 胞数目 范围 亮度 片距离
(4)低倍镜下观察 (5)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高倍显微镜操作“四步曲”: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答案: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或光圈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
注意:换用高倍镜后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1.2显微镜的使用

(四)视野大小问题 大 小 多 低倍镜: 视野范围___,细胞物像___,细胞数目___;
小 少 大 高倍镜: 视野范围___,细胞物像___,细胞数目___; (五)污点所在位置问题 污点不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 污点不在物镜上 转换物镜,仍可看到污点,说明________________ 旋转目镜镜头,污点不随镜头转动而转动,说明 污点不在目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 (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
3、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 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⑴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C ) ⑵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D ) ⑶视野最明亮的是 (C ) ⑷视野最暗的是 ( D)
A.目镜16×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6× 物镜40×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 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 这一异物可能在( A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1)步骤:
取镜和安放
安装
对光
放置装片
使镜筒下降
使镜筒上升 低倍镜观察 将要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 央 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 观察
显微镜操作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高倍镜观察要点 移动装片,将要观察部位移动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3)注意事项 使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 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0.5cm)停止下降 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高倍镜:物像( 大),视野(暗 ),看到细胞数(少 )。 低倍镜:物像(小 ),视野( 亮 ),看到的细胞数(多 )。
3 物镜:( 有 )螺纹,镜筒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 )螺纹,镜筒越( ),放大倍数越大。 无 短
试一试
1.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比低倍镜观察到的细 D ) 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亮情况依次是(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2.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B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 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④调 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 为止 A.② ③ ④ ① B.② ③ ① ④ C.② ④ ① ③ D.③ ④ ② ①
【谜语】 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 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
学习目标:
1、高倍显微镜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有关高倍显微镜常见考点
光 学 目镜 显 镜筒 微 镜 的 转换器 物镜 结 通光孔 构 遮光器
反光镜
回顾内容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载物台
压片夹 镜座
目镜与物镜
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换高倍镜后,应注意:
(1) 使用物镜转换时,由低倍镜慢慢的向高倍镜转 换 (先低后高) (2) 物像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 (只细不粗) (3) 视野变暗,调反光镜或换大光圈
低倍镜和高倍镜相比较,谁的视 谁的视野亮?
低倍镜 镜头与装片的距离 放大倍数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进光量
野大?
高倍镜
视野大小 视野明暗
总结反馈: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2和第4步) 1调节( 光圈 )和( 反光镜 ),使视野亮度适宜。
2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视野中央 ),
3转动( 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使用凹面镜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放大光圈 )(
远 小 多 小 多 大 明
Hale Waihona Puke 近 大 少 大 少 小 暗
显微镜使用的常见考点归纳
(1)成像问题
成倒像(上下倒立,左右相反)如“b”,成像则是:“q (2)物像移动与实物关系 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所以要把左上方的图像移至视 野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即偏哪移哪。
3.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 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 D A.b B. d C. q D. p
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物象后,如何 转换到高倍镜更好的观察呢?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低 1. 在( )倍镜下找到物象,将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 至( 视野中央 ), 2. 转动( 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 光圈)和( 反光镜 ),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清晰。
(3)放大倍数问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 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4)在观察细胞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视野 中有污点存在 1)污点有可能出现在显微镜的哪些结构上? 2)如何判断污点具体在哪个结构上? a)玻片移,污点移,则污点在玻片上; b)物镜换,污点移,则污点在物镜上; c)目镜转,污点移,则污点在目镜上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 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 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 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2)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3 、(2008上海)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 正确的是( A) A 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
C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 粗准焦螺旋调节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
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 这一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 、镜筒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