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绿色发展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环保型的冬小麦种植技术 ,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多元化市场
开拓多元化的销售市场,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还要积 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冬小麦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优势
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 2
增加播种密度
宽幅精播技术可增加冬小麦的播种密度,从而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优化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一致,有利于冬小麦出苗整齐,同时 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水资源。
3
提高光能利用率
宽幅精播技术有利于增加冬小麦的通风和光照 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
收获与贮藏
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晾晒干燥后进行贮藏。贮藏期间要注意保持通风干燥,防止贮 藏害虫和鼠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
机械化播种与收割
播种机械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需要使用播种机械进行播种。
收割机械
在小麦成熟后,需要使用收割机械进行收割。
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农业防治
利用轮作、深耕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精量施肥
根据小麦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精 确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提高肥料 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综合管理
通过科学的水、肥、药等综合管理 措施,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
目前,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已经在多个省份得到推广 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未 来将会在提高产量、优化品质、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加 重要的作用。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有助于规模化种植,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了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

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1)农艺与农机结合体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发挥良种增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没有良种不行,有了良种,没有良法、不具备发挥良种潜力的条件也不行。

在粮食生产中,农机是重要的增产工具。

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工作。

可以说,离开农机,良种不良,良法不灵,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是促进规模化种植、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2)农艺与农机结合是适应农村劳动力状况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高新技术规模化与劳动力素质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将栽培技术集约化和机械化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3)农艺与农机结合是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科技服务中心和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带动农村科技产业发展,培养科技种粮大户。

其次,培植农机科技带头户,促进农村新服务产业的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产。

二、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创建与增产效果1.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特点当前小麦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种植模式多,品种更换频繁,种植机械种类多、机械老化等现象,造成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少,小麦播种量快速升高(平均每亩播种量在10千克以上,个别地区少数农户每亩仍播15千克左右),形成了群体差、个体弱、产量徘徊的局面。

重品种,轻技术,管理粗放,已造成栽培与品种、农艺与农机、推广与生产不统一,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研制成功将推进传统小麦种植制度、种植方式的变革和小麦生产水平的又一次提高,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03
随着国内外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冬小麦的产 量和质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是提高冬小麦的抗逆性、 适应性和产量,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02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 原理
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意义
1 2
提高小麦播种效率
采用宽幅精播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小麦播种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广应用冬小麦 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1
研究表明,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可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 益。
2
研究发现,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最佳种 植密度为每亩15万至18万株,该密度下的小麦 产量和品质均最优。
03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必要的,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 ,推动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生态效益
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 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05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 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的意义
01
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能够改善小麦的生存环境,提高播种质量,
有助于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02
增加农民收入
采用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可以减少种子用量,降低成本,同时提
2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适合 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以提高其生长和生产效益 。
3
本研究旨在通过宽幅精播栽培技术,为冬小麦 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宝贝啊!你知道吗,就像给小麦安上了翅膀,能让它们在田野里欢快地飞翔,茁壮成长!
传统的播种方式有时候就像是走在老路上,虽然也能到达目的地,但总是缺了那么点惊喜和突破。

而小麦宽幅精播就不一样啦,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高产的新大门!宽幅播种,让小麦种子们不再拥挤,它们有了更宽敞的空间去生根发芽,去吸收养分,这不就跟咱们人住大房子更舒服一个道理嘛!
这种技术能让小麦的根系更发达,那扎根在土地里,就像牢牢抓住了大地母亲的手,稳稳当当的。

而且呀,麦穗也会更饱满,那一颗颗麦粒就像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想想看,一大片麦田里,都是这样饱满的麦穗,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再说了,这宽幅精播还能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呢!就好像给小麦穿上了坚固的铠甲,任凭风吹雨打,它们依然能挺直腰杆。

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呀!这意味着咱们不用担心一场风雨就把辛苦种的小麦给毁了,多让人安心啊!
而且哦,采用这种技术,还能更好地利用肥料和水分呢!肥料就像是小麦的美食,水分就像是它们的饮料,有了宽幅精播,它们就能尽情地享受这些“美味”啦,那能不长得好吗?这难道不比以前那种方式强多了吗?
还有啊,这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起来也不难呀!只要咱农民朋友们认真去学,去实践,肯定能掌握得很好。

这就像是学一门新手艺,学会了就能让咱们的小麦产量蹭蹭往上涨,那多带劲啊!难道咱还不想去试试?
总之,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咱农民的好帮手,是小麦丰收的保障!咱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让咱们的麦田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让咱们的生活因为小麦的高产而更加美好!。

小麦宽幅匀播关键技术

小麦宽幅匀播关键技术

河南农业2021年第13期一、技术应用效果内黄县通过小麦宽幅匀播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大面积示范,采取小麦“宽幅匀播”种植,按照“控肥、控药、控水”绿色生产要求,以“高产+优质+节本+增效”为目标,落实“优良品种+深耕整地+合理施肥+宽幅匀播+应变管理+适时收获”集成技术模式。

近年调查统计显示,应用该技术每667 m 2增产30~60 kg,增幅7%~13%,且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所需农资投入更加科学高效,麦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轻,小麦籽粒商品性好、品质优。

二、技术核心优良品种+种子包衣+深耕整地+合理施肥+科学播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三、全环节关键技术(一)选用良种小麦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综合抗性好、有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

种子纯度≥99.9%、净度≥99.9%、水分≤13%、发芽率≥95%,且发芽势强,无病害,籽粒饱满,整齐一致。

(二)精细整地提倡机械深耕整地,耕后耙磨耙实,达到土碎地平。

秸秆还田地块,粉碎后的秸秆长度≤7 cm,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

(三)合理施肥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配方肥。

合理分配氮肥基施、追施比例(高肥力麦田6:4,中高肥力麦田7:3)。

推广“前氮后移”技术。

(四)科学播种1.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或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药剂拌种,防控种传病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合理播种量。

适宜播种期内,高产麦田基本苗,半冬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7万~19万棵,弱春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8万~20万棵,超过适播期播种的麦田,每晚播3 d 每667 m 2增加1.0万~1.5万棵基本苗。

3.适期播种。

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20日播种,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25日播种。

4.足墒匀播。

播种时要做到适土壤墒情适宜,下种均匀,播深适当(播深3~5 cm),播后镇压,提高播种质量,保证麦田及时出苗且苗齐、苗全、苗匀。

5.优化行距。

小麦宽幅播种的播幅一般为8 cm,其内空行距(即2个播幅之间的空档)要依据麦田土壤地力及产量水平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小麦植株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促进小麦增产保优增效。

浅谈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15年第8期(上)
多也应适当疏掉一部分,以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这对提高产量也有一定效果。

六、水肥平衡,减少浪费
(一)施肥不平衡
氮肥用量过高造成的徒长现象明显,不得不采取整枝掐蔓的方法控制其非营养体徒长过快。

同时,农民误认为整枝后可以提高座果率,提早成熟,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氮肥过多一旦遇到雨水过多就会造成秧苗徒长,易感染病虫草害等,反而不易坐果。

面喷施磷肥、钾肥。

不过量施用氮肥,可以改善西瓜的品质,口感好,甜度高。

(三)追肥原则
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

提苗肥在定植后5~7d 缓苗后进行,一般用尿素、复合肥1:2配成0.3%溶液施1次即可;伸蔓肥一般在提苗后20d 左右,每株用尿素10~15g ,钾肥15g 在定植点外35cm 处两侧开深25cm 条沟,将肥施于沟中盖土;膨瓜肥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进行,每株用尿素30~40g 、过磷酸钙15g 、钾肥30~40g ,在定植点外50cm
(二)采取引诱方法进行害虫防治
如利用诱蚜板诱杀蚜虫,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等。

(三)采用高温闷棚防治 如黄瓜的霜霉病。

八、总论
据试验,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增产一倍以上,嫁接黄瓜增长30%~50%,嫁接西红柿增长50%以上。

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黄瓜嫁接栽培,可以增强黄瓜抗低温能力,预防黄瓜枯萎病和疫病,克服黄瓜连作障害,促进植株生长及增加产量。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17)02-0048-01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B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史良锁,宋巧珍(闻喜县种子管理站,山西运城043800)摘要:介绍了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特点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宽幅精播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将小麦的播种行幅宽由传统的2~3cm增加到7~8cm,使种子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个体发育更健壮,避免个体间相互争夺水分和养分,提高了光合利用率,促进小麦根系发达,提高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每667m2增产幅度在8%以上。

1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特点①扩大播种行距,改为等行距(20~25cm)宽幅播种。

由于宽幅播种籽粒分布均匀,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扩大,植株根系发达、蘖多而壮,提高了植株的综合抗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②改变播幅,改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的缺点,有利于个体良好发育,个体与群体更加协调。

③当前麦田有机肥普遍减少,秸秆还田数量增多,小麦播种机容易造成小麦播种用种量大、播种不均匀、缺苗断垄等现象。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后带镇压轮,能压实土壤,确保出苗均匀、整齐。

播种后形成的波浪型沟垄,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④降低用种量,有利于个体发育健壮以及群体生长合理。

2小麦宽幅精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1测土配方、培肥地力以配方施肥为主,坚持无机肥与有机肥同时进行,掌握稳氮、增磷、补钾、配微肥的原则,产量水平在500k g/667m2以上的高产田,要求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 g或精制有机肥100~150k g,及纯氮(N)14~16k g、纯磷(P)7~8k g、纯钾(K)6~8k g。

氮肥50%底施、50%春季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2.2选用包衣优种选用高产潜力大,抗倒伏、抗逆性强,成穗率高的小麦优种。

使用种衣剂包衣,有效防治小麦种子根部危害,提高种子出苗率,促进幼苗早发和苗齐苗壮。

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传统的小麦栽培方法大多采用行距窄、密植的方式栽种,但这种栽培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湿害、病虫害易发、高产难保等。

这时,采用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既能提高产量,又有助于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该技术。

一、技术特点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是指在保持一定行距和株行距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粒子播种,使种子分布均匀,避免了几乎相邻的植株互相竞争的情况。

该技术特点如下:1、较高的产量。

采用该技术栽种小麦,能够保达到每亩增产300公斤以上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2、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种植密度适当,叶子之间的空气流通良好,避免了许多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3、提高了光照和空间的利用率。

该技术下的小麦每株株距较大,便于叶面吸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释放和利用土壤养分。

4、均匀增产效果优秀。

小麦幅宽匀播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小麦的密植状况,避免植株之间竞争产生,导致一些部位的瘦弱情况,达到均匀增产的目的。

二、技术方法1、施肥。

在栽培开始前,要做好充分的施肥措施,可以适量放置底肥或基肥,促进种子的生长发育。

还可以在施肥时加用生物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植株生长环境。

2、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数量。

广泛采用适合该栽培技术的小麦品种,数量上和平时不同,每亩播种量大概为225-240公斤,能够达到相对较好的效果。

3、密度调控。

根据种植区域、土地属性等,合理控制植物的密度,最适合的密度大概是每平方米2-3株,过低增产效果不佳,高密度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前景。

4、一定的植株间距离。

小麦宽幅匀播的栽种也有自己合理的植株间距离,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密度适当调整。

5、适宜的机械拖拉板。

要采用适合的机器设备进行整个过程的作业,以确保种子分布均匀,避免了联播机和旋挖机的问题。

三、结果分析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不但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增加,而且对生态环境、土壤增效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改良作用,因此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动力50马力拖拉机配套作业,可一次完成筑埂、施肥、
播种、镇压等全部工序。其中小麦8行,施肥4行,行距、 畦宽可自行调整。
“宽幅精量播种机” 的创新点:
①播幅宽,为8cm,双管单腿开沟器、内装分 粒器 ②单孔单粒窝眼式排种器 ③播量精确
第一代产品
第二代产品
第三代产品
(三)小麦宽幅精播机的特点
3、实行宽幅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4、播前播后镇压,确保苗全苗壮
四、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滕州市农技站对小麦宽幅播种试验调查
冬 前 处 理 基本苗 (万/亩) 冬前 总分蘖 (万/亩) 单株 分蘖 (个) 单株 次生根 (条) 春季 前分蘖 (万/亩) 单株 分蘖 (个) 春 季 单株 次生根 (条) 亩穗数 (万/亩) 穗粒数 (个) 千粒重 (克) 实产 (公斤) 增减 (%)
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比2005年提 高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2%,比十一五
末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两个52%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
式开始进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阶段,标志着科技已经 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我们70年代开始研究小麦精播时是在滕县进行精播试验示范,
1997年经省农业厅组织小麦专家组对8个地市小麦高产麦田进行实打验 收。全省有16处小麦高产达6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到731.73公斤,创 我省小麦历史最高纪录。 1997年山东省小麦高产示范实打验收达标结果表
序号
1 2 3 4


品种(系)
8017-2 8017-2 924402 90-6
实打面积(亩)
一查6行腿安装高度是否一致,开空车跑上一段,再一次进行
整机调整和单楼腿调整,以达到深浅一致,下种均匀。 2、播种速度是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速度过快易造成排种不匀、
播量不准、行幅过宽、行垄过高等问题,建议播种时速为2档
速较为适宜。
三、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地力培肥质量
2、深耕细耙,平整土地
14
15 16
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
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 肥城市边辽镇海子村
鲁麦22
鲁麦22 泰山915021
1.07
1.02 2.20
611播栽培技术及配套宽幅精播 机的示范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于农
业的机械化。农业部韩部长用两个52%进一步说明,2010
3、调整行距。行距大小与地力水平,品种类型有直 接关系,小麦宽幅精播机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自 行调整。 4、播种深度。调整播种深度最好先把播种机开到地 里空跑一圈,看一看各楼腿的深浅情况,然后再 进行整机调整或单个楼腿调整。一般深度调整有 整机调整、平面调整和单腿调整。所谓整机调整 是在6行腿平面调整的基础上,调整拖拉机与播种 机之间的拉杆;平面调整就是在地头路上把6行腿 同落地上,达到各楼腿高度一致,然后固定“U” 型螺圈;单腿调整就是单行腿深浅进行调整,特 别是车轮后边楼腿要适当调整深些。
5、调整播量 ①首先松开种子箱一端排种器的控制开关,然后转 动手轮调整排种器的拨轮,当拨轮伸出一个窝眼 排种孔时,播种量约为3.5公斤/亩,前后两排窝 眼排种孔应调整使数目一致,当播种量定为7公斤 /亩时,应调整前后两排二个窝眼排种孔,以此类 推。播种量调整后,要把种子箱一端排种控制锁 拧紧,否则会影响播种量。 ②种子盒内毛刷螺丝拧紧,毛刷安装长短是影响播 种量是否准确的关键,开播前一定要逐一检查, 播种时一定要定期检查,当播到一定面积或毛刷 磨短时应及时更换或调整毛刷,否则会影响播种 量和播种出苗的均匀度。 ③确定播种量最准确的方法是称取一定量的种子进 行实地播种。
省滕州市、岱岳区两地小麦宽幅精播机播种麦田现场考察
苗情长势,专家们一致认同小麦宽幅播种对籽粒分散、播 种均匀、根系发育,麦苗健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 缺苗断垄,疙瘩苗的问题,同时也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改 进意见。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将小麦宽幅精播机及配套的高
产高效栽培技术作为提升小麦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措施在全
(五)小麦宽幅精播机田间操作与调整
1、播种机出厂经过长途运输,安装好的部件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 螺丝松动或错位等现象,机手在播种前应对购买的播种机进行 “三看三查”:一看种子箱内12个排种器窝眼排种孔是否与播 种量相一致;查一查排种开关是否锁紧,毛刷螺丝是否拧紧, 排种器两端卡子螺丝是否拧紧。二看行距是否分布均匀,是否 符合要求;查一查每腿的“U”型螺栓是否松动,排种塑料管是 否垂直,有没有漏出楼腿或弯曲等现象。三看播种深浅度;查
不同播种方式组合群体茎数和成穗情况 最大分蘖数 春季单株分 有效分蘖 (万/亩) 蘖(个) (万/亩) 93.7 7.72 47.2 成穗率 (%) 50.4
处理
正常条播济麦22
宽幅播种济麦22 正常条播山农6248
宽幅播种山农6248
88.8 73.1
“扩大播幅,播种均匀,健壮个体,提高产量”。
1、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性能较好,按规定量播种准确,每亩地播量可调 6~9公斤;实行小麦宽幅精播有利于根系发达,有利于分蘖增多,苗 蘖健壮,增强抗寒性。 2、改生产上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播种均匀,籽粒分散,弥补了传统播 种机播种缺苗断垄现象,无疙瘩苗。 3、改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 籽粒分散均匀,个体占地空间大,利于根多苗壮;克服了籽粒入土拥 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 4、传统播种机行宽3~5cm,宽幅精播机行宽8~10cm,有利于大穗型品 种多成穗,多穗型品种成大穗,有利于增加亩穗数。 5、实行宽幅精播有利于个体健壮,群体合理,边际优势好,成穗率高; 后期绿叶面积大,功能时间长,光能利用效率高,不早衰,落黄好, 穗粒多,粒重高,产量高。
(四)小麦宽幅精播机的使用与调整
1、培训播种机手。首先要认真学习宽幅精播机使用说明书,
熟悉播种机性能、可调节的部位、运行中的规律等,只有 播种机手熟悉掌握了宽幅精播机机械性能和作业技能,才 能有效地掌握播种量、播种深浅度、下种均匀度,才能提 高播种质量,实现一播全苗的要求。二是培养播种机手要 诚信服务,采用先保质量,再谈价格,后付款的标准化管 理方式。要求播种机手播行要直,播速要慢,深度要适宜, 行距要均等,播量要准确,出苗要均匀,播满播严,到头 到边,确保小麦播种质量。去年某实验点因更换不熟练机 手,造成播量不准,出苗很差的情况。 2、选择牵引动力。例如第三代6行小麦宽幅精播机应用15-18 马力拖拉机进行牵引。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 综合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小麦宽幅精播是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 延续和发展

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及配套宽幅精播机 的示范应用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当前,我省小麦亩产已达400公斤以上,地力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在
不断提高,但小麦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与小麦单产提高和生产发展不
来与郓城工力公司合作研制的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已获
得国家发明新型专利,并已在山东省及全国冬小麦主产区进行 示范推广。
(一)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农艺与农机结合体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 发展方向,对于发挥良种增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增 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没有良种不行,有了 良种,没有良法、不具备发挥良种潜力的条件也不行。在 粮食生产中,农机是重要的增产措施。农业机械不仅可以 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完成手工难以 完成的过程。实践证明,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提高了农业 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和农业技术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向集
一、小麦宽幅精播是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的延续和发展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大肥、大水、大播量、普遍 倒伏,粗种粗管等生产条件下创建的,1974年余松烈院士根 据当时的小麦生产状况,先后在滕县沙土大队、黄庄大队选 肥力较高各二亩地,用人工点播的方法进行播种,行距8寸, 株距2.5播,每亩3万粒,合3市斤,基本苗每亩3万,冬前苗 量82万,年后最大苗量110万,成穗数42.5万/亩,穗粒数平 均29.5粒,千粒重52克,实产638公斤/亩。用人工点播方法, 用最少的播种量,创造了当时北方麦区和山东省冬小麦区甚 至全国冬小麦高产新纪录。
宽幅播种
传统播种
12.4
12.3
53.6
51.2
4.6
4.1
5.3
4.1
93.0
85.3
7.6
6.9
6.2
5.1
44.7
41.0
35.5
35.1
47.0
48.0
633.3
586.7
7.9
临邑县农技站对小麦宽幅播种试验调查
处 理 宽幅播种 传统播种 基本 苗 (万/亩) 13.6 13.6 冬前 分蘖 (万/亩) 53.7 51.9 单株 分蘖 (个) 7.2 6.3 单株根 (条) 11.8 8.9 春季 总分蘖 (万/亩) 97.3 85.2 不孕 穗 (个) 1.85 2.65 结实 小穗 (个) 14.35 13.1 亩穗 数 (万/亩) 49.7 46.5 穗粒 数 (个) 33.2 31.9 千粒 重 (克) 45 44 实产 (公斤) 631.1 554.8 增 减 (%) 13.8
国冬麦区进行示范推广。
(二)小麦宽幅精播机的研制与创新
小麦宽幅精播机由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与郓城工力公 司合作研制而成,自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经过试验、 示范、改进、提高四个阶段,已生产了三代产品: 第一代为一垄双行无后轮镇压;
第二代前二后四楼腿安装后带镇压轮;
第三代为8行、9行多功能中大型小麦宽幅精播机。牵
当时没有机械,主要靠人工点播或找有经验的扶耧手用传统的 木耧播种,尽量减少播种量(每亩3~12市斤),出苗后发现有 缺苗断垅、疙瘩苗多,这就出现了先进的农艺,设有先进的机 械,然后采用人工疏苗、间苗和补栽的方法解决。上世纪80年 代,我们山东农学院与北京机械化研究所合作研制出第一代小 麦精播机“小麦园盘式精播机”(莱芜山口小麦精播机厂), 应用推广面积较大。第二代精播机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