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采收率作业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摘要: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高水平的油田开采率的支撑,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储备量,提高我国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
不过,如果想要实现油田采收率的提升,就必须要确保油田采收技术的科学合理性,解决影响油田采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油田采收方案,拓宽油田采收技术的应用手段,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油田的采收率。
关键词:油田;采收率;技术措施1石油生产技术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国家之一。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且开采难度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必须加大勘探力度,寻找更多可再生的石油资源。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使得许多地区难以进行大规模钻井作业。
另外,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同时由于近年来油价上涨迅速,导致油气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如何降低能耗,减少成本投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加快石油生产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油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都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其中,以提高油藏采收率为目的的采油技术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油田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研创新工作。
通过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现阶段,我国很多油气田已经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但是采油技术的研究需要长期不断地试验和实践。
我国是世界上石油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石油开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保障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原油产量逐年递增。
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油田开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采出液处理技术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
采油技术主要经历了5个不同的阶段:勘探实验阶段、研究开发阶段、应用推广阶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系统采油技术研究开发阶段,只有不断提高采油技术,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增加墒情管理。
加强农田土壤墒湿管理,改善土壤充分湿润的重要前提,改善气候条件,保持水分充足,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采收率。
2、加强农田整地。
在农田中进行合理的火耕伐解,改变积水和雨水分布,使农田土壤保持良好的机械结构,提高农田的地形、水分和排气环境,促使作物安全长势、集约化生长及增收。
3、开展新品种改良。
育种选育出适应当地环境和当前种植技术条件的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适合作物生长的肥料运用技术,以较高的产量提高作物采收率。
4、注重播种干准。
当前的农业技术发达,播种仪器可控性强,应注重播种干准,准确分离株距,细化品种结构,保证每个穴位密度控制,合理配置,控制生长植株,促进充分结实,提高采收率和产量。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原油的采收率也日益降低,为了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在很多有关部门和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
第一,增强油井的渗透性。
为了增强油井的渗透性,往往都会采用注水处理的办法,直接将水泵入油井中的一侧,往往能迅速地提高油井的渗透性,从而对采油的效率有着很好的提升。
第二,激活储层裂缝。
对于存在裂缝的储层,应该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以激活裂缝并扩大储层孔隙度。
这些技术手段可能包括地下爆炸和压裂等方式。
第三,改善水质。
为了保证注水处理的有效性,应该坚持使用水质高、成分稳定、成分一致的水源进行注水处理。
这些水源包括海水、井水等等。
在使用注水进行采油之前,往往要对水质成分进行分析,以保证注水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四,选择合适的采油方式。
在进行采油时,往往要根据油藏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采油方式。
对于大部分的油藏,使用水驱和气驱的方式往往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当然,如果油藏情况特殊,使用蒸汽驱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第五,引进新的采油工艺。
近年来,一些新的采油工艺也被引入到了油田开采当中。
比如,微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储层渗透性,并提高采油效率。
电子技术也可以在采油过程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总之,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非常多,但需要根据采油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中石油(华东)《提高采收率原理》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提高采收率原理《提高采收率原理》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1. 泡沫特征值是描写泡沫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泡沫特征值小于()时的泡沫叫气体乳状液。
A. 0.52B. 0.99C. 0.74D. 1.0?正确答案:A2. N2驱主要用于()进行二次采油,即通过注氮保持地层压力,防止反凝析造成损失。
A. 凝析气田B. 普通气田C. 稠油油藏?正确答案:A3. 下列不是三元复合驱问题的是()。
A. 成本高B. 出现色谱分离现象C. 驱油效果差?正确答案:C4. LPG驱指的是()。
A. 富气驱B. 烟道气驱C. 液化石油气驱?正确答案:C5. 下列哪个段塞设计更适合进行高压干气驱()。
A. 注入井→水→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B. 注入井→水→干气→富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C. 注入井→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正确答案:A6. 活性水驱用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它的临界胶束浓度。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正确答案:B7. 在气驱中,通常将气驱采收率超过()的驱替压力成为该原油的最低混相压力。
A. 0.7B. 80%C. 90%?正确答案:C8. 富气是指C2~C6含量在()范围的气体。
A. ﹥50%B. 30%~50%C. ﹤30%?正确答案:B9. 高压干气驱只适用于富含()成分的原油(富油)。
A. CH4B. C2~C6C. C8~C12?正确答案:B10. 稠油是指在地层温度和脱气的条件下,粘度大于()mPa·s或相对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
A. 10B. 1*102C. 1*103?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 地下燃烧法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 干式正向燃烧法B. 干式反向燃烧法C. 湿式正向燃烧法D. 湿式反向燃烧法?正确答案:ABC2. 下列属于稀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油的是()。
A. 活性水驱B. 胶束溶液驱C. 上相微乳驱D. 中相微乳驱?正确答案:CD3. 下面属于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在协同效应中起的作用有()。
提高采收率作业1

提高采收率作业
1.什么是剩余油?从平面和垂向上,分析水驱油宏观波及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剩余油是指由于波及系数低,注入水尚未波及到的区域内所剩留下的原油(即局部死油区内的油)。
影响因素:
平面上:布井方式、油藏渗透率非均质性、流度比、黏滞力
垂向上:重力分异、流度比、垂向/水平渗透率变化、毛细管力
2.什么是残余油?分析水驱油微观驱油(油洗)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残余油是指注入水在波及区内或孔道内已扫过区域仍然残留,未被驱走的原油。
影响因素:孔隙结构、润湿性、毛管数
3.并联毛管(亲水)水驱油模型如图1所示,推导出两根毛管同时实现水驱油的条件。
两根毛管同时实现水驱油,即
1122
0,0,A B c A B c P P P P P P νν>->-∆>->-∆ 又 12r r <,得
12c c P P ∆>∆
12c c P P -∆<-∆
故,只需
2A B c P P P ->-∆
必然满足
1A B c P P P ->-∆
又
1121
8A B c L P P P r μν-=
-∆ 得 11221
8c c L P P r μν-∆>-∆ 12
112
82cos 2cos L r r r μνσθσθ-> 两根毛管同时实现水驱油需满足
2
1112cos 114r L r r σθνμ⎛⎫
>- ⎪⎝⎭
石工一班
寇洁。
《提高采收率》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1.第1题单选题泡沫特征值是描写泡沫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泡沫特征值小于()时的泡沫叫气体乳状液。
A、0.52B、0.99C、0.74D、1.0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2.第2题单选题碱主要损耗于与地层和地层水中的二价金属离子反应,下列粘土矿物中碱耗最大的是()。
A、蒙脱石B、高岭石C、伊利石D、海泡石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3.第3题单选题在聚合物溶液的前后注入淡水段塞,是考虑到聚合物溶液的()作用。
A、溶胀B、盐敏C、增粘D、稀释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4.第4题单选题富气是指C2~C6含量在()范围的气体。
A、﹥50%B、30%~50%C、﹤30%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5.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个段塞设计更适合进行高压干气驱()。
A、注入井→水→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B、注入井→水→干气→富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C、注入井→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6.第6题单选题碱主要损耗于与地层和地层水中的二价金属离子反应,下列粘土矿物中碱耗最大的是()。
A、蒙脱石B、高岭石C、伊利石D、海泡石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7.第7题单选题下列物质与碱的反应物没有界面活性的是()。
A、环烷酸B、酚C、沥青质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8.第8题单选题残余阻力系数反映了聚合物降低孔隙介质渗透率的能力,它的数值()1。
A、大于B、小于C、不确定D、等于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9.第9题单选题残余阻力系数反映了聚合物降低孔隙介质渗透率的能力,它的数值()1。
A、大于B、小于C、不确定D、等于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10.第10题单选题富气是指C2~C6含量在()范围的气体。
石油行业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方案

石油行业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方案第一章石油采收率概述 (2)1.1 石油采收率定义及重要性 (2)1.2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油藏特性分析 (3)2.1 油藏类型及特性 (3)2.2 油藏评价方法 (3)2.3 油藏参数测定 (4)第三章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4)3.1 水驱原理及分类 (4)3.2 水驱优化设计 (4)3.3 水驱效果评价 (5)第四章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5)4.1 气驱原理及分类 (5)4.2 气驱优化设计 (6)4.3 气驱效果评价 (6)第五章热力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6)5.1 热力驱原理及分类 (6)5.2 热力驱优化设计 (7)5.3 热力驱效果评价 (7)第六章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8)6.1 化学驱原理及分类 (8)6.2 化学驱剂筛选及评价 (8)6.3 化学驱效果评价 (9)第七章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9)7.1 微生物驱原理及分类 (9)7.2 微生物驱菌种筛选及培养 (9)7.3 微生物驱效果评价 (10)第八章混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0)8.1 混合驱原理及分类 (10)8.1.1 混合驱原理 (10)8.1.2 混合驱分类 (10)8.2 混合驱优化设计 (11)8.2.1 混合驱参数优化 (11)8.2.2 混合驱工艺优化 (11)8.3 混合驱效果评价 (11)第九章提高采收率技术集成与优化 (12)9.1 技术集成策略 (12)9.2 技术优化方法 (12)9.3 集成优化效果评价 (12)第十章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13)10.1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案例 (13)10.2 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3)10.3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前景 (13)第一章石油采收率概述1.1 石油采收率定义及重要性石油采收率,是指从油藏中采出原油的能力,通常以油藏中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石油采收率是衡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
采油阶段提高采收率的措施

采油阶段提高采收率的措施摘要:油田在一定的开发政策、开发方式、井网井距和技术措施条件下,采油速度过快,开采时间较短,最终采收率较低;而采油速度过慢,最终采收率较高。
但是油田开发的时间较长,经济效益较差。
合理采油速度研究可促进油田经济高效开发。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要对开采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开发利用程度,达到目标采收率。
关键词:采油采收率;关键技术;地质研究;应用策略1油田采收率的相关概述众所周知,我国油田储量较高,在开采过程中,要提高技术措施应用的效果,提升油田的采收率。
油田采出的液量与地质储量形成一定的比值,其采收率越高,采出的程度越高,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当前的采油过程中要注入聚合物,使其体积能够得到膨胀,进而进行油田采收,提高采收率。
同时,要达到去油的效果,借助信息技术对于剩余油田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加强对地质的研究,使得油田开发的效率得以提升。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应用各种先进的驱油技术措施对油田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提高油井的产量,达到最佳的采油效率,使油田能够满足开发后期的需求。
2影响油田采收率的相关因素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油田具有自身的特性,要对其特性如储存石油的地质结构以及剩余油田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的探讨,降低对油田采收率的影响,同时存在一些主观的因素,会对油田的开采率产生影响。
另外,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客观因素,也会影响油田的采收率。
油田开采时,生产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油田开发,如注水、注气等方式,采用先进的采油工艺,也可以使得开采的效率得到提升,要注重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够使得油田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3油田采收率提升的相关技术措施3.1气驱技术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气驱技术是其中关键的技术,主要分为混相区与非混相区材料的过程中,用于对新油田的开发,利用三次采油的方式提高采收率,尤其当前的设备精度在逐渐提高,气驱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
3.2热采技术热采技术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提升采收率最关键的技术,其往往利用蒸汽吞吐、蒸汽注重力驱油的方式进行油田的采集,建立辅助的蒸汽驱技术,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使得油田开采工作的效率可以得到充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采收率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提高采收率课程学习总结
原油采收率是采出地下原油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在很多国家,油藏的储集条件比较差,依靠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的一次采油及注水、注气进行的二次采油,得到的采收率一般不超过50%。
为了进一步将原油采出,提高油藏的石油采出量,得到更高的采收率,这时便油层中注入化学剂、气体溶剂、微生物等,这便是提高采收率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提高采收率过程(EOR)就是一次与二次采油过程结束后所进行的所有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措施。
当向油层注入工作剂时,石油的采收率等于宏观的波及效率与微观的洗油效率的乘积。
因此,凡是影响这两个参数的各种因数都会影响采收率。
地层的非均质性、驱替剂与原油流度比及原油的粘度、润湿性是影响采收率的内在因数;井网的合理布置、注水方式、采油工艺技术水平、油井的工作制度是影响采收率的外因。
因此石油采收率的高低不仅取决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还受到人为因数的制约。
提高采收率也主要从波及效率与洗油效率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就是提高水的波及效率,采出油藏中的剩余油,包括聚合物驱、调整注入水地层吸水剖面;另一方面就是提高驱油效率,采出油藏中的残余油,包括表面活性驱、碱驱、混相驱。
有的驱替剂从这两个方面同时提高采收率,如复合驱、泡沫驱;有的驱替剂也不从这两个方面来提高采收率,它们主要改变原油自身的特性,改变原油的流动性来提高采收率,如降低原油粘度的热力采油、改变原油成分的生物采油。
下面主要依据提高采收率的原理的差异,介绍提高采收率的主要类型及作用原理。
一、提高波及效率类
提高波及效率类驱油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流度比来提高采收率,主要包括聚合物驱、调剖堵水。
1.聚合物驱
聚合物驱是我国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在大庆、大港、胜利、南阳等油田进入了矿产运用,总体上而言聚合物驱比水驱可以提高采收率5%~12%。
1.1驱油聚合物
聚合物是指由相同或不同的单体以各种结构组成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
通常根据聚合物的来源将聚合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合成聚合物,如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HPAM);另一类是天然聚合物,如黄孢胶(XC)。
HPAM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由聚丙烯酰胺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水解而成,从而得到酰胺基与羧基。
两个基团有很强的亲水性,能很好的溶解在水中,增加其粘度。
HPAM与XC同为阴离子聚合物,HPAM抗生物降级能力比较强,使耐温度强度比XC高(XC使用温度不超过60o C,HPAM在900C以上才开始降解)但是HPAM对盐有高强度敏感、在岩石上吸附量大、抗剪切能力弱。
总体而言两种聚合物更有其优势与缺点。
驱油用的聚合物一般为几百万到几千万。
为了增加粘度,聚合的分子量也不是越高越好,分子量越大机械降解也更加严重;水解度也不是越大越好,水解度过大,在岩石表面的吸附也就越强,特别是粘度矿物上,因此一般将水解度控制在20%~25%。
具体聚合物的特性需要通过实验室评定来确定相关参数。
1.2驱油机理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根本原理在于聚合物溶液的高粘度的特性。
聚合物驱主要是向水中加入高分子的聚合物,提高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水相的流度,使水驱油流度比下降,减弱粘性指进,调整吸水剖面,从而提高波及系数来提高采收率。
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1)降低水油流度比;(2)降低注入水地层渗透率;(3)产生流体转向效应;(4)提高油相分流系数。
1.3聚合物的适用条件
根据聚合物溶液的特性可以推知聚合物驱的主要影响,影响聚合物驱的主要因素有油层的非均质性、油层温度、地层水和注入水的矿化度、原油粘度、注入参数和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聚合物驱效果。
聚合物的影响因数限制了聚合物适用条件,总体来讲聚合物适用于非均质性,原油粘度5~125mpa.s,油藏温度低于930C度,地层水矿化度、岩石粘度矿物含量不高的油田。
由于聚合物提高粘度的幅度是有限的,因此这种方法仅对于原油粘度
5~125mpa.s的油藏适合;聚合物的热温度性比较差,一般由于油藏温度低于930C度的油藏;当岩石粘度矿物很高时,聚合物吸附很大,导致聚合物的消耗量很大,因此对于粘土矿物含量高的油藏不适合用聚合物。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层水的矿化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性能等。
2. 调整吸水剖面
调整吸水剖面就是改善油层的非均质性,堵高渗透层,从而迫使水流向低渗透层,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将油层中的剩余油驱出。
对于调剖剂我们认为能够在地层条件下形成一定封堵物质的化学剂都认为是调剖剂,因而聚丙烯酰胺就是一种调剖剂。
二、提高洗油效率类
提高洗油效率类的驱替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来提高采油效率的,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驱、碱驱、混相驱等。
1.表面活性剂驱
表面活性剂是提高采收率最复杂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来提高洗油效率。
表面活性剂驱按照表面活性剂添加的浓度不同,分为活性水驱和微乳液驱,两者的驱油机理也存在较大差异。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未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我们称为活性水驱。
它的驱油机理主要是降低界面张力、增加原油在水中的分散、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我们称之为微乳液驱驱。
它也具有活性水驱的作用,但它能形成更低的界面张力,并且它具有增溶作用,能增加油的溶解度,形成乳状液。
此外,微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粘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高渗透层流速大则阻力大,因而溶液便进入低渗头层,增大了波及体积。
目前表面活性剂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高,并且在岩石上的吸附严重。
2.碱驱
碱驱就是将碱性物质注入油层中,利用碱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表面活性剂来提高采收率。
碱驱相对表面活性剂驱而言成本低,但作为“碱”这敏感物质,受油藏温度、地层水的矿化度、岩石中得Ca+和Mg2+离子含量、原油中的酸液、溶液的
PH影响很大,同时带来了碱耗、结垢等问题。
另外,碱驱产出液为乳状液,分离处理困难。
总体而言碱驱提高采收率不超过8%。
3.混相驱
混相驱就是像油层注入某种气体,气体能与原油形成混相,从而消除原油与驱替剂之间的界面,从而提高洗油效率,采出原油。
在目前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中,混相驱的驱油效率是最高的。
按照注入的气体的差异可以分为烃类混相驱和非烃类混相驱。
烃类混相驱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驱、富气混相驱、干气驱,随着注入剂中C2~C6的减少混相压力要求越大。
非烃类混相驱主要包括CO2驱和N2驱。
CO2不仅能减低界面张力,而且还能溶于地层水形成酸溶蚀石灰岩与白云岩提高地层渗透率,还能抽提C5~C30的组分。
另外CO2形成的混相压力比较低,为10.34MPa。
三、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类
1.复合驱
单独使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或碱,它们仅仅提高注水的波及效率,或者是注水的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很单一。
因此提出了复合驱的方法。
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或碱混合,称为二元复合驱;将三者混合驱油叫做三元复合驱(ASP)。
复合驱油的提高采收率效率是单一驱油方式的提高几倍,这由于各单一成分之间其协同作用,不仅增大了波及体积,还提高了洗油效率。
目前对于ASP驱油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为如何确定各成分比列与色谱效应,同时存在结垢等问题。
2.泡沫驱
在ASP体系中由于加入了大量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导致体系粘度损失较大。
如果将气体注入体系中,使其形成泡沫就能保证其粘度,因此提出了泡沫驱油法。
泡沫不仅能与原油之间形成超低的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而且由于泡沫的高粘度能控制流度比与其贾敏效应带来的调剖作用,能大大的提高波及体积。
四、改变原油性质类
1.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是针对稠油开采的提高才采收率的方法。
它依据原油的粘度对温度有很强的敏感性,温度越高原油粘度就越低。
目前主要的稠油热采方法有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
蒸汽吞吐注采都在一口井中进行,主要阶段为注入蒸汽、关井、开井生产三个阶段,以此循环给油层加热,提高采收率。
但是蒸汽吞吐只能加热近井周围的原油,控制面积小。
于是提出了蒸汽驱,蒸汽驱是在专门的注入井中注入,它能加加热整个油藏,并且注入的蒸汽能作为将原油不断驱入生产井的驱替剂。
这两种方式的热源在地面,热损失很大,于是提出了火烧油层。
火烧油层就是原理为:在注入井注入空气,利用点火器在注入井或采油井点燃油层,同时继续注入空气,形成移动的燃烧带,给原油加热,使原油粘度降低,进而将原油采出。
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操作难度大。
2.微生物采油
运用于强化采油的微生物,以原油中的物质为生长繁殖的食物,而后能源源不断的代谢产生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物质。
这些代谢物质包括能溶解碳酸盐的有机酸、提高地层压力的气体、降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
有
的微生物还能选择性的实用稠油中的重质成分,降低其粘度。
微生物采油主要缺陷是,微生物难以控制,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