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
2010年-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试卷(真题)

福建省2010-2012年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卷真题集2010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2)2010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参考答案 (9)2011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12)2010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参考答案 (18)2012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28)2012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参考答案 (33)2010 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课程代码 9000)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请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请打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为涂均不得分。
1.2010年2月12日至于5日,胡锦涛总书记莅闽考察,同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
这对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极大地推动,为福建省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
BA两岸关系文化建设 B两岸关系海西建设C福建旅游海西建设 D港澳台发展文化建设2.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两次灾难磨砺中国,赋予这个国家前进的精神和力量,也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A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改革创新 D人道主义3.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这里的《纲要》是指 DA《中小学德育纲要》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右图漫画《政府每送一桶水,能救一家人》蕴含了我国政府面对西南地区百年一遇旱情 C①坚持以人为本②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坚持对人民负责④为公众利益提供有效服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10年上海世博会闪耀“科技之光”,参展各国共同关注和倡导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是 CA城市生活 B乡村生活 C低碳生活 D文化生活6.2009年9月27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三个关于中国民族政策白皮书是 BA《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B《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7.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业模拟试卷

2013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业模拟试卷一、填空。
(每题3分,共45分)1.=⨯+⨯-⨯-⨯19951996199619971997199819981999________。
2.解方程:851614321--+=+-+x x x x ,=x ________。
3.比21大,比7小,分母是6的最简分数有________个。
4.有一类小于200的自然数,每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奇数,而且都是两个两位数的乘积(例如:144=12×12),那么这一类自然数中,第三大的数是________。
5. 9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多有_________个质数.16.找出1992所有的不同质因数,它们的和是_______。
7.一个分数,如果分母减2,约分后是43,如果分母减9,约分后是75.那么,原来的分数是________。
8.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外衣比裤子贵140元,买外衣和裤子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的外衣_______元,帽子_______元和裤子_______元。
9.若自然数p ,2p+1,4p+1都是素数,那么85p +55=_______。
10.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积等于10,这样的三位数的个数是_______个。
11.小胡和小涂计算甲、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小胡看错了甲数的个位数字,计算结果为1274;小涂看错了甲数的十位数字,计算结果为819。
甲数是_______。
12.某人将纸球放进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装12个球,每个小盒子装5个球,恰好装完,如果有99个球,盒子数大于10,大盒_______个。
13.某小学即将开运动会,一共有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意报两项,那么要有_______人报名参加运动会,才能保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报名参加的比赛项目相同。
14.ABCD 是矩形,BC=6cm ,AB=10cm ,AC 和BD 是对角线,图中的阴影部分以CD 为轴旋转一周,则阴影部分扫过的立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
福建2012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中小学)

福建2012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中小学)一、单项选择题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9.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林某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未来十年国家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育人为本B.提高质量C.促进公平D.改革创新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优秀教师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13.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格赛尔D.威尔逊14.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 )A.生物起源论B.交往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15.“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16.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邓小平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7.《学记》提出“学不疏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了教学中应(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18.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用的德育方法是()A.锻炼法B.实践法C.示范法D.说服法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A.主体性的教师观C.专业化的教师观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20.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技水平D.文化传统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22.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23.“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4.某一测试在多次施测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5.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26.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27.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的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悦的体验,这属于( )A.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起伏28.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
招教 数学 2012 福建 小学 模拟题 付明慧 20121015

) 。
2 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A. 0 米/秒 B. 1 米/秒 C. 2 米/秒 D. 3 米/秒
)。
2 x1 3x2 2 x4 8 x 5x 2 x x 2 1 2 3 4 13. 线性方程组 ,则方程组 ( x1 , x2 , x3 , x4 ) 的解是( 3x1 x2 x3 x4 7 4 x1 x2 2 x3 2 x4 12
A. (3, 0, 1,1) B. (3, 0,1,1)
) 。
3
教师网() 最全最专业的教师考试网
C. (3, 0,1, 1) D. (3, 0, 1, 1)
1
14. 设 A 3
0 8 1 6 ,则代数余子式 A12 ( 5 9
)。
2
A. 39 B. 39 C. 0 D. 15 15. 函数 f ( x) A. 2
5
教师网() 最全最专业的教师考试网
2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 A. 基本技能 B. 基本思想 C. 基本活动经验 D. 以上都对 23. 下列( A. 数的认识 B. 常见的量 C. 测量 D. 探索规律 2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A. 非制度化 B. 前制度化 C. 制度化 D. 义务教育 25.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10 题,共计 10 分) 1. 蜜蜂建造的蜂房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约 0.000 073 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米。 2.当 x 时,分式 )。 )的教育理想。 )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
招教 数学 2012 福建 小学 模拟题 付明慧 20121017

教师招聘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招教事业部 付明慧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5题,共计50分)1. 函数cos(2)(02)y x ϕϕπ=+≤≤是R 上的奇函数,则ϕ的值是( )。
A. 0 B. 4πC.2πD. π2. 若A B C D 为正方形,E 是C D 的中点,且AB a →→=,BC b →→=,则BE →等于( )。
A. 12b a →→+B. 12b a →→-C. 12a b →→+D. 12a b →→-3. 某农户计划种植黄瓜和韭菜,种植面积不超过50亩,投入资金不超过54万元,假设种植黄瓜和韭菜的产量、成本和售价如下表:为使一年的种植总利润(总利润=总销售收入-总种植成本)最大,那么黄瓜和韭菜的种植面积(单位:亩)分别为( )。
A. 50,0 B. 30,20C. 20,30D. 0,504. 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命题是( )。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 C.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 D. 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5. 已知向量(3,4)a →=,(sin ,cos )b θθ→=,且a b →→,则sin θ等于( )。
A. 35 B. 45C. 34D.436. 过点(1,2)P 且垂直于直线210x y -+=的直线方程为( )。
A. 230x y -+-= B. 20x y -= C. 250x y +-= D. 260x y ++=7. 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且l α⊄,则( )。
A. α内存在直线与l 异面B. α内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 平行D. α内的直线与l 都相交8. 设1,2a b →→==,且,a b →→的夹角为120︒,则23a b →→+等于( )。
9. 在5(1)x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是( )。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试卷(课程代码09202)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 请把所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 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 某人在平面镜里看到的时间是12:01,此时的时钟时间是()A. 12:01B.11:59C.10:21D.15:102.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3. 0lim 11x x a x →+=-,则常数a =() A. 2 B. 0C.1D.-1 4. 在一只箱子里放着红白黑三种颜色的手套各6副,如果闭着眼睛从中取出2副颜色不同的手套,至少要取()只才能达到要求.A. 12B.13C.24D.255. 如果点M 在直线1y x =-上,则M 点的坐标可以是()A. (-1,0)B.(0,1)C.(1,0)D.(1,-1)6. 若O e 的半径为4cm ,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为3cm ,那么点A 与O e 的位置是()A. 点在圆内B. 点在圆上C.点在圆外D.不能确定7. 用计算器求32值时,相继按“2”,“∧”,“3”,“=”键.2”,“∧”,“4”,“=”,则输出的结果是().A. 4B.5C.6D.168. 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8430,7S S ==,则4a =() A. 14 B.94 C.134 D.1749. 设3(1)f x x -=,则()f x '=()A. 23xB.23x -C.23(1)x -D.23(1)x -- 10. 过点(2,-3,0)且以n=(1,-2,3)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是().A. 2360x y --=B.2380x y z -++=C. 2360x y -+=D.2380x y z -+-=11.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菱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以上三段论推理中错误的是().A. 大前提B.小前提C. 推理形式D.大小前提及推理形式12. 函数2sin()cos()()36y x x x R ππ=--+∈的最小值等于()A. 3-B.2-C. D.1-13. 下面四个条件中,是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A. 1a b >+B.1a b >-C.22a b >D.33a b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概率为0的事件一定是不可能事件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C.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D. 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15. 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原则.A. 直线上升B.坡度上升C.螺旋上升D.层级上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主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数学模拟1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一)小学数学专业知识 试卷 (课程代码 992002)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请把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案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 的过程。
A.解决问题B.修改问题C.研究对策D.征求方案2.人类探索数学知识,往往是先通过 发现数学结论,再通过演绎证明结论的正确与否。
A.摸索 B.猜想 C.实际操作 D.观察体验3.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作了新的规定。
以下 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的组成部分。
A.数学思考B.知识与技能C.情感与态度D.思维方式 4.数学的抽象性是对 这一特性的抽象。
A.解题方法B.证题思路C.推理模式D.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5.“无限小数叫做无理数”这个定义的错误是 。
A.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B.定义循环 C.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D.定义不简明 6.数学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 。
A.科学的语言、计算的工具和锻炼思维的体操B.科学的语言、计算的工具和科学抽象的工具C.科学的语言、锻炼思维的体操和科学抽象的工具D.计算的工具、科学抽象的工具和锻炼思维的体操7.在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 方面的结合。
①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②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④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⑤历史研究与当前研究相结合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8. 和 始终是计算教学的核心问题。
2012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精品)

2012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 )、(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
《小学数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a 与b 为非零自然数,且b+1=a ,那么a 与b 的最小公倍数是( D ) A.1 B.a C.b D.ab
A.0
B .-1
C.1
D.-1或1
A.36
B.54 C .72 D.144
4. “a=3”是直线 ax+2y+2a=0和直线3x+(a-1)y-a+7=0平行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10cm ,得到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正方体表面积增加120cm ,原正方体体积是( D )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7.直线mx-y+n=0过点(2,2),则4m+2n 的最小值为( D ) A.1
B.2
C.22
D.4
8.将函数y=sin2x 的图像向左平移4π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
式为( B )
9.右图为某同学5科测评成绩茎叶图,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该同学总成绩低于班级平均
总成绩(450分)的概率为( C )
10.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C ) A.18人 B.35人 C.40人 D.144人
11.有理数是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的统称,此有理数概念的定义方法是( C ) A.递归定义 B.关系定义 C.处延定义 D.发生关系 1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学解决问题目标的是( D ) A.能结合具体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
B.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C.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
D.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
A.转换与化归思想
B.数形结合思想
C.特殊与一般思想
D.或然与必然思想
A.形象思维 B .经验型抽象思维 C.理论性抽象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15.按照命题的条件,其反映的具体情况未必只有一种,而每种推证的工具有时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必须分情况加以推证,这种推理方法是( C ) A.类比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三段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17、18小题每空4分,第19、2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9.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 思想 、 方法 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
要组成部分。
20.若一个关系R 满足
自反性 、传递性 和对称性,则关系R 是等价关系。
[0,4)
30度
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各学段安排了“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进行简单测量活动等)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假如你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时,将会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24、25小题各10分,共38分)
22.鱼缸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其中红金鱼条数的94与花金鱼条数的65
相等,红金鱼比
花金鱼多21条,两种颜色的金鱼各有多少条?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F 2为椭圆的右焦点,过椭圆的中心作一条倾斜角为45°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求△ABF 2的面积。
24.如右图,在梯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腰AB 、CD 上的点。
(1)证明:如果E 、F 为中点时,有EF=21
(AD+BC );
(2)请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该逆命题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5.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二次项系数为实数a ,且其图像与直线2x+y=0交点横坐标1和3。
(1)若方程f (x )+6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f (x )的解析式; (2)若f (x )的最大值为正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右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关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内容,请阅读并据此作答后面问题: (1)请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小精灵的“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设计意图? 题图: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做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4和8 16和32 1和7 8和9
27.案例分析
以下是《商不变性质》巩固练习片段:
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完成了基本练习后,教师出示如下习题:
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不变?
(32×4)÷(8×□)=4
(32÷4)÷(8÷□)=4
(32÷□)÷(8÷2)=4
(32÷□)÷(8÷□)=4
反馈时,教师着重讲评最后一小题,过程如下:
师:这题该怎么填?
生1:填4。
生2:填1。
生3:可填1-9中的各个数。
生4:可填任何数,只要相同就可以了。
师: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
生5:0除外。
师:是吗?
生:因为任何数除以0没有意义。
师:□里可填除0以外的任何数,只要相同就可以了。
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板书字母a)如果老师用a表示这个数,行吗?
生:我还有一点意见,应标明a≠0,
……
请认真阅读以上教学片段,从新课标中关于“推理要求的角度,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