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双语) 教学创新
生物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等教育 真正国际化。为此 ,教育 部在 《 于加强 关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 提 出 ,本科 教育 要积 极推 动双语 教学 ,要 使 双语 教学 覆盖 2 的本科 课程 J O 。
一
S u y a d Pr cie o l g a a h n fBi c e ity Ex rm e t d n a tc n Bi n u lTe c i g o o h m sr pe i nt i
W AN Hu - n ,L a -o g HU i u n,L a g x u a f g IGu n r n ,Z a L— a q IB n — i ,YA NG n Ku
学 ,并 取得 了满 意 的效 果 。随后 ,教研组 又 申报 了 生 物化 学实验 双语 教学 课程 ,并 对生 物化 学实验 的
英语 ) 为主要教学语言 ,兼用汉语 ,将 学科 ( 作 非 英语学科) 知识教授给学生的教学活动 ,以达到师 生均能运用英语和汉语进行学科学习、思考、研究 和交 流 的最终 目标 ¨ 2。双 语教 学是 我 国高 等教 育 IJ 发展的必然 ,其实施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学科前沿 的距离 ,它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使高
第 9卷 第 4期 2 1 年 8月 01
实验科学 与技 术
E p r n ce c n e h oo y x e me tS in e a d T c n l g i
Vo. . 19 No 4
Au us. g t201 1
哟嗡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双 语 教 学 研 究 与 实践
Ke r s bo h mit ; ep r n ;bl g a ec ig y wo d : i e sr c y x e me t in u lta hn i i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su e t,slcin o utbe txb o td ns ee t fa si l e to k,a d efcie og nz t n o a hn cii e .T e po lmst a o a n f t ra i i ft c ig a t t s h rbe h t e v ao e vi
维普资讯
第 8卷第 2期
20 0 6年 4月
武汉科 技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f hnU i f c. eh ( oi cec d in .o a n.o i&T c . Sca S i eE io ) Wu S l n t
Vo . N . 1 8, o 2 Ap . 0 6 r2 0
《 生物化 学》 双语教 学的实践 与思考
刘建 忠 周 卫 吕早生
( 武汉科学大学 化工 与资源环 境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0 8 ) 30 1
摘要 : 本文从 双语教 学的特殊性 、 双语教 学对教 师和学生英语水平 的要 求、 双语教 学教材的选择及有 效组 织双
语教 学过程等 方面阐述 了影 响《 生物化 学》 双语教 学效 果的 因素 , 列举 了双 语教 学过程 中出现 的一 些问题并
提 出 了应 对 策略 。
关键词 : 生物化 学; 双语 教学 ; 组织教 学
中图分类 号 :6 4 0 G 2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69 20 ) 2— 0 6— 3 10 3 9 (0 6 0 0 8 0
促进我 国生命科学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
一
、
日 U舀
意义 。
据媒体报道 , 国已连续三年 50强企 业 中 的绝 大 多 世 0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探索

语水平 的同时,充分重视教 学工作 ,课 前精心准备 ,教 学过程 中不断探 索,改进教 学手段和 方法,提 高课 堂教
学 水平 ,从 而达 到 提 高双 语教 学 质 量 的 目的 。
[ 关键词] 生物化 学;双语 ;课堂教学 ;实践 ;探索
[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2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5 — 4 6 3 4( 2 0 1 3 )0 5 — 0 0 5 7 — 0 4
( 湖 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要】 生 物 化 学 是 生 命 科 学 的 主 干课 程 之 一。 采 用 双 语教 学 有 利 于 推动 生物 化 学 教 学 改 革 的 进 一 步 深 入 ,培 养 生 命 科 学领 域 适应 社 会 发展 和 具有 国 际竞 争 能 力 的 专 门人 才 。课 堂教 学是 实现 生 物化 学 双语 教 学 目标 的主 要 环 节 ,而教 师 在 其 中起 着 关键 性 的作 用 。教 师应 当在 努 力 学 习 与 实践 、 不 断提 高 自身 学 科知 识和 专业 英
象和 工作环境 的需要进 行 自由切换 , 成为 既懂 专业
又懂 外语 的国际性人才 [ 2 - 4 1 。 生物化 学是利用化 学 的理 论和方法 , 从 分子水 平研 究生命现 象 、 探 讨生命 本质 、揭示生命 奥秘 的 科学 。生物 化学是 生命科学 的主干课程 之一 ,其基 本 理论 和 实验 技术 已广 泛应 用 于 生命 科 学的各 个 学科和 领域 。 近 几十年 来 ,生物 化学发展异 常迅
第3 6卷 第 5 期 2 0 1 3年 9月
教 学 研 究
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摘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对其进行双语教学将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又可以提高食品科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国际化程度。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围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意义、双语教学的实施等环节介绍了江南大学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研室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方面的举措,并列举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食品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90-01目前,我国食品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食品学科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我国食品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然而,随着食品工业的全球化发展,食品行业对食品科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拥有与现代食品工业需求相匹配的知识结构,能使用两种以上语言从事专业工作,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根据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 《生物化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双语教学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培养学生同时驾驭两种语言的教育实践。
生物化学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化学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际刊物、会议资料和互联网上,通常都是以国际上通用的语言—英语出现。
所以采用双语教学教授《生物化学》有助于学生获取本领域的前沿知识[1]。
2 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在食品专业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中,《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生物化学既系统介绍了食品中的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等)的结构与性质,又动态地研究了其在人体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机能的相互关系。
《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

因此开展《 生物化学 》 课程双语 教学还需 从头开 始 , 逐 步积 累
教学 经验 , 为双语教学 的开展作 出偿试性的控索。
这是 目前生物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 。
1 . 2 可行性 随着我校升本成功 , 生物类专业 的本科生也将 越来越 多。
3 《 生物化 学》 课程 双语教 学研 究
外语说 明书 的产品 、 药剂 , 这些产 品药剂多 和生 物化学专业 领 域相关 。因此拥有较 高的生 物化学专 业外语 水平 , 具 有 良好 的听 、 说、 读、 写能力 , 能够阅读外文教材 、 论文及产 品说 明等 ,
目前我校生物类专 业课程 尚未有 开展 双语教学 的经 验 ,
冯唐 锴① 胡 铂 丁 荣芳
( 景德镇 学 院生化 系, 江西 景德镇 3 3 3 0 0 0 )
摘 要 : 《 生物化 学》 课 程是 生物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程, 针对该课程开展 双语教 学将 有利于 学生在 学习基础知识
的 同 时密 切 跟 踪 本 学科 的最 新 发 展 潮 流 。
开展 , 提供 了优质 的生源 基础 。我校生 物类专 科学 生长 期开 设《 生物化学》 课程 , 结合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办的生物本科 班 ,
①
江 西省 教 育厅 教 育 科 学 “ 十二 五 ” 规划 2 0 1 2年 度 一 般 课 题 — — “ 大 学 理 工 科 公 共 外 语 教 学 过 程 中人 文教 育 缺 少 问题 研 究 ” , 课 题 编 号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2 6
第2 8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C o l l e g e
高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10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有竞争力人才的需要。
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我院作为一个年轻的高职院校,将服务区域经济作为办学宗旨,在天津滨海新区这个大环境中,如何有效开展应用性较强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什么是双语教学《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双语教学下的定义是:T he use of a second or f or ei gnl anguage i n school f or t he t e achi ng ofcont ent subj ect s.(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
在中国,双语教学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绝大部分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教学,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讲解,但绝不排除汉语,也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
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对于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知识”,对教师来说是“通过外语教授知识”。
第二语言只是手段而不是教学内容和目的。
双语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
2高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可能根据我国国情,专家们把双语教学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简单的渗透层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第二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层次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思考解决问题[1]。
根据学院现实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我通过教学实践,目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处于第一层次,并逐步向第二层次过渡。
2.1学生情况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但生物化学课程面向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二年级学生的开设,本专业是我院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经过一年级的基础课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基本通过大学英语A 级考试,并着手准备四、六级考试,有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外语能力的愿望。
高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2 0 1 1年 8月
郑 州 牧业 工 程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 fZ e g h u Co lg fAn ma u b n r g n e i g o r a h n z o l e o i lH s a d y En i e r o e n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6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1 1 2 1 ) 3 0 7 3 1 0 3 1 ( 0 1 0 —0 3 一O
1 前 言
中国加 入 WT 以来 , 多世 界 5 0强 企业 涌 O 许 0
生物 化学 是高 校生 物学科 的学 生感 觉最 难 的专 业 基础 课程 之 一 , 考 试 中时 常会 出现 一 个 班许 多 在 学 生不 及格 的现象 。而 高年级 同学 会把 一些 学 习的 经 验 和心 得传 递 给低 年 级 同学 , 得 他 们 刚 人 校 就 使
听得 懂学 得 会 。例如 : 在讲 解绪 论 时 , 首先 给 学生 们 引 出 了 生 物 大 分 子 ( co lc l) 生 物 化 学 Marmoeue 和
目标 , 已成为 培养新 时期 我 国高 素 质 复合 型 创新 人
才 和实 现 高 等教 育 可 持续 发 展 的重 要 基 础工 作[ 。 1 ] 20 0 8年 , 州牧 专与英 国哈特 博 瑞 学 院搭 建 了中英 郑 合 作 办学 平 台 , 成立 了 畜牧对 外 合作 办学 班 , 目前 已
收 稿 日期 :0 l一0 21 3—0 7
专 业词 汇 , 之后 讲解 了几 类 生 物大 分子 物 质 的英 文 表 述 , 糖 类/ 萄 糖 (ac aie/ lc s) 脂 类/ 如 葡 sch r d gy o e ; 脂 肪 酸 (ii 1 d/ftyai) 蛋 白质 /氨 基 酸 ( r- p at c ; d p o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学科英文班的教学方法探讨

“ 哑巴英语”教育 , 使学生看英文的本事还
是 不 错 的 ,所 以 没 必 要 在 板 书 这 个 环 节 再 从 中文 开 始 循 序 渐进 了 。 真 止 应 该循 序 渐 进 的是 口语 ,也 就是 培 养 学 生 听 力和 理 解 力。 开始授课时 , 大部分用中文 , 重点单词 用 英 文 ; 后 逐 步 增加 英文 的频 率 和 数 量 , 以
轨 ,教 育 部 的 “ 等 教 育 面 向 21世 纪 的 高
2 3 汉 结 合 .英
结 合 我 的 教 学 经 验 ,我 所 说 的英 汉 结 合 是 指 保证 板 书 从 始 至 终 都 是 英 文 的 基 础 上 , 口语 表 达 英 文 的 含 量 逐 步 增 加 。也 就 是 说 ,板书 一 丁 始就 是 英 文 的 可 能 给 学 生 f =
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 ,利用 各种 媒体 ,比 如 ,电 视 ,网 络 等 寻 找 切 合 实 际 的 教 学 手 段 ,学习提 高 自身的专业和英文素 质,然 后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提 的 优 秀
人 才 。
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活跃课堂 气氛 , 就某 问题 的 教授 可 以 用 讨 论 式 教 学 ,讨 论 时
第一 门科学实验课程 ,不仅应让 学生 受到 严格的 、系统 的实验技 ̄Ai ,掌握科学 'J P l _ 练 实 验 的 基 本 知 识 、 方法 和技 巧 ,更 主 要 的 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 力和创新 精神 ,培养学牛理论联 系实际 、分析和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特 别是 与科 学 技 术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12月初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学4位老师给中澳班开 设2门课程,学生对讲演PPT,课后测验等驾轻就 熟,与外教课程无缝对接,外教对我院开展的双
语教学印象深刻,赞不绝口。
2.改革教学方法—Story Teller v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v科技探案的故事 v来自于生活的故事
more stories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创新奖答辩
熊丽 刘德立 耿辉 施华中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6.1.9
前言:四个转变 1 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2 教学内容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有机结合转变。
3 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
4 教学评价方式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 结合转变。
前言
v在我校教务处的支持下,我们分别在2013级(31 人)化学生物学基地班和2014级中澳班(52人) 开展了“生物化学”研究型课堂教学的试点工作。
v探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如何从传统的教学型 模式转变成为研究型模式,希望对课堂教学改革 提供经验和思路。
1.教学内容的组织--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点线结合
总结
v(3)重视收集学生对研究型教学试点工作效果的 反馈意见。平时发挥学习委员和小组长的作用,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改革,教师力求从学生的角度 思考“如何教”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从教师的 角度思考“如何学”的问题。这种换位思考使我 们在教改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 进,最终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v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本科生科研立项”、“实验室开 放项目”、“挑战杯项目”“创新实验项目”。
总结
v(1)改革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教学 要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发研究型学习, 这样的教学过程,明显有别于传统教学型教学,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 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结
Company
LOGO
PASSION
引领者 陪伴者 服务者 研究者
2.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被动为主动
v开展讨论式、提问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改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课堂讨论环节占20 %。
v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开学初提供给学生各章重要 文献目录和时间,由学生小组选择一次机会向全 班同学以读书报告(Seminar)的形式讲课(约 15-20分钟);结果学生热情空前高涨,纷纷上 网选择最新科技文献(包括 Science,Nature,PNAS 等),认真准备(大 多花1-2天时间),讲述时间也大大超过20分钟, 有的甚至达一节课。
v单元测验及平时作业 20分; v综合考试 40分。 v鼓励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小论文,实行奖励加分(5
分)。
A4 Paper
5.实现教学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 的能力
v注重及时介绍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最新成就,搜集最 新网络资源,包括生化领域最新诺贝尔奖得主的工作 成就,年度最新科技成果等;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 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创造 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Assighnments Sheet
学生 Seminar 感受
v这篇文章和我做的小白鼠实验有相似处,当时我 怀着极大的热情读了这篇英文文献3遍,把它完全 弄懂,不仅让我讲这篇文献绰绰有余,也让我找 到了解释我实验结果和撰写论文的方向。每次上 完课都感到我那创新实验又可以进一步完善了, 或找到新思路了。。。。。。
3.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v生物化学是省级网络资源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已 经建立,目前建有网络课件,网络全程视频,各 种动画资源,试题库资源等等,云课堂资源使用 和学生活跃度全校第一,生物化学网络资源课程 2015年被评为我校A类网络资源课程。
4 改革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v平时成绩 40分(包括学生课堂报告20分,网络 习题10分,网络学术讨论10分)
前言
v生物化学是一门知识点多,专业术语丰富,需要扎 实的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 较吃力,学习压力大。
v开展生物化学(双语)研究型教学试点,需要深入 探究教学方式,方法,寻求适合学生认知规律,促 进教学互动,实现学生学的认真,快乐,教师教的 认真,灵活,并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改革创新。
结语
v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任重而道远,永远没有结束的 时候。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运行的机制更具 灵活性,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投入,教师的投入方 式也呈现多元化。如何对课程教师的投入进行合 理的评价?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如 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 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问题。
v(2)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精神,通过教学 与考核模式的转变,精心设计、指导课前预习、 引导课堂讨论、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展示平台,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全身心地 投入课程教学与建设活动,有效改变传统教学型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单边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 度的双边互动的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 学相长的理想效果。
v 学生主讲部分章节(第七章)。此举非常受学生欢迎, 共有26位同学走上讲台,独立或合作完成了有关章节的 主讲工作;大家分工合作,认真积极。
v 虽然同学们在讲授内容的组织、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幻灯 片的制作方面还略显稚嫩,但他们在主讲活动中表现出 的理解问题、收集素材、组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的能力超出我们的想 象。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与 水平。只要正确引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环境和展示才 艺的机会,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v双语教材: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2006 Horton等,4th Ed该教 材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图表清晰,英文自然易懂。 并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v参考书:“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另指定王镜岩编著的“生物化学” 第三版作为中文参考书。
总结
v(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制定多元化、重能力、 重平时、重养成的考核方案,是保证研究型教学 顺利实施的必需环节。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放 下包袱,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与困难,始终充满热 情地参与研究型教学活动,最终达到“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成长”的收效。
Seminar Speaker Story Teller A4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