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新人教版 (4)
寓言四则(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3)文本分析与解读:学生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举例:分析《守株待兔》中农民偶然得到兔子后,为何一直守在株旁不愿离去。
2.教学难点
(1)寓言故事寓意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故事表面,难以挖掘更深层次的寓意。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深入探讨寓言寓意。
二、核心素养目标
《寓言四则》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及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道德观念。通过学习寓言故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故事寓意,提高解读、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的运用和积累,提升语言表达与交流技巧。同时,通过探讨寓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思辨与创新意识,增强道德认知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新教材倡导的核心素养教育要求。
寓言四则(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寓言四则》-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包括以下四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寓言的含义,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寓意;学习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成语;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同时,结合课文,进行生字词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在上完《寓言四则》这一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一点做得还不错。大家对于寓言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寓言四则》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4《寓言四则》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故事续编三:蚊子幸运逃生后,心想:“哎,幸亏有这么一阵风,要不然我就会成为蜘蛛的盘中餐了。
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结果。
我以后可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否则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谦虚的蚊子。
三、板书设计学习目标 1.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重点)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
”今天我们看看这两个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穿井得一人》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教学备注】‖学法指导‖习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课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分出轻重,读出语气,做到抑扬顿挫。
编写寓言,要注意情节是否合理,情节和寓意是否一致。
可在一个故事的最后点明寓意。
三、板书设计杞人忧天✍教学反思可取之处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不足之处在学习后两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是和学生合作一起翻译课文,学生翻译有困难时,先互相帮助尝试着翻译,出现问题时,教师纠正。
可是,在最后一点翻译时,还是陷入了教师为主这个泥潭,出现了失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EW29160 71E8 燨L31839 7C5F 籟21207 52D7 勗20230 4F06 伆31030 7936 礶30584 7778 睸W32201 7DC9 緉Cb\k。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8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希望在寓言四则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篇一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驴与愚蠢的狼》导入。
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
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课堂实录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二、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爱慕虚荣的危害。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生字。
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2)掌握词义:庇护:袒护,保护。
七年级语文上册4《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
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
能无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三、学写寓言: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
他说了些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
维能力。
思想教育内容 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难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型
教读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应矫正〕
一、情景激趣
第二课时穿井得一人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
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舍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二、探究构造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构造,要注意通过文章的构造特色、文中提
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构造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 进展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第二步,精读课文,翻译理解。 一、翻译课文。 抽同学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 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 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 二、理解课文 1.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 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 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3.你如何对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 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教学反思《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教学反思《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情感目标: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拓展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①“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②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③一个银元是贵还是便宜?④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2、根据情节,归纳寓言寓意。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寓言四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寓言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寓意,学会分析、解读寓言故事。
举例:《掩耳盗铃》中,人物试图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来掩盖事实,教导学生要诚实面对问题,不要自欺欺人。
(3)提高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穿插讲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寓言四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固执己见而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比如,有人坚持用老方法做事,却忽略了事物已经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寓言故事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寓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通过故事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勤奋、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新课标教案

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是否被激发, 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教学方法改进
01
02
03
增加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 、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 观地理解寓言故事,增强 课堂的趣味性。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 身体验寓言故事中的情境 ,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 性格的理解。
总结词:课外拓展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 拓展学习,推荐相关阅读材料 或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
探索。
2023
PART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REPORTING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 寓言的认知程度,以便更好地
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寓言 的深层含义,提高他们的阅读 理解能力。
01
总结词:小组讨论
02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现实生 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03
总结词:角色扮演
04
详细描述: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故事 情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布置
01
02
03
04
总结词:巩固练习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练习题, 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 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深入剖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结合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深入剖析课文中 的寓意和哲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寓言四则》课文,通过四则寓言故事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寓言故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识字、理解故事情节、归纳寓意等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课文中生词的读音和意义;(3)能根据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供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解读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等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课文中寓言故事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2. 能根据课文阅读,理解故事的情节。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PPT和海报。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动物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用动物作为故事的主角。
Step 2 学习新课1.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哪些寓言故事?请举例。
2. 分析课文: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解读课文的情节和寓意。
3.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Step 3 细节讲解1. 解读生词:教师解释并板书课文中的生词,如“束缚”、“轻浮”等,让学生掌握其意义。
2. 教师分段解读课文,解释故事中的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智慧。
Step 4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每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 召集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每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Step 5 拓展延伸1. 学生写下自己的一则寓言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积累文言词语。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寓言谈起。
二、检查预习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3)《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诸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
全书共160篇,结构完整,自成体系。
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4)《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战国时代列御寇所编。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 介绍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
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西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
(2)女神赫拉是宙斯的妻子;他的孩子赫费斯托是火神;宙斯还和其他女神生下不少儿女,如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其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最为奇特: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后脑勺中蹦出来的。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宙斯的儿子)。
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
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2.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3.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爱慕虚荣)
4.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宙斯不如赫拉,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5.“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人们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6. 听了雕像者的上述语言后,赫耳墨斯的神情会怎样?
难堪,窘迫。
7.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爱慕虚荣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8. 这则寓言生动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课文寓意是什么?
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四、学习《蚊子和狮子》
1. 理清故事情节。
①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
②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
③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原因?
2.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智者胜。
3.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骄必败。
4. 总结
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
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
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
5. 概括寓意
(1)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人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3)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 寓言有什么特点?
寓言的特点:劝喻性,讽刺性。
“寓”是“寄托”的意思。
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五、学习《穿井得一人》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
4.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六、学习《杞人忧天》
1. 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 “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 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投影出示)
5. 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七、拓展延伸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思考5分钟,然后在班上口头表达。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f.猫和老鼠。