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大班主题教案介绍我自己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介绍:我自己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本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让大班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激发幼儿对于保护健康的意识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知识积累和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协作。
2. 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人体构造的认知•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增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准备模型、大型图片、食物图形等教具,以及幼儿体验和参与的小游戏。
•活动步骤:1.向幼儿介绍人体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并通过教具展示。
2.引导幼儿分析和总结各个部位的实际作用和功能,并进行幼儿对于器官的定位演练。
3.通过小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知自己身体,并理解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二:健康饮食的学习•活动目的:引导幼儿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准备健康饮食相关的图片、手绘食物图等教具,以及小剧场表演。
•活动步骤:1.利用图片示范,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以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通过手绘食物图示范,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对于人体的影响,并强调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3.设计小剧场表演,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以此引导幼儿的行动。
活动三:体育运动的体验•活动目的:引导幼儿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幼儿对于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兴趣。
•活动准备:准备简单的球类、大型运动器材等教具,以及体育项目的基本介绍和说明。
•活动步骤:1.介绍各种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运动器材展示和示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其特点和要求。
2.设计体育运动小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增强体育知识和体育体验。
3.通过回顾和总结,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和总结体育知识,并以此提高幼儿对于运动健康的认识。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具,在动手实践和游戏体验中引导幼儿愉悦地学习。
介绍我自己教案

介绍我自己教案我自己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计划和指导,更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思考和总结。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编写高质量的教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教案。
首先,我在编写教案时注重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和有时限。
我会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其次,我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我的教案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我会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三,我注重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的教案中,我会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等。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资源,如制作PPT课件、录制教学视频等。
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创新,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我的教案中,我会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我也会注重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利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我的教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我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智能ABC输入法〞和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的根底上,继续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快捷输入词语以及特别词语、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强化学生输入文字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完成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整个词语和“保存写字板里内容〞的方法。
难点是特别词语的输入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并保存文件。
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迁移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来援助解决新的知识和问题,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探讨学习,受到思想品德等德育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根底〕: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根本知识和肯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知识前已经学会了键盘操作知识,能够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数字和符号。
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演示并加以指导,教学本节内容应该是水到渠成。
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本节信息课的教学中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但由于是农村孩子,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平日实际操作训练很少,因此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开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从写自我介绍入手,通过创设“想与远方同学交朋友吗?怎样介绍自己?〞等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操作,引导学生在“小试身手,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和任务驱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输入自己的爱好和特别词语“西安〞等,以及稳固练习做一份详细的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版〞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大班主题介绍我自己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介绍我自己教案反思1、大班主题介绍我自己教案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交往范围扩大,会认识许多新朋友,让孩子获得自我介绍的经验十分必要。
本活动让学生自我介绍,学习有实际生活的体验,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目标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发展孩子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介绍。
活动准备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小话筒一个2、会唱歌曲“认识你啊真高兴”活动过程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1、教师自我介绍2、请三四名幼儿介绍自己,并指导幼儿说:”认识你真高兴”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1、老师详细的做自我介绍,让幼儿仔细听(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我的好朋友是-----)2、提问幼儿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卡。
3、请一两名幼儿模仿老师介绍的介绍自己,让幼儿集体鼓掌。
4、提问;他介绍了自己的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录下来,可以画画或者做记号,然后对照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介绍自己,幼儿集体鼓掌。
3、找个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4、提问:什么时候需要介绍自己呢?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5小结:介绍自己时从姓名、家庭住址、爱好、朋友、家庭成员等方面来介绍。
四、结束活动;今天通过自我介绍,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放音乐“认识你啊真高兴”教学反思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我很高兴在教学准备中使用了图形卡和麦克风,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话题的兴趣。
通过老师的介绍,引导孩子获取信息,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然后安排孩子用小卡片的内容和孩子互相介绍,上台介绍,请客座老师介绍,集体鼓掌鼓励孩子,从而增强孩子的成功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小学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案小学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6-10课第一单元小结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另一个主要输入设备——键盘,了解了键盘分区、手指的基本键位和正确的执法分工,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我们还需学习了如何在记事本中输入字符。
通过使用一些键盘练习软件和打字游戏,我们的键盘操作逐步熟练了,同时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打字窍门。
如果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键盘操作小能手,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练习。
坚持练习,争取盲打,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你一定能去的成功!小学信息技术自我介绍教案篇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介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介绍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吕品主编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介绍如下: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总的指导思想。
1.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确定教材的内容2.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为主,确定教材的体例3.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⑴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⑶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4.根据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版本。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彩色版(城市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六册主要内容有第一册(一年级用)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和计算机交朋友。
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小鼠标本领大。
介绍鼠标的基本操作。
第三单元:我是小画家。
介绍使用画笔画简单的图画,用计算机处理图像。
第二册(二年级用)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电脑小画家。
介绍使用画笔画画,用计算机处理图像。
第二单元:键盘和打字。
介绍键盘,使用键盘的方法,汉字输入的方法。
第三单元:图文并茂。
介绍在如何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
第三册(三年级用)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认识新朋友。
介绍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
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TRS_AUTADD_12629284838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629284838 P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629284838 TD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629284838 DIV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629284838 LI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SN--{““:{“argin-tp”:”0”,”argin-btt”:”0”},”p”:{“argin-tp”:”0”,”argin-btt”:”0”},”td”:{“argin-tp”:”0”,”argin-btt”:”0”},”div”:{“argin-tp”:”0”,”argin-btt”:”0”},”li”:{“argin-tp”:”0”,”argin-btt”:”0”}}--**/DIVFav_126267361807 PsNral{TEXT-USTIF: inter-idegraph; FNT-SIZE: 10pt; ARGIN: 0 0 0pt;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ustif}DIVFav_126267361807 LIsNral{TEXT-USTIF: inter-idegraph; FNT-SIZE: 10pt; ARGIN: 0 0 0pt;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ustif}DIVFav_126267361807 DIVsNral{TEXT-USTIF: inter-idegraph; FNT-SIZE: 10pt; ARGIN: 0 0 0pt;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ustif}DIVFav_126267361807 PsHeader{BRDER-RIGHT: ediu nne; PADDING-RIGHT: 0; BRDER-TP: ediu nne; PADDING-LEFT: 0; FNT-SIZE: 9pt; PADDING-BTT: 0; ARGIN: 0 0 0pt; BRDER-LEFT: ediu nne; LAUT-GRID-DE: har; PADDING-TP: 0; BRDER-BTT: ediu nne;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enter}DIVFav_126267361807 LIsHeader{BRDER-RIGHT: ediu nne; PADDING-RIGHT: 0; BRDER-TP: ediu nne; PADDING-LEFT: 0; FNT-SIZE: 9pt; PADDING-BTT: 0; ARGIN: 0 0 0pt; BRDER-LEFT:ediu nne; LAUT-GRID-DE: har; PADDING-TP: 0; BRDER-BTT: ediu nne;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enter}DIVFav_126267361807 DIVsHeader{BRDER-RIGHT: ediu nne; PADDING-RIGHT: 0; BRDER-TP: ediu nne; PADDING-LEFT: 0; FNT-SIZE: 9pt; PADDING-BTT: 0; ARGIN: 0 0 0pt; BRDER-LEFT: ediu nne; LAUT-GRID-DE: har; PADDING-TP: 0; BRDER-BTT: ediu nne;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enter}DIVFav_126267361807 PsFter{FNT-SIZE: 9pt; ARGIN: 0 0 0pt; LAUT-GRID-DE: har; FNT-FAIL: “Ties Ne Ran”}DIVFav_126267361807 LIsFter{FNT-SIZE: 9pt; ARGIN: 0 0 0pt; LAUT-GRID-DE: har; FNT-FAIL: “Ties Ne Ran”}DIVFav_126267361807 DIVsFter{FNT-SIZE: 9pt; ARGIN: 0 0 0pt; LAUT-GRID-DE: har; FNT-FAIL: “Ties Ne Ran”}DIVFav_126267361807 DIVSetin1{page: Setin1}DIVFav_126267361807 L{ARGIN-BTT: 0}DIVFav_126267361807 UL{ARGIN-BTT: 0}教材版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智能AB输入法”和在“写字板中输入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智能AB输入法”快捷输入词语以及特殊词语、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的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与反思

《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介绍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个人照片。
2. 使用文字和图片编辑软件制作个人介绍海报。
3. 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个人介绍海报,并与同学互动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个人介绍海报,展示自我。
难点:掌握文字和图片编辑软件的操作方法,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个人介绍海报。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个人照片。
2. 安装文字和图片编辑软件。
3. 网络平台用于展示和互动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自己的个人介绍海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自己。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如何利用文字和图片编辑软件制作个人介绍海报,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个人介绍海报。
6.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次学习的内容,回家后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份家庭作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7.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信息技术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信息技术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3. 开展信息技术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信息技术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成长。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彼此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互动交流情况,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 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小学介绍我自己作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介绍我自己》作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布课《介绍我自己》习作教学设计建始县实验小学田艳青教学目标一、激发学生说、写的爱好,让学生乐于表达。
二、让学生初步明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并能用事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难点一、让学生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
二、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特点、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有必然的表达能力,本次习作要紧训练学生抓住特点介绍自己。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习作要紧要求学生抓住特点向他人介绍一个真实的自我,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讲明自己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一、多媒体课件二、投影仪教学实施进程一、游戏导入一、同窗们喜爱玩游戏吗?今天咱们就一路来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喜爱吗?二、在玩游戏之前,咱们先做一个预备工作。
人们常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其实,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想一想,人与人之间有些什么不同呢?3、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外貌、性格、爱好、特长、优势、缺点、经历”等。
4、游戏“找不同”。
课件出示游戏规那么,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各推选出一名组内以为最有特点的同窗上前,竞赛找这两个同窗的不同。
五、小结竞赛结果,让两位同窗自己说说同窗们没有说出的特点。
引导:你自己是最了解你的人,因此今天咱们就来介绍一下咱们自己。
(板书课题:介绍我自己)二、说说我自己一、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默读。
交流:本次习作应注意什么?二、试探:你最想向大伙儿介绍你的哪方面的特点?怎么介绍?3、小组内介绍。
提出要求:要向组内成员介绍你自己,同时还要听清楚他人的介绍,说说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什么缘故?(小组交流)4、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学生评判。
教师引导:要想让他人对你印象深刻,就要用真实、具体的事例来讲明你介绍的特点。
三、写写我自己一、引导:适才同窗们都介绍了自己,将你的介绍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再加上一个有特点的题目,相信你们必然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赶快写出来吧!(课件出示供参考的习作题目)二、学生在作文本上试写本次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及反思
陕西省石泉县喜河镇中心小学涂明艳
教材版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智能ABC输入法”和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智能ABC 输入法”快捷输入词语以及特殊词语、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输入文字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
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 输入整个词语和“保存写字板里内容”的方法。
难点是特殊词语的输入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
字板”中输入文字并保存文件。
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迁移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帮助解决新的知识和问题,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探讨学习,受到思想品德等德育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知识前已经学会了键盘操作知识,能够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数字和符号。
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演示并加以指导,教学本节内容应该是水到渠成。
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本节信息课的教学中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但由于是农村孩子,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平日实际操作训练很少,因此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
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从写自我介绍入手,通过创设“想与远
方同学交朋友吗?怎样介绍自己?”等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操作,引导学生在“小试身手,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和任务驱动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练习输入自己的爱好和特殊词语"西安”等,以及巩固练习做一份详细的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版” 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生在小试身手的比赛中和任务驱动的环境中学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授课在微机室和多媒体环境中进行。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先跟图上小朋友打声招呼。
根据学生回答,回顾5. 12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品质,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表扬平日用心读书,善于读书的学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在“写字板”中写一份“自我介绍”并把它保存起来。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从认识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入手,展示他的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质疑,学生讨论
想一想:
・想给大家具体介绍自己什么?
2.用“智能ABC输入法能一次输入多个字的拼音吗?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可以介绍自己姓名,年龄, 爱好等。
你知道吗,为了提高速度,可以连续输入整个词语的拼音。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这一环节通过讨论为新授课做好准备。
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学习输入整个词语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试着输入词语:游泳、下棋、看书、打
乒乓球等。
2.学生发现问题:可以找到词语“游泳”但没有整个词语
“下棋”,教师随机讲解示范操作步骤。
3.教师讲明白原因。
4・小试身手。
打开“写字板”,在里面输入自己的爱好。
输入词语:历史、古都。
输入词语:莲藕。
教师提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想想解决办法。
注意输入姿势端正,两手放平,避免使用“一指禅” 输入。
学生会发现输入词语“莲藕”时有困难,教师借机突破难点。
随后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这一环节中,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问题,教师再示范讲解,以加深学生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
意识。
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
课件出示操作方法: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选择“保存”命令。
在出现的对话框里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
1・教师示范保存方法。
2.学生自主操作。
巩固提咼,动手实践
课件出示要求:在“写字板”中写一份“自我介绍”,可以包
括下面几项内容:姓名、年龄、性别、学校、班级、特长、爱好、
座右铭等。
写完以后保存文件,和同学结成小组,大声朗读“自我
介绍”,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通过写“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板”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学生交流收获,教师评价鼓励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自我介绍”及快捷
输入词语的方法,特殊词语的使用方法。
各小组展示作品,让学生
自己评一评谁输入的又快又好。
教师作适当提示,但不直接评价谁
优谁差。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
进一步练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以提高打字速度。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恰当、及时的评价往
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通过练习反馈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相互交流收获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于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操作正确熟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对于后进生采取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
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反思
1•思得: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勤于动手探究。
学生从课堂上知道了快捷输入词语的方法,掌握了操作技巧,感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享受成功的喜悦。
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达成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收到了信息技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2.思失:学生喜欢独自操作,不愿意受教师的导控。
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未必回应。
偶尔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
个别学生操作有一定困难。
3.思改: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中常见的气氛沉闷,应尽量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