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那些事儿-化学特殊情况
高中化学中的一般与特殊

鹫§ j
4 1
关键 词 :创设 情境
活 思 维
激 发兴趣
激
爱 因斯坦 说过 :提 出一个 问题 比解 “ 决一个问题重要得 多” 。有效 的问题能创
设 出一个 充满张 力的情 境 ,能造 就一个
充满诱惑 的现 场 , 激活学生 的思维 , 能 培 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 。在教学中 , 我是从 以 下几个方 面来把学生要 学 习的 内容 巧妙 地转化为 问题 情境 ,使 教学 内容化 难为 易,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入探究的课堂 中,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 过读 文章 、 故 事 , 设 问题 通 讲 创
情境
联系 生活 创设 问题 情境是初 中学科 教学 中创设问题情境 的基本途径 。例如 ,
在 “ 功改 变物体 内能 ” 做 的教 学 中 , 我创
读 文章 、讲故 事形象 生动 ,感 染 力 强, 在课 堂上用读文章 、 故事的形 式创 讲
“
一
在 中学化 学中 , 还有很多的内容可以
用“ 一般 ” “ 与 特殊 ”法来记 忆。在记忆 卤 素的性质时 ,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在卤素
中, F的非金属性最强 , 以它的性质有特 所 殊性 。 一般来说 , 卤素单质都可 以和 H0 反 应生成 H 和 HO X X ,但 F 和水反应是 生成 2
一
创设 问题情 境 激 发 学 习兴趣
河 南省濮 阳市南 乐县 寺 庄 乡中学
服摩擦 力做功可 以使物体 内能增加 的结 论 ,这 样的 问题学 生往往 知其然而 不知 其所 以然 ,正 因为许 多学 生缺乏深入 探 究 的心理 要求 , 只满足于知 道 “ 是什 么 ” , 所 以我 引导学 生 问个 “ 什 么 ” 引导 学 为 , 生探究 , 使学生深入 下去 。
【高中化学】十五条日常生活中的趣味化学

【高中化学】十五条日常生活中的趣味化学一、利用胡萝卜巧去血渍:把染了血的衣服扔掉真可惜。
怎样才能使染有血迹的衣服再次出现?就是用食盐与砸碎的胡萝卜混合搅拌,涂在衣物沾染的血迹上,再用清水洗净,血迹即掉。
二、牛奶的“吸星法”:居家过日子,时间长了,家具里难免会有生活的气息与味道,自家人倒也无妨,可是遇到熟人上门拜访,这种异味却会令大家都很尴尬。
那怎样迅速祛除家具中的异味呢?在家具里放一杯煮牛奶。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在家等牛奶发挥“吸星法”的神奇效果,你可以关门去购物或散步。
牛奶凉了,回家,打开家具门,取出牛奶。
家具中的异味将被消除。
三、让骨头汤的营养更易吸收:周末休息时,你想为家人煮一壶香骨汤吗?上等骨汤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长高,还能帮助老年人强健骨骼。
让骨头汤的营养更容易吸收,就需要一点小小的尝试:介绍一个小窍门跟您!如果能够在汤里加少许的醋,还会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这样煲的汤不仅味道更鲜美,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四、熟练地剥西红柿皮:西红柿炒鸡蛋,那种酸酸滑滑的感觉实在令人胃口打开,可是惟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西红柿的皮经过烹炒之后,就像塑料皮一样,卷在盘子里,既不美观有不好吃!那么如何以最简便的方法将西红柿的皮去掉呢?事实上,这很简单——把沸水倒在西红柿上。
无论如何,这样做之后,西红柿的皮很容易剥落。
五、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长期放置的甘薯总是比新挖掘的甘薯更甜。
原因是什么?我们直观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
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
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
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六、烹饪时不要吸烟炒菜时,有的人喜欢把油烧得冒烟甚至快燃烧起来才放菜,特别是在使用植物油的时候,觉得又不烧“死”菜里就会有生油气。
高中化学那些事儿-化学特殊情况

高中化学那些事儿-化学特殊情况化学那些事儿写在前面同学,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明明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但做题之后发现总有那么几个特例明明知道这个不一定对但到底不对在哪儿无力回怼高中的知识千千万要区分的就那么几个陈哥将化学里面的特殊情况,那些不一定,那些特例帮你整理出来助力你的高中化学学习使用方法:1.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2.闲来看正面,不知道原因的翻到背面就有例子。
3.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加油!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1.如氢的同位素(11 H)中只有一个质子2.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高中化学特殊的反应条件

高中化学特殊的反应条件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特殊的反应条件。
这些条件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平衡常数等,对于理解反应机理和预测反应结果都很重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特殊反应条件:
1.压力:在高压下,反应速率会增加,因为分子在高压下
会出现更多碰撞,更容易发生反应。
2.温度:在升高温度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会增加,因为温
度升
高后,分子能量会增加,更容易发生反应。
但是,有些反应对温度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1.酸碱度:许多反应受到酸碱度的影响。
在强酸或强碱的
环境下,反应速率会增加;在中性或弱酸弱碱的环境下,反
应速率会减小。
2.还原剂/氧化剂: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反应速率会增加,
因为还原剂可以为反应提供电子,
促进反应进行。
而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速率会减小,因为氧化剂会把电子从物质中抽走,阻碍反应的进行。
1.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但本身
并不会消耗。
催化剂通常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提高反
应速率。
这些特殊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机理,并预测反应结果。
高中化学特殊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特殊性质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基础知识,例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方程式等。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外,还有许多特殊性质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的特殊性质知识点。
一、晶体的性质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经常性和各向同性:晶体具有经常性,即晶体的结构在各向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变的。
另外,晶体还具有各向同性,即它的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
2. 光学性质:晶体对光有很强的作用,具有一系列的光学性质,例如双折射、偏振现象等。
3. 色散性:晶体可以将光按照波长的不同进行分散,这就是晶体的色散性。
4. 光电特性:晶体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光电效应,这是指光使晶体中的电子脱离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
5. 热膨胀性:晶体在受热后会发生膨胀,这是由于晶体中的原子振动增强引起的。
二、金属的特殊性质金属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导电性:金属是优良的导电材料,因为它的原子间存在自由电子。
2. 导热性:金属的导热性非常好,能够迅速传递热量。
3. 延展性和塑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成细丝或者锤打成薄片。
4. 高密度:金属的密度通常较高,是常见物质中密度最大的一类。
5.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这是因为金属中原子间的结合力较强所致。
三、溶液的特殊性质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混合物,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倾向于达到平衡:溶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溶质倾向于达到溶解度平衡。
2. 稀释性质: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溶剂或溶质的方式调节浓度。
3. 浸渍和离心:通过浸渍可以将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而离心则可以分离物质。
4.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有限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量。
四、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的广义称呼,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高中化学实验异常成因及利用

高中化学实验异常成因及利用异常成因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化学反应失控、装置失稳、操作不当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造成实验失败、危险事件甚至伤害事故。
造成这些异常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可能的情况。
操作不当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例如计量不准确、灌液不稳、试剂选择错误等。
这些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也会增加化学反应失控的风险。
材料失效实验材料的失效可能会导致实验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例如,旧化的试剂可能导致化学反应失控、陈旧的仪器可能导致计量不准确等。
实验环境不适宜实验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若环境不适宜,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化学反应失控。
利用异常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避免出现异常情况,也要学会利用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及其利用方法。
化学反应失控有时化学反应会失控,导致反应产物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预期。
这时我们可以借机观察失控的部分,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从而改进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有时我们进行实验时会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这时可以反思实验方案,重新设计实验流程,调整实验参数,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设备失效有时实验设备会失效,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改变实验方案,绕过失效设备的作用,仍然完成实验。
结论高中化学实验异常情况多种多样,常常需要我们当场进行处理。
对于避免异常情况,我们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对于已经发生的异常情况,我们要及时反思,分析其成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避免异常情况,也要善于利用异常情况,不断完善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效率。
高中化学奇特现象教案大全

高中化学奇特现象教案大全
主题:奇特的化学现象
目标:通过这堂课,学生将了解一些奇特的化学现象,并能够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材料:碳酸氢钠、醋酸、小苏打、氢氧化铜、酚酞指示剂、硫酸钠。
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或者图片展示一些奇特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1:将碳酸氢钠和醋酸混合,观察气泡的产生,解释这是因为什么发生的。
3.实验2:将小苏打和氢氧化铜混合,观察颜色变化,解释这是因为什么发生的。
4.实验3:将酚酞指示剂加入硫酸钠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解释这是因为什么发生的。
5.总结:让学生回顾这些实验,总结其中的化学原理,让他们能够解释这些奇特现象的发生。
6.扩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其中的奇特现象,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解释。
7.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结果,撰写一份观察报告,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评估:评估学生对于化学现象的解释能力,包括他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化学原理的理解。
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展示,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于化学现
象的理解。
【延展教材】
1. 《奇妙的化学反应》
2. 《化学奇幻秀》
3. 《化学与生活》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奇特现象教案大全范本,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常识

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CO。
9.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
10.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 75%。
11.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0.9%。
12.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13.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14.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15.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
气体A为:二氧化碳。
17.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锌。
18.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
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
19.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的性质所制得的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相机中。
用来制光电管的金属是: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那些事儿
写在前面
同学,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
明明感觉自己什么都会
但做题之后发现总有那么几个特例
明明知道这个不一定对
但到底不对在哪儿无力回怼
高中的知识千千万
要区分的就那么几个
陈哥将化学里面的特殊情况,那些不一定,那些特例 帮你整理出来
助力你的高中化学学习
使用方法:
1.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2.闲来看正面,不知道原因的翻到背面就有例子。
3.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加油!
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1.如氢的同位素(11 H)中只有一个质子
2.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1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
15.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16.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17.强氧化物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8.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不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