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下学期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七年级下册思想道德善用法律爱惜自己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思想道德善用法律爱惜自己说课稿思想道德善用法律爱惜自己一、引言思想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正确与错误、美与丑的评价标准和行为规范。
法律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的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而爱惜自己则是指人们要懂得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理。
在七年级下册的思想道德课程中,我们将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善用法律,爱惜自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思想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理解善用法律的重要性;- 了解爱惜自己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意识;- 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思想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理解善用法律的重要性;- 了解爱惜自己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惜自己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善用法律的重要性;- 爱惜自己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思想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 提出问题:你认为思想道德和法律有什么关系?2. 学习思想道德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介绍思想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知识结构好好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向公路法求助是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的常用手段。
敢上法庭是x的有效手段。
三类诉讼善于争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击非法活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勇气,而不是鲁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几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学会与人合作,在违法活动面前机智勇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
其中,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提问、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总结、引导、梳理、总结、巩固教师反馈。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1)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基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类。
(2)准备相关案例,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3)制作教学课件,提供相关网站、相关法律书籍资料等。
2?学生准备。
(1)收集相关案例,提出问题。
(2)查阅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导入xx类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的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和特殊的关爱,但这些都是对我们的外在保护,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保护。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教xx课一、方框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了很多问题,课前收集了很多案例。
我把学生的案例和问题分类如下。
(1)展示案例问题1:一个学生在照相馆的窗户里发现了她的照片。
她很惊讶,因为照相馆从来没有和她谈过这件事。
她问我如何保护我的肖像权。
问题2:一个学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
到了电影院门口,他锁好自行车,放在电影院门口的停车场,交了二毛钱的停车费。
看完电影,我去取车,发现车不见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3: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田某被告知,学校没有他的学籍,不能给他发毕业证。
现在他疯了。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第一课时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律保护意识。
2.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1.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2.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重点善于斗争教学难点了解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收集、分析、展示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不多,常常需要帮助。
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还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这就是这一框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第一课时[讲授新课]一、求助有路(板书)1.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板书)活动一:为小芳出主意,帮她继续上学·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对法律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进行了解,了解其主要职能。
·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阅读案例或教师讲述案例。
第二步:集体讨论,帮助小芳推荐能够帮助她上学的机构。
第三步:教师介绍几种重要的机构。
[师]同学们出的主意都很好,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现在我们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第一,我们看法律服务所:(多媒体显示)第二,律师事务所。
这里的律师都是熟悉法律的专门人才,我国律师主要从事哪些业务?(多媒体显示)第三,公证处。
(多媒体显示)第四,法律援助机构。
(多媒体显示)另外,同学们可阅读了解课本第118页相关链接中介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机构的职能。
·评价指导这些机构对学生来讲十分陌生,是教学的难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知
识点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不光愉快的过新学期,也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
为大家提供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⑴求助有路,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服务所、公证处等),还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⑵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⑶敢打官司,打官司是诉讼,是一我们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⑷诉讼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
⑸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⑹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讲究智斗,课前预
习。
(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等)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人教七下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精品示范课(实录+说课+课件+教案+素材)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第八课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学时 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2、了解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3知道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过程和方法: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特征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2345了解知道掌握掌握运用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途径)有哪些?非诉讼手段的含义、作用?诉讼的含义、分类?怎样同违法犯罪做斗争?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善于斗争教师以身说法,剖析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教学难点在现实中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搜集、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2345了解知道掌握掌握运用图片文本文本图片文本文本文本能够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和名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采取非诉讼手段解决问题的案例三大诉讼的典型案例案例:校园遭遇小霸王勒索钱财公交车看到有小偷行窃CHCBCGHIABCGHJABGJGDEABCF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的含义、作用诉讼的含义、分类怎样同违法犯罪做斗争2分钟2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制作制作制作制作制作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初一政治下学期第八课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案例——
到了北京后,小杰记得书上说过有 事可以找警察帮忙,于是向人打听哪里 能找到警察。终于找到了一间派出所。 民警把小杰送回了他的父母身边。 还根据小杰提供的线索捉获了拐骗他的 人贩子。 分析—— 小杰遭到了不法侵害,他运用智慧 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保护了自己。
案例——
小芳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孩。父 亲不幸去世后,她跟着母亲在继父家 生活,继父家还有个小弟弟。小芳刚 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把 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 哭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继父 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小芳上学。
仲裁的基本原则——
• • • • 自愿、协议原则 合法、合理原则 独立仲裁原则 一裁终局原则
(三) 敢 打 官 司
诉讼——
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 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 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 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刑事பைடு நூலகம்讼
公诉
自诉
诉 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 请你为小芳出主意,给她推荐能够帮助她 的机构,使其继续上学。
(一)提供法律服务和 帮助的机构
提 供 法 律 服 务 和 帮 助 的 机 构
法律服务所 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服务所——
• 法律服务所在乡、镇、街等县级以 下的基层设立 • 法律服务所提供的是基层的法律服 务,如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 书等 • 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是法律工作 者,但未必具有律师资格,他们不 从事刑事案件辩护
(四) 善 于 斗 争
•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 同侵权行为做斗争 • 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 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 • 违法犯罪的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 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公 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七年级政治下册【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A、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B、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C、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 将不法分子抓获。 D、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 了解去向,及时拨打“110”。
遇事一定要冷静, 保全自己真聪明,
不可寻求帮助是良策,
不要硬拼要智斗, 法律武器记心中,
时刻不忘“110”。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依 法 维 护 自 己 的 合 法 权 利
求 助 有 路 合 法 途 径
政府有关部门 司法机关(公、检、法)
人民团体、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法律咨询与帮助机构等 非诉讼手段 协商、调解、仲裁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 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 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 争议案件的活动。
特点:行政诉讼的被告始终是 行政机关。
辨析过的知识和事实劝劝刘奶奶: 此种观点是错误的。打官司无所谓光彩 不光彩。
(1)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 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合 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依法维权既保护自己健 康成长、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 要敢打官司,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父亲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 生活,还经常打骂我,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 法》中的家庭保护义务,严重影响了我的身心健 康成长,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请求事项:将我的抚养权转移给母亲,由父亲每月1日支付
600元抚养费、教育费。 此致
XXX 人民法院 具状人(签名):刘丽丽
我叫刘丽丽,今年14岁。 爸爸妈妈离婚后,我被 判给爸爸,随爸爸和奶 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 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 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 打骂我,我告诉奶奶, 奶奶说他毕竟是我爸爸, 一家人还得靠他,上法 院打官司也不光彩,叫我 不要乱说,她会去求爸 爸不要再打我了。
七年级政治下册 8.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新人教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
讲授新课:1、用第一人称的途述,将一则家庭暴力、孩子受到虐待的案例,呈现出来:我叫刘丽丽,今年14岁,爸妈离婚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且经常打孩子,我告诉了奶奶,奶奶叫我不要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不光彩。
思考:你认为应不应该听奶奶的话?学生辩论继续案例:我没说,但爸爸更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旧伤未好又添新疤。
教师提醒: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结果。
从事件中可以看出,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敢于斗争,软弱和沉默只会使侵害人变本加厉。
继续案例:他为什么这样?我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寻找维权途径和维权机构途径:协商——投诉——上诉(打官司)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继续案例:我去找妈妈,妈妈让我给妇联写信,希望你们能帮帮我。
2、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归纳,得出关键是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是否有勇气。
3、案例:中学中80%的学生诉说身边存在“校园抢劫、敲诈”现象,18%的学生诉说自己曾遭遇过,但真正告诉老师、家长,寻求保护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决定“自认倒霉”。
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归纳: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四情景: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
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
学生思考对策,要用机智摆脱。
结果:利用胡同转悠,并最后把坏人带来了派出所。
三、老师可以提供自我保护八要领,供学生参考。
四、设置场景:突发事件,请学生讨论如何解决。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1、面对社会中有些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和现象,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敢于斗争。
2、人生AB剧的设计体现了悬疑性,也给教学过程一个不可预测的发展,如何应对教学中发生的意外结果,教师必须要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