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导游考试少林寺景区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3篇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3篇本文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一:各位来宾,我们现在要去参观游览的地方就是中国禅宗发源地-----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
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
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2000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
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
最新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最新嵩山少林寺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嵩山少林寺!本次我将为大家介绍最新的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是佛教禅宗祖庭,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嵩山少林寺以宏伟壮丽的寺庙建筑,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一、景区概况嵩山少林寺景区占地面积1500多亩,由山门洞、天王殿、笑佛堂、藏经阁、大雄宝殿等众多佛教建筑组成,其建筑风格独特,造型庄严,展现出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景区内还有武术表演场、少林功夫学校等设施,游客可以欣赏到精湛的武术表演和参观学习功夫。
二、历史文化1. 寺庙历史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公元49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佛教禅宗七大祖庭之一,少林寺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成为佛教界的瑰宝。
在历史上,少林寺曾多次遭到火灾和战乱的摧残,但是每次都得到重建和修复,保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2. 武术文化少林寺以其独特的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少林寺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
少林寺武术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融合了拳法、腿法、短兵器、长兵器等多种技击手段。
在少林寺,您可以欣赏到武林高手的精湛表演,感受到中国武术的魅力。
三、精彩亮点1. 石刻艺术嵩山少林寺的石刻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石刻艺术博物馆”。
寺内的石刻雕塑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形象各异。
其中最著名的是“混元一块石”,它颇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石刻艺术的经典之作。
2. 释迦摩尼佛殿少林寺的大雄宝殿是寺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佛教徒朝拜的主要场所。
殿内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的法身,供佛牌坛殿佛跏趺坐像宏伟壮丽。
每年除夕夜,少林寺还会举行盛大的万佛祈福活动,让游客们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氛围。
3. 武僧学院少林寺的武僧学院自古以来就是培养武僧的摇篮,培养出了许多武术名家。
在学院中,您可以亲身体验武僧的日常训练,欣赏到他们高超的技艺和不凡的身体素质。
少林寺导游讲解词

少林寺导游讲解词下面是关于少林寺的范文,仅供参考!少林寺导游讲解词前言:少林寺景区是每一个地接导游都非常熟悉的景区了,对于它的讲解内容,大家都是烂熟于心的,而我们会发布这篇讲解词,是应家园邀请,为最新推出的“新少林寺一日游”做补充讲解。
和常规的讲解最大的不同是,以往我们对少林寺的“武”都一带而过,但此篇补充的内容以武术为主。
因为在“新少林寺一日游”的行程中,我们特别为游客增加了一个亲自学习八段锦的机会,这是常规行程里没有的,为了提高游客的旅游感受深度,我们特意补充了这一段少林寺讲解词。
各位游客朋友,再有20分钟,我们就会抵达嵩山少林!关于它,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80年代的那部同名电影《少林寺》把他推到了大家的视野中,不但成就了国际影星李连杰,还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少林、少林》和《牧羊曲》,当年电影的影响力之大,让人震惊,很多孩子离家出走,跑到少林寺非要习武出家,在手机电话不普及的年代,怎么把他们送回去,让登封的公安局着实头疼,很多人南方人跑来嵩山想一看究竟,当时住酒店不像现在,拿身份证就能住了,当时要的,很多人带着帐篷过来,准备住在山上,结果晚上温差大,又冻得哆哆嗦嗦的去找乡亲们借宿!我们公司的领导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更让我们哭笑不得的例子,当年他看完电影很激动哇!晚上都不好好睡觉了!关了电灯,点上蜡烛,钻进被窝,非要用自己的掌风把蜡烛扑灭,以此锻炼自己的“内功”!只到老婆忍无可忍的把蜡烛给他吹灭才算结束!现在还常被夫人以此调侃。
少林功法的魅力,可见一斑!就算是现在,少林寺也依然是我们的文化标签!有很多外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最想看的,就是神奇的中国功夫!大家最多想让导游唱个歌,外宾却会一脸期待的请求导游表演轻功、耍大刀、、、、、、、宝宝做不到啊!真的不会啊。
但很多登封人,都会! 因为这里有少林寺,这里,是中国武术之乡!看看车窗外,这大大小小的武术学校,随处可见!习武已经从娃娃抓起了!提起少林武术,总有一些的脍炙人口的功法:什么金钟罩铁布衫,易筋经,少林棍等等,有些确实是少林寺的,而有些,则是金庸的!感谢金庸和李连杰啊!他们一个用笔,一个用脸,组合出了一个神奇的少林!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少林寺的寺庙内看到金庸老先生捐资之后立下的功德碑,他说他一生写过很多武侠小说,却从来没有说过少林寺一句坏话,永远都是名门正派!因为他喜欢少林。
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

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南少林寺介绍导游词1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邮电国旅的导游员,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游览少林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预祝我们合作愉快,路途顺利!谢谢大家!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寺这么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就是“禅”和“武”第一,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它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禅”,就是安定、排除杂念的意思,禅宗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四大皆空。
尤其它提倡平常心,禅宗有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只要心中有佛,行、住、吃、坐、卧都是在修佛。
平平淡淡也是真嘛!少林寺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武术。
大家都知道天下武术出少林。
中国是武术的故乡,具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内外两家,少林武术是被公认的武术正宗之一。
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少林武僧武艺惊人,在一些武侠小说中也曾出现过少林派。
那麽,少林寺是怎麽形成的呢?它和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禅宗主张静坐修心,坐得久了身体就会困乏。
另外,当时少林寺建在深山密林丛中,经常有野兽出没,为了能够防身,强身健体,达摩就创造了一套体操,传授给弟子们。
现在的武功又融进了各大武术派系的精华,成为名振天下的少林武功,我们今天参观少林寺,一是领悟“禅”,二是欣赏“武”。
相信大家在浏览之后不仅对佛教的禅宗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学个三招两式的,因为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了少林盐,都会去打拳。
喝了少林水,都会踢踢腿。
洛阳少林寺导游词讲解5篇

洛阳少林寺导游词讲解5篇洛阳少林寺导游词讲解(1)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参观游览的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七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山西大同迁到了河南洛阳,来到洛阳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同时也建造两件影响世人至今的工程:一是修建了龙门石窟,二是修建了少林寺。
当时跟随孝文帝一起来到洛阳城的有一位印度高僧——跋陀。
当时孝文帝在全国范围内为跋陀选址修建传法道场,跋陀站在洛阳的城门楼上遥望四方,东南方向群山之中隐隐有紫气升腾,最终找到这个地方就是在嵩山少室山七十二莲花峰围绕中的一小片平地,这个寺庙也因为位于少室山下的密林里面而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自建寺之初就是皇家寺庙,往来的又都是达官贵人加之皇帝不断的赏赐,所以少林从一开始就田产众多、富有异常。
在后来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又因为和政治分不开的关系,成为各大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很多人了解少林寺都是从83年李连杰演的那一版《少林寺》开始的,电影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是这样的:在隋末唐初,当时的中原地区有一位军阀叫王世充。
王世充相信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所以他在中原地区积极的向外扩张,我们都知道打仗的时候“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为了保证士兵在前线安心打仗,王世充就指示自己的侄子王仁则到各地搜刮粮食。
王仁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他知道饱经战乱的中原地区普通老百姓手里是没有什么粮食的,他们可是依靠吃草根树皮存活的;乡绅富户吧粮食你搜一次可以、两次也可以、那三次四次呢?他们家里保存下来的粮食也是家人的活命粮,不可能全部交出来;所以他想到了少林寺——关于当时的少林寺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她“少林土地大无边,北到黄河南到山”,意思是当时的少林寺土地很多,从登封北面的黄河开始一直到南面的山(不是大家今天看到的嵩山,而是现在河南省版图最西南方南阳那里的伏牛山)中间这么一大片广袤的地方只要见山的地方都归少林寺所有。
郑州嵩山少林导游词(3篇)

郑州嵩山少林导游词(3篇)郑州嵩山少林导游词(精选3篇)郑州嵩山少林导游词篇1大家看,这就是少林寺的第一进建筑————山门,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山门原称“三门”,寓示佛教的“三解脱”,佛教认为人有“三毒”,那就是“贪”、“嗔”、“痴”。
贪,就是贪心。
;嗔,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太放不开。
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
大家看山门上的禅武二字正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释,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进入山门殿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地欢迎大家的到来,一副对联叫:“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说的就是此佛,我们再看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陀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持金刚宝杵,职责是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少林寺的第二进建筑————天王殿。
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为佛教护法神“金刚力士”,受封神演义的影响,群众称之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服人间,他们手持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封建农业经济下人们的最朴实的愿望。
中岳嵩山导游词2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大家看这三座佛分别是现实佛释迦牟尼如来佛,过去佛药师佛,未来佛阿弥陀佛,而如果大家想要为家里已故的亲人烧香拜佛的话,那大家可以去拜右边的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他主张的世界是西方的极乐世界,就是不管你在人世间是什么职位身份的人,过世之后登上的极乐世界是一个没有烦恼和忧愁的地方,在那个世界里,人人和平相处,眼盲耳聋的人在那里都不会在承受痛苦,而正中供奉的是现实佛——释迦牟尼如来佛,他主张的世界就是一个只要你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的世界,正好是和我们现在的世界是相符合的。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三篇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三篇导游词一:河南嵩山少林寺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寺庙。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公元49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禅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被誉为“中国武术的发祥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林寺的建筑风格。
寺庙建筑主要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等建筑群。
少林寺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寺庙建筑风格,建筑庄严肃穆,独具佛教建筑特色。
寺内的石刻、石碑、彩塑等文化古迹也是寺庙的一大亮点。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林寺的历史文化。
少林寺自建立以来,一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圣地。
寺内培养了众多的佛教高僧和禅宗名家,对中国佛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少林寺还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武僧们独特的武术表演和拳法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寺庙内的精彩表演。
少林寺武僧们的武术表演是寺庙的一大特色,他们以独特的身法和拳法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魅力。
这些武僧们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盛名,还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亲爱的朋友们,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这里,你将深入了解中国佛教的禅宗文化和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游览这座神圣而美丽的寺庙吧!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少林寺!我是你们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著名寺庙。
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祥地,因此享有“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和“佛教禅宗的圣地”之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林寺的建筑风格。
寺庙建筑主要分为前寺和后寺,前寺包括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建筑,后寺包括方丈楼、东西配殿和琉璃厅等建筑。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庄严肃穆,彰显了佛教文化的庄重和神圣。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林寺的历史文化。
5篇介绍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探索历史。
下面为您介绍五篇关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篇一: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嵩山少林寺。
它是中国佛教禅宗和武术的发源地,被誉为“天下功夫之祖”。
少林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遗产的古寺。
少林寺的文化特点是佛教与武术的结合,这也是少林寺的独特之处。
在佛教影响下,寺庙的建筑群具有典型的中国佛教建筑风格,庭院式的布局,建筑结构稳重,虔诚、严谨的寺庙艺术深受游客们的追捧。
而沿着山路走上前去,展现在眼前的则是辉煌灿烂的武术文化。
少林寺以其招牌的“少林功夫”远近闻名。
这里有着独特而精细的武术文化,少林寺的僧人们从事历代传承下来的技术,保留了原始、传统而不失时代感的功夫。
何书记专家教授嵩山少林寺的功夫,方便了嵩山少林寺曾经一度遗忘的功夫都得到了发扬光大。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一个继承、发展和传承中国功夫文化的场所,是中国武术文化的代表之一。
嵩山少林寺博物馆是游客们了解功夫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以“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僧侣、侠义精神以及国际友好”等为主要内容,结合文物、史料、图片等,展现了少林寺历代僧人的功夫、机关兵器、八卦掌、太极拳、气功、拳术、毒龙、擒敌拳、狮子舞、霹雳手等众多武术门派。
通过博物馆的参观,游客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更深刻地了解少林功夫和中国武术。
感谢你们的到来,希望这次讲解能够让你们更好地了解嵩山少林寺的历史文化和传承精神。
篇二:嵩山少林寺是一个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儒佛道三教合一之地,是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重要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武术和功夫的发源地。
欢迎大家来到嵩山少林寺,感受来自文化、历史和武术的美妙魅力。
少林寺的武术文化闻名于世。
从古代战争时的大刀、战斧、长枪到现代的内家拳、少林拳、洪拳、五福拳等,都是源自于嵩山少林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寺讲解词好,各位朋友,我们很快就要到达少林寺景区了,在到达之前我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少林寺景区: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登封是一座千年古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为登封,沿用至今。
登封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
背依中岳嵩山,有人文景观150多处,自然景观30多处。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都坐落在嵩山之上,使嵩山成为五岳之中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
嵩山由两大山群组成,共有72峰。
大致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米;西为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是嵩山的最高峰。
少林寺初建于北魏太和19年,也就是公元495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依山修建的,因其坐落在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32年后,也就是公元527年(北魏孝昌3年),释迦牟尼的第28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3年来到少林,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佛教界统称为“禅宗祖庭”。
少林寺最繁盛时期是在唐朝,电影《少林寺》大家可能都看过,隋末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驾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做上皇帝后对少林寺大加封赐,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清朝末年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
特别是1928年军阀混战,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寺内主要建筑和珍贵的经黄、文物全部付诸一炬。
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经过整修,焕然一新,上个世纪80年代,影星李连杰在这里拍摄了著名的电影《少林寺》,再加上现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的不断推广,少林寺逐渐恢复了以往的盛名。
现在人们在少林寺看到的建筑基本上后来重建的。
朋友们,景区马上就要到了,因为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一家寺院,大家在游览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第一,寺院是佛门清净之地,我们游览时切记不宜大声喧哗或在寺庙内随意走动。
第二,寺院内的佛像是不能随便去碰去摸的。
第三,对寺院的僧人要称其为大师或师傅,对主持僧人要称其为长老或方丈。
第四,佛教的礼节和我们平时的礼节也是不一样的,见到他们的行礼方式是合十礼,不要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礼节。
记住这几点就不会惹到不必要的麻烦了。
好了,朋友们,景区已经到了。
咱们在少林寺的活动时间是2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后咱们还在大巴车这里集合。
车牌号和我的电话在车上已经给大家说过了,大家有什么问题记得及时给我联系。
好,现在请您关好车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同参观游览吧!好了,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少林寺的第一进建筑----山门,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
我们经常能看到乾隆皇帝的御笔,而康熙皇帝的却很难看到,因为康熙皇帝一般很少动笔,因此他的字也被称为“一字千金”。
等一下,大家一定要把这“三千金”的字照下来带回家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都建在深山之中,所以第一道门叫“山门”。
山门原称“三门”,寓示佛教的“三解脱”。
佛教认为人生有“三毒”,就是“贪”“嗔”“痴”。
贪,就是贪心,一个人贪心了就会过分追求物欲,重则做出危害社会的事,轻则失去时间精力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嗔,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因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一直放不开,就像感情,缘分尽了却还是放不下。
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自由的人。
大家赶快踏过去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吧。
进入山门殿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大家看他慈眉善目的样子,是不是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请看这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是佛家像我们传授的一种人生智慧。
心胸宽广,万事看开,知足常乐,自然健康、长寿。
我们再看佛龛后面供奉的韦陀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持金刚宝杵,职责是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朋友们,咱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少林寺的第二进建筑----天王殿。
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为佛教护法神“金刚力士”,受封神演义的影响,群众称之为哼哈二将,传说他们威力无穷,一哼一哈吸人魂魄。
职责是守护佛法,防止妖魔鬼怪进入寺院。
大家看这边四位,就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等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民警,他们手持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
现在大家看到的两个对称的高大建筑,就是少林寺院的钟鼓二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钟、鼓二楼是为了迎接寺院1500年大庆重修的。
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就是僧人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是为了给僧人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俭佛学,不要偷懒。
钟楼二层悬挂一口钟,一层供奉的是地藏菩萨。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西汉大将军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多么慷慨激昂,但这位地藏菩萨比他们更加一语惊人,他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他的修行本来可以成佛的,所以只有做菩萨了。
他的愿望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奉献精神殊途同归,不谋而合了。
我们是不是都希望多出几个雷锋和孔繁森?少林寺天下闻名,吸引了不少名人墨客,也留下许多著名的碑刻,大家请看这块石碑,它可以说是少林寺最有价值的一块碑了。
刻于1200年前,叫“太宗文皇帝御书碑”,俗称《李世民碑》,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十三棍僧救驾而作的,记载着13棍僧的名字和这段历史,电影《少林寺》就是根据这块碑的内容改编而来。
碑上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看看谁能先找到?当地人曾流传,来到少林寺,摸一下皇帝的御笔,能保你事事顺心。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这里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全寺的佛事活动中心。
“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示佛的光明无量。
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
中国有一句老话“无事不登哪里?”“对,三宝殿。
”这里供奉了三尊佛,也就是所谓的“三宝殿”了。
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四维空间,其实佛教几千年前就有了时空概念了。
佛教认为人有前生今世,六道轮回,而这三尊佛是一种空间概念,也就是说“现在”的时间,还存在三个不同的空间。
左边这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阿弥陀佛(也称西方过去佛)。
佛经记载,那个世界金碧辉煌,充满香气和美妙的音乐,生活在那里非常快乐。
右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主宰药师王佛(也称东方未来佛)。
传说那里的人们永远没有病痛,永远健康幸福。
中间是现在世界的佛祖释迦牟尼佛(也称中央现在佛)。
他主宰的世界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们会生、老、病、死,有欢乐,也有痛苦,需要人们从自己做起,多奉献、少索取,一起来改善、美化它。
两边的塑像是十八罗汉。
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等级,意思是有了一定修行的人。
打个比方,罗汉就相当于大学毕业生,菩萨相当于研究生,佛教就相当于教授了。
我们现在刚踏进小学校门了,看了少林寺,我们在佛方面就算小学毕业了。
大家请随我继续参观,现在咱们到了立雪亭。
立雪亭是少林寺最有意义的建筑了。
我来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寺的和尚要斜披袈裟,单掌合十?其实这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据说当年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住在这里,神光为了向他求法,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门口站了一夜,达摩最后一次试探他说到:“要我传法,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听后,马上抽出戒刀,斩断了自己的左臂,鲜血瞬间就染红了雪地,达摩深受感动,就把衣钵法器传给了他,赐名慧可,也就是禅宗二祖,后代僧人为了纪念他曾断臂求法就斜披袈裟,单掌施礼,并一直延续至今。
题匾上“雪印心珠”四字,是乾隆皇帝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挥笔写来的,意思就是立雪断臂证明心迹,佛法得来不易。
其实大家是不是都有体会,很多事情,往往都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会有收获呢?朋友们,我们已经到了少林寺最后一进建筑——千佛殿,又称毗卢殿,西方圣人殿。
它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
它建于明朝,是少林僧人过去练功习武的地方。
这里供奉的是毗卢佛铜像。
毗卢,是佛祖的化身(法身佛)。
墙壁上的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是明代民间画家的杰作,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大家请看,画面上分上中下3层,上层层峦叠嶂,中层云海漂浮,下层波涛翻滚。
人物形象、神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很有气势。
这些罗汉的衣服颜色都很清淡,为什么有的罗汉面部却是深茶色的呢?有人说,这些罗汉显灵了,所以面部颜色变深了。
其实,是因为当时画面部时,在颜料里加了铅粉,是天长日久氧化的缘故。
据说这些罗汉面部的颜色每60年变一次,欢迎大家60年后再来看看他们的脸色变成了什么颜色!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地面上这些深陷的坑了。
它们一共有18个,是少林和尚练武时由于天长日久功力深厚而踩出来的坑。
从这些坑的排列上也能反映出了少林拳术的两个特点:第一:“拳打卧牛之地”,少林拳不需要很宽敞的地方同样能够施展威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两个坑之间的距离不是很大;第二:“来往一条线”,少林拳的套路基本上要求不管身子怎样变化腾挪,脚步始终要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看起来这些脚窝的排列很有规则。
不过,现在少林僧众已经不在这里练功了,这里只作为一个遗存供后人观赏。
好了,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少林寺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接下来是自由参观时间,游览结束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再次谢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