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萎鼻防治
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

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猪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传染性鼻炎病毒引起的猪鼻炎疾病。
该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具有传染性和高度致死率的特点,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和预防猪萎缩性鼻炎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苗防控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萎缩性鼻炎的主要手段之一。
猪萎缩性鼻炎疫苗的研制与使用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疫苗防控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疫苗研发:针对猪萎缩性鼻炎病毒的特点,加强疫苗研发工作,不断改良疫苗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2. 定期接种:定期接种猪萎缩性鼻炎疫苗,激活猪群的免疫系统,提高猪群对猪萎缩性鼻炎的抵抗力。
3. 强化疫苗管理:加强对疫苗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规范接种程序,提高接种覆盖率,减少病毒传播和感染风险。
二、环境卫生控制猪萎缩性鼻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加强环境卫生控制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1. 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浓度,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2. 清洁消毒: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扩散。
特别是对接触猪萎缩性鼻炎的患病猪舍,应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
3. 控制病媒:对可能传播病毒的病媒如苍蝇、蟑螂等进行有效防治,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三、营养调理营养充足有助于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对猪萎缩性鼻炎的抵抗力。
应注意以下营养调理方面的措施:1. 合理饲料配制: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均衡,提高抵抗力。
2. 加强饲料管理:加强对饲料的储存和管理,防止饲料霉变和变质,避免因食用霉变饲料引起的疾病。
3. 补充微量元素:适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提高猪的机体免疫功能。
四、合理养殖管理合理的养殖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猪萎缩性鼻炎也起着重要作用:1. 严格隔离:对患病猪群和暴露猪群进行严格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

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摘要】猪萎缩性鼻炎是畜牧行业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本文旨在探讨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因、预防措施、药物治疗、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
病因分析包括病原体感染和环境因素影响等。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注意猪群间的隔离。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对猪群的恢复也至关重要。
综合防治策略包括以上方面综合施策,重点工作推进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疫情监测。
展望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理机制,寻找更有效的防治策略,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猪萎缩性鼻炎,危害,研究目的,病因分析,预防措施,药物治疗,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综合防治策略,重点工作推进,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猪萎缩性鼻炎的危害猪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主要由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引起。
这种疾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生长发育:猪萎缩性鼻炎会导致猪只食欲减退、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2. 增加死亡率:猪只一旦感染了萎缩性鼻炎,会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的病例甚至会导致死亡,加重养殖压力。
3. 传染性强:猪只之间接触后,尤其是在密集饲养条件下,病原菌容易传播,导致疾病传播范围扩大,给养殖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及早了解猪萎缩性鼻炎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和造成的损失。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策略,旨在深入分析该疾病的病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探讨药物治疗的可行性,总结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以及营养调控策略,从而为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方案,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多发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认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猪会因鼻甲骨生理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防护功能,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多发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认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猪会因鼻甲骨生理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防护功能,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该病是一种慢性隐性传染病,患病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也不会出现死亡,但是日增重会明显下降,饲料消耗量增加,出栏时间延长一个月,给猪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该病主要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其它鼻腔菌混合感染后引起的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只会引起轻微或中等程度的鼻甲骨萎缩,鼻腔没有明显的变化。
另一种是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单独或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其他病原共同混合感染引起的严重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在发病猪群中,虽然很多成年猪都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但是在其鼻腔中带菌含量非常高,致使病猪和带菌猪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易感猪接触后经呼吸道受到感染。
此外,带菌母猪,被污染的工具、工作人员衣物和鞋子等也对本病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猪鼻部发痒,烦躁不安,经常摇头、拱地或用前肢搔刮鼻部,病猪呼吸困难,经常发生喷嚏,并且由于结膜发炎,导致鼻泪管阻塞,经常发生流泪的症状。
感染病猪会发生鼻甲骨萎缩,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有些猪会发生颜面改变的现象。
患猪由于鼻甲骨生理结构被破坏,丧失对空气清洁过滤和加热的功能,很容易经呼吸道感染其他病原。
患猪钙代谢异常,所以生长发育非常迟缓,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
本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中,尤其是规模集约化猪场发病严重,并且猪群一旦感染此病,很难彻底清除,所以猪场在引种时应该做好本病的隔离检测工作。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C型)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虽然病死率低,但对猪只的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影响相当大,直接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1、流行病学致病机理。
该病的原发性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该菌侵入猪后先通过定居在猪鼻腔黏膜的上皮细胞纤毛内附着,接着在黏膜表面大量增殖,并分泌毒素,造成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以及增生性变化。
由此导致上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促使猪呼吸道抵抗能力减弱,从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作为继发病原开始定居繁殖。
由于这两种病原在猪鼻腔内不断发育,会形成严重的持续性病灶,导致疾病呈进行性发展。
当猪的鼻甲骨侵入病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鼻甲骨腹侧向下卷曲,可能发生轻度萎缩变形,甚至完全呈现鼻甲骨形态。
同时,巴氏杆菌D型毒素会导致肝脏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饲料效率下降,影响日增重,其还可损伤长骨,影响生长发育。
发病特点。
自然感染条件下,任何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以2~5月龄的猪容易发病。
仔猪感染后通常会导致鼻甲骨萎缩,年龄较大的猪感染后会较少或者轻度发生鼻甲骨萎缩,最终症状消失成为带菌猪。
病菌主要在猪的上呼吸道内存在,从而可经由飞沫传播。
大部分仔猪通常是被患病母猪和带菌猪传染,另外,污染病菌的工作人员、物品以及昆虫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该病,但污染的用具和环境停止使用数周就不能够再次引起发病。
该病往往呈较慢速度传播,往往为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该病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春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猪出现鼻炎,有浆液性鼻液、黏液性分泌物流出,吸气困难,经常打喷嚏,部分摇头、烦躁不安,由于鼻部瘙痒而不停拱动限位栏,或者用前肢抓鼻,盲目奔跑,接着症状逐渐加重,持续超过3周,之后鼻甲骨开始逐渐萎缩,面部发生变形、上翘、歪斜或者向一侧歪曲,依旧打喷嚏,有浆液性、脓性鼻液流出,明显气喘,鼻孑L在吸气时明显张开,发出明显鼾声,严重时甚至出现开口呼吸.且由于打喷嚏时过于用力而破坏鼻黏膜,从而有鼻血流出,往往会涂擦在限位栏杆上或者滴落在地面上;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的条纹泪斑,体温基本正常。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技术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技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鼻甲骨变形、萎缩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病猪生长迟滞,饲料转化率低,效益差,可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一起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2009年6月上旬,河北省隆尧县一养猪场从外地购进仔猪55头,购回7天后,个别的仔猪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5头仔猪出现打喷嚏、流鼻液等症状,继而出现个别的仔猪鼻、面部异常,并逐步感染其他仔猪。
当地兽医按感冒治疗,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无效,并且病猪蔓延全群。
后来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诊断与治疗,只有3头症状较重的仔猪被淘汰,其他仔猪全部恢复健康。
病仔猪起初表现打喷嚏和鼻塞,呼吸有鼻音,鼻内流少量清液或脓性粘液,随后表现摇头、拱地、搔扒或摩擦鼻部等不安症状。
病猪鼻粘膜潮红充血,随喷嚏从鼻腔流出浆液性、粘性或脓性带血鼻液,有时发出鼾声。
病程延长的猪出现面部变形或歪斜或歪向一侧或上翘,呼吸困难。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
对猪场全面彻底消毒。
病猪迅速隔离治疗。
淘汰症状严重的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对猪舍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每天一次,连用10天。
治疗:(1)病猪肌肉注射百顺注射液(主要成分:洛美沙星等),按每公斤体重0.2ml,每天2次,连用3天。
(2)红光宝(主要成分:卡那霉素等),按每公斤体重0.2ml,每天2次,连用3天。
全群猪饲料内混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按每公斤体重1g用量,连用5天。
同时应用中草药治疗,方剂:辛夷、黄柏、知母、半夏各40g,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15g,白藓皮、射干、麦冬、甘草各10g,粉碎后拌入饲料,按每公斤体重3g用量,分2次投服。
病猪灌服,连用5天。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第二天病猪症状大大减轻,第三天病猪基本恢复正常。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产毒多杀性鹦鹉热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发生下滑和生长酿成迟缓,病理学症状为打喷嚏,流鼻血,颜面变形,鼻部由钦博和生长迟缓,增加死淘率,饲料转化率降低。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八大治疗方法!萎缩性鼻炎(AR)分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所有的能够引发引起大耳狐甲骨萎缩的疾病。
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branchiseptica)。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产毒素巴氏杆菌D型或与波氏杆菌协同感染。
非进行性萎鼻(NPAR)由支气管败血将波氏杆菌(B.b)引起;发病较轻,萎缩的鼻甲骨可再生恢复;6周龄以下的仔猪,可以见有较为明显喷嚏和“泪斑”;年龄较大的猪各别感染B.b后,症状轻微,对生长的影响较小。
进行性萎鼻(PAR)产毒素的A或D发病较轻,或很严重(若与环境因素及B.b共同作用);病变持续存在,引起各种日龄猪只放射治疗严重的临床疾病和生长抑制。
鼻甲骨萎缩和鼻出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母猪已被玛确认为其仔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来源,成为其哺乳仔猪重要的鼻腔感染来源。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猪呼吸道黏膜的在菌,鼻腔感染几乎存在于整个猪群,I相菌在鼻腔中捕食,能连续定居5个月以上。
鼠、猫、兔、犬和人等均可带菌,其他带菌动物也能作为传染源使猪感染发病,鼠类可能是本病的大自然宿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病猪、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将病传给仔猪。
不同月龄猪再通过水平扩大到全群。
主要是通过感染猪的出口处、鼻高热或气溶胶传播。
呼吸道分泌物和也的媒介物可能污染是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病也可在公、母猪之间传播。
临床上可见特指的传播多见于购人感染猪引起。
猪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大全

猪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大全猪萎缩性鼻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突变,降雨、圈舍潮湿不洁容易发病。
那么面对猪萎缩性鼻炎我们该如何治疗?本文为大家介绍该病的治疗方法大全,供各位参考。
猪萎缩性鼻炎的封闭疗法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7mL、氢化可的松1mL、青霉素320万U混合待用。
稀释步骤是先用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后再与氢化可的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或者用生理盐水混合利多卡因和氢化可的松后再溶解青霉素,不能用利多卡因直接溶解青霉素,否则成为胶冻状)。
注射方法:将以上正确混合的药液吸入注射器后,先用12#注射针头在两鼻孔的外侧的皮肤皱褶处的肌肉内平刺2~3cm,缓慢推药,同时将注射针头缓慢退针,边退针边推药,一侧注射5mL,另一侧按照同样方法和剂量注射,1次/天,一般情况3天痊愈,注射的剂量可根据鼻骨变形和歪斜的程度适当增减用量和注射次数。
猪萎缩性鼻炎的“龙蝎疗法”即用蚯蚓和全蝎浸制、灭菌的过滤液。
方法是取地龙5条、全蝎2只,将蚯蚓剪成1cm长的小段,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蚯蚓体内的淤泥后和全蝎同置于适当大小的容器内加白酒100mL浸泡1~2h再将包括蚯蚓和全蝎的浸泡液加于葡萄糖瓶中,橡胶塞之上刺一16#针头,置于高压锅中灭菌15~20分钟。
取出过滤凉温备用。
注射方法:方法一是按照以上封闭疗法,每侧注射1~2mL。
方法二是将该药液在鼻腔周围分点注射,每点0.5mL。
猪萎缩性鼻炎的“祛风”疗法该病的症状具有鼻甲骨萎缩变形,口鼻歪斜的特点,按照中兽医理论属于中风范畴,因此利用祛风类中草药治疗取得明显疗效。
方药组成:蜈蚣2只、蝉蜕2只、天南星10g、法半夏10g、钩藤10g。
加工方法: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加水500mL先用大火煎煮15分钟再用小火煎煮50分钟,按照以上方法在高压锅灭菌15分钟过滤凉温备用。
注射方法:同上猪萎缩性鼻炎的药物预防(1)孕猪:应在母猪妊娠最后1个月内,给予防病抗菌药,在每吨饲料中加磺胺嘧啶100克,或土霉素400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办法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办法常 青,杨云祥吉林省榆树市闵家镇畜牧兽医站,吉林榆树 130400猪萎缩性鼻炎是生猪生产中常见多发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士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甲骨萎缩和慢性鼻炎为特征,2~5月龄猪多易感,此病如不加以科学防治,会严重影响生猪成长,延长育肥期,对种用猪会降低种用价值。
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要引起足够重视,下面笔者把该病的防治方法总结一下,供养猪户借鉴。
1 猪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1.1 流鼻血、打喷嚏、呼吸有鼾声、鼻孔流透明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血样分泌物。
猪只表现鼻端拱地、摩擦鼻子现象。
1.2 鼻炎症状继发眼结膜炎,经常流泪,形成半月状泪斑。
1.3 大部分猪只产生鼻甲骨萎缩,鼻子歪斜,鼻子缩短,向上翘起,头面部变形。
1.4 患猪常继发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
1.5 剖检病猪鼻腔内软骨和鼻甲骨软化、卷曲、萎缩,严重的鼻甲骨结构消失,上下鼻道界线消失,鼻腔形成一个大的空腔。
2 猪萎缩性鼻炎的发病原因2.1 继发感染。
猪群感染肺疫,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副猪嗜血杆菌病、伪狂犬病等可诱发猪只感染本病。
2.2 环境因素。
猪舍通风不良,氨味过大,湿度过大,空气中灰尘多,圈舍不定期清洗消毒,温度过低,应激反应等多种因素均能造成本病流行。
3 猪萎缩性鼻炎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死亡猪只剖检变化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传染性坏死鼻炎、骨软病、猪传染性鼻炎区分开。
传染性坏死鼻炎由外伤感染引起,可引起软组织及骨组织坏死、腐臭。
骨软病头部肿大变形,无喷嚏、流泪症状,鼻甲骨不萎缩。
4 猪萎缩性鼻炎诊治病例2020年2月15日养猪户陈某家养的105头20 kg左右的仔猪,表现整群采食量下降,打喷嚏,鼻端拱地,有的鼻孔流血,有泪斑,个别还有咳嗽、眼结膜发红、鼻子扭曲等症状。
笔者去陈某家猪舍实地查看诊治。
发现该养猪户圈舍卫生条件差,潮湿,粪尿遍地,猪舍内氨味非常大、熏鼻刺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萎缩性鼻炎的综合控制及发病时处理
猪萎缩性鼻炎分为(1)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2)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或与其它因子共同感染所致。
临床上主要表现喷嚏、鼻出血、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眼下有泪痕、鼻面部变形和生长缓慢(达90公斤体重日龄平均推迟23.4天)。
发病率高,致死率低。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非进行行萎缩性鼻炎主要感染哺乳仔猪,3周内感染产生鼻甲骨萎缩,1周内感染的猪几乎全部产生严重病变,6周以上感染的猪几乎不产生病变或病变轻微,但可以排除大量的病原菌。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可以感染各种日龄的猪产生鼻甲骨萎缩,感染日龄越小的越严重。
一、发病原因
1、病原微生物:波特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
2、管理因素
(1)群体越大,越开放的猪群发病率越高
(2)扩充的猪群比规模固定的猪群发病率高
(3)高比例的小母猪比老母猪的发病率高
(4)断奶仔猪多窝混群,不均匀的猪群发病率高
(5)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发病多
(6)断奶应激时发病
(7)密度高的猪群发病率高
(8)频繁转群和混群时诱发
(9)干料喂猪粉尘多加重病性
(10)各种应激因子诱发
3、环境因素
(1)卫生差,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高
(2)带猪消毒频度不够,消毒剂的选择不合理,消毒方法不妥
(3)圈舍粉尘过多
(4)母猪从怀孕舍转到产房时,没有对母猪体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5)仔猪断奶转群时没有对保育舍彻底消毒
二、主要流行特征
1、母猪是其哺乳仔猪重要鼻腔感染的来源
2、本病可以在公母猪之间传播
3、哺乳期间从母猪感染,断奶混群时传播最快。
4、在猪群中主要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染。
5、波特氏杆菌在呼吸道粘膜纤毛上附着力很强
6、仔猪为主要易感猪群,一般2~3周或断奶后是发病主要日龄,初次感染时,1周龄
病势严重,4周龄病势较轻,9周龄后发病较轻,大猪虽不发病,但是是重要的传
染源。
7、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延缓到12~16周龄感染,非免疫母猪产的仔猪可能2周龄内感染
8、发病仔猪不及时治好会长期排菌
9、鼠类可传播本病
三、敏感抗生素
1、可吸收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5-甲氧嘧、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等。
2、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3、大环内酯类:泰乐菌素、红霉素、北里霉素等。
4、β-内酰胺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先锋4号、先锋6号等。
5、洁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6、螺旋霉素
7、氟喹诺酮类:蒽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双氟沙星等。
8、卡巴多司。
四、综合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既不能仅靠免疫,也不能仅靠预防投药,主要靠消毒、免疫和预防投药三种措施有机结合,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配合,方能收到明显效果。
1、执行合理的消毒制度(请看规模化猪场消毒程序):特别注意转群时的带猪消毒和空舍
消毒。
2、免疫程序:
(1)仔猪:5~10日龄用萎鼻二联苗双侧滴鼻;25~35日龄用萎鼻二联苗皮下注射。
(2)怀孕母猪:初产母猪前6周、产前2周两次免疫;经产母猪产前2周免疫。
3、预防投药时机、药品选择和疗程
(1)母猪进入产房前5~0天,选用拜耳公司除病杀或环丙沙星+林可霉素等拌料或饮水。
用量为3天治疗量,两天预防量。
(2)仔猪断奶前3天~断奶后2天,复方支原净或瑞特普利健,拌料或饮水。
用量为3天治疗量,两天预防量。
(3)断奶后转群时,用拜耳公司除病杀连用5天,用量为3天治疗量,两天预防量。
(4)新进猪,用拜耳公司除病杀、复方支原净、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或瑞特呼毒清等连用5天,用量为3天治疗量,两天预防量。
4、仔猪转群时的抗应激:断奶时和断奶后转群,连用5天强力拜固舒。
5、尽可能避免非传染方面的诱因(请查原因分析)
五、发病时的处理措施
1、全场高频度带猪消毒(产房除外):用杀特灵、好利安或瑞星速溶粉交替进行,每天一
次,坚持15~20天,注意猪的鼻部消毒;产房仔猪怕潮湿,不能带猪消毒,但可以用有消毒剂的湿毛巾擦拭母猪体表,注意母猪鼻部。
2、群体给药:全场猪用每感抗菌剂(拜耳公司除病杀、复方支原净、环丙沙星+林可霉素
或瑞特呼毒清等)5天,用量为3天治疗量,两天预防量。
预防未感染猪,清理隐性带菌猪。
3、个体处理:对有临床表现的猪进行隔离,用每感抗菌剂(磺胺嘧啶、磺胺-5-甲氧嘧、磺
胺-6-甲氧嘧啶、福易解、蒽诺沙星注射液等)注射和喷入鼻内,3~5天一个疗程。
4、停药后用瑞星泡腾片或瑞星速溶粉作7~10天饮水消毒。
5、以上处理后,进入正常的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