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深数据

合集下载

仪器操作流程-WDA-1

仪器操作流程-WDA-1

常规电法作业手册(WDA-1)一、仪器设备:二、准备工作1.每次测量工作前,必须确保仪器主机及掌上电脑有电,若电池电量不足,要重新对其进行充电,以免影响测量工作。

2.主机、配件和工具配备齐全3.根据工作要求获取极距表。

三、数据采集大地导电率、土壤电阻率、常规电测深数据采集方式类同,都使用对称四极电测深法装置。

根据勘探要求确定电极距,。

各种方法常用极距表如下常规电测深大地导电率土壤电阻率AB/2 MN/2 AB/2 MN/2 AB/2 MN/21.5 0.5 3 1312 0.5 4.5 1.57.5 2.53 0.5 6 21554.5 0.5 9 322.5 7.57 0.5 15 5301010 0.5 21 745 1510 3 30 1060 2015 3 45 15常规电测深大地导电率土壤电阻率AB/2 MN/2 AB/2 MN/2 AB/2 MN/215 0.5 60 2020 3 90 3030 3 150 5045 3 210 7045 15 300 10070 15 450 15075 15 600 200100 15 750 25015015900 300………………………………仪器操作1. 开启仪器并启动系统程序:连接电池、A、B、M、N电极,打开主机电源;开启掌上电脑的电源,点击“开始”→“资源管理器”→“SD卡(或CF卡)”→“WDA-1DR”进入系统程序,如图。

图3-1 图3-22. 蓝牙配对:进行测量之前,必须进行蓝牙配对。

配对完成后点击提示对话框“蓝牙配对完成”右上角的“OK”按钮,就可进入程序主界面。

3. 新建测线:如图3-3所示,点击“菜单”→“新建测线”,进入图3-4界面,进行参数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屏幕中的“创建测线”按键或右上方的“OK”按键即可。

图3-3图3-4测线名称:即测线的代号,也是数据存盘的文件名,通过模拟软键盘输入。

测点位置:沿测线分布的各个观测点的实际位置。

中梯电测深方法

中梯电测深方法

中梯电测深法葛为中广西地球物理学会桂林工学院近年,笔者思索直流电法勘探新理念,在矿产电法方面提出中梯电测深法。

矿区中间梯度剖面扫面后发现异常,要选出一段精测剖面来检查、研究异常。

可用多对供电极的中梯剖面测得不对称测深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拟断面图。

中梯电测深法是对常规电法的改进简单宜行。

減免了对称电测深频繁反复移动供电极的次数,对接地条件差的地区更有利。

它不需要更新观测装置,生产单位易于掌握。

能提高电测深的工作效率,若有多台接收器同时测电位,效率更高。

而且中梯电测深法更适宜于作电测深断面数据的二维反演数字解释,获得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真断面图。

1. 中梯测深的供电极点位1.1 一般情况,精测剖面方向与异常走向正交,异常位置大致在精测剖面中部。

精测剖面长度d 就是中梯测量极MN起止范围。

在MN起止范围外两侧的测线上较对称地布设一系列供电极A、B点位,最小的A1B1≥1.5 d 。

然后,逐渐增加AB,最大的A m B m≤2 L,再增大也可。

L为中梯剖面扫面时用的AB长度。

当还要缩小AB,则要将精测剖面分成两段,平移AB测量。

┊精测剖面┊┇─d →┇A8 A7A6A5A4A3 A2 A1M N B1 B2 B3 B4 B5 B6 B7╋────╋───╋──┫─╋─╋─╋┫┼┼┉╋┅…┼┣╋─╋─╋─╊──╋───╋100号120 136 150 160 168 176 180 188 200号212 220 224 232 240 250 264 280点号1000m 800m 640 500m 400320 240 200 120m 0 120m 200 240 320 400 500m 640 800m图1 中梯测深布极图例精测剖面188号-212号,长度d为240m,AB中心点200号;点距20m或40m ;MN/2 :20m,40m,60m,80m;AB/2 :200m,240,320,400,500,640,800,1000m,1200,1400,1600 m1.2观测过程A1B1供电,MN:188、190→210、212;A2B2供电,MN:188、190←210、212 A3B3供电,MN:188、190→210、212;A3B3供电,MN:188、192←208、212 A4B4供电,MN:188、192→208、212;A5B5供电,MN:188、192←208、212 A6B6供电,MN:188、194→206、212;……………┊有多台接收机则可同时观测电位,若三台分三段包干。

基于Matlab的一维电测深正反演可视化软件设计

基于Matlab的一维电测深正反演可视化软件设计

基于Matlab的一维电测深正反演可视化软件设计赵志远;宋昭;张波;罗娜【摘要】基于Matlab设计一款一维电测深正反演可视化软件,主要包括正演拟合、直接反演和影响系数计算等功能.该软件界面简洁友好,反演速度快,结果误差小.该软件的使用,可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电性结构模型.【期刊名称】《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5页(P155-159)【关键词】电测深;正反演;软件;Matlab【作者】赵志远;宋昭;张波;罗娜【作者单位】中国河北 054001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地震台;中国河北 054001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地震台;中国河北 054001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地震台;中国河北 054001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地震台【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直流电阻率测深法作为一种应用广泛而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能源与矿产勘探、水文及工程勘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徐晶,2012)。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数字处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测深方法在资料处理、正反演计算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虽然直流电测深二维反演已较成熟,且目前发展方向为三维正反演,但一维反演仍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如一维反演结果可以作为二维反演的初始模型(欧东新等,2009)。

目前,常用一维电测深反演软件(如RES1D、1X1D等)存在反演误差较大、成图不够美观、无法根据使用者需求修改源代码等问题。

笔者基于Matlab,设计一款一维电测深正反演可视化软件。

该软件源代码开源,界面简洁友好,反演速度快,结果误差小。

使用该软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得到更加可靠的电性结构参数,进而为相关领域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 原理其中,Ti为第i层的电阻率转化函数;ρi为第i层电阻率; hi为第i层厚度;λ为常数。

利用20点汉克尔滤波系数,将电阻率转化函数T1转化为所求的视电阻率ρt。

软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

矿山激电测深数据格式解析及数据处理

矿山激电测深数据格式解析及数据处理

和有利于自己数据处理的代码,这样,数据编辑和处理都可 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下去。而掌握了数据格式的关键, 也为自己将处理好的数据以一定的格式输出指明了方向。根 据处理后数据的用途和存储设备的容量,设计出合适的数据 格式来进行数据输出,可以缓解数据量庞大与存储设备容量 小的冲突。从事激电测深数据处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些 数据格式的基本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很有意义。
图 2 姿态结构原始二进制数据
图 3 测深 ping 结构原始二进制数据 图 3 为 V8 文 件 测 深 ping 部 分 原 始 进 制 数 据。 0xFACE02 是测深 ping 的标识码。测深 ping 的结构比较 特殊,它包含两个下属结构,一个是测深 ping 头,长度 256 字节 ;另一个结构是原始测深数据结构,本例中其长度为 384 字节 ;其总长度已经给出,是 0x00000280, 化成十进 制为 640 字节,正是上述两结构长度之和。测深数据结构以 0xFFFF 为开始标志,包含了测深数据包的识别码、单 ping 波束数、数据质量信息等等。
众所周知,计算机中每一种文件都有特定的后缀名,以 区别于其他文件。其实,每种文件的后缀名就对应着该文件 的专有数据结构,计算机利用这种数据结构将抽象的二进制 码解译成程序或人能够识别的东西。许多数据文件,其存取 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是一个数据 单元,整个文件是由若干类结构重复的数据单元构成的。因 此,文件的数据格式,是掌握该文件读写机制的关键。 掌握了文件的读写机制,即可据此编写该文件的解译代码
1 数据格式基础知识 数据是自然或社会现象的一种抽象反映形式,为了使数
据能够正确反映自然或社会现象,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将数 据组织起来。某一特定的数据组织方式能够反映某一特定的 自然或社会现象,这种数据组织方式就称为反映该种自然或 社会现象的数据格式。这种数据格式在计算机中体现为某种 特定文件的数据格式。各种繁繁复复的现象都可以通过设计 合适的数据格式的文件在计算机中呈现出来。要想通过各种 已知的数据来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就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些 现象对应在计算机中文件的数据格式。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在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
球物理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可以获得地下多层结构的
电阻率信息,是研究地下细节结构和探测深部资源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发展,采集到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数据处理和解释的难
度也随之增加。

因此,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处理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去噪和数据
重采样等预处理步骤,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

2. 电阻率反演和成像:采用多种反演算法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
电阻率反演和成像,生成地下电阻率分布图像。

3. 基于电阻率图像的地质解释和资源定位:将电阻率图像与地质信
息结合,进行地质解释和资源定位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数据处理和反演算法。

三、研究进展和计划
目前,已完成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数据质量控制
和噪声去除等方面。

下一步计划是进行电阻率反演和成像,并将其与地
质信息相结合,进行地质解释和资源定位研究。

同时,对比分析不同反
演算法的效果,寻求最优解,并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四、结论
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数据处理精度。

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时间域激电测深不同装置数据去耦分析

时间域激电测深不同装置数据去耦分析

时间域激电测深不同装置数据去耦分析
李忠平;郝风云;吴鸿飞;张瑞芳;朱昭明;贾全山;刘双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2022(46)3
【摘要】为消除激电测深中的电磁耦合干扰,根据频率域和时间域可相互转换的理论,采用静态IP和cole-cole参数的全波形IP、延时反演去耦方法,实现了快速去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激电信息。

以山东沂南金矿金场矿区等为例,对时间域激电测深数据进行了去耦前反演与去耦后反演,结果表明:对称四极装置和非常规电极排列的电磁耦合效应随电极距的增大而增强,电磁耦合的影响深度大部分在时间域激电测深反演断面150 m以浅;非常规电极排列采用三极+四极+偶极混合共线装置,其产生的电磁耦合干扰明显大于对称四极装置和单极—偶极装置;非共线单极—偶极装置的时间域激电测深电磁耦合影响较小。

【总页数】7页(P722-728)
【作者】李忠平;郝风云;吴鸿飞;张瑞芳;朱昭明;贾全山;刘双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哈巴河金坝矿业有限公司;阿勒泰正元国际矿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时间域三极激电测深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2.偶极—偶极装置时间域激电法在斑岩型铜矿上的有效性试验
3.单极-偶极时间域激电测深在建筑场地地下岩溶勘查中的应用
4.多频去耦在双频激电数据去耦中的应用
5.频率域-时间域激电对比试验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测深法认识实验

电测深法认识实验
23
11.9
15
1.5
2Hale Waihona Puke .721.427.6
27.9
13.3
20
2
28.6
24.8
32.3
29.9
14.8
30
3
39.1
35.8
44.3
43.6
20.3
40
4
46.1
41.9
51.1
53.1
24.7
60
6
52.2
48.2
58.5
59.1
27.3
80
8
55.5
52.7
65.3
66.5
34
100
10
61
57.5
71.8
73.7
37
五、数据采集与整理
分析:两点的电测深曲线,首支叫平缓,随着深度增加,电阻率增大,所测曲线为止呈40°左右上升,与无穷远处45°上升不矛盾 此曲线为G型曲线,推测浅部为低阻的第四系土层,深部为高阻灰岩,则此两层地电断面与地下地质断面一致 分析:在1,2测点之间,供电极15-60m范围内,等值线近似平行并以小倾角下降,则说明此区域内电性横向变化较稳定 在2,3测点之间,地下19-60m围内,等值线上翘 在3,4测点之间,地下19-48m范围内,ρs等值线近水平分布,则说明电性横向变化稳定 在4,5测点之间,地下19-100m范围内,ρs等值线大幅度下降,说明此区域横向电性分布很不均匀
将数据整理附到实验报告上
用双对数坐标纸绘制电测深曲线并分析(用胶水粘到实验报告本上)
用单对数坐标纸绘制电剖面曲线并分析
用单对数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并 分析(物探专业做)
小结体会 注:成果分析和实验小结部分不能相互抄袭。

RES2DINV在粤北某铅锌矿区激电测深反演中的应用

RES2DINV在粤北某铅锌矿区激电测深反演中的应用

RES2DINV在粤北某铅锌矿区激电测深反演中的应用韦乙杰;袁忠明【摘要】在粤北某铅锌矿矿区进行的直流激电测深工作中,通过修改激电测量数据格式,用RES2DINV软件进行反演,推测了3个矿体的产状。

后经钻探验证,推测结果跟钻探揭露结果基本一致。

%RES2DINV is a good processing software for 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of the 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The No.938 Geological Party of Guangdong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Bureau carried out DC IP sounding work in a lead-zinc mine of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The authors modified the format of IP measurement data,used RES2DINV software for inversion and,on such a basis,inferred three ore bodies,which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rilling re-sults.【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827-829)【关键词】RES2DINV;激电测深;二维反演;铅锌矿【作者】韦乙杰;袁忠明【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938队,广东惠州 516023;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江苏南京 2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RES2DINV是一款良好的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测试方法
本次视电阻率测试以测试点位为中心采用对称四极法,测量极M 、N 等分供电极A 、B 的间距。

针对每一个测试深度H ,取供电极距AB =4H ,即供电极距为测试深度的4倍。

通过对称地变换供电极距AB 和测量极距MN ,测出前述各深度处土壤视电阻率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I
V
k
s
∇=ρ
其中:V ∇为电压(mV ),I 为电流(mA ),k 为装置系数,AB k 3
2
π
=。

三、测试仪器
使用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DC -8型电子自动补偿(电阻率)仪,36伏直流供电。

四、测试结果
本次视电阻率测试共进行了5个点位的测试,每个点位有5个测试深度。

测试时每个测试深度布设1条测线,总计25条测线。

测试结果见表1及图1。

四极对称电阻率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1 电阻率测试结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