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
《氓》理解性默写

《氓》理解性默写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运用比兴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5.以桑叶的枯黄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容颜憔悴和被弃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年轻貌美或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意深厚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到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9.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0.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女子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
高考必考《氓》理解性默写

《氓》1.《氓》开头四句语气活泼俏皮,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和女子率真直爽的性格。
2.《氓》中表现先民在选择婚期时的特殊做法: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
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
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咎(jiù):不吉利,灾祸。
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3.《氓》中,以桑树起兴,借桑树的茂盛比喻女子青春年华,借桑树的凋零比喻女子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树的茂盛比喻男女未成婚时的情意浓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通过比兴的手法预示婚变将会要发生,夫妻之前变得淡漠4.《氓》中女主人公连用两个感叹句,以警醒,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
5.《氓》中女子和男子婚后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罔:无,没有;极:标准,准则。
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6.《氓》中的婚后的辛勤劳作。
7.《氓》中以“淇”“隰”的有界来比喻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而自己愁思无尽8.《氓》中女主人回想少年时期的快乐情景: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总角。
这里指代少年时代。
晏:快乐。
古代文化常识:一.年龄称谓: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3、及笄:女子十五4、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5、弱冠:男子20岁行冠礼二: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三.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默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匪我愆期乘彼垝垣泣涕涟涟尔卜尔筮于嗟鸠兮桑葚自我徂尔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氓》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氓》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1、《氓》中“,”句子是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2、《氓》中“,”句子是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3、《氓》中“,”句子是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
4、《氓》中“,”句子是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
5、《氓》中“,”两句是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6、在《氓》中“,”语句是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
7、《氓》中“,;,”句子是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
8、《氓》中“,”句子是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
9、《氓》中“,!”语句是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
10、《氓》中“,。
,”语句是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体现这一点。
《氓》理解性默写(答案)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3、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6、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8、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9、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氓》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

《氓》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氓>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氓》是《诗经》中的一首著名的弃妇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婚姻中的不幸遭遇。
以下是对《氓》的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
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的乐歌。
2、《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二、重点字词1、氓: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2、蚩蚩:忠厚的样子。
3、匪:通“非”,不是。
4、愆期:拖延婚期。
5、将:愿,请。
6、乘:登上。
7、垝垣:倒塌的墙壁。
8、复关:卫国地名,诗中代指氓。
9、泣涕:眼泪。
10、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11、既:已经。
12、沃若:润泽的样子。
13、于嗟:感叹词。
14、鸠:斑鸠。
15、桑葚:桑树的果实。
16、耽:沉溺。
17、说:通“脱”,解脱。
18、陨:坠落。
19、徂:往。
20、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21、渐:浸湿。
22、爽:差错。
23、贰:有二心。
24、罔极:没有准则。
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反复无常。
26、靡室劳矣: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2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28、靡有朝矣: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29、言既遂矣:(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
30、咥其笑矣:讥笑我。
31、躬自悼矣:自己伤心。
32、及尔偕老:和你一起到老。
33、隰则有泮:低湿的地方总有边。
三、通假字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感叹词。
3、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四、古今异义1、至于顿丘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2、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指年龄。
《氓》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doc学生版

《氓》一课一测一、通假字1、匪(fēi)来贸丝“”通“”,译:。
2、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
“”通“”,译。
3、士之耽兮,犹可脱(tuō)也。
“”通“”,译。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二、字音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chéng彼垝垣,以望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bǔ尔筮,体无咎言。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qí水汤汤,渐车帷裳。
夙sù兴夜寐mèi,靡有朝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三、古今异义词: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古代;今指儿子。
至于——古义:;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2、三岁食贫三岁——古义:;今义:三岁的年龄3、秋以为期以为——古义:两个词,今义:一个词,认为。
4、总角之宴宴——古义:;今义:宴会。
四、一词多义1、以A、秋以为期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言A、助词言既遂矣言:静言思之言:B、体无咎言C、言笑宴宴载笑载言3、之A、①氓之蚩蚩\\②桑之未落\\③士之耽兮④女之耽兮⑤桑之落矣B、⑥总角之宴C、⑦静言思之4、其其叶沃若咥其笑矣不思其反五、需注意的语气助词:1、于嗟鸠兮于嗟:吁嗟,感叹词。
(二字都表示感慨。
)2、亦已焉哉焉哉:语气词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六、理解性默写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子是:2.运用比兴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5.以桑叶的枯黄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容颜憔悴和被弃的一句是: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年轻貌美或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意深厚的句子是: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氓》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氓》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氓》选自《诗经•卫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
《诗经》在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
⑤记录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
总之,《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诗经》最有成就的部分,共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多讽刺之声)和《大雅》(多歌功颂德之作);《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朱熹提出:“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即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
朱熹指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朱熹说过:“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其他知识:①总角:古时少年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从年龄上看,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借指少年时代。
②古代占卜术语:(1)卜:古人迷信,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
(2)筮:本是用草木类预测。
③百姓的称谓:对普通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氓、布衣、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庶、黎元等。
二、重要文言词语释义氓之蚩蚩(老实忠厚),抱布贸.(买)丝。
《氓》知识点归纳大全

《氓》知识点归纳大全《氓》知识点归纳大全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根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进步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氓》知识点归纳,欢送阅读!《氓》知识点归纳11、古今异义:【氓之蚩蚩】古义:,读“méng”今义:流氓,读音:“máng”【泣涕涟涟】古义:今义:鼻涕【总角之宴】古义:今义:宴会2、词类活用:【夙兴夜寐】夜:名词作状语【士贰其行】贰:使动用法,【二三其德】二三:使动用法,【三岁食贫】贫:形容词作名词。
3、一词多义:【将】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一瞬(苏轼《赤壁赋》):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故】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乘彼垝垣,以望复关:4、通假字:【匪来贸丝】匪,通“ ”,【于嗟鸠兮】于,通“ ”,【犹可说也】于,通“ ”,【隰那么有泮】泮,通“ ”,5、重点词语解释:【蚩蚩】【贸】【谋】【涉】【愆】【将】【乘】【垝垣】【涟涟】【卜】【筮】【体】【咎】【贿】【沃假设】【耽】【陨】【徂】【汤汤】【渐】【爽】【罔极】【二三】【靡】【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遂】【咥】【躬】【悼】【及】【偕老】【隰】【晏晏】【信誓旦旦】6、参考译文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成心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衰败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颖润泽。
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氓》理解性背诵默写文句对译、字词强化

《氓》理解性背诵默写文句对译、字词强化注意:1、原文语句中加横线处是易写错和难写的字词,须重点记忆。
2、前一句是原文,后一句是译文,对照读记,以强化对文句内容的理解。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丝,是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送您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并非我要拖延婚期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好媒人。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复关没有见到盼望的人,眼泪簌簌掉下来。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情郎既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你去卜卦求神仙,卜筮的结果没有不吉利。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你用车来迎娶,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桑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唉,那些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哎,年轻的姑娘们呀,不要沉溺在与男子的情爱中。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劳动没有不干的。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你的心愿实现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兄弟不知道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静下心来细细想,只能独自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氓》知识点整理及理解性默写
一、通假字
1、匪(fēi)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通“吁”,感叹词。
3、士之耽兮,犹可脱(tuō)也。
“说”通“脱”,脱身。
(或不作通假字:说,shuō,言说。
)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界。
二、字音
氓méng之蚩chī蚩chī,抱布贸丝。
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chéng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
既见复关,载zài笑载zài言。
尔卜bǔ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
淇qí水汤shāng汤shāng,渐jiān车帷wéi裳cháng。
夙sù兴夜寐mèi,靡mǐ有朝矣。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
三、古今异义词: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指儿子。
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2、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3、秋以为期以为——古义:两个词,把……当作今义:一个词,认为。
4、总角之宴宴——古义:快乐;今义:宴会。
四、一词多义
1、以
A、秋以为期(以:介词,把。
以为:把...当做。
“以秋为期”,原句中宾语“秋”前置了。
)
B、乘彼垝垣,以(连词,表示目的,来)望复关
C、以(介词,用)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迁
2、言
A、助词
言既遂矣言:句首助词。
静言思之言:句中助词。
B、名词,言辞,说法。
体无咎言
C、动词,说。
言笑宴宴载笑载言
3、之
A、之:主谓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氓之蚩蚩\\②桑之未落\\③士之耽兮④女之耽兮⑤桑之落矣
B、助词,的。
⑥总角之宴
C、代词,代那件事,指自己不幸的遭遇。
(或释为:助词,无义。
)
⑦静言思之
4、其
A、其:它的。
其叶沃若
B、助词,无义。
咥其笑矣
C、代词,你。
不思其反
五、需注意的语气助词:
1、于嗟鸠兮于嗟:吁嗟,感叹词。
(二字都表示感慨。
)
2、亦已焉哉焉哉:语气词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六、理解性默写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运用比兴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5.以桑叶的枯黄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容颜憔悴和被弃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年轻貌美或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意深厚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到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9.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0.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女子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
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5.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6.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7.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