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3 .加强 锻 炼 , 强 营 养 , 意 劳逸 结 合 , 强 机 体 增 注 增
抵抗 力 。
手术 操作 后感 染 。邻 近器 官 炎 症 直 接 蔓 延 , 阑尾 炎 、 如 腹膜 炎等 。P D再 次急 性 发作 多见 于 P D所 致 的盆 腔 I I 广泛 粘连 、 卵管 损 伤 、 卵 管 防 御 能力 下 降或 患 者 体 输 输 质差 , 成再 次感 染 , 造 导致 急性 发作 。
引起 炎症 扩散 。
高危 因 素 了解 高 危 因素 利 于 盆 腔 炎性 疾 病 ( I 的 正 确 诊 P D)
断与 预 防 。
P D多 发生 在性 活跃 期妇 女 , I 尤其 是初 次 性 交 年龄 过小 , 多个 性伴 侣 , 卫 生 不 良 。生殖 道 感 染 和官 腔 有 性
关 , 1 2 3次盆 腔炎 发作 后异 位妊 娠 的发生 率 分别为 第 、、
6 、2 、 。 1 22
卫 生 宣 教
雪丹 等 。② 寒气凝 滞 型治 以温 经 、 散寒 、 气活 血 为主 。 行 常用 桂枝 茯苓 汤 加减 ; 可 以服 用 中成 药 四制 香 附丸 、 还 红藤 合剂 等 。 灌肠 : 红 藤煎 保 留灌 肠 , 汤 1 0ml2 n内 用 煎 0 , 0mi 灌完 , 卧床休 息 3 n 0mi。 外敷 : 炒大 青盐 一 斤 或 醋 拌 坎 离砂 一 斤 , 包 敷 于 布
5 .不 孕 : 孕 发 病 率 与 盆 腔 炎 急 性 发 作 的 次 数 不 有关 , 一 次 发 作 不 孕 危 险 为 8 ~ 1 , 二 次 为 第 3 第 二
1 ~3 , 9 6 第三 次 为 4 ~6 。 O 0
疾病 相关 知 识 , 其 树立 信心 , 持治疗 。 使 坚 2 .抗 生 素 的使 用 : 合 于 慢 性 炎 症 急 性 发 作 者 。 适 抗生 素治 疗 原则 : 验 性 、 谱 、 时及 个 体 化 , 经 广 及 有条 件 者根 据药 敏 试验 选择 抗生 素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炎的治疗护理体会

未触及肿 大淋 巴结 , 心肺 腹未 见异 常 , 脊
柱 四肢 无 畸 形 , 节 无 红 肿 压 痛 , 动 正 关 活 常 。 四肢 肌 力 正 常 。患 者 所 带 异 物 1 个 长约 5 mm, 干瘪 , 分 节 状 , 端 有 2个 细 呈 一 小 黑 点 ; 一 长 约 7 m, 润 饱 满 , 余 另 m 圆 其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慢 性盆 炎 的治 疗 护理 体 会
多 , 期 延 长 伴 有 痛 经 ; 科 检 查 子 宫 两 经 妇
气 、 热止 痛的作用 , 治疗慢 性盆腔 炎 散 对
起 到 了很 好 的 疗 效 。操 作 过 程 中 注 意 局
李晓华
唐 小平
侧 有 不 同程 度 压 痛 , 增 厚 或 触 及 包 块 。 有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综 合 治 疗 : 单 一 种 药 物 治 疗或 单 一 比 种 方 法 要 好 , 程 需 要 长 。物 理 治 疗 、 疗 中
0 2.1 O 1
药 治 疗 、 他 药 物 治 疗 可 以 一 起 综 合 治 其 疗。 物 理 疗 法 : 热 的 良性 作 用 可促 进 盆 温 腔局部血液循 环 , 善组 织 的营养状 况 , 改
其他 药物 治疗 : 蛋 白酶 或 透 明质 酸 糜 酶 , 以松 解 粘 连 和 有 利 于 炎 症 的 吸 收 , 可
利用热力作用 将药 物通 过体表 毛窍 渗透
入 经 络 脏 腑 , 而 达 到 温 通 经 络 、 血 行 从 活
眠、 健忘等 ; 下腹 隐痛 、 腰骶 酸 疼、 门坠 肛 胀 。常在月经期 加剧 ; 经不 调 , 月 经血 量
皮 肤蝇 蛆 病 误诊 为 风湿 性 关 节炎 1例
106例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整体护理体会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February ,2008V ol ,3No .42008年02月第3卷第4期作者简介高腊梅(3),女,主管护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长。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由于挟湿热、寒湿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缠绵难愈。
长期反复少腹疼痛、腰酸、带下异常,严重地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生活质量。
我科从2004年开始采用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局部微波理疗等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6例,配合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为有临床症状、经妇检及血、尿常规、B 超检查,排除阑尾炎、消化道穿孔、异位妊娠等急腹症情况下诊断为慢性盆腔炎[1]的患者,年龄17-50岁,主要分为二型:1.1湿热瘀结型: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伴有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或濡。
1.2寒湿凝滞型:主要症状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腰骶酸楚,得热痛减。
经期加重或伴月经失调,带下增多,色质稀。
神疲乏力,舌黯红,苔白腻,脉沉细。
2整体护理包括情志、饮食、口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微波理疗等五个方面的护理。
2.1情志护理2.1.1热情地接待病人,与其亲切交谈,帮助解决生活所需,解答病人的疑问,使其感到放心;主动介绍主管医生、临床护士业务技术水平,使之有信赖感;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治疗方法以及妇科病的防治宣传等,以消除病人紧张的情绪。
2.1.2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光线以自然采光为宜,避免各种不良噪音。
湿热瘀结型患者,安排病室素雅幽静;寒湿凝滞型患者,安排病室明亮温暖。
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时做到四轻:走路轻、开关门轻、说话轻、操作动作轻。
2.1.3此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对于年轻未育女性来说,甚至会并发不孕,造成终身遗憾;而对于育龄妇女,长期反复炎症、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致使夫妻性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给夫妻感情造成不稳定因素。
慢性盆腔炎整体辨证综合治疗体会

202第14卷 第4期 2012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4 Apr .,2012盆腔炎症是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炎症病变的总称。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素体虚弱、病程迁延所致,有的继发于较严重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
临床表现: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伴有月经失调、低热、易感疲倦、性交疼痛等,盆腔黏连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输卵管通而不畅可致异位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仍是抗感染为主,临床上对于急性盆腔炎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一些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则不理想,患者多次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但可产生耐药,甚至二重感染,往往导致病情迁延缠绵,而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的方法治疗盆腔炎,有独特的优势。
笔者于2009—2011年间辨证施治,运用内服中药加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2例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年龄23~47岁,平均26.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4年。
1.2 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第7 版标准诊断制定[1]。
患者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均有不同程度下腹胀痛或腰骶部痠痛、坠胀感,每于经期、劳累、便后或性交后因腔内组织充血使症状加重。
部分患者伴有白带增多、痛经、月经失调、尿频等。
久病者有乏力、失眠、消瘦、头昏等。
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输卵管有不同程度增粗、压痛。
B 超示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回声增粗增强,子宫直肠陷凹可见不规则无回声暗区。
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良性肿瘤。
1.3 评分方法与病情程度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
症状评分标准:(1)下腹或腰部酸痛坠胀:下腹或腰部无疼痛0分,下腹或腰骶部轻微酸痛坠胀1分,下腹或腰骶部明显酸痛坠胀2分,下腹或腰骶部酸痛坠胀难以忍受并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3分;(2)带下增多:无带0分,带下增多1分;(3)低热:无低热0分,低热1分;(4)痛经:无经期腹痛0分,经期腹痛1分。
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护理体会

用 易 消化且 营养 丰 富的 汤汁类 食 物 , 其 是 富含 蛋 白 尤
质的食物 和新鲜蔬 菜 , 持充足 的水分 。气血虚 弱者 , 保
多食乳 鸽 、 鸡 、 鱼 、 蹄 、 母 鳝 猪 红枣 、 圆 、 桂 花生米 等 ; 肝 郁 气滞 者 , 用行 气 解郁 之 品 , 食羊 心 、 宜 多 乌鸡 、 橘 、 金
防止 营养不 良, 加母 子感 情 , 增 防止母 亲产 后 出血 , 哺
血 生化 之源 不足 , 体虚 弱 , 因肝郁 气 滞 , 汁 运行 机 或 乳 受 阻所致 [ 。 2 乳汁 为血所 化生 , 气运行 , ] 赖 气血亏虚 , 不
能化 为乳 汁 , 因而乳 汁甚 少或全无 。方剂 中人参 、 黄芪 补气 ; 当归 、 冬养 血 滋 阴 ; 梗 、 麦 桔 通草 利 气宣络 ; 蹄 猪
1 5 36 临床 资 料 6 4例 产 后 缺乳 的产 妇 中 , 3 2 2 ~ 8岁
提 高睡 眠质量 。
陕西 中医 2 1 0 0年第 3 1卷第 1 0期
3 例 ,2 5岁 3 4 3  ̄3 o例 , 1胎 4 第 O例 , 2胎 2 第 4例 。 临
床 表现为产后 乳少 , 甚或全无 。 后≤ 1 月就诊 者 5 产 个 5 例, >1个月就诊 者 9例 。
( 稿 2 1—52 ; 回 2 1—81 ) 收 0 00— 5修 0 00—O
灌 肠 液 保 留灌 肠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及 护 理 体 会
周建秦 陕西省 汉 中市汉 中铁 路 医院 ( 中 7 3 0 ) 汉 2 0 0 摘 要 目的 : 总结 中西 药结合 保 留灌肠 治 疗妇科 慢性 盆腔 炎的体 会 。方法 :0例 慢性 盆 腔 炎患 8 者, 随机均分 为治 疗组 4 O例和 对 照组 4 0例 。治 疗组采 用 中西药保 留灌肠 治疗及 护理 , 对
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慢性盆腔炎概述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的慢性炎症。
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会出现下腹部疼痛、不规则月经、白带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盆腔炎多数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治疗或复发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疾病、手术、流产等因素引起。
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病程较长,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容易出现药物耐受性和复发的情况。
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慢性盆腔炎进行管理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综合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应用,以及其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和未来发展。
1.2 综合护理的概念综合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医疗技术和护理措施,全面、个性化地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
综合护理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涉及到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综合护理的概念体现在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改善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还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综合护理的核心理念是整体性、协作性和持续性,通过医护团队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模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机制,总结综合护理在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对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常见问题进行探讨,评价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并展望综合护理在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体会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慢性盆腔炎多见于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或无急性炎症过程直接发生慢性炎症。
并有下腹痛、腰骶部酸痛、痛经、白带多等临床症状,诊断并不难,难在治疗。
因应用抗生素往往奏效不大,物理治疗、中药活血化瘀多能改善症状。
若形成脓肿或输卵管卵巢囊肿者应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5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平均2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半年。
主要临床症状为低热,易疲乏,病程较长的部分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
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
病人有时可有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
1.2 诊断一般曾有急性盆腔炎史、盆腔炎反复发作史、不孕史等,出现慢性盆腔痛、不孕、月经异常、全身乏力等症状,查体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或包块基本可诊断。
临床表现为慢性下腹及腰骶部坠痛,不孕、月经异常及乏力或神经衰弱表现。
妇科检查子宫可增大,呈后倾后曲,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区触及条索状物、囊性肿物或片状增厚,主韧带、宫骶韧带增粗、压痛。
1.3 辅助检查B超检查于附件区可见不规则、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
在腹腔镜下可发现内生殖器周围粘连、组织增厚、包块形成;术中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2 治疗2.1 一般治疗避免重体力劳动,增加营养,增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节制房事,劳逸结合。
去除致病诱因,如因宫内异物引起子宫内膜炎应控制感染后取出异物。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2.2 药物治疗患者如有体温增高、血象高,急性发作或亚急性期及年轻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单用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可加用短期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5mg,每日1~2次口服,7~10日。
盆腔粘连者可用药物消除粘连,常用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利于粘连分解和炎症吸收,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护理中,严格遵守医嘱是关键,包括注意卫生防护和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复查疗效可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
在护理体会中,应总结经验并展望治疗效果。
建议患者树立信心,遵医嘱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期早日康复。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医嘱、卫生防护、心情舒畅、复查疗效、饮食调理、护理体会总结、治疗效果展望、建议、注意事项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可能会出现下腹部不适、持续性腰骶部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这种疾病一旦发作,容易反复,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消炎、杀菌、调理气血等作用,对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疗效。
中药疗法相对温和,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严格遵守医嘱、注意卫生防护、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疗效、注意饮食调理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1.2 治疗方法简述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盆腔不适、腰骶部胀痛、白带异常等。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直接渗透到患部,可以有效清除病灶,减轻症状。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通过中药成分的渗透和作用,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中药药性温和,对于患者的身体没有太大的刺激,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中药对于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3-07T16:13:11.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肖东[导读] 同时医务人员还必须做好盆腔炎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避免盆腔炎的诱发因素
肖东(四川省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罗江 6185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245-02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采取综合治疗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愈41例,显效40例,有效32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76%。
结论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方式,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临床护理和出院指导提高盆腔炎的疗效并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我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一定的痛苦,多年来,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微波理疗等综合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治疗中,我们注意结合实际,做好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0岁,平均36.5岁。
其中,药物流产者18例,人工流产术及清宫术后40例,产后上取环及经期卫生不良者60例。
1.2 方法
用中药制剂保留灌肠,通过直肠静脉吸收后分布于盆腔,以起到消炎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物理治疗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药物的吸收扩散,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
2 疗效观察
2.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阳性体征消失;显效:治疗后自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附件有包块者包块缩小,且无压痛);好转:治疗后症状减轻,阳性体征虽存在,但无压痛等不适;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118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41例占34.74%,显效40例占3
3.89%,有效32例占27%,无效5例占
4.23%,总有效率为9
5.57%。
3 护理体会
3.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的疾苦,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解答患者的疑问,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密切护患关系,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坚持正规治疗,树立信心,同时要正确对待疾病,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去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并向患者说明各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效果、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使各种治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3.2掌握操作技巧保留灌肠前,调好室内温度,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以利于药液与直肠黏膜充分接触,利于药液保留及吸收,同时把灌肠液加温至38-41℃,患者取头低臀高右侧卧位,臀部垫一薄枕以抬高臀部10cm, 用大容量注射器抽吸药液,接16号导尿管或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嘱病人松肛并作深呼吸,尿管或吸痰管末端涂适量润滑油,插入肛门内约15~25cm,缓慢推注药液,以病人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
药液于10~15min内注完。
灌肠后应卧床休息,尽可能忍耐,使药液保留1h以上,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微波理疗时应向患者解析微波治疗的原理、性能及操作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操作中加强巡视,保证照射部位正确,功率适宜。
患者症状严重时,可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以缓解不适,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
3.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中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为患者调整合适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3.4饮食调护在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饮食调护,饮食宜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禁酒,以防伤脾助湿,损伤胃气,影响药物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3.5生活指导
①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肥皂等洗外阴。
②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③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出汗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④要注意观察白带,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 (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⑤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
3.6出院指导
①重视妇科疾病普查,定期检查宫颈,早期发现炎症积极治疗。
盆腔炎治疗务必彻底,如未痊愈的患者,护士应反复劝导患者,务必坚持治疗,切勿症状稍有减退即自行停药,以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再次发作。
②注意个人卫生与性生活卫生,严禁经期房事,平时保持外阴、阴道清洁,防止感染。
做好计划生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计划生育手术。
③平时应注意避免劳累过度,保持心情愉快,以防慢性盆腔炎复发。
④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性疾病,必要时手术治疗。
⑤加强饮食调护,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
4 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愈41例,显效40例,有效32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57%。
5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多发的疾病,我国妇女由于下腹部手术及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盆腔炎的患病率颇高。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顽疾,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1]。
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临床护理和出院指导提高盆腔炎的疗效并减少复发率[2]。
同时医务人员还必须做好盆腔炎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避免盆腔炎的诱发因素。
如保护自我防御机制的完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许金华.靶向给药在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79.
[2]李春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3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