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考核表(终)

合集下载

中药房、煎药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考核检查记录表

中药房、煎药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考核检查记录表
4分
煎药室定期消毒,有消毒记录;煎药设备使用前确保清洁,有清洁记录
5分
三甲应知应会
随机提问值班人员,一个问题回答不全者扣1分,扣完为止
5分
部门学习
每月4次,按时记录
8分
质控知识
提问本部门质控人员对本科/部门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知晓情况,一个问题回答不全者扣2分
4分
扣分项
本次检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一项扣2分):
中药房、煎药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考核检查记录表
检查日期: 检查人: 得分:
项目
检查内容
分值
得分
存在问题
环境卫生
药房内干净整洁,墙壁及房顶无蜘蛛网、门窗玻璃明亮,卫生无死角
3分
药品存储区、工作区,药架无尘土,药品包装无尘土,调剂桌面不得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如水杯)
3分
生活区生活用品放置有序、不得乱放,卫生干净整洁
其他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处扣1分
医院通报的迟到、早退现象,每人次扣2分
有投诉事件,每次扣10分。
加分项
上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次检查已整改的,每处加1分。
工作亮点,每处加2分。
备注:检查满分共100分。扣分项没有问题不得分,有问题的酌情扣分,扣分无上限。
人员
人员着装符合医院要求,佩戴胸卡。(查仪容仪表,女士长发挽起,着工作衣,男士不允许着短裤、拖鞋)
4分
药品质量
药斗上有品名标签,品名使用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相符
4分
药斗内药品脱包装放置,不同品种不得混放。
4分
定期养护,查养护记录
4分
无生虫、霉变,无串斗等情况(每发现一个扣2分,扣完剂处方)
4分
双人核对,复核人员为中级以上职称

浙江省中药药品代煎服务工作质量规范

浙江省中药药品代煎服务工作质量规范

浙江省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工作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药饮片代煎服务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代煎中药的需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围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接本省医疗机构委托中药代煎服务的中药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保证代煎中药的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章场地、设施和设备要求第四条设置独立的中药煎药管理部门与操作区,其场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周边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操作区的房屋和面积应根据煎药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操作区设有工作区、独亚生活区、药渣处理区,工作区内应设置准备区(收药、复核、存放)、浸泡区、煎煮区、清洗区及储药区等功能区域。

特殊用药如外用药、妊娠刷药要有专门的煎药机进行煎煮。

第五条煎药操作区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不易发霉和脱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设施的设置应当便于清洁,有安全消防等防护措施,有排水、通风、防尘、防动物昆虫侵入等设施。

配备的储药区(煎液冷却后)应保持在室温以下,需要2 -8气储存的药品颓配备冷藏设施。

第六条根据业务规模和操作要求配备必要的煎药设备和量杯(筒)、过滤、计时、捣碎加工等辅助器具。

直接与药物接触的煎药容器具应选用耐腐蚀、不易与药汁起反应、不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不得使用铝、铁和普通塑料制品。

煎药袋的材质应无毒害、耐用、耐高温、有滤过功能并需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不得使用有破损的煎药袋。

第七条煎药场地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得放置与煎药无关的物品,煎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每剂煎药结隶,应及时洗净煎药袋及煎药、包装设备和容器,严防混药和污染;每天煎药结束按规定做好清场工作;煎药场地应当依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定期进行消毒。

完整版中药煎药质量管理制度

完整版中药煎药质量管理制度

完整版中药煎药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中药煎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确保中药煎药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二、质量管理责任1.中药煎药质量管理属于全员责任,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修订中药煎药的工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3.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中药煎药的管理方针和目标,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三、中药煎药设备管理1.中药煎药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使用前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规定操作。

四、中药材质量管理1.中药材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中药材。

2.中药材进货必须进行验收,验收标准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五、中药处方管理1.中药处方必须由具有中医资格的医生开具,开具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

2.中药处方要求详细列明中药名、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

3.中药处方必须经过审方人员审核。

六、中药煎药操作管理1.中药煎药操作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中药煎药操作必须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严禁私自改变煎药方法。

3.中药煎药过程要求详细记录,包括药材的煎制情况、时间、煎药人员等信息。

七、煎药质量控制1.中药煎药前必须对煎药设备进行预热,保证设备达到要求的温度。

2.中药煎药时要控制好火候和煎药时间,避免过煎或不煎的情况发生。

3.中药煎药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指标,同时要进行质量标准的比对。

八、中药煎药记录管理1.中药煎药操作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并进行签字确认。

2.中药煎药记录必须进行电子归档,保存时间按照相关法规进行。

九、质量问题处理1.对于中药煎药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分析处理。

2.负责质量问题处理的人员必须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十、质量管理评估1.定期对中药煎药工作进行质量管理评估,包括质量指标的达到情况、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

中药煎药室煎剂质量控制、监测考核细则评分表

中药煎药室煎剂质量控制、监测考核细则评分表
介休市中医医院中药煎药室煎剂质量控制、监测考核细则评分表
名称 1 考核内容 登记与处方项目相符、完善;一项不符扣二分。 待煎药物浸泡药液加水量超过药面2-5cm、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煎煮时间根据方剂的功能和药物的功效确定。执行医嘱操作,一项不 符扣2.5分。 成品药液误差应该控制在5%左右,不符扣5分。 压榨药渣残液量不得超过残渣总量的20%,成品药液应保持有药材自 身的特殊气味,包装袋装量充足,一项不符扣2分。 包装袋内在灯光下检视,应无混浊及沉淀现象;具有较高的澄明度。 一项不符扣2分。 药液包装成品应做到包装袋外无药液污渍,标签清晰明了外表干燥无 污染。密封必须严格,无漏液、漏气现象,药袋封口处不得有药液渗 出。一项不符扣3分。 若达不到以上要求,不得交于患者,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员处理,必要 情况下,应重新调配处方,进行返工,决不允许不合格的药品流入患 者手中。否则扣30分。 应得分值 10分 扣分原因 实得分值 药剂质控员
2
10分
3
10分
4
10分
5
10分
6
20分Biblioteka 730分

中药煎药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考核表(终)

中药煎药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考核表(终)
5
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
3
代煎药品浸泡时间应达到规定的30~60分钟
3
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或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容真实、记录完整
5
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20年中药煎药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考核表
第季度
检查日期 得分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
得分
设施及设备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5
环境卫生程度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5
人员要求达到《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5
领取待煎药品时核对处方分类记录,煎药人员应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特殊药物的煎熬法和单包数量,以及调配人签名等项是否已填写清楚,经核对后,在中药领发签收表上签收
3
煎药室专人负责,必须有中药师具体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与管理工作
5
煎药人员严格执行煎药室工作制度及中药煎煮操作规程,煎药时应坚守岗位,防止药汁煎干,保证药液质量
5
严格按照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使用说明书使用,机械出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安全运行,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3
要求无漏包、无胀包
3
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做好个人卫生
3
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工作结束紫外灯灭菌
3
住院病人药剂煎好后,由护士按时领取,并复核后在“取(送)药签收登记表”上签收,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

中药煎药委托加工质量监控表

中药煎药委托加工质量监控表
中药煎药委托加工质量监控表
委托加工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
内容
病人姓名
备注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
煎药操作规范情况
药是否浸泡半小时
煎药时间是否控制在25-30分钟
容器压力是否控制在0.15mpa-0.2mpa
煎药温度是否控制在100°C-120°C
是否核对姓名床号、药贴
先煎、洋化、后下、冲服落实情况
煎药前后容器是否清洗
药方调配状况
处方审核、调配准确性
药方调配总量误差不超过±2%
核对复核率是否达到100%
煎药质量状况
药渣是否出现糊块状、白心、硬心
灌装封口是否良好
环境状况
煎药室环境是否良好
煎药机是否清洁
个人卫生及体检状况
检查评估
被考核人签名:
考核人签名:

医院中药煎药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记录

医院中药煎药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记录

填表说明:检查人员按检查内容逐项检查,并在右侧相应日期表格记录,合格画“√”,不合格画“×”
检查药煎药质量控制、监测记录表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1、环境卫生 2、煎药用水 3、代煎药品浸泡时间 4、每剂药品煎煮次数 5、药品煎煮时间 6、根据方剂功能和药物功效确定 7、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按医嘱操 作 8、药渣煎透度(无糊状快、无白 心、无硬心) 9、内服药与外用药标识区分 10、煎出药液量与方剂剂数相符分 装剂量准确 11、煎药室专人负责 12、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煎药室工作 制度及中药煎煮操作规程 13、工作人员领取待煎药品时核对 处方分类记录 14、工作人员发放中药汤剂时复核 并签收 15、急煎汤剂在2小时内完成并发 放复核签收 检查人员签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医院药剂科医疗质量考核表(中药房)

医院药剂科医疗质量考核表(中药房)
10
6
发药时向病人详细解释药材煎煮法和服用方法,交待特殊的煎煮法和使用方法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如顾客需要代为煎药,由煎药室按《中药煎煮室工作规范》和《中药煎药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煎药,煎煮包装后移交中药房,发药人员核对姓名、方剂数量,方可发放。
10
7
对药品采取养护措施,防止药品虫蛀、霉变等,保证药品质量。
10
3
严格执行麻、剧毒、精神、药品和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10
4
配方前先检查秤量设备,秤量动作规范。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平放整齐。不得调配虫蛀、霉变药品。称量准确,分剂均匀,不得估量取药,称量差异每剂不得超过±5%。调配完毕必须自查并在处方上签字,无自查和签名不得分。
10
5
核对处方有无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用药。中药方剂的分剂量或总剂量,有无多配,错配,漏配。坚硬药品是否捣碎,先煎、后下等需特殊煎服的药品是否另包注明。称量是否相符,分剂是否均匀。复核合格后签字或盖章。无第二人核对时,也要做到调配人自行核对并签名。核对无签字不得分。
医院药剂科医疗质量考核表(中药房)
被考核部门:中药房
考核日期:年月日
序号
考核项目
标准分
实得分
存在问题
备注
1
准时开窗,按规定着装;服务态度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用语;不擅自离岗,保持调剂室的安静,专心工作;按顺序取方。
10

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收方后应查对处方上的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并核对医生处方权。
10
8
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10
9
每月盘点,无差错,药品、设施定位放置摆设整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煎药室专人负责,必须有中药师具体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与管理工作
5
煎药人员严格执行煎药室工作制度及中药煎煮操作规程,煎药时应坚守岗位,防止药汁煎干,保证药液质量
5
严格按照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使用说明书使用,机械出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安全运行,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3
要求无漏包、无胀包
3
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做好个人卫生
3
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工作结束紫外灯灭菌
3
住院病人药剂煎好后,由护士按时领取,并复核后在“取(送)药签收登记表”上签收,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
5
代煎药品要在规定时间内煎好,详细复核后及时送至发煎药室登记,待病人领取
20年中药煎药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考核表
第季度
检查日期 得分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
得分
设施及设备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5
环境卫生程度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5
人员要求达到《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5
领取待煎药品时核对处方分类记录,煎药人员应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特殊药物的煎熬法和单包数量,以及调配人签名等项是否已填写清楚,经核对后,在中药领发签收表上签收
5
药渣煎透度:做到三无(无糊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白心、无硬心),合格率≥90%
5
药汁浓度:做到汁浓味厚,合格率≥90%
5
代煎病人及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率≥95%
5
煎药卡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做好标记
2
内服药与外用药标识区分,煎好的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标记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3
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服用一般煎至50~150毫升,成人服用一般煎至200~300毫升。或遵医嘱
3
煎药质量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意见
3
急煎药物应在2小时内完成,建立中药急煎制度并规范急煎记录
3
科主任检查者(签名)
年 月 日
5
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
3
代煎药品浸泡时间应达到规定的30~60分钟
3
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或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容真实、记录完整
5
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
5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